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臺美大小事
-
2 # 嗯啊19354270
臺灣還有一個福建沿海地區的基本上很多都信媽祖相對內陸一般通道的多 其實媽祖確實有這個人 也確實在古代時期幫助過很多人 也相傳媽祖被玉皇大帝封神就讓她掌管中國的海域 所以臺灣福建靠海的都信媽祖
-
3 # 其實我騷的不明顯
漁民船上供的全是媽祖!當然現在信奉媽祖是一種文化,也是一種精神力量!而不是無知的迷信
我只是個莆田人
媽祖是海神,始自宋代,媽祖不斷的被歷朝歷代的皇帝策封,而且地位越來越高。宋徽宗時,在官員出海險遇難,媽祖庇佑事件後,官員上奏,宋徽宗賜了「順濟」匾額予聖墩廟。宋高宗紹興二十五年( 1155 )首度冊封為「崇福夫人」。
至元代媽祖因保護「漕運」被策封。明朝時,媽祖二度受冊封,明太祖洪武五年( 1372 )因「神功顯靈」封「聖妃」;明成祖永樂皇帝時,派遣鄭和下西洋,為安定軍心祈求航行平安,又加封「普濟天妃」。
清代媽祖受朝廷冊封多達20多次。康熙十九年(1680)「神助萬將軍克敵廈門」加封「天妃」,康熙廿三年( 1684) 又以「神靈顯助」靖海將軍侯施琅功克澎湖加封「天后」,開始媽祖有了「天后」的封號,也是媽祖廟被稱為「天后宮」的由來。
媽祖受封或她的神蹟多與救海難、護漕運、袪瘟疫、平亂、御海盜、救旱、助戰等有關,也都脫離不了航海所以,媽祖信仰是屬於對海神信仰。現在臺灣有些宮廟,將媽祖稱為「天上聖母」,但歷史上,沒有皇帝策封過這樣高的封號。不過,對信徒來說,誰在乎呢!
媽祖到臺灣相傳媽祖來臺灣是隨著鄭芝龍、鄭成功父子來的,或更早也有福建的漢人開始來臺灣拓荒,因為要渡過臺灣海峽的黑水溝,所以都把媽祖請上船庇佑,平安下岸以後,媽祖也隨之落地安奉在港口了。
另外一個說法就是,臺灣移民初期的海神信仰,其實包括水仙尊王、玄天上帝、龍王與媽祖,但清朝之後由於朝廷的推崇、加封,媽祖一枝獨秀超越其他海神,成為最普遍的海神信仰。
媽祖到臺灣以後,初期所有的媽祖廟都在港口、碼頭附近,而且基本都望著海,即使是目前的臺灣澎湖,幾乎所有的小漁村、漁港依舊供奉著媽祖,她仍是所有討海人的護法神明。
但隨著移民來臺時間的久遠,媽祖的原始職務也隨著轉變,有關媽祖神蹟非常多,除了護衛漁民的基本任務之外,其她神蹟包括:協助官兵作戰、平亂、防衛盜匪、防制原住民、為民治病、收妖除瘟、救災、除蟲害、預警危難事件,到後來擋美軍炸彈、預告地震,以及農民耕作最希望的雨水,大甲鎮瀾宮的媽祖,就被稱為雨媽,只要乾旱就求她降水。
臺灣媽祖 共同的母親臺灣媽祖造型是以媽媽的形象呈現,大多被塑造為慈祥、雍容華貴的中年婦女,與賓士海上、拯救漁民的強悍形象已截然不同。大陸媽祖乃依照媽祖昇天時(二十九歲)的形象來塑造,其型態是年輕的女性、體型纖瘦、表情嚴肅,而臺灣媽祖造型轉變為中年婦女、體態微胖、慈眉善目、平易近人。
這種造型的轉變,表示臺灣人對媽祖觀念的轉化,來臺的媽祖已成為臺灣人共同的母親,其形象有如天主教的聖母瑪莉亞、佛教的觀音菩薩,每當信徒無助、焦慮不安時,都會向母親訴說,而信徒也將媽祖視為母親般的信任、依賴。臺灣媽祖並沒有創造宇宙、開天闢地、養育萬物的神力,而是庇佑百姓、救苦救難的庇佑、護衛信徒,是全能的保護者。
數百年來,媽祖在臺灣的神蹟非常多,可以抄幾千字,但這些都是信徒們相信媽祖的神威,與媽祖一次次的顯靈,讓信徒們相信媽祖是庇佑他們的。
臺灣五大媽祖廟臺灣的媽祖全部都是從湄洲直接或間接分靈而來,湄洲媽祖廟也有超過半數由臺灣人捐贈,光是湄州媽祖祖廟天后殿中的柱子,超過半數都是臺灣信眾所捐。
目前全世界有3億多媽祖的信眾,媽祖廟有6000多座,遍佈33個國家和地區。最多的、最特別就是臺灣,其中:北港朝天宮、鹿港天后宮、新港奉天宮、大甲鎮瀾宮以及臺北關渡宮等,被稱為臺灣五大媽祖廟。這次迎駕的新北市慈惠宮其實並不在這樣的層級。而北港朝天宮、鹿港天后宮以及臺北關渡宮長期以來並稱為臺灣三大媽祖宮廟。不過,近年來臺中大甲的鎮瀾宮,以後起之秀的態勢,成為全臺"三月瘋媽祖"的主要帶動者,9天8夜的出巡繞境,被稱為世界宗教三大盛事之一,每年都是吸引數萬人隨行,百萬人沿途朝拜、鑽轎等的大事。
臺灣是一個宗教自由的地方,臺灣的百姓傳承的是:敬天、畏神、信鬼、憫人。相信人間有善惡,天地有神明,所以,人不能做壞事。的確,有不少人認為臺灣人很迷信,所以才會三步一宮,五步一廟,到哪都要拜。但是,有一個明辨善惡、引人為善的信仰,對任何一個社會,都該是好事。不論你信不信,請給予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