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無事不生非23363615

    1,忠臣良將,是皇帝定義的。當皇帝不認為你忠良的時候,你就不是忠良,就不是貶就是殺。這不錯在皇帝而錯在君主專制體制。2,崇禎知道天下不穩,外有滿洲內有民變。但君主專制體制下必然出現的欺下瞞上現象使崇禎並不完全瞭解民變具體情況,而近在咫尺的顯而易見的滿清威脅則是他的心腹大患。3,這兩點,決定了崇禎對抵禦清軍將領的苛刻易動殺機,而對鎮壓民變不力者則相對寬容。

  • 2 # 於左

    首先應該明確一下,問題當中提到的盧象生、孫傳庭、袁崇煥、楊嗣昌、魏忠賢、曹變蛟、孫承宗等人的死,與崇禎皇帝有直接關係的其實只有袁崇煥和魏忠賢。

    題目當中問到人們為什麼同情崇禎皇帝,既然提到了“同情”二字,那說明這是從情感的角度而不是理性的角度來評價崇禎皇帝。

    具體分析,人們同情他的原因大概有這一些:

    首先,做為一個亡國之君,崇禎皇帝身上自然帶著濃濃的悲劇色彩。從情感的角度看,人們總是傾向於同情弱者,同情悲劇的角色。當李自成率領幾十萬大軍殺進北京,崇禎皇帝走投無路,又不肯苟活於世,選擇自殺以謝祖宗和天下。這個時候,他和李自成之間早已經強弱易位,李自成成了強者。

    做為弱者的崇禎皇帝、周皇后相繼自盡,幾個兒子或死或亡,女兒斷臂,所以人們不自覺地同情起崇禎皇帝。

    其次,做為皇帝,崇禎皇帝是有許多缺點的,比如刻蔳寡恩,缺少擔當,用人而疑人等等,但他同時又有許多的優點。

    在崇禎皇帝之前的幾位皇帝,一個是他的爺爺、貪婪而且怠政的明神宗,一個是他的父親、荒唐短命的明光宗,一個是他的哥哥、生活混亂的明熹宗。

    與他們相比,年輕的崇禎皇帝勤政、律己、簡樸、不近聲色等等,就顯得格外難得,所以《明史》中稱讚他“慨然有為……不邇聲色,憂勸惕勵,殫心治理。”

    第三,明末廣大人民陷入悲慘的境地,原因是十分複雜的。天災、戰亂之外,許多難題其實都是前面幾代皇帝留下的惡果,在某種程度上,崇禎皇帝是替他們背了黑鍋。

    比如讓廣大農民痛苦不堪的捐稅。明末加徵的餉銀總數多達一千六百七十萬兩。其中的遼餉部分,明神宗晚期就徵收了五百二十萬兩,崇禎初年加徵了一百四十萬兩。

    當楊嗣昌提議加征剿餉時,崇禎皇帝同意,但在諭旨中說:“暫累吾民一年,除此腹心大患。”

    崇禎皇帝知道百姓的辛苦。一年的期限到了,農民軍還沒有剿盡,有人提議再徵一年,崇禎皇帝認為那樣會失信於民,所以只同意加徵一半 。

    最後,底層百姓的種種苦難,是整個系統的問題,包括中間官紳的作惡與盤剝,這一點,連李自成代表的農民軍也是認可的。

    崇禎十七年二月,李自成攻佔太原,散發檄文,痛批社會中的種種弊病:“君非甚暗,孤立而煬蔽恆多;臣盡行私,比黨而公忠絕少……利入戚紳,閭左之脂膏盡竭……公侯皆食肉紈袴,而倚為腹心;宦官皆齕糠犬豚,而借其耳目。獄囚累累,士無報禮之心;征斂重重,民有偕亡之恨。”

    很明顯,李自成在這裡也沒有把矛頭直接指向崇禎皇帝。

    李自成是崇禎皇帝的死對頭,他尚且如此認為,也從側面解釋了大家為什麼同情崇禎皇帝。

  • 3 # 史海驚鴻

    對崇禎的同情,後世之人都難以釋懷,也包括我在內。既愛又恨,且恨大於愛。這種恨是那種恨鐵不成鋼的恨。但若從社會契約的角度來解釋,卻又是另一種角度,不同與個人的角度。這種契約包括崇禎做為皇帝的權利和義務,以及權利和義務的來源、使用條件和範圍,君臣、軍民、朝廷和人民的社會關係等。

    明朝末年,天災不斷,曠日持久,這是大的背景。滿清扣關,闖、獻聚流民於中原腹地往來馳騁,此內憂外患並加;朝臣空談誤國。在這樣的條件下,行使皇帝權力政令難通。打仗,無非打的就是金錢,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故崇禎數次徵餉,為國家急,卻飽了貪官汙吏的私囊。闖、獻攻克半壁江山後,能讓崇禎徵銀的省份寥寥無幾,且都民生凋敝。

    故,在這樣的條件下,崇禎做為皇帝的權利,行使權利的基礎條件蕩然無存;行使權利的範圍屈指可數。朝廷於民眾的社會關係逐漸演變為敵我矛盾,朝廷無權威可言,社會契約遭到破壞。

    說到後世對崇禎的同情,是因為崇禎在無力迴天的情況下,仍然盡到了一個皇帝的義務,不投降、不稱臣,奉行“君王死社稷”的祖訓,慷慨赴義、以死為節;臨終遺言:“朕涼德藐躬,上幹天咎,然皆諸臣誤朕。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勿傷百姓一人。”雖死,尚念百姓。君王做到這個份上,後世有所同情,亦在情理之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麻將的猜牌和舍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