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農學博士教種植
-
2 # 農村葛夫
(二)根施和葉面噴施鈣肥。
1、蘋果謝花後20-30天進行防治。此時正是蘋果需鈣高峰期,佔全年需鈣量的90%,在此期,盛果期樹每畝施硝酸銨鈣40-50公斤,分別噴施2-3次0.5%的硝酸銨鈣液或300-400倍液氨基酸鈣肥。
2、9月中下旬至10月,果實近成熟時,又是一個需鈣高峰,應連噴2次300倍液的氨基酸鈣液或0.5%的硝酸銨鈣液。
3、貯藏期防治。在貯藏時,用600倍液氯化鉀水溶液淋浴果實,對貯藏後期苦痘病症狀的出現有一定控制作用。
(三)維持中庸樹勢和合理負載,控制肥水用量。減少負載量是減輕苦痘病的有效措施之一,盛果期樹一般畝產量應控制在2500-3000公斤。
(四)少用環剝,增強鈣的吸收。環剝不但造成樹體衰弱,爛果病加重,果品內外質量差,而且導致吸收鈣肥的幼根(毛細根)大量死亡,土中有鈣也無法吸收。因此,進入結果期的大樹一般用環割代替環剝,儘量不用環剝。
-
3 # 冬瓜農人
果時噴鈣,落花後3~6周內,隔10~15天噴1次0.4%的硝酸鈣或氯化鈣液700倍液、氣溫高於21c度時噴氯化鈣,硝酸鈣溶液易產生藥害,黃昏時噴施。
蘋果苦痘病是由缺鈣引起的一種營養性生理病害。最近幾年,該病在中國各地蘋果園都有加重發生的趨勢,對於發病嚴重的蘋果園來說,病果率可以達到30%,個別果園,病果率達到50%以上,嚴重影響到果品質量和經濟效益。
主要症狀
蘋果苦痘病屬於蘋果果實的重要生理病害,俗稱為苦陷病。在蘋果接近成熟期和貯藏期發病,在果實萼窪處最容易發病,其它部位也會發病。病果皮下果肉組織首先變褐,並幹縮呈現海綿狀,病部以皮孔為中心,出現顏色較深的圓斑,在紅色品種上呈現暗紅色,黃色和綠色品種上則呈現濃綠色,病斑四周出現深紅色和黃綠色暈圈,隨後病部表皮壞死幹縮下陷變成暗褐色病斑,危害嚴重時,病斑會佈滿果面。
綜合防治
(1)合理修剪:可以有效解決通風透光問題,對樹冠交接率大的園片,可以透過減株、壓縮主枝長度、落頭、疏去層間大輔養枝等措施,改善果園通風條件,增強蒸騰作用,促進冠下、內膛的果實吸收鈣,減少冠下及內膛果實苦痘病的發病率。
(2)平衡施肥:施肥應該以豬糞、羊糞、雞糞等腐熟有機肥為主,每年早秋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按斤果斤肥為標準挖環狀溝施入。追肥要以撒可富為主,每株2公斤,分2次施用。我們務必注意少施銨態氮肥,比如硫酸銨、氯化銨、硝酸銨。
(3)正確套袋:套袋時間為6月中旬到7月初,上午8-11時或者下午2-6時,也就是在早晨露水消失後、傍晚結露前套袋。雨後套袋一定要等到葉片及果面上的雨水乾後進行。操作時,我們務必紮緊袋口,防止進水。在套袋前的1-3天,噴施殺菌、殺蟲劑,遇雨要及時補噴。
(4)葉面噴鈣:在蘋果幼果期,我們要開始連噴2-3次含鈣的葉面肥,在果實膨大期或除袋後,間隔1-2天噴1-2次,可以收到明顯的補鈣效果。也可噴施含鈣農藥,比如殺菌劑60%獨特可溼性粉劑加活性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