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第一軍情

    吳越兩國曆來淵源極深,彼此間常年不斷的戰爭,直至吳王夫差打敗越王勾踐,直接俘虜了勾踐。但由於吳王夫差不聽伍子胥殺了勾踐、滅了越國的建議,導致越國有了喘息之機,後經勾踐多年忍辱負重、臥薪嚐膽,一舉滅了吳國。那麼在這期間,越王勾踐究竟是如何臥薪嚐膽的呢?

    第一,越王勾踐受盡屈辱後極強的報復心作祟。

    吳王夫差為了羞辱越王,派他去守墓、餵馬,幹這些奴僕們才應該做的事情。雖然越王勾踐在心底裡極度的不服氣,但為了自身及國家未來仍然極力裝出忠心順從的樣子。每當吳王要出門時,他為吳王親自牽馬執鞍;吳王生病時,他在床前盡力照顧,並親嘗吳王糞便以感知吳王病情。就這樣終於騙得吳王的同情與諒解,最終返回越國。當一個人受盡如此屈辱,更別說勾踐好歹也是越國的大王,豈能輕易忘記與平息。在回國後,勾踐恥辱感爆棚,嚴於律己,為了使自己不要忘記這奇恥大辱,每天睡在堅硬的木柴上,並在房頂上懸掛一顆苦膽時不時的嘗一口,時刻警醒自己曾經的遭遇。

    第二,制定了符合越國實際情況的政策,並且自降身份地位,從高高在上的君主融入普通百姓當中。經常到民間瞭解民情,親自替百姓解決問題,普查全華人口,獎勵生育,制定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國策。在對待吳國的問題上,派文種不斷的出使吳國,對吳國統治者獻以各種財寶、美人,以麻痺吳王君臣。並且藏兵於民間,在麻痺了吳國君臣後,秘密訓練軍隊,經過十年生養、十年訓練,終於訓練出了一支可以消滅吳國的軍隊。

    第三,與越國相比,吳國上下驕傲自滿,為亡國埋下了種子。吳王夫差不聽從伍子胥之言也就罷了,更甚者沉浸於勝利之後的這種虛榮之中,朝堂政治腐敗、生活作風糜爛,好大喜功,直至走上了自取滅亡的道路。

  • 2 # 蘭闍藝文

    蘭闍來答題~~

    事實上,勾踐滅吳的程序並不快,簡直可以說緩慢。

    在與吳國十餘年的周旋之中,勾踐不僅練就了含羞忍恥的意志,也培養出了足夠的耐心,越是在臨近成功的時刻,他越是謹慎,不容絲毫閃失。

    公元前476年春,吳人驚訝地發現,越國去攻打楚國了。對吳王夫差而言,這顯然是個好訊息。吳國被越國壓得喘不過氣來,而越國一旦主動與楚國為敵,吳國的壓力將立時減輕。

    夫差沒有料到,這是越王勾踐的陰謀,他派出一支部隊去伐楚,不過是為了麻痺吳國,讓吳國徹底放鬆警惕。所以,越軍入楚後,淺嘗輒止,一觸即撤,楚軍去追,當然也追不上。

    最後的時刻終於到來,公元前475年冬,沉寂一年之後,勾踐忽然發兵,包圍了吳都姑蘇。這一圍,就是兩年。勾踐不想繼續在吳國身上浪費時間了,再拖延下去已無意義,他要用這一次曠日持久的圍城,擊垮吳國,消滅吳國,把太湖南北的廣闊土地納入自己的管轄之下。不僅如此,他還要取代夫差,北上中原,在遼闊的黃河中下游取得霸主之位。

    吳國被圍的訊息震驚列國,諸侯們或許都已經意識到,這一次吳國在劫難逃。

    公元前473年,越人圍吳的第三個年頭,陷入絕境的吳國一戰而潰。

    夫差派大夫公孫雄坦胸露背,膝行而進,向勾踐求和,並特意言及自己當年在會稽之戰後曾使勾踐歸國。夫差懷著最後一絲微茫的希望,請求勾踐赦免自己,讓吳國得以苟延殘喘。有一瞬間,勾踐心軟了,他想答應夫差,但是范蠡提醒他說:吳人兵圍會稽時,可謂上天以越賜吳,而吳不取;今日天又以吳賜越,越豈可逆天?君王十餘年嘔心瀝血,不是為了滅吳嗎?天與而不取,必反受其咎;會稽之恥,君王莫非忘記了?勾踐道:你說得很對,可是我實在不忍心拒絕吳國的使者。

    范蠡聽了,立刻令人做出擊鼓進兵的姿態,向公孫雄宣佈:一應事宜,君王已交由我來處理,吳使者速去,否則得罪!

    公孫雄哭著走了。

    勾踐派人對夫差說,想把他安置在甬東(在今浙江省定海縣東之翁山),衣食無憂,安度餘年。夫差謝絕了:我已經老了,不能事奉君王了。

    是年十一月,吳亡,夫差自殺。

    死前,夫差自遮其面,說他無顏去見伍子胥。

    越王勾踐安葬了夫差,誅殺吳太宰伯嚭,而後引兵還國。

    他的國土變得廣闊無邊,在北方,直與魯國接壤。

  • 3 # 晉公子

    本期話題:

    黃池之會的4年之後,越王勾踐又一次發動了對吳國的大規模進攻。這是關乎吳越兩國生死存亡的最後決戰,可蹊蹺的是,吳王夫差在這場最後的決戰前竟然連軍事動員都未完成,在吳軍兵力未能集解的情況下僅僅依靠少量首都衛戍部隊倉促應戰,結果兵敗自殺。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黃池稱霸時軍力鼎盛的吳國最終亡國呢?勾踐擊敗夫差,消滅吳國後,一度稱霸,但這位缺乏戰略眼光的政治家卻因為這一行為為越國的覆滅埋下了危險的禍根!

    公元前482年,夫差率領三萬精兵北上黃池,準備在諸侯盟會上與晉定公爭奪霸權。可是在吳軍浩浩蕩蕩的北上隊伍裡,少卻了一張熟悉的面孔——伍子胥。

    三年前,他已經被吳王夫差下令賜死。死後,殘忍的夫差甚至吩咐用鴟夷革裹起伍子胥的遺骸,拋屍江中。

    伍子胥的死直接導源於公元前484年夫差北上伐齊之前的那場廷辯。

    在那一年,孔子派遣弟子子貢南下吳國,遊說夫差伐齊救魯。根據《吳越春秋》的記載,伍子胥與吳國太宰伯嚭這時又一次就伐齊還是伐越的老題目展開了激烈的爭辯。

    伍子胥堅決反對北上伐齊,他認為吳國眼下最嚴重的威脅來自南鄰越國,勾踐臥薪嚐膽,隨時可能發動戰爭。但伯嚭指責伍子胥的“越國威脅論”包藏私心:

    “子胥為人臣,徒欲幹君之好,咈君之心以自稱滿,君何不知過乎?”——《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

    一看伯嚭把話題從國家戰略轉向了對自己的人身攻擊,意氣用事的伍子胥說出了這樣一番為自己召禍的話:

    “太宰嚭固欲以求其親,前縱石室之囚,受其寶女之遺。外交敵國,內惑於君,大王察之,無為群小所侮。今大王譬若浴嬰兒,雖啼,無聽宰嚭之言。”——《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

    伍子胥揭發說,伯嚭之所以這麼堅決地反對伐越,是因為拿了越王勾踐的好處。這可了不得了!收受賄賂,裡通越國,這個罪名要是坐實了,伯嚭將受族滅之罪。

    為了保命,伯嚭反過來數落伍子胥的黑歷史:想當年,伍子胥從楚國叛逃入吳的時候,狠心地拋棄自己的父兄。

    父兄之命尚且不顧,何能顧及君王?前回君王伐齊,伍子胥也曾極力諫阻。可結果怎麼樣呢?我軍在齊國大獲全勝!伍子胥覺得掃了他的臉面,私心怨恨,所以這回又拿越國來說事兒。

    伯嚭甚至危言聳聽地警告夫差說:

    “王不備伍員(即伍子胥),員必為亂。”——《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先王闔廬最信賴的顧命大臣會造反?雖然夫差是不滿意這個亦父亦師的老臣總對自己指手畫腳,但質疑伍子胥的忠誠,此刻的夫差還不願這麼想。為了讓朝廷裡清靜一點,夫差迫令伍子胥出使齊國,遠遠兒地打發了他。

    可誰想到伍子胥這一去,竟讓伯嚭抓住了置他於死地的把柄。

    對夫差失望至極的伍子胥到了齊國,便將自己的兒子託付給了齊國大夫飽牧,並囑咐其子說:“我屢次進諫君王必先伐越,君王不聽。吳國的覆滅看看就要來了,孩子,我不忍心讓你也當了吳國的陪葬品。”

    這個訊息被伯嚭刺探到後,他便迅速向夫差報告了伍子胥裡通齊國的“罪證”:

    “嚭使人微伺之,其使於齊也,乃屬其子於齊之鮑氏。夫為人臣,內不得意,外倚諸侯,自以為先王之謀臣,今不見用,常鞅鞅怨望。願王早圖之。”——《史記·伍子胥列傳》

    伍子胥力主南征,於是攻擊伯嚭勾結越國;伯嚭堅持北伐,於是栽贓伍子胥投靠齊國。

    這是吳國政壇內鬥中最醜陋、最不體面的一幕,甚至比那些弄堂裡的老孃們兒扭打在一起還要更難看。至於最終的結果,是伯嚭贏了——因為他收的錢財不易坐實,可伍子胥的兒子卻實實在在留在了齊國。

    盛怒之下的夫差下令賜死伍子胥。從此南下伐越的聲音在吳國朝堂消歇了下去,伯嚭任政,吳國的注意力越來越多地投向北方。

    在吳國背後韜晦了許久的越王勾踐悄悄地召來謀臣范蠡,問他道:“伍子胥死了,吳國盡剩下伯嚭這樣的馬屁精,我們可以動手了嗎?”冷靜的范蠡回答:“大王且再等一等。”

    終於,到公元前482年,吳王夫差盡起精兵,北赴黃池,只留下太子和一萬老弱留守國都。范蠡於是提醒勾踐:“動手吧。”

    《史記》載:“(勾踐)乃發習流二千人,教士四萬人,君子六千人,諸御千人,伐吳。吳師敗,遂殺吳太子。”——《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吳軍戰敗,太子被俘。這個訊息一經傳到黃池大營,夫差汗流浹背。匆匆與晉定公達成盟約之後,他便迅速南撤,並派人以厚禮向越王勾踐請和。司馬遷說:

    越自度亦未能滅吳,乃與吳平。——《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夫差率領吳軍主力回師救援。要對付這支久經沙場的百戰之師,勾踐並沒有必勝的把握,所以在勢均力敵的情況下雙方簽訂了新的和平條約。

    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史記》的記載似乎有點兒“荒腔走板”了:其後四年,越復伐吳。吳士民罷弊,輕銳盡死於齊、晉。而越大破吳,因而留圍之三年,吳師敗,越遂復棲吳王於姑蘇之山。吳王使公孫雄肉袒膝行而前,請成越王。——《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司馬遷說,在簽訂和約的四年之後,越國又一次發動了大規模的伐吳戰爭,併成功重創吳國。吳王夫差被越軍重重圍困於姑蘇山上,走投無路,不得已派遣使臣再次向勾踐乞和。

    在四年前的那次交鋒中,司馬遷明明寫道越王勾踐自認沒有滅吳的能力,故而與吳議和。那為什麼四年後他卻能將吳國打得一敗塗地呢?

    司馬遷的解釋是,因為吳國的精銳部隊在與齊、晉兩國的交戰中損失殆盡。

    這是一個多麼奇怪的解釋!據《史記·吳太伯世家》記載,吳王夫差曾先後三次征伐齊國,時間分別在吳王夫差即位的第七年(公元前489年)、第十年(公元前486年)和第十一年(公元前485年)。

    至於與晉國爭霸,那是公元前482年,即吳王夫差第十四年的黃池之會上的事兒。也就是在這一年,勾踐偷襲吳國,俘虜吳太子友。夫差回師救援,遂與越國簽訂和約。

    在此後的四年中,吳國根本沒有對外用兵的記錄,怎麼談得到“輕銳盡死於齊、晉”?

    而且,根據《國語》的記載,吳王夫差帶到黃池之會上的那支吳軍精銳戰鬥力非常強悍。

    本來夫差與晉定公正就盟主之位的歸屬爭執不下,現在為了儘早結束盟會,夫差的態度有了鬆動,他開始琢磨退出盟主之爭,讓位於晉定公。

    當夫差拿出這兩套方案讓大家討論的時候,王孫雒第一個發言說,這兩套方案都不可行。如果我們立刻退出盟會,趕回吳國去。這等於昭告天下,我們的後院兒起火了。牆倒眾人推,齊、宋、徐、夷,這一路上各家諸侯都會趁勢打劫我們,我們死無葬身之地!如果把盟主之位讓給晉定公,他當了盟主,依禮當去洛陽朝覲天子,而我們就得畢恭畢敬地等盟主回來。

    現在吳國遭到偷襲的敗報剛剛送達,我們還能暫時封鎖住它。可時間拖久了難保不會走漏風聲。到時軍心渙散,我們一樣是死。眼下唯一的生路是背水一戰,壓服晉國,無論如何也要把這個諸侯盟主的位置爭到手!

    為此,夫差孤注一擲,《國語》記載:

    吳王昏乃戒,令秣馬食士。夜中,乃令服兵擐甲,繫馬舌,出火灶,陳士卒百人,以為徹行百行。行頭皆官師,擁鐸拱稽,建肥胡,奉文犀之渠。十行一嬖大夫,建旌提鼓,挾經秉枹。十旌一將軍,載常建鼓,挾經秉枹。萬人以為方陣,皆白裳、白旗、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荼。王親秉鉞,載白旗以中陳而立。左軍亦如之,皆赤裳、赤旟、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右軍亦如之,皆玄裳、玄旗、黑甲、烏羽之矰,望之如墨。為帶甲三萬,以勢攻,雞鳴乃定。既陳,去晉軍一里。昧明,王乃秉枹,親就鳴鐘鼓、丁寧、錞于振鐸,勇怯盡應,三軍皆譁扣以振旅,其聲動天地,晉師大駭不出。——《國語·吳語》

    夫差麾下的中軍、左軍和右軍分別以白、赤、黑三色的盔甲、旌旗組成三個萬人方陣,在距離晉軍大營僅一里的地方舉行軍事演習,戰鼓驚天動地,嚇得晉軍士兵連營門都不敢跨出來。

    晉國大夫董褐奉命前往吳軍大陣與夫差交涉,回來向晉國中軍元帥趙鞅報告說:

    我看吳王憂心忡忡,一定是家裡出事兒了。往小了說,可能是某個愛妃或者嫡子去世,往大了說,多半是遭到了越國的偷襲。吳王現在就像一頭受傷的猛獸,這時候去招惹他,非咬死你不可。盟主之位,我建議姑且先讓他坐坐吧。

    就是在這麼困難的情況下,夫差靠著手裡的這三萬精兵壓服了英雄氣短的晉國,坐上了諸侯盟主的頭把交椅。

    可為什麼經過四年的休戰後,這支威武的軍隊反而在勾踐面前變得不堪一擊呢?《國語》載:

    吳王夫差還自黃池,息民不戒。越大夫種乃唱謀曰:“吾謂吳王將涉吾地,今罷師而不戒以忘我,我不可以怠。日臣嘗卜於天,今吳民既罷,而大荒荐饑,市無赤米,而囷鹿空虛,其民必移就莆蠃於東海之濱。天佔既兆,人事又見,我蔑卜筮矣。王若今起師以會,奪之利,無使夫悛。夫吳之邊鄙遠者,罷而未至,吳王將恥不戰,必不須至之會也,而以中國之師與我戰。”

    ——《國語·吳語》

    根據《國語》的上述記載,夫差在黃池之會時遭到了越國的偷襲。他回到吳國之後不但沒有整軍經武,反而將軍隊解散,以求休養生息。

    在這段時間裡吳國發生了大面積的自然災害,糧食匱乏,民生艱難。許多解甲歸田計程車兵被迫遷徙到海濱去挖深蒲、拾蚌蛤充飢。

    越國就是趁著這個機會發動了新的進攻。夫差來不及將散落在外計程車兵重新武裝起來,只能依靠國都僅有的衛戍力量倉促應戰,結果一敗塗地。

    這大概說明在三次伐齊、屢興大兵之後,吳國的社會經濟遭到了比較嚴重的破壞。因此國家儲備和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都嚴重下滑,拖累了軍隊的備戰工作。

    反觀越國,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經濟基礎應該比吳國好得多。所以,勾踐最終能夠戰勝夫差,首先是在經濟上壓倒了對方。

    另一個問題是,上一回黃池之盟,夫差已經被勾踐偷襲過一回了。一個聰明人不應該在同一個地方絆倒兩次。可為什麼文獻中沒有沒有留下夫差汲取教訓、預做準備的記載?

    《左傳》當中的這個記載是很容易被人忽略的:

    (哀公)十九年春,越人侵楚,以誤吳也。

    ——《左傳·哀公十九年傳》

    這就是說為了掩蓋越國攻吳的意圖,勾踐在公元前476向楚國發動了佯攻。目的是要迷惑夫差,誤導他相信越國已經把對外戰爭的重點轉向了楚國,吳國可以放心地卸甲養民了。

    可能正是被越國聲東擊西的障眼法所欺騙,夫差才會在天災人禍交困吳國之際做出“息民不戒”的錯誤決定吧。

    這一次戰敗後,夫差羞愧自刎。自殺前,他留下遺言:“吾無面目以見伍子胥也!”夫差死了,勾踐取吳國而代之,北上中原,會盟諸侯。

    《史記》載:

    句踐已平吳,乃以兵北渡淮,與齊、晉諸侯會於徐州,致貢於周。周元王使人賜句踐胙,命為伯。句踐已去,渡淮南,以淮上地與楚,歸吳所侵宋地於宋,與魯泗東方百里。當是時,越兵橫行於江、淮東,諸侯畢賀,號稱霸王。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平吳之後的勾踐的的確確也風光了一陣子。但看他稱霸之後的諸多處置,貌似不夠一個大戰略家的水平。

    勾踐將吳國北伐西征所掠奪的土地退還給楚、宋、魯三國,無非是要改善邦交,爭取他們對越國的支援。

    但自古以來,守江則必守淮。越國立國江東,卻將淮域的控制權拱手讓與楚國,這便埋下了楚威王殺王無彊、分裂越國的禍根。當然,對勾踐來說,這些都已經是身後之事了。

    參考文獻:

    瀧川資言《史記會注考證》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

    徐元誥《國語集解》

    張覺《吳越春秋校注》

    田成方《春秋時期楚國宗族研究》

    — THE END —

    排版|奶油小肚肚

    圖片|網路

  • 4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的故事是一個為人熟知的故事。然而問題在於無論勾踐如何忍辱負重,可吳、越兩國的實力擺在哪裡,為什麼昔日作為吳王夫差手下敗將的構建最終能以三千越甲完成逆襲呢?在這裡我要提出一個觀點就是吳越爭霸可能是中國歷史上乃至世界歷史上最早踐行總體戰思路的案例。總體戰的概念是德國軍事戰略家埃裡希·馮·魯登道夫在上世紀20年代提出的。總體戰的主旨在於戰爭並非單純的兩軍對壘,而是綜合國力的全面較量——除了直接的軍事較量之外也是對生產能力、經濟水平、國家動員能力的全面比拼,為此有必要在正面戰場之外展開廣泛的情報戰、輿論戰、外交戰,而作為支撐的則是國家實力。儘管這一概念直到上世紀20年代才正式提出,然而實際上總體戰的模式早已有人踐行:日俄戰爭中日本就有意識在俄國國內煽動反對勢力,同時日本透過英日同盟等外交手段實現對俄國的孤立。而在更早的美國南北戰爭中北軍將領格蘭特就充分意識到了軍事動員能力和後勤補給能力對戰爭勝負的重要意義並曾制定過詳細的打擊南軍補給線及經濟目標的戰略打擊計劃。事實上我們回顧吳越爭霸的全過程就不難發現:事實上在距今2500餘年前的春秋末期勾踐君臣就已踐行過總體戰模式,儘管這時他們並未明確提出總體戰這一概念,然而吳越爭霸的確是一場充分調動各種戰略資源進行的全面性總體性對決。

    越王勾踐在敗於吳王夫差之手後帶著夫人和大夫范蠡入吳為奴,不惜以越王之尊替吳王駕車牽馬,嘗其糞便以診其病,在吳服役三年終得歸國。回國後勾踐臥薪嚐膽韜光養晦,經十年生聚終於得以對吳復仇。在這一過程中勾踐與范蠡、文種一道制定了詳細的滅吳計劃:

    1.從國家實力制定對吳外交策略,把國家實力放在首位

    文種在越國面臨亡國的危險時仔細分析了吳越的實力對比,明確提出在國力衰敗時要有忍辱負重的精神——不惜一切代價滿足吳國的一切要求,為越國恢復實力盡可能爭取時間。與此同時要利用忍辱負重爭取來的寶貴時間大力發展生產、增強國力,要復仇就必須積攢錢糧,否則戰士們就只有餓著肚子上戰場。而要積攢錢糧就必須勸農桑並進行戰略儲備。

    2.實行利、成、生、與、樂、喜六字方針為中心的愛民治國綱領

    文種認為:越國作為小國弱國要向吳國復仇就必須做到國民一心舉國一致,而要爭取民心向民眾宣揚愛國主義理念不能靠空洞的口號,而是要給予民眾實實在在的利益。這種利益並不是要一國之君親自去給每一個百姓發錢發物,而是體現在國家的政策中:國家不搶民之所有就是利;不浪費和佔用他們的時間,使他們及時播種就是成;不實行殘酷鎮壓就是生;少徵稅就是與;國君少出去遊玩就是讓民眾歡樂;國君少騷擾民眾就是讓民喜悅。或許有人覺得:這不是鼓勵國君無所作為嗎?其實經濟生活有自身的規律,有時政府只需要扮演一個因勢利導的宏觀調控者角色。隋煬帝楊廣自以為自己做的都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可他自始至終都忽略了民眾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其實我們今天依然有人在犯類似的錯誤:面對我們的父母、子女、戀人,我們總在強調我們希望對對方好,但我們是否真的清楚對方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呢?

    3.對外實行韜光養晦戰略:利用吳楚齊晉的矛盾

    文種敏銳意識到:吳國迅速崛起成為一代霸主實際上已損害到楚、齊、晉等老牌霸主的利益,尤其是楚國險些被吳國所滅,而晉國作為與楚國爭霸的老對手本來極有可能成為吳國的外援,但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久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吳國的日益強大對齊、晉的霸業也構成嚴重的威脅,越國所要做的就是利用大國之間錯綜複雜的矛盾縱橫捭闔從而成功構建起龐大的反吳聯盟。

    4.利用外交戰對吳國進行和平演變,削弱其國力,具體而言文種向勾踐提出九大計策:

    其一尊奉天地、敬事鬼神,以求得天地鬼神的福佑。這其實是當時人們的一種迷信觀念,並無多少實際意義。

    其二不惜重金饋贈吳國君主權臣,離間吳國君臣關係,擾亂吳國朝政。

    其三以高價收購吳國的糧草,使他們的國庫空虛;利用吳國君臣的慾望來使他們的人民疲乏。

    其四獻上美女惑亂吳王心志,消磨其爭霸天下的雄心壯志——西施、鄭旦兩大美女由此被送入吳宮,關於西施、鄭旦在滅吳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史學家一直有爭議:有人認為西施、鄭旦只不過是越國獻給吳國的禮物,用以消磨吳王的心志;也有人認為除此之外西施、鄭旦還肩負著刺探吳國情報的使命。

    其五獻上能工巧匠和上等木材,利用吳王好起宮室的心理鼓勵其大興土木,耗盡吳國的財力。

    其六送禮給吳國善於阿諛奉承的奸佞之臣,使他們在吳王面前搬弄是非陷害忠良,擾亂吳國朝政。

    其七示弱於吳國那些敢於犯顏直諫的大臣,使他們更加倔強,從而使他們和君王的關係更為緊張,最後迫使他們在君臣失和的局面下自殺。

    其八勸農桑、通商旅,鼓勵生育,積攢財富。

    其九打造兵器、訓練士兵以待可乘之機。

    由此可見越國君臣其實從一開始就在給吳王夫差挖坑,他們早已把吳國上上下下琢磨得一清二楚,制定了全方位的詳細的滅吳計劃,而吳國方面對此一無所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耳炎與癌症有關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