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歷史長河,是奸臣還是忠臣,只在人的一念之間。秦朝宰相李斯輔佐秦始皇時,曾激起他吞併六國之志,輔佐胡亥時能冒死勸諫,請求胡亥減免賦稅取消苛政。從這兩方面來看,李斯是個為國為民的忠臣。
可他後來卻為何要幫趙高篡改秦始皇遺詔,改立胡亥為新帝?難道他不知道扶蘇其實更適合做皇帝,他究竟有何用意?
李斯本是楚華人,他素有才學,被郡中委任為小吏,可李斯志不在此。他有次在茅廁看到一隻又髒又瘦的老鼠,那老鼠遇到人或者狗的時候,都會倉皇逃竄。但是在米倉裡的老鼠卻活得逍遙自在,長得又肥又大。
司馬遷著《史記·卷八十七·李斯列傳·第二十七》有載:見吏舍廁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數驚恐之。斯入倉,觀倉中鼠,食積粟,居大廡之下,不見人犬之憂。
於是他便感嘆道“人之賢不尚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
為力爭上游,他到齊國拜荀子為師,學習治世之道,李斯雖滿腹才學,卻也想幹出一番事業。他自以為楚王不值得輔佐,為飛黃騰達,經過對各國情況的分析和比較,便西行去秦國,還美其名曰“故詬莫大於卑賤,而悲莫甚於窮困。久處卑賤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惡利,自託於無為,此非士之情也”。
李斯認為,人最卑賤之處在於,明明處在卑劣環境中,還要標榜自己與世無爭,厭棄名利。
李斯到秦國後,先做了呂不韋的舍人,後又以“夫以秦之強,大王之賢,由灶上騷除,足以滅諸侯成帝業,為天下一統,此萬世之一時也。今怠而不急就,諸侯復強,相聚約從,雖有黃帝之賢,不能並也。”激起贏政圖謀天下之心。
司馬遷著《史記·卷八十七·李斯列傳》中有載:至秦,會莊襄王卒,李斯乃求為秦相文信侯呂不韋舍人;不韋賢之,任以為郎。
贏政本就有一掃六國之宏圖大志,苦於出師無名,今得李斯提醒,甚為歡喜,便將李斯任命為長史。
李斯的遊說,雖不是秦王出兵的原因,卻是秦王出兵的導火索,秦國能一統天下,李斯功不可沒。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死於他第五次東巡途中的沙丘宮,宦官趙高脅迫李斯發動“沙丘之變”,他們合謀篡改了始皇的傳位詔書,廢太子扶蘇,改立胡亥為新帝,為秦二世。
秦二世登基後加緊修建阿旁宮,李斯知曉百姓難忍苛捐雜役之苦,遲早會起事,便試圖勸諫胡亥。可趙高卻故意在胡亥享樂時,安排李斯覲見。
司馬遷著《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第六》有記載:右丞相去疾、左丞相斯、將軍馮劫進諫曰:“關東群盜並起,秦發兵誅擊,所殺亡甚眾,然猶不止。盜多,皆以戌漕轉作事苦,賦稅大也。請且止阿房宮作者,減省四邊戍轉。”
胡亥大為惱怒說:“吾常多閒日,丞相不來。吾方燕私,丞相輒來請事。丞相豈少我哉?且固我哉?” 大怒之下,將李斯等人逮捕入獄。
李斯雖知曉這是趙高的陰謀,卻無從辯解,只能暗中諷刺趙高欺君罔上。李斯愛國之志與趙高小人之心,相背而馳,趙高視其為眼中釘、肉中刺,便想盡辦法除掉李斯。
他在獄中多次上書,都被趙高扣留,趙高趁機向胡亥讒言,說李斯與其兒子李由謀反,對李斯嚴刑拷打,刑訊逼供。李斯最終被屈打成招,承認謀反,在秦二世二年(前208年)七月被腰斬,滅了三族,當時兒子李由在外帶兵,所以暫時逃過一劫。
由種種跡象而言,李斯與趙高並不是一類人,那麼為何李斯會幫趙高篡改遺詔,要改立胡亥為新帝?
其原因便是,扶蘇敬重蒙恬,若他登上王位,必然會讓蒙恬做相,而李斯只有告老還鄉一條路。且當時趙高許諾,若李斯幫忙篡位,定會讓他長保封侯,封妻廕子。
李斯當初拋棄楚國來秦國輔佐秦王,為的便是青史留名,若胡亥能上位,定然不會縱容史官寫自己謀權篡位之舉,若胡亥能成事,自己還是一人之下的大臣。可若讓扶蘇登上皇位,那自己便是告老還鄉的一介草民,以李斯的野心定然會選擇扶持胡亥。
可李斯怎麼也沒想到,秦二世而亡,自己協助篡位之舉也被史官一一記錄,自己不僅沒有封妻廕子,還被趙高陷害而死,滅了三族,甚至死後還要受萬世唾罵。
李斯雖有見地,可他卻有自私的劣根,他輔佐秦王,勸諫胡亥,為的不僅僅是國家大義,更是為了自己。
李斯雖有尋常人難及之志,可卻識人不清,他與趙高胡亥為謀,不亞於與虎謀皮,落得此下場也只是他自作自受。若他能擁護扶蘇,以扶蘇海納百川的性格,定然不會放棄這有恩之人。
縱觀歷史長河,是奸臣還是忠臣,只在人的一念之間。秦朝宰相李斯輔佐秦始皇時,曾激起他吞併六國之志,輔佐胡亥時能冒死勸諫,請求胡亥減免賦稅取消苛政。從這兩方面來看,李斯是個為國為民的忠臣。
可他後來卻為何要幫趙高篡改秦始皇遺詔,改立胡亥為新帝?難道他不知道扶蘇其實更適合做皇帝,他究竟有何用意?
李斯本是楚華人,他素有才學,被郡中委任為小吏,可李斯志不在此。他有次在茅廁看到一隻又髒又瘦的老鼠,那老鼠遇到人或者狗的時候,都會倉皇逃竄。但是在米倉裡的老鼠卻活得逍遙自在,長得又肥又大。
司馬遷著《史記·卷八十七·李斯列傳·第二十七》有載:見吏舍廁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數驚恐之。斯入倉,觀倉中鼠,食積粟,居大廡之下,不見人犬之憂。
於是他便感嘆道“人之賢不尚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
為力爭上游,他到齊國拜荀子為師,學習治世之道,李斯雖滿腹才學,卻也想幹出一番事業。他自以為楚王不值得輔佐,為飛黃騰達,經過對各國情況的分析和比較,便西行去秦國,還美其名曰“故詬莫大於卑賤,而悲莫甚於窮困。久處卑賤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惡利,自託於無為,此非士之情也”。
李斯認為,人最卑賤之處在於,明明處在卑劣環境中,還要標榜自己與世無爭,厭棄名利。
李斯到秦國後,先做了呂不韋的舍人,後又以“夫以秦之強,大王之賢,由灶上騷除,足以滅諸侯成帝業,為天下一統,此萬世之一時也。今怠而不急就,諸侯復強,相聚約從,雖有黃帝之賢,不能並也。”激起贏政圖謀天下之心。
司馬遷著《史記·卷八十七·李斯列傳》中有載:至秦,會莊襄王卒,李斯乃求為秦相文信侯呂不韋舍人;不韋賢之,任以為郎。
贏政本就有一掃六國之宏圖大志,苦於出師無名,今得李斯提醒,甚為歡喜,便將李斯任命為長史。
李斯的遊說,雖不是秦王出兵的原因,卻是秦王出兵的導火索,秦國能一統天下,李斯功不可沒。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死於他第五次東巡途中的沙丘宮,宦官趙高脅迫李斯發動“沙丘之變”,他們合謀篡改了始皇的傳位詔書,廢太子扶蘇,改立胡亥為新帝,為秦二世。
秦二世登基後加緊修建阿旁宮,李斯知曉百姓難忍苛捐雜役之苦,遲早會起事,便試圖勸諫胡亥。可趙高卻故意在胡亥享樂時,安排李斯覲見。
司馬遷著《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第六》有記載:右丞相去疾、左丞相斯、將軍馮劫進諫曰:“關東群盜並起,秦發兵誅擊,所殺亡甚眾,然猶不止。盜多,皆以戌漕轉作事苦,賦稅大也。請且止阿房宮作者,減省四邊戍轉。”
胡亥大為惱怒說:“吾常多閒日,丞相不來。吾方燕私,丞相輒來請事。丞相豈少我哉?且固我哉?” 大怒之下,將李斯等人逮捕入獄。
李斯雖知曉這是趙高的陰謀,卻無從辯解,只能暗中諷刺趙高欺君罔上。李斯愛國之志與趙高小人之心,相背而馳,趙高視其為眼中釘、肉中刺,便想盡辦法除掉李斯。
他在獄中多次上書,都被趙高扣留,趙高趁機向胡亥讒言,說李斯與其兒子李由謀反,對李斯嚴刑拷打,刑訊逼供。李斯最終被屈打成招,承認謀反,在秦二世二年(前208年)七月被腰斬,滅了三族,當時兒子李由在外帶兵,所以暫時逃過一劫。
由種種跡象而言,李斯與趙高並不是一類人,那麼為何李斯會幫趙高篡改遺詔,要改立胡亥為新帝?
其原因便是,扶蘇敬重蒙恬,若他登上王位,必然會讓蒙恬做相,而李斯只有告老還鄉一條路。且當時趙高許諾,若李斯幫忙篡位,定會讓他長保封侯,封妻廕子。
李斯當初拋棄楚國來秦國輔佐秦王,為的便是青史留名,若胡亥能上位,定然不會縱容史官寫自己謀權篡位之舉,若胡亥能成事,自己還是一人之下的大臣。可若讓扶蘇登上皇位,那自己便是告老還鄉的一介草民,以李斯的野心定然會選擇扶持胡亥。
可李斯怎麼也沒想到,秦二世而亡,自己協助篡位之舉也被史官一一記錄,自己不僅沒有封妻廕子,還被趙高陷害而死,滅了三族,甚至死後還要受萬世唾罵。
李斯雖有見地,可他卻有自私的劣根,他輔佐秦王,勸諫胡亥,為的不僅僅是國家大義,更是為了自己。
李斯雖有尋常人難及之志,可卻識人不清,他與趙高胡亥為謀,不亞於與虎謀皮,落得此下場也只是他自作自受。若他能擁護扶蘇,以扶蘇海納百川的性格,定然不會放棄這有恩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