-
1 # 瓊海溜_Omni
-
2 # 容濟點火器
公元前332年,亞歷山大侵入古印度犍陀羅地區(相當於現在巴基斯坦北部白沙瓦區域),成為了希臘的殖民地。在馬其頓統治時期,東西方雕塑藝術互相激盪和碰撞,最後融合在了犍陀羅地區,佛教及印度文化作為母體,希臘及地中海文化則是推動的力量,最終形成了犍陀羅風格。公元一世紀,犍陀羅又成為貴霜帝國中心地區,這時,隨著大乘佛教的興起,佛像崇拜也逐漸興盛,因此,以佛造像為代表的犍陀羅藝術也正式形成。
健陀羅國創始者,原為公元1世紀入主其地的大月氏人(在敦煌附近),因疆域擴大,建都今巴基斯坦的白沙瓦市西北。這裡曾為希臘人長期佔領,留下希臘風格的雕塑藝術。健陀羅人汲取古埃及、希臘、羅馬、波斯的 雕刻手法,並加以發展,形成表現美的比例、和諧的幾何形體和煥發生命力的人體雕塑藝術。
健陀羅雕刻藝術的影響極其深遠。雲岡巨大的佛主像從岩石上直接雕出來,帶有健陀羅剛硬的風格。到龍門石窟時,中國的藝術家已經具有完全吸收印度和中亞風格的能力,雕刻藝術有了中國的民族氣質。
犍陀羅佛像,有一種莊重靜穆的美!
簡單地說,犍陀羅佛像藝術有兩點是我們要知道的,其一,犍陀羅佛像藝術是中國佛造像的源頭。其二,犍陀羅佛像雕刻較多地吸收了希臘式雕像和浮雕的風格,有著很強的寫實風格。
犍陀羅佛像藝術兼有印度和希臘風格﹐故又有“希臘式佛教藝術”之稱。犍陀羅藝術形成後﹐對次大陸本土及周邊地區的佛教藝術發展均有重大影響。犍陀羅佛像一般身穿希臘式的披袍,衣褶豐富,多由左肩下垂﹐袒露右肩。人物身材高大,比例勻稱,骨架分明,肌肉健碩。面部表情沉靜肅穆,有明顯的歐洲人特徵:高鼻、大眼、薄唇,頤部豐滿,額際寬闊,頭髮自然捲曲,通常有寬大而鮮明的頂髻。
現存最早的犍陀羅藝術的佛像約作於1世紀中葉﹐是一塊表現釋迦牟尼接受商人捐贈花園的浮雕﹐其中佛和商人﹑信徒的形像皆用當地流行的希臘風格表現﹐僅佛頭部雕有光輪以顯示其神聖。5世紀時﹐犍陀羅本部因貴霜帝國的瓦解而衰微﹐但受犍陀羅藝術影響的阿富汗的佛教藝術卻一直繁榮到7世紀﹐此即後期犍陀羅藝術或“印度——阿富汗流派”﹐亦稱巴米揚藝術。
隨著佛教傳入中國,以犍陀羅風格為主的佛造像藝術也隨之傳入,成為中國佛造像的源頭,最為代表性的就是雲岡石窟。此外,絲綢之路上的犍陀羅遺蹟比比皆是。比如,在尼雅古城發現了長著翅膀的天使、雅典娜頭像;在米蘭佛寺、在克孜爾石窟發現了希臘文化色彩濃烈的壁畫,在Murano遺址發現了葡萄紋佛門等與犍陀羅藝術有源流關係的藝術品;在於闐和喀什至今還能看到按照犍陀羅藝術原則創作的藝術品等等。犍陀羅佛像,這種隨著亞歷山大的鐵蹄而來的西方藝術,經由古印度的加工,在中國種下了一顆神秘的藝術種子!
-
3 # 閒庭客
犍陀羅(羅)藝術主要指貴霜時期的佛教藝術。其主表現形式~希臘羅馬風韻等。
公元約7世紀,由印度——阿富汗流派,亦稱巴米揚藝術隨著佛教傳入中國。以字犍陀羅風格為主的佛造像藝術也隨之傳入,成為了中國佛造像的源頭——最為代表性的就是~雲岡石窟。……
-
4 # 饕餮0105
中國早期佛造像源自犍陀羅。犍陀羅位於印度次大陸西北部,在今巴基斯坦白沙瓦谷地。犍陀羅藝術的分佈大體相當於今巴基斯坦西北與毗連的阿富汗東部地區,既包括印度河西側的白沙瓦谷地,也包括印度河東側的呾叉始羅,北到斯瓦特河谷,西至阿富汗喀布林河流域上游的哈達、貝格拉姆等地。
犍陀羅是佛教文化的概念,而不是曾經的古王國概念!犍陀羅藝術進入中國的佛教造像藝術,經過歷史的淬鍊與融合,又與中國自有之文化相結合,誕生出了燦爛而極富特色的中國佛教造像藝術。
回覆列表
佛像藝術
佛像藝術的出現,是公元一、二世紀的事情。那是一種受到古希臘文化影響的、印度文化和西域文化相混合的「犍陀羅」文化的產物。二千五百多年前釋迦牟尼在世時,是反對印度社會婆羅門教的偶像崇拜的。在佛教產生後的六百年間,佛教信徒一直遵循釋迦牟尼生前的教訓,不立偶像崇拜。在印度史上,直到公元一世紀前,並未見有佛的雕塑像和繪畫像出現。
佛像藝術歷史
二千五百多年前釋迦牟尼在世時,是反對印度社會婆羅門教的偶像崇拜的。在佛教產生後的六百年間,佛教信徒一直遵循釋迦牟尼生前的教訓,不立偶像崇拜。在印度史上,直到公元一世紀前,並未見有佛的雕塑像和繪畫像出現。在阿育王時代(公元前二七二-前二三二年)建造的佛陀伽耶之摩訶菩提寺中,雖然可以見到不少雕塑圖案和佛座,但是,佛座上並無佛像可見。從這裡,可以看到當時的佛教信徒還遵從釋迦牟尼的遺訓,不行偶像崇拜之事。當然,也有可能出於這樣一種心理,即他們以為佛的神聖形象難以描繪,製作佛像是一種褻瀆神聖的罪過。
在古代犍陀羅的遺址(今巴基斯坦白沙瓦附近)進行發掘時,曾發現過一枚迦膩色迦時期的錢幣,錢幣上鑄有穿著希臘服裝的釋迦牟尼像,像的周圍有用希臘字母拼寫成的「佛陀」字樣。此外,在西域還發現了一尊骨瘦如柴、頭有光輪、貌似古希臘人形象的早期佛像。這些迄今發現的最早的佛像說明,佛像的出現同信仰佛教的希臘人後裔有著密切關係,他們把希臘諸神的藝術表現形式引進到佛教中,塑造了具有明顯的希臘人臉型的佛像,供奉在「伽藍」(佛教寺廟)裡,以形象的藝術形式來突出佛的神聖性,開始背離了釋迦牟尼生前反對偶像崇拜的遺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