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書生中泉

    這個問題要分成兩個層次來考慮。第一,假如馬邑伏擊戰成功,匈奴會否一舉被滅,漢匈戰爭是否因此徹底結束。第二,題主的假設,即馬邑伏擊戰成功的機率有多大。

    先來看第一層次,馬邑伏擊戰中,漢軍的方略是,出動漢軍精銳,埋伏在地形極利於漢軍打伏擊的馬邑地區,依據地形優勢,布成口袋陣,待匈奴大軍入局之後,王恢率奇兵封口,漢軍四面夾攻,發揮己方作戰優勢,依據消滅匈奴主力。根據史記和漢書的記載,這個方略由大行王恢提出,即漢的外交部長提出來的。漢武帝非常欣賞這個戰略,於是調動20餘萬漢軍精銳,在馬邑這個選定的地方精心佈下陣勢,同時用死間,派出一個叫做聶壹的商人去匈奴那裡,引誘匈奴單于率兵來攻打馬邑城。在城內,漢很可能疏散了城中百姓;在城外,漢散佈了為數不少的羊群,為的就是能夠以小利誘使匈奴來取。這個方略進行的前一段,匈奴果然中計,冒頓單于的孫子、軍臣單于帥十萬餘騎兵前來攻城,然而就快要進入漢軍伏擊圈時,單于突然對城外大量的羊群無人看管表示了懷疑,感到訝異,於是派人前去捉幾個“舌頭”,不巧有一個武州的尉史被捉到了,匈奴人一逼問,該尉史就說,城中無百姓,城外都是漢軍,云云。他大概也不知道漢軍的戰略,但是他必然知道的是馬邑城周圍有漢軍。單于一聽大驚,趕緊撤兵,還封這個尉史為“天王”。匈奴撤兵之後,王恢本來的任務就是要在匈奴潰敗逃回草原之際進行半路截殺,結果匈奴不戰而撤,王恢不敢作戰,事後被漢武帝下獄處死。馬邑伏擊成了一場雙方沒有任何交兵、而漢軍勞師無功的戲劇。這是公元前133年的事情。

    那麼,假如匈奴人沒有捉到這個尉史,果然進入了漢軍的伏擊圈,這場伏擊戰是否會成功呢?匈奴會否被一舉消滅呢?從理論上看,恐怕也未盡然。首先,匈奴此次出兵的目的是奪取馬邑城,並沒有更深的戰略圖謀,因此,出兵只有十餘萬,而這個數目距匈奴精銳的總數還不足四分之一。即便果然被全殲,軍臣單于死於當場,匈奴的絕對主力仍在,而且,匈奴這個時候歷經冒頓單于、老上單于、軍臣單于三代政治領導,正處於帝國發展的鼎盛之際。軍臣單于的兒子、六年後殺父自立的伊稚斜單于,也已經長大成人,而且恐怕比乃父更有武略。因而,可以推論,即便軍臣單于率領的十萬匈奴人在馬邑伏擊中被徹底殲滅,匈奴帝國的主力和潛在統帥仍在,匈奴因此被滅的可能性並不大。反而會因此強固匈奴人的報復心,發動更大規模的對漢的攻擊。其次,漢軍能夠徹底殲滅匈奴的這十萬人麼?這也值得懷疑。從後來漢軍對匈奴的作戰中看,沒有一次擊殺匈奴單于於當場,哪怕是衛青霍去病這樣的天才將領。這主要是匈奴人的機動性強,其作戰風格是有利乃進,不利則退,沒有那麼多的教條限制。因此,假如發現進入了伏擊中,匈奴人必然是憑藉其超高的戰場機動性四散奔逃,而漢軍此時還沒有進行後來才進行的那種戰略變革,即主要的作戰兵種還只是車兵、材官即步兵,騎兵還只是輔助性兵種。這決定著漢軍的戰場機動性太差。在匈奴人狂奔的過程中,漢軍不大可能追擊得上,因此,漢軍殲滅匈奴人的可能性降至最低。漢軍能夠將匈奴打散,但是很可能無法殲滅。最後,極其重要的是,這場伏擊戰乃是自文帝晚年漢匈又一次大規模對峙但並未交戰以來,二十多年的時間內第一次大規模交戰。而在此之前的交戰中,從白登之圍開始,漢軍從來沒有對匈奴取得過哪怕是戰術方面的勝利。於是,漢軍從將領到兵士形成了對匈奴人的極大的恐懼。甚至朝廷上的高官也是如此。這種恐懼心態在雙方對決的戰場上,必將大大影響漢軍對匈奴兵士的作戰效能,使得原本設想非常巧妙的戰略在實際發展過程中變得大打折扣。因此,馬邑伏擊即便成功誘敵,恐怕也不會實現最初的設想,不能取得預期目標。

    那麼,馬邑伏擊在戰略上有沒有成功的可能性呢?有一些,但是失敗的可能性更大。在馬邑伏擊之前,漢帝國北方從吳楚之亂之後大約二十年內沒有再進行過大規模的軍事調動,此次乃是第一次。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幾乎漢廷北邊的民眾、官員都會對此非常好奇,都會關注這件事情。而對於一個具有極大抱負的戰略行動而言,這種社會的關注度只會增加其秘密性的喪失,而伏擊戰最關鍵的要素之一就是其秘密性:知道其方略圖謀的人越少,成功的可能性越大。另外,馬邑伏擊漢軍調動兵士20餘萬,這是什麼樣的規模?大約十多年後,漢軍對匈奴作戰的主力兵團加起來大約也就這個數。所以,漢軍是傾盡主力來打伏擊的,這麼大規模的軍團,要實現部署在選定的馬邑城周邊,除非敵軍絲毫不進行情報偵察,否則根本不可能不被發現。而事實上匈奴人又特別善於和重視戰場情報偵察。由此而言,馬邑伏擊從設計上就存在不可克服的困難。而從戰事發展的情況看,一個武州尉史,一個只能能算中低階的官員,都能知道漢軍的主力所在,也可窺視出在這個方略執行過程中漢軍在必要的保密方面的缺失。那麼,一個沒有秘密性的伏擊,其成功的可能性會有幾何呢?這恐怕就連一個非戰略研究者的普通人,都能猜的出來了。

    再退一萬步講,馬邑伏擊成功了。漢軍殲滅匈奴十萬人,會怎樣?我已經分析了,只會招致匈奴人更大規模的報復。而伊稚斜單于的武略不亞於乃父。在伊稚斜單于統帥之下的匈奴大軍,對漢進行大規模的進攻,漢能不能抵抗?恐怕夠嗆。因為馬邑的成功很可能使漢軍沉湎於勝利之中,看不到漢匈對決中漢軍進行軍兵種改革的必要,看不到漢軍進行戰略戰術指揮方面革新的必要,從而很大機率上要重演一遍劉邦帥漢軍攻擊匈奴的結局。漢匈戰爭不僅不會結束,反而會更加劇烈,漢廷承受的戰略損傷,反而有可能更大更嚴重。

    實際上,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說,正是馬邑伏擊的失敗,使得漢武帝明確認識到依靠漢軍本來的兵種、力量、戰略、打法根本無法打贏匈奴,正是馬邑的失敗,使得武帝決意大規模擴充騎兵,採取更為顛覆性的騎兵軍團的作戰方式,任用衛青霍去病這樣的新式指揮作戰的將領而非專靠李廣程不識這樣的漢軍老將,正是如此,才加速了漢匈戰爭的發展程序,從而推動了漢匈兩大帝國之間戰略矛盾的解決。

  • 2 # 健康小費

    野草吹不盡春風吹又生、、、沒有一個長遠的戰略計劃,天大的戰役狂勝也無法一勞永逸地解決後患、、、歷史告訴俺們,不管那些叫啥匈奴、鮮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真正終結遊牧族群命運的只能是冷兵器時代的結束,要大量的耗錢財呀

  • 3 # 秒懂鄭州樓市

    從歷史和經濟的角度來說,這個僅僅是開始,整體上來說,整個漢匈奴戰爭,長期的戰爭,不是短時間內,一兩次可以解決的。

  • 4 # 春秋正義

    概況:

    馬邑之謀又成馬邑之圍,發生在今山西省朔州市,是漢武帝元光二年,即公元前133年,西漢君臣欲結束長期和親、匈奴侵擾的屈辱,企圖畢其功於一役,以馬邑的大量淄重為誘餌,出兵30萬,誘匈奴軍臣單于及其10萬部眾進埋伏圈,不料被邊防一被俘亭尉洩密,導致伏擊失敗,匈奴大肆犯邊,漢朝從此拉開百年對匈戰爭的序幕。

    背景:

    自漢高祖劉邦“白登之圍”以後,趁中原分崩離析、楚漢相爭之際逐漸強大起來的匈奴,不斷進攻中原,掠奪人口、牲畜及生產資料。漢朝廷對內修生養息,以黃老之學恢復生產,對外實行和親政策,透過給予一定財物示弱保持相對的和平。經過“文景之治”,漢王朝物質充實,人民殷實,軍力強盛,具備了發動對匈戰爭的物質條件。漢武帝胸懷大志,先以“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營造夷夏有別的氛圍,並有意改變長期對匈奴的軟弱政策,在邊境大商人聶壹及大行令王恢的提議下,有了以馬邑為誘餌,聚奸包括匈奴單于在內的匈奴主力的提議。

    過程:公元前133年農曆六月,漢武帝派出由護軍將軍韓安國、驍騎將軍李廣、輕車將軍公孫賀的30萬精銳主力,以馬邑附近的山谷為口袋,再以將屯將軍王恢與材官將軍李息的3萬兵馬出代郡作為封口斷匈奴後路,準備一舉全殲匈奴主力。

    大商人聶壹長期經營邊境貿易,引賊入甕的任務就落在他身上。軍臣單于聽聞馬邑有大量淄重的訊息果然充滿興趣,聶壹順水推舟,稱其願為內應,帶匈奴使者潛入馬邑,率手下提前殺死縣令,匈奴可趁亂佔大便宜。軍臣單于越聽越靠譜,當即決定帶齊全部家當到馬邑喝酒吃肉開Party。漢朝君臣的圍奸似乎成了一半。但軍臣單于不愧為草原領袖,面對即將到手的獵物,還保持著狩獵猛獸的敏銳直覺。他先是打下漢朝邊塞的一個小亭,從被俘的雁門尉史口中得到重大訊息:馬邑是個大陷阱!就連所謂被殺的縣令也不過是馬邑縣牢裡的一個死刑犯。

    結果:

    此役後,這個亭尉被單于封為天王,而主戰的王恢因作戰不利被下獄,自殺謝罪。

    漢武帝從此也徹底改變了對匈的和親政策,衛青、霍去病等名將登上歷史舞臺,漢匈百年大戰拉開序幕,應了那句“寇可往,我亦可往”的名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闊腿褲加上毛衣,怎麼穿更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