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醫者大魏
-
2 # baby諾安
非常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我想說明下在說出一個人“聰明”或“笨”的時候是帶有個人感情色彩的,所以這種帶個人感情色彩的“扣帽子”是不能作為評判依據的。其次智商是遺傳因素影響的,但絕不是“基因決定論”。
就事論事即可,不要亂“扣帽子”
“聰明”是指智力好,聰明伶俐,惹人愛,“笨”指愚笨,這2個詞本身是帶有很強烈的個人主觀判斷的。
比如現在許多孩子在家上課,家長輔導,有時候在講一道題的時候可能反覆的講,孩子還是聽不懂,一氣之下說“你這個孩子怎麼這麼笨呢,講了這麼多次還不懂”,那真的是孩子笨嗎?其實並不是,可能只是我們講的不夠清晰。所以就事論事即可,不要亂“扣帽子”,很容易傷別人自尊。
智商是遺傳與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遺傳分為2個層面,遺傳編碼資訊和表觀遺傳學資訊。遺傳編碼資訊提供了合成生命所必需蛋白質的模板,而表觀遺傳學的資訊提供了何時、何地和如何應用上述遺傳學資訊的指令。前者就如一個豐富多彩的資訊庫,而後者則是對資訊庫進行選擇性使用的調控資訊庫。其中的則是受內外環境因素的影響。
俗話說“勤能補拙”。人的智力發育是在社會實踐中獲得的,但人體內器官、組織和細胞的結構和表型受控於基因,從這個意義上講,一個人學習和掌握知識技能的效率是與基因有關。不同個體的基因型為學習知識技能的有效性提供了不同的潛能。而這些基因功能的實現還要透過環境因素,只有透過勤奮學習,這種潛能才能轉化成現實。“狼孩”的故事就給出了很好的說明,離開正常生活的環境,錯過了智力開發的關鍵時期,使語言行為等各種能力都呈低下狀態,並且很難恢復正常。所以,遺傳只是智力的潛在性狀,它為智力發育提供了潛在的物質基礎,只有在環境因素的作用下,特別是後天早期良好的、適時的教育刺激下,才能充分開發智慧潛力。1996年的一項雙生子智力遺傳度的研究也表明言語智商和操作智商的遺傳度均低於50%,而反應時的遺傳度在58.5%-60.85%之間。所以智商是遺傳與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不要陷入“基因決定論”的誤區。
-
3 # 愛琢磨的王爾古雷
我的觀點:
1,先要定義聰明人和笨人
聰明人,是指那些天資比較高,理解和記憶力比較強的人。我們現在常誇一些人聰明,其實指的是所謂的“小聰明”,也就是在一個面對單一事物時,表現出理解和接受能力快,反應機敏,應變及時,記憶力超群等與眾不同的特點。
笨人,天資相對比較普通,理解和記憶力也比較普通,甚至比普通人還要慢一些的人。我們說別人笨,很多時候也是針對一個事情,因為那個人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比別人慢,反應偏慢,應變不夠及時,總記不住東西等情型,我們才會覺得別人笨。
2.基於上面的定義,我覺得對6歲之前的小孩子來說,聰明和笨更大部分源於先天的差異。6歲開始接受小學的正式教育以後,後天的努力和專注會開始產生更多的作用。
努力的本質在於自我不斷設定更高一點的目標,然後持續督促自己學習提升,達到自己設定的更高目標。小時候我們叫努力學習,成年以後,能夠保持這樣狀態的我們可以稱為“持續精進”。
專注的本質是對注意力的管理和聚焦。每個人精力,腦力,時間都是有限的。我們總說利出一孔,集中資源,重點突破,背後的意思就是要我們多花時間,精力,腦力,在我們更喜歡和追求的事情上投入。你更專注,再加上持續努力,你這個事情就會做的越來越好。
3.所以總結一下我的觀點,隨著人年齡的增長,後天的努力和專注會逐步佔據更多的因素。先天的差異,影響佔比會逐步變小。你想要成為一個行業裡的專家(前5%),只要保持持續努力和專注投入就可以。但你想要成為一個行業裡的TOP(1%),是需要持續努力,專注和天賦都要具備的。這個有句俗話應該更好理解,不怕聰明人,就怕聰明人和你一樣努力,勤奮。
-
4 # 奇聞先知
人類無法掩飾的東西,除了咳嗽和對一個人的愛之外,可能還有智商。
我們深知自己可能與「聰明絕頂」這樣的詞無緣。
你可能和知乎君一樣,從小並沒有在頂尖的奧林匹克競賽中獲過獎,也沒有體會過智商碾壓眾人的高光時刻(被碾壓的場面反而更多)。
當然,雖然我們每天都揶揄自己「年紀輕輕就腦子不好使了」,但沒有人真的認為自己智商低。
畢竟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說,「人和人之間智力水平沒有差別,人與人的差別在於意志、耐挫力等統一稱之為 EQ 的因素。」
和天賦、智力相比,主流的教育觀點似乎都更強調「後天努力」的重要性。而知乎君想再探討的,卻恰恰是在「刻板印象」中無法讓我們有更多掌控感的前者:
聰明的大腦、人的智力是天生的嗎?
知友:ze ran(程式設計話題的優秀回答者)
我唱歌跑調,而我表哥唱的很好。我們同樣的年紀,一起長大,我接觸歌曲還早一些。但他聽一遍,就會唱了,我帶著耳機,學一個月,只能離調近一點,還是跑。
這是件挺有趣的事。更有趣的是,他無法理解我為什麼跑調,我也無法理解他為什麼不跑。
我覺得人與人是有差別的,而這種差別,往往是無法理解,難以描述的。
有的人天生擅長一些領域,有的人則需要數倍的努力才能望其項背。
但不用以此劃分等級,也不要稱之為智商,只是差異而已。就好像有人天生跑得快,跳的高,身體素質好,有人天生會唱歌,會畫畫,有的人天生數學好,物理好,僅此而已,沒什麼大驚小怪的。
天生的差異,不一定不可彌補。但我相信人腦是有可塑性的,就像經過鍛鍊,瘦子可以變壯一樣,人也可以變得聰明。
來自沉迷腦研究 15 年的研究者觀點
知友:葛鑑橋(北京大學心理學博士,美國芝加哥大學博士後,現為北京大學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講師)
根據 2005 年《科學》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推斷,人腦的最近一次基因更新,是 5800 年前。
這是什麼概念?
基本上就是我們一直說的中華文明的起始時期。換句話說,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們現代人類,從出生時就自帶的那個大腦,它的預裝系統和炎帝黃帝、孔子孟子老子、秦皇漢武等等等等,並沒什麼太大的區別,你們都在使用最新版本。
但這能說明人類的智慧已經到達了天花板嗎?
這是個有意思的問題。事實上,人類的大腦,在我們一出生、甚至出生之前,就具備了一個預裝系統,在這個基礎上,隨著我們所接觸到的外部環境、社會環境、接受的教育訓練、獨特的人生經歷、自我覺知等等,這些複雜的因素影響,我們的大腦還在不斷髮生著或大或小的改變。
在 2005 年的時候,腦科學家剛剛發現,可以採用「腦皮層的灰質集中度」這個指標,去定量化地描述大腦不同區域的結構特性。於是,他們就想到要去探索一下,人類的空間導航能力和不同腦區之間的關係。空間導航能力,通俗地說就是人們認路、識路的能力,這種能力很差的人,就是我們說的「路痴」啦。因為這組科學家都在英國工作,於是他們就想到了一群空間導航能力最強大的人,那就是倫敦的計程車司機。
倫敦的道路不是那種很規整的、橫平豎直的設計,而是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拐彎和單行線,即使是普通人開車,也經常迷路。但是倫敦的計程車司機們,即使沒有 GPS 這樣的工具幫忙,也可以在城市內穿梭縱橫,可謂是空間導航能力超強了。於是,科學家們就對比了兩組人的大腦,一組是倫敦的計程車司機,另外一組是當地駕齡相當的普通司機。結果科學家們發現,倫敦計程車司機的大腦中,有一個區域的灰質集中度,要顯著地比普通司機高,那就是人腦的海馬區。
海馬區不屬於大腦皮層,它是大腦皮層下的結構,一直被認為是和記憶、包括空間記憶等方面的腦功能相關。更有趣的是,他們還發現,計程車司機大腦中的這個海馬區的灰質集中度,與他開了多少年計程車,呈正相關。也就是說,在倫敦開出租車這件事本身,就是對空間導航能力的一個訓練,而這種訓練的結果,也如實地反應到了我們的大腦中。
這一個小例子,體現了我們人腦很重要的一個特性,那就是「大腦的可塑性」。正是因為大腦具有這種可塑性,我們雖然一出生都具備了一個預裝系統,但是在生命中,隨著環境和個人經歷的變化,大腦也在相應地進行變化、並不斷地被塑造著。
所以, 「一個人聰明不聰明,是天生的還是後天的?」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是,聰明與否是先天與後天共同作用的結果,也就是說,我們的大腦是預裝系統和動態塑造,共同造就出來的。
那麼,成年人的大腦如何「升級」?
人類在這幾千年裡所面臨的環境,從未像我們今天所處的這個時代一樣,有著如此劇烈的變化。
尤其是從工業革命開始,一直到如今這個網際網路和人工智慧快速發展的時代,人類感知世界的方式、以及感知到的世界,還有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和過去幾千年來有著巨大的不同。
面對資訊過載和社會劇變,我們的大腦承受了巨大的進化壓力,正如葛鑑橋老師所指出:我們大腦的「出廠設定」和「預裝系統」已經幾個世紀都沒有更新過了。
令人欣慰地是,人腦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可以針對層出不窮的新需求,在越來越殘酷的 hard 模式中不斷地自我調整和升級。
因此,如果你可以花更多的時間去認識我們的我們大腦,就可能對目前面臨的具體生活挑戰,如焦慮、自卑、拖延、情緒、社交等方面,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受到一些啟發。
回覆列表
有的人天生擅長一些領域,有的人則需要數倍的努力才能望其項背。
有人天生跑得快,跳的高,說明身體素質好;有人天生會唱歌,會畫畫;有的人天生數學好,物理好。
人腦是有可塑性的,就像是經過不停的鍛鍊,身體會變的很強壯,多讀書,多學習,天生存在“缺陷”的人,也可以變得聰明。
科學上的論證:根據 2005 年《科學》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表示,人腦的最近一次基因更新,是 5800 年前。
直白的說,我們的大腦“系統”和那個時代的人腦沒有什麼區別,運用的“都是一個版本”。
其實,人類的大腦,在我們出生時,就具備了這樣的一個預裝系統,伴隨著我們後天所接觸的外部環境、社會環境、接受的教育訓練、複雜的經歷等等,都在影響著我們的大腦。
在 2005 年的時候,腦科學家剛剛發現,可以採用「腦皮層的灰質集中度」這個指標,去定量化地描述大腦不同區域的結構特性。人類的空間導航能力和不同腦區之間的關係。
空間導航能力,就是說人們認路識路的問題,能力很差的人就是我們所說的“路痴”。因為這組科學家都在英國工作,於是他們就想到了一群空間導航能力最強大的人,那就是倫敦的計程車司機。
倫敦的道路不是那種很規整的、橫平豎直的設計,而是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拐彎和單行線,即使是普通人開車,也經常迷路。但是倫敦的計程車司機們,即使沒有 GPS 這樣的工具幫忙,也可以在城市內穿梭縱橫,可謂是空間導航能力超強了。於是,科學家們就對比了兩組人的大腦,一組是倫敦的計程車司機,另外一組是當地駕齡相當的普通司機。結果科學家們發現,倫敦計程車司機的大腦中,有一個區域的灰質集中度,要顯著地比普通司機高,那就是人腦的海馬區。
海馬區不屬於大腦皮層,它是大腦皮層下的結構,一直被認為是和記憶、包括空間記憶等方面的腦功能相關。更有趣的是,他們還發現,計程車司機大腦中的這個海馬區的灰質集中度,與他開了多少年計程車,呈正相關。也就是說,在倫敦開出租車這件事本身,就是對空間導航能力的一個訓練,而這種訓練的結果,也如實地反應到了我們的大腦中。
這個例子,體現了我們人腦很重要的一個特性:大腦的可塑性正是因為大腦具有這種可塑性,我們雖然一出生都具備了一個預裝系統,但是在生命中,隨著環境和個人經歷的變化,大腦也在相應地進行變化、並不斷地被塑造著。
結論:
聰明與否是先天與後天共同作用的結果,也就是說,我們的大腦是預裝系統和動態塑造,共同造就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