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金烏木木

    小明王之死確為謀殺無疑,但誰主使殺了他確是一個疑案,朱元璋因此背黑鍋,歷史上有認為他是幕後主謀,廖永忠是直接兇手。雖有存疑,但我們可以通過歷史痕跡抽絲剝繭,做合理推測。

    先說一下小明王韓林兒,必須說他的父親韓山童,這是一個白蓮教教父級人物,宣傳“彌勒降生,明王出世”號召推翻元朝。至正十一年(1351年),元徵發民工修黃河堤壩,便在黃河河道中埋下石人,背刻“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進行反元起義宣傳,同年五月和徒弟劉福通等在安徽穎州(安徽阜陽)穎上起義,韓山童稱是宋徽宗八世孫,當主中國。劉福通稱是南宋明將劉光世之後,當地縣令派兵剿殺,韓山童犧牲,其子韓林兒和母親逃往武安。不久劉福通率軍攻克穎州。1355年,劉福通迎韓林兒在安徽亳州稱帝,國號大宋,年號龍鳳,稱他為小明王。朱元璋加入郭子興義軍,郭子興去世後,朱元璋在軍事安排雖沒有聽從小明王安排,但接受了紅巾軍旗號和小明王龍鳳年號,是名義上君臣關係。1358年5月,劉福通攻下汴梁,立為首都,1359年8月,汴梁為元將察罕帖木兒攻破,韓林兒政權退到安豐(安徽壽縣),又遭到了投降元朝的張士誠的進攻,1363年,朱元璋救小明王韓林兒,把他安置在江北的滁州,1366年5月,朱元璋和陳友諒激戰前夕,派水軍將領廖永忠去接小明王到應天,途中,小明王溺死長江。

    說了這麼多,再肯定的說一下,小明王必是謀殺,兇手即是廖永忠。

    第一,去接小明王的船隻中,獨有小明王船翻,其他無恙,這很讓人生疑,當時長江非汛期,不是浪大翻船,也非觸礁和碰撞,那就有一點——謀殺。

    第二,從廖永忠的行程路線來說,可從滁州找渡口直接到應天,可廖永忠卻東行幾百裡到揚州瓜州渡口,過江到鎮江(王安石有京口瓜州一水間),然後折回應天,也有近二百里。捨近求遠,為何?反映了廖永忠在殺小明王前有一個心理變化,雖有計劃,但不果斷,最終痛下決心。

    小明王死,符合朱元璋本意麼?肯定回答:符合。

    朱元璋大事既成,小明王一無軍事力量,只是可有可無的政治招牌,是稱帝的一個伴腳石,並且小明王死後,廖永忠並未受到任何責罰,所以,這個可有可無的政治傀儡之死,是合朱元璋心意的。

    小明王死,是朱元璋指使的麼?可能性很小。

    第一,朱元璋欲殺小明王,為何在1363年離開應天,冒被陳友諒偷襲全盤滅亡的危險去安豐救主,借刀殺人不就行了麼。

    第二,依當時朱元璋勢力和小明王處境,朱元璋會讓小明王有一萬種死法且毫不聲息,為何聲勢浩大去接小明王制造事故,惹疑上身呢?

    第三,《明史.廖永忠傳》載:初,韓林兒在滁州,太祖遣永忠迎歸應天,至瓜步覆其舟死,帝以咎永忠.及大封功臣,諭諸將曰:“永忠戰鄱陽時,忘軀拒敵,可謂奇男子.然使所善儒生窺朕意,徼封爵,故止封侯而公.”這裡說了朱元璋只給廖永忠封侯的原因——私下猜測皇帝意圖。所以我們認為廖永忠主觀殺了小明王,朱元璋得了便宜賣乖。且明史為清人所著,黑明不少,但這裡並未說朱元璋指使,反而為朱元璋開脫,責任明顯指向廖永忠。

    第四,洪武八年(1375年),廖永忠勾結丞相楊憲,被賜死,此時距小明王死已九年,如朱元璋指使,會立即殺人滅口消滅證據,但朱元璋沒有,說明朱元璋內心是清白的。

    綜合上述,廖永忠是殺人兇手,結果也合朱元璋意,但非朱元璋指使。

  • 2 # 戰情解碼

    朱元璋溺殺小明王的說法最早見於《蒙兀兒史記》一書,書中記載“朱元璋殺其主韓林兒,偽宋亡”。這種說法與歷史上權臣殺主奪權的故事十分相似,因此很多後世著作都採信了這種說法。不過我個人覺得這個說法不是十分可信,仍有幾個矛盾點需要解決,接下來與大家交流一下!

    劉福通立韓林兒為帝之時,朱元璋已經自立門戶,他只是採用了“龍鳳”的年號,卻並沒有稱臣,這隻能算是政治上的一種策略而已。雙方連軍事同盟都算不上,從這點來講韓林兒也算不得是朱元璋之主,那麼韓林兒的存在也不會影響到朱元璋稱帝。

    元至正二十三年,張士誠曾遣呂珍進攻小明王,此時小明王形式岌岌可危,而朱元璋卻冒著應天隨時被陳友諒偷襲的危險,堅持救援劉福通及韓林兒。“太祖擊走珍,以林兒歸,居之滁州。”此時朱元璋的實力已經大增,他完全可以找一些藉口或不去或拖延,反正即使韓林兒被殺也不會對朱元璋產生太大的影響。

    《明史》中曾以“安豐破則士誠益強”的理由來解釋這件事,不過應天可是朱元璋的大本營,它是朱元璋的命門,難道其重要性還比不上一個安豐?所以我覺得這種理由有一些牽強。

    最後一點,《明史》中記載瓜步沉舟案中的主角之一——廖永忠在大封功臣之時,因“所善儒生窺朕意”而只被封為了侯爵,這就有點耐人尋味了。如果廖永忠真的是奉朱元璋之命做過這個見不得人的勾當,那朱元璋應該至少會後封以收買人心吧。而且廖永忠這個人在鄱陽湖之戰時,曾有救駕之功,在加上其他的功勞,封為公爵並不為過。這種分封的結果只能說明這其中應該有隱情。

    文 by 歷史文齋

  • 3 # ABettermMan

    當然,小明王韓林兒的翻了,前去迎接的繆永忠卻沒有死,難道他會水?顯而易見韓林兒是被繆永忠害死的,當然這一切都只是猜測而已,歷史上也沒明確小明王是不是被朱元璋派去的繆永忠害死?先說一下朱元璋,因為朱元璋本身就是一個多疑的人,如果他將韓林兒冊封為王,拋開天下子民的看法,朱元璋也不相信韓林兒真會安分的當一個王爺。那麼,韓林兒怎麼死的呢?據歷史記載朱元璋除了生性多疑之外,還心狠手辣,要不然怎麼在起義中脫穎而出,簡單明瞭,所以個人認為小明王是朱元璋授予繆忠永於瓜步秘密殺害,然後對外宣稱其溺水而亡!

  • 4 # 閒看秋風999

    史書記載,龍鳳九年(1363)二月,張士誠遣其將呂珍攻安豐。安豐被圍日久,“城中人相食,有屍埋於地而腐者,亦掘而食之。或以井底泥為丸,用人油炸而食之者”。(《國初群雄事略》卷一《宋小明王》引俞本《皇明紀事錄》)。

    小明王在城中號泣,劉福通遣人求救於朱元璋。注意,小明王是朱元璋出手相救,才得以脫險。朱元璋難道就不能見死不救,讓其自生自滅嗎?

    這就是問題關鍵所在。

    龍鳳十年(1364)正月,朱元璋在取得鄱陽湖大戰勝利後,即吳王位。這時,宋政權已名存實亡,但元璋仍奉之為正朔。

    十二月十二日,朱元璋在平定南方割據勢力取得節節勝利之際,命廖永忠自滁州迎小明王、劉福通至應天,船至瓜步(今江蘇六合南),將他們溺死。

    誰將他們溺死,史書中同樣沒有給出“主語”,又留下了一樁明史疑案。

    《明史·韓林兒傳》贊曰:“元之末季,群雄蜂起。……林兒橫據中原,縱兵蹂躪,蔽遮江、淮十有餘年。太祖得以從容締造者,藉其力焉。帝王之興,必有先驅者資之以成其業,夫豈偶然哉!”

    問題又來了,既然明朝天下是你朱家的,有必要為韓氏君臣感恩戴德嗎?個人認為,確實是朱元璋下令,或者是默許手下人乾的。

  • 5 # 王斌兔斯基

    答案是肯定的,溺殺小明王韓林兒必然是朱元璋本意。

    為什麼這麼肯定呢?因為凡事要看後果。比如說護送小明王韓林兒的人下場如何。

    明史中是這麼記載的:

    初,韓林兒在滁州,太祖遣永忠迎歸應天,至瓜步覆其舟死,帝以咎永忠。及大封功臣,諭諸將曰:“永忠戰鄱陽時,忘軀拒敵,可謂奇男子。然使所善儒生窺朕意,徼封爵,故止封侯而不公。”

    注意看這段話,要知道歷朝歷代修史書,那都是一字褒貶。修史書的文官不會明明白白告訴你誰誰誰是個大功臣,誰誰誰是個沙比。這都要看史書的人去琢磨。

    那麼上面這段引文有什麼值得琢磨的地方呢?

    最值得琢磨的地方就在,文中把廖永忠直接導致小明王韓林兒死亡的事因與朱元璋對他的封賞寫在了一起。

    首先:韓林兒怎麼死的?因為船翻了,落水淹死的。

    其次:朱元璋對廖永忠沒有全須全尾的把小明王韓林兒帶回來怎麼處理的?“咎永忠”,咎是什麼意思?過失、怪罪而已。要知道,真正按法理論起來,小明王可是朱元璋效忠的物件,他手下人把自己效忠物件弄得淹死了,這個手下只得到一個“過失”的處分。裡面具體有什麼骯髒交易,大家可以發揮想象力了。

    再次:文官把廖永忠弄死小明王韓林兒和朱元璋對他的封賞聯絡起來寫。先是寫廖永忠因為覆其舟導致小明王韓林兒死了。再又寫朱元璋認為永忠戰鄱陽時,忘軀拒敵,只不過因為親近儒生(善儒生),猜測朱元璋想什麼呢(窺朕意),所以只是封廖永忠侯爵,而不封公爵。

    可是這很矛盾啊!

    廖永忠在鄱陽湖大戰這麼殘酷的戰場上駕船打敗陳友諒,怎麼接送一次小明王韓林兒就把韓林兒弄得落水淹死了呢?這不符合常理啊!

    再者說了,就算小明王韓林兒不會游泳,這個船也真是觸礁翻船了。正常情況下你廖永忠不應該安排幾個水性好的水手守著小明王,好預防萬一嗎?

    可是歷史上什麼記錄都沒有。沒有船是怎麼翻的,沒有當時有沒有救小明王,只有簡單的一句話:至瓜步覆其舟死。

    所以,到現在大家還不清楚嗎?史官已經很明白的告訴了大家,之所以把前後沒啥聯絡的事情寫成一段,就是要告訴後來讀史書的人們,小明王韓林兒就是廖永忠秉承朱元璋的意思害死的。而且廖永忠還因此封了侯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李清照詩詞集哪幾本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