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海侃天下

    一部《三國演義》,讓東漢之後這段區區不到百年的歷史,在文學領域和普通華人眼中都有極高的存在感。不誇張的說,從黃口小兒到垂垂老者,華人幾乎人人都能說上幾個三國名人和幾段三國故事。而做為三國這段歷史的“扛把子”和終歸一統的大魏“奠基人”曹操更是揹負盛名,牛掰閃閃。

    曹操從“典軍校尉”到“大漢丞相”,再到“加九賜”的“魏王”,一路走來,他的身上既充滿著“屌絲逆襲”的人格光環,更多的卻是他“煮酒論英雄,挾天子令諸侯“的豪情壯志和亂世奸雄的形象。演義流傳的曹操既是“英武神勇”的軍事家、政治家,還是“才思泉湧”的豪放詩人,又是齷齪不堪的“盜墓鼻祖”。

    關於曹操盜墓一說,正史陳壽的《三國志》中並未提及。“建安七傑”之一的陳琳當時做為袁紹的幕僚,在其討伐檄文《為袁紹檄豫州》中有這樣的論述:“梁孝王,先帝母昆,墳陵尊顯,桑梓松柏,猶宜肅恭。操帥將吏士,親臨發掘,破棺裸屍,至令聖朝流涕,士民傷懷。操又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

    說的是,曹操為籌備軍費,掘了西漢梁孝王的墳陵的事情。梁孝王,名子叫劉武,是漢武帝的親叔叔,漢景帝的同母兄弟。劉武在生活的年代也是一個傳奇人物,能力很強,同時深受太后竇氏和景帝的喜愛,在漢初的“七王之亂”中立了大功,有這樣的背景,故被封在梁國(現在的商丘一帶)為諸侯,封地之大,國力之富在當時諸侯中絕對是“大牛”,西漢的時候,社會風氣極興厚葬,尤其是皇族諸侯。可想而知,這位梁孝王的墓地標準及陪葬是多麼的奢華。做為一個“實用主義” 者,當時的曹丞相,盯上他的墓,也是必然。

    從記載看,掘墓現場,曹操親自到場,現場辦公,設立盜墓指揮機構(有沒有東陵大盜孫殿英的感覺),並專設“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的盜墓專崗(藍翔技校挖掘機系對口崗位),盜後現場可謂是“悽慘不堪”“屍骸裸露”!關於這次盜墓的收穫,清末學者楊守敬等人編撰的《水經注疏》記載:“操發兵入碭,發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室數萬斤。”收穫頗豐,據傳說,曹操靠劉武墓的所獲,養了他和全軍將士三年。而當代上世紀90年代,考古學家對梁孝王墓的歷史發掘中,仍然發現有比較大量的黃金、銅器、玉器殘片、玉衣片等珍貴文物,可見曹操當時的收穫之巨是一點都不假的。

    值得一提的是,可能是看到了厚葬的弊端和被人盜掘的險境,曹操生前提倡薄葬、秘葬。野史中常有曹操墓“七十二疑冢”的記載,這位盜墓的專家,費盡心思的想讓自己身後棲息地不再遭盜掘。但在2009年,河南安陽發現並確認了曹操的“高陵”,考古發掘中,專家發現,曹操墓在過往的2000年間中,也曾被盜墓者光顧無數次,歷史這是這樣的有趣,淪回不斷被上演,小夥伴們怎麼想?

  • 2 # 夜不閉戶深耕半夜

    東漢末年,軍閥割據政局動盪,漢朝瀕臨崩潰,董卓進京把持朝政。隨後廢了漢少帝擁立漢獻帝,並自封太師。曹操原是典軍校尉,見董卓倒行逆施,自知留下非長久之計。於是,易名改姓偷偷溜出京師。

    出了京師洛陽的曹操直奔開封,自己組織起一支五千人的軍隊,與關東群雄一道討伐董卓。當初組建這支軍隊時,曹操已是散盡家財。可打仗要錢士兵要軍餉,錢從哪裡來?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就是去盜墓。

    東漢末年盜墓成風

    東漢末年盜墓成風,群雄中盜墓的並非只有曹操一個,最著名的還包括董卓、孫權和袁紹。這幾人當中,袁紹盜墓的針對性不太強,只要是古墓,其手下幾十萬大軍必將其盜掘。而董卓盜墓卻只挑帝陵下手,其行為令人髮指。

    據《三國志》記載,“初平元年二月,乃徙天子都長安。焚燒洛陽宮室,悉發掘陵墓,取寶物。”董卓不僅盜了東漢十二座帝陵中的十一座,還把西漢諸帝陵也一併盜掘。其中,影響最大的,當數漢武帝的茂陵。

    孫權也不是省油的燈,先盜掘長沙王吳芮的墓,這還不算,還將吳芮墓內的木材用作為死去的父親孫堅修廟。公元300年,孫權派大將呂瑜率幾千士兵到廣州盜南越王墓。

    雖然找不到第一代南越王趙佗的墓,但卻找到第三代南越王趙嬰齊的墓。墓中除有大量財物外,更有三十六顆珍貴的玉璽金印。

    為籌集軍餉,曹操盜掘西漢梁孝王劉武墓

    曹操盜墓不像董卓、孫權、袁紹等,他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籌集軍餉。若是挖帝陵,一來需要眾多的人力物力;二來沒有一定的實力貿然盜取帝陵,容易成為眾矢之的。因此,曹操盜墓最大的一次行動,並沒有選擇帝陵,而是西漢梁孝王劉武的陵墓。

    曹操盜墓這事是被袁紹揭露出來的。袁紹在討伐曹操前,讓“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寫了篇《為袁紹檄豫州》的檄文。檄文通篇引經據典歷數曹操不是,“歷觀載籍,無道之臣,貪殘酷烈,於操為甚。”

    最為奇葩的,是盜掘無數古墓的袁紹,在檄文裡列舉曹操罪行時,其中的一條罪狀就是盜墓。“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 顯然是在賊喊捉賊。

    曹操盜掘梁孝王劉武陵墓,足夠養活軍隊三年

    劉武是漢景帝劉啟的親弟弟,於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六月暴病而亡,死後葬在永城芒碭山。據《水經注·獲水》記載,劉武的陵墓“斬山作槨,穿山為藏。” 墓室仿照生前的實景營造,墓室總容積達1367立方米。整個陵墓規模宏大不輸帝陵,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曹操盜掘梁孝王劉武墓時的情景,在《三國志·魏書》及東晉年間的《魏氏春秋》中均有相同的記載,“又梁孝王,先帝母弟,墳陵尊顯,松柏桑梓,猶宜恭肅,而操率將校吏士親臨發掘,破棺裸屍,掠取金寶。”

    曹操到底從劉武墓中盜走了多少財物?據《曹操別傳》記載,“操別入碭,發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寶數萬斤,天子聞之哀泣。” 曹操具體盜了什麼財物雖不知道,但即便如此,盜走“金寶數萬斤”也確實足夠曹操養活軍隊三年了。

    結語 :

    曹操一生共盜掘了多少座陵墓至今無人知曉。或許是一生中做這類傷天害理的盜墓勾當太多的緣故,曹操臨終前留下遺囑,自己的陵墓要平地深埋,不封不樹,陵內無藏金玉珍寶。

  • 3 # 大史官

    在東漢末年,局勢動盪,天下大亂,英雄輩起,群雄逐鹿。當時曹操見董卓倒行逆施,於是便回老家陳留散盡家財,舉起義旗招兵買馬準備討伐董卓,此時,曹操只招到5000多士兵,這也是曹操起家的資本。陳留首富衛茲在知道曹操起義兵後,非常看好曹操,覺得“平天下者,必此人也”,於是便以家財資助曹操起兵。但是,後來曹操的兵馬隊伍是不斷的發展壯大,所用軍餉開支也隨之越來越大,就算有衛茲的支援,曹操面對如此龐大軍餉開支也漸漸覺得乏力了。

    於是,曹操為了籌集軍餉,就想透過盜墓來滋養他龐大的軍隊。那麼,當年曹操盜的到底是誰的墓呢?為什麼可以使曹操養活他的軍隊3年呢?

    這個被曹操盜的墓主人就是梁孝王劉武,漢景帝劉啟的同母弟弟。因為在七國之亂時,梁孝王劉武立了不少功,可以說是戰功卓著,因此在戰後漢景帝對他是大加賞賜。所以,曹操覺得劉武的墓中一定有很多寶貝。具體有多少珍寶現在已無法知曉,但據《水經注疏》記載“操引兵入碭,發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寶數萬斤。”

    而且,考古學家在對劉武墓進行發掘時,在墓中仍然發掘出了金縷玉衣,已經大型玉璧等珍貴文物兩萬多件,可以想象的出當時曹操盜走了多少珍寶吧。後人說曹操用這些財物養活了他軍隊三年,我覺得是非常有可能的。

    後來,劉備對曹操的盜墓行為給出了評價,“操又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如此一來,天下人沒有不知道曹操是個盜墓賊的,其實劉備就是在侮辱他曹操。就是說曹操為了掩人耳目,發明創造了“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這樣的官職,其實就是專門做盜墓的勾當。現如今,大家對盜墓賊、摸金校尉這樣的詞語也不在陌生,摸金校尉幾乎就是盜墓賊的代表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自考高數(一)、高數(工專)、高數(工本)有何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