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呦人算不如天算
-
2 # 源頭的風景
這是在的胡編,似是而非的扯淡。這類證不得究竟的論述,都是不可信的,可作方向性指引,如同科幻小說一樣,可作開拓人們的想象空間的引導,但不可當做具體的理論來傳播。
太虛是什麼玩意,氣又是指的什麼氣,不能具體的花非花的結果只能把人引向虛無。那麼我們切身感受到的實在又是怎麼證得呢?
所以這類的東西只能當個科幻或是玄幻去對待,不可談什麼理論。理論是要有實證的的,是要明確的,這也是中國文化最為詬病的所在。
今天有人把量子力學引入到這套氣理加以佐證,看吧中國早就有此論述了。
這類的胡扯其實沒多大意思,當然對於發現者而言卻似乎是個天大的發現,這是個人的侷限性造成的,因為他的視界只有那麼寬。
這類的東西可以看一看,參考下,是有用的,最起碼可以開拓思路,也不能說一無是處,這類的東西雖是胡思亂想的結果,往往卻恰合冥冥之中的自然規律,是可以作為借鑑的,和思考方向的,但這類的東西往往又脫離太多的事實依據的,中間的關聯性斷裂的太多,缺乏明確的形而上的邏輯關聯,所以只能當作科幻或玄幻小說來看。
-
3 # Lauzi
話說回來,此題並非與中醫無關,中醫歷史也是國學的歷史。氣的概念必始於中醫,被張載用於對道學的解讀。與王弼一樣,雖屬儒學,張載創立的關學必然也包括對道家老子的解讀成就。關學有很多內容,包括氣本輪、認識論、一物兩體論、人性論、道德觀、教育觀等,“太虛即氣”便是氣本論中的一個觀點:天地萬物統一於氣,氣有聚散而無生滅,氣聚則有形可見,氣散則無形可見。在國學史上,張載被譽為創立氣本論完整體系的第一哲人。實際上,無非就是從中醫人體精氣神說法的一種擴充套件,就像物理學中從傳質到傳熱或一切傳導的理論擴充套件,其數學原理完全一致。
從先秦諸子到宋明理學,國學經歷了老子道學、孔子道學到朱熹理氣學、王陽明心學的轉型,實際上是自然哲學到超自然玄學的不幸演變,也實現了從諸子百家到儒學一大家的集合,也從側面論證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誇張不真實。在英文學術界,宋明理學被稱為新儒學。
五千年華夏文化的核心、特色就是道學。研究國學、道學必須重讀道德經、如實理解道德經。經中只有三處說到了氣,主要一處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此地的氣可以理解為陽性之精、生命之種,老子無非在說天地自然週而復始均是生命之道迴圈往復的變化而已。老子孔子都是懷疑論者,道家儒家原教旨並未提什麼宇宙本體論。宇宙從何而來?一直是神學和思維受其制約的天體物理學的猜想。道可以是氣,氣只是道的另一種說法而已。
像王弼一樣沒有如實讀懂道德、又面臨了外來佛教神學的挑戰,研究出一套理論或系統化學說應該是當年學術界的當務之急。對比現代學術界是否有點似曾相識的味道?當年的大師們整出了玄學:理、氣、心,現代整得出個啥學?
到頭來,只有朱熹繼承程顥、程頤之後的那句大實話,存天理、滅人慾。人慾即佛教所講的三毒,可見諸子百家、加上外來的佛家,合而為一簡稱儒釋道。如此排序說明華人對老子之道的如實理解任重而道遠。
-
4 # n是名n
我沒接觸過關學,看了些別人的引述,大概猜一下:
首先“太虛即氣”,應該是在講方寸之間的事,也就是那個極致處的景緻,也有人理解為“世界本源”,但我不喜歡這麼叫,名字叫大了容易忽悠人。
“太虛”代表我們不可感知的那一面,“氣”代表我們直接感知的極限,“即”是觸通,表示二者一體兩用。
我想會有兩個誤區:
一,“即”並非“完全是”的意思,它們是一相續的變化,“太虛”一變為“氣”,(“氣”一變可為“太虛”)。
二,“即”是“完全是”的意思,它們本質,是“一體”的東西,互相依存,不能分割,不能完全獨立。
前後兩句話是矛盾的,但這是我盡力說的大實話,而且還得強調,這不是“辯證統一”,雖然聽上去那麼像。
如果是走內修的路子,“氣”就是“神通所感”,“太虛”就是“神通不及之處”,我們坐入“太虛”,從裡往外看,先為“太虛”,後為“氣”,這個叫“先天境”;我們入常,用普通人的視角去,回望自身,先觸及“氣”,後觸及“太虛”,這叫“後天境”,“顛倒顛”都弄明白了,叫“內明”。
如果到了外化的路子,“氣”在我們可及處,而“太虛”又跑到“六合之外”了,“心使氣”去證“太虛”,這時就叫“大成境”,或“大乘境”,證到“太虛”估計就圓滿了吧,那是個格局問題。
“內明”之後,“太虛”和“氣”的相位就可以隨意轉了,誰先誰後是隨嘴說的,就跟擺積木一樣,“法無定法”。
孔子被稱為“大成至聖先師”,而佛教傳入中國,只認大乘,貶斥小乘不用,所以我們不用學點皮毛,就一個勁擔心古聖先賢的“內明”問題;也不能僅就字面意思,用“邏輯思維”去厚此薄彼。
關於內景的描述,前人的話都是對的,因為留傳、廣傳下來的,都是經過多少代聖賢共證的結果,並且已經儘可能的,在用我們不太容易誤解的語言描述著。我們有興趣,可以去虛心學刁、小心求證;沒興趣,就原封不動留給子孫處理好了。
-
5 # 武俠哲學
「太虛」即是「虛空」。
在張載看來,世界萬物存在的基礎是「氣」,是萬物的本原。
「凡可狀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氣也。」《正蒙·乾稱篇》有形有象的物體本原於氣。萬物之生,乃由氣之聚。萬物之滅,乃是氣之散,萬物復歸於氣。
而氣在未聚而生物之前的本來狀態,就叫做「太虛」。
「太虛無形,氣之本體,其聚其散,變化之客形爾。」《正蒙·太和篇》由於「太虛」與「氣」是兩個不同的名稱,為防人誤會,所以張載在此反覆強調,並不是說在「氣」之外還有一個「太虛」存在,而是說「太虛即氣」,氣散而未聚的本來狀態,就是太虛。天地之間,唯氣而已。氣散而未聚之狀態,即為太虛。氣聚則生萬物。萬物散而為太虛,是說萬物散而為氣的本來狀態,這個本來狀態,就是太虛。
張載的這種理論,還是挺容易讓人誤解的。比如陳來先生在《宋明理學》中還說:「按這種學說,宇宙的構成分為三個主要層次,太虛——氣——萬物。」實際上張載所論宇宙的構成只有兩個層次,即氣與萬物。「太虛」就是「氣」,「太虛」本身不能成為一個獨立的層次。
為了方便理解,張載用了一個冰凝釋於水的比喻。
「氣之聚散於太虛,猶冰凝釋於水,知太虛即氣,則無無。」氣的本來狀態就是太虛,正如水的本來狀態就是水。氣聚而成萬物,正如水凝聚成冰。萬物散而為太虛,正如冰釋而為水。
由於人們容易把「太虛」誤解為獨立與「氣」的一個層次,認為由太虛而生氣。再由於「太虛」即「虛空」,而「虛空」在人們的認知中往往指向「無」之意。這就落入道家「有生於無」之解。所以張載在此處反覆申說。
「若謂虛能生氣,則虛無窮,氣有限,體用殊絕,入老氏「有生於無」自然之論,不識所謂有無混一之常;若謂永珍為太虛中所見之物,則物與虛不相資,形自形,性自性,形性、天人不相待而有,陷於浮屠以山河大地為見病之說。」《正蒙·太和篇》如果說太虛生氣,那麼太虛才是萬物本原,「氣生於太虛」也就落入「有生於無」之論了。而如果說萬物不過是太虛中所顯之象,則又落入佛家色空之論。
張載反覆強調,這兩種認識都是錯的,太虛即氣,並不是說「氣」外別有「太虛」,也不是說永珍皆為「太虛」所顯之象。太虛是氣散而未聚本來狀態,氣聚則成為萬物。這即是「知太虛即氣,則無無」之旨。沒有所謂「無」,不是「氣」外別有「太虛」。
在「太虛即氣」的基礎上,張載構建起了「天」「道」「性」「心」等體系。以無形之本體為「天」,以本體之執行為「道」,以特殊之存有出現之理為「性」,以萬有中之能知覺者為「心」。
「由太虛,有天之名;由氣化,有道之名;合虛與氣,有性之名;合性與知覺,有心之名。」《正蒙·太和篇》
回覆列表
張載,北宋時期唯物主義哲學家,理學開創者之一,其主要哲學代表著作是《正蒙》史上也稱“關學”。“太虛即氣”是張載提出來對世界本源的看法,張載認為;氣是世界萬物的物質本源,“太虛”是氣的自然狀態,氣聚而為有形為萬物,氣散而為無形即為“太虛”,他認為;氣的本體雖有聚有散卻無生無滅,是永恆的,是宇宙裡唯一真實存在的“物”,他想說明,物質只是存在的形式,他提出了;“動非自外”,“一物兩體”,“一故兩神”,“兩故化”,等氣的一元論哲學思想,使中國古代哲學氣化論達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