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翁56

    中醫治病有多種方法,中藥應用起源於中國西部,艾灸應用起源於北方,撥罐起源於東南沿海,針刺和刮痧起源於南方,按摩(古早叫按臍)起源於中部,這些治療方法都是根據各地不同的氣侯和人的飲食習慣而研究創立的,經過長期的應用總結,證實了它的療效。

  • 2 # 使用者55127447378

    民間常用流傳久遠,有時在沒有醫療的條件下對於因暑熱邪毒引發的急性腹痛還是有用的。其實扯痧與㓤痧撥罐原理相近,即常稱之為瘀血療法。.

  • 3 # 宋先生

    扯痧

    在患者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上,用手指扯起面板,以達到治療疾病的方法,稱之為扯痧療法。

    扯痧療法在中國民間流傳久遠,每當感受暑溼引起的痧症或不適,常用手指將患者的面板反覆捏扯,直至區域性出現瘀血為止。本方法簡便,容易掌握,容易施用,效果較好。

    操作方法

    1.部位選擇:腹部(下脘、石門、天樞)等;頸部、肩部(肩井等);背部。

    2.患者坐位或臥位,充分暴露區域性面板。

    3.術者用拇指腹和食指第二指節蘸冷水後,扯起一部分面板及皮下組織,並向一側牽拉擰扯,然後急速放開還原。也可用拇、食、中三指的指腹夾扯面板,依上述手法連續地向一定的方向擰扯,重複往返數次,以所扯面板處發紅為止。

    4.如病症較重時,扯拉的力量可加大,直至面板出現紅斑。

    5. 扯痧對面板有較強的牽拉力,故常可引起區域性和全身機體反應,扯拉病人區域性可有疼痛感,扯後周身有鬆快舒適感。

  • 4 # 桓正中醫五行檢測

    中醫所說的痧症之說始於明代,但無專書,清朝康熙年間浙江嘉興人郭志邃,遍閱仲景、東垣、丹溪之論,遊學於江淮吳越諸地,返里後又精研前賢諸秘,始悟痧脹變端複雜,虛實難實,陰陽交錯,往往痧證雜出及撰成《痧脹玉衡》一書,自清朝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且為民間醫家所採用重視。

    扯痧為什麼能治病?

    因為扯痧是集穴位刺激,區域性按摩,經脈與一體的中醫外治療法.透過中醫皮絡反射來調節臟腑,達到治療作用.這樣能夠平衡陰陽,一是出火,二是引陽氣入陰,陰陽平衡能夠睡好覺。

  • 5 # 喀秋莎61589681

    扯痧,又稱刮痧。扯痧療法在中國民間流傳久遠,至少有數百年曆史。當一個人受了風寒,身體部位,特別是背腰感覺不適,這就是溼氣。患者最好洗個桑拿十分鐘後扯痧療法。讓患者平爬在床上,洗淨手,把玫瑰精油輕輕塗於背部,45度用牛角板由上至下拉扯刮痧,直至出現血紅痧粒,那就是溼氣出來了,患者會感覺舒服多了,它主要在穴位上,所以好多人在扯痧療法,就是這麼神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親子師生如何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