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042898638258

    寶寶在家庭中的環境

    這個年齡,寶寶在家受到的關照比較多。家裡的話,寶寶只要什麼事情的話,不光是他對家裡的事情比較熟,他自己能夠掌握的,更關鍵的是當他做得不好的時候,父母不僅瞭解他哪方面做得好、哪方面做得不好,而且還會為他解決問題。

    甚至很多的時候,父母看到孩子和問題,孩子沒有表達自己意願的時候,父母已經為他解決問題了,因為他已經形成了一種非常好的默契。所以孩子在這樣一種非常好的默契環境裡面,很多事情都不會變成麻煩。

    寶寶在幼兒園中的環境

    但是到幼兒園以後,各種小事情就沒有人去關照他了。因為老師要關照那麼多的孩子,他個人的需求往往就會被忽視掉。所以寶寶在幼兒園裡面,經常會覺得有許多小小的事情不順。實際上在家裡都不存在這樣的問題,但在幼兒園裡面,哪怕是一件小小的事情,可能都會成為了問題。

    比如:寶寶上廁所的時候,自己脫褲子,脫得不是很好,他也會感到不適。吃飯的時候,也沒有人照顧他,他自己吃,他也可能吃得不方便。睡覺的時候沒有人幫他脫衣服,起床的時候也沒有人快速的幫他把衣服穿起來,或者說他自己做得某些方面不好的話,他看到自己與同學之間的差距,有時心裡也會出現一定的負面情緒。

    這樣的壓力來自於他沒有收到關照的情況底下,有太多的小小的不順造成的。對孩子來講他的情緒是不容易控制的,當這個事情一旦發生的話,就會在情緒上表現出來。所以在幼兒園,他就會不快樂。有些孩子不快樂的情緒積累多了,就有可能哭鬧。

    挫折教育並不能解決兒童自理能力

    我們在家是否要給寶寶更多的挫折教育呢?這不是簡單的挫折教育的問題。所謂的挫折教育,讓寶寶接受一些挫折,讓他不愉快,從而心理上堅強起來,最終解決了問題。但其根本原因,在於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不夠的問題。

    提升生活能力的鍛鍊

    所以在家裡面,父母要幫助孩子更多的事情透過他自己來做。而不是說輕而易舉的幫助孩子就完成了。

    當孩子生活能力都具備了以後,回到幼兒園吃飯非常好、上廁所非常好、睡覺非常好、生活中各種事情都可以應對的時候,孩子在幼兒園裡面就沒有那麼多的麻煩了。因為即便有小麻煩,寶寶也都具備了經驗去解決了。

    所以寶寶還是因為生活經驗的不夠,導致了其沒辦法解決的問題。所以會造成他心理的壓力。這個不是挫折本身,而是生活能力和生活經驗本身所造成的。回到孩子生活能力和生活經驗的鍛鍊,就更能夠幫助他在幼兒園裡面順利的解決自己的問題。

    當孩子具備這樣的能力以後,孩子沿著這樣的邏輯思維的能力,去解決相關的事情。能夠讓他更好的控制自我,控制幼兒園的生活。讓自己在幼兒園生活的品質變得更高一點,孩子就會愛上幼兒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陶淵明的言行表現了什麼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