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德邦總管陸年輕
-
2 # 妙鬥戰勝
私下理解,從孔聖人到王陽明,再到曾國藩,儒家大概倡導的是在現有社會體制下,共建並維持一種安身立命的人生價值取向問題,強調的是一種“以人為本”、“和諧共生”的人倫社會普世價值觀,就其哲思體系而言,截止到明朝王陽明“心學”的提出,才算是有了較為完整、完善的架構體系。儒家思想對中國歷史社會發展的整體性影響可謂是深遠和廣泛,對世界整體文明、文化的影響與貢獻也是不可否認的。世界公認的“普世價值觀”對人類歷史文明的影響可謂是巨大,但絕不是最根本性的決定因素。儒家思想也不例外,“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黃金定律式普世價值觀,能夠得到全人類的共識,但卻絲毫無法改變人類歷史發展的殘酷現實。
這就好比是生活在不同牢獄中的人群,無論是在“天鵝絨監獄”,亦或是在“肖申克監獄”裡,儒家都提倡獄友們要建立一種“和諧有序”的生存、生活秩序。而人性的底層終極訴求卻是實現最大限度的“自由”,監獄式的現實社會環境無法滿足絕大多數人的終極訴求,理想化的社會和諧秩序就難以得到實現與保障,人們基本的生存與生活的條件也就不能得以保障,暴力相爭與弱肉強食的現實局狀也就不能得到有效控制。這也顯現和暴露出了儒家思想仍屬於“自我強力安慰劑”,而非“治世良藥”的思想文化本質。因此,儒家思想總被淪為當世統治階層的“愚民工具”、“遮羞尿片”和“道德刑具”。
道家思想能夠包容儒家思想,但卻完全超越了儒家思想,木心老師說的好,沒有宇宙觀,何來世界觀與人生觀?沒有真實的宇宙觀作為總導向,就不可能有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價值觀。由於道家哲學思想屬於早熟的、完整的歷史先秦哲學思想文化體系,對我們兩千多年來的歷史文明發展,確實起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和促進作用,對豐富和完善世界思想文化體系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正像《道德經》所言,聖人常無名、無慾、無為、無功,不得不說,道家思想實為主導,而表現無名,歷史上的諸多法家、兵家也多為道家之分支,“道統”哲學思想其實才是中華傳統思想文化體系的真正“脊樑”,儒家與佛家只能做其兩翼。平時我們都說“儒釋道”不分家,其實也應該有個更清醒與深層次的理解和認知。
以“道”為本,也就是以宇宙整體為本,只有正確的“知”,才能有正確的“欲”,正確的“欲”才能逐步將人引導在“正道”上,這就是“德”。離開了人性的“欲”,而單純要去強調人為之“德”,就會走上“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的囚徒困境。打個不恰當的比方,佛家像是在天上,儒家像是在空中,而道家就是從地上到天上的“通天梯”,天上有“佛家”扶著梯頭,中間有“儒家”扶著體身,只要我們願意上,大家都可以走在“通天”的大道之上。
-
3 # 如來藏001
謝謝邀請,儒家要求完善自我人格,兼善天下,達到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而道家則要求知道因果定律(道家重要經典一一<太上感應篇>專講因果),遵循道法,順應自然,達到無為境界。作為學生,既懂得儒家的為人之道,又明白道家的因果定律及自然法則,那肯定是一個認真努力學習的優秀學生!
-
4 # 獵獵風11
你修的什麼道是不需要靠書的?有這麼好的道?你要修道,就是要修的讀書道,生活道,處事道,還有無所事事這一道嗎?
-
5 # 5513842785101
不讀書而有成就的修道者,大概只有中國佛教闡宗六祖慧能,因其不識字,而不能讀,可他善觀察大千世界,所講佛理為其弟子整理,傳於後世的,唯一由華人寫的佛經,壇經!其餘的哪個高僧大德不讀書,他們讀書之多,非一般人所比。
-
6 # 真葡萄樹
一個修道者如果真真正正知道什麼是道、怎麼修道,就知道什麼是儒家怎麼看待儒家了!道家就是以老子為代表的一群覺悟了“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的宇宙人生真相的人,其看到的真相及確立的世界觀方法論就是道!看明白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段話,就知道了自己應不應該好好讀書、好好生活以及怎麼讀書怎麼生活了!
-
7 # 玄淨閣易經玄學
修行離不開生活,脫離了生活的修行就是一副空架子,徒有虛表,華而不實。
無論我們修佛也好,修道也罷,無論是修行人還是普通人,都離不開一個人字。那麼首先就應該先把人做好了,做明白了。就連佛菩薩道祖也是從人開始修的。修行並不是形式化,一切的修行都離不開生活。
我們都說生活的點點滴滴都是修行,首先應該有個好的生活習慣,每天規律的生活,是學生呢就應該好好讀書,好好學習,不要怕苦怕累,要勇於面對生活和學習中給你帶來的挫折和磨難。因為修行人之初要揹負太多的東西(以後的超脫暫時還不談),對於那些認為修行就要跑到深山老林或者出家的認知,那是大錯而特錯!
修行人生在塵世,長在塵世,你的根在這裡,樹無根不活,水無源將涸。修行人就應該好好在塵世之中,磨練自己的心境,不要因為自己的修行而改變對工作、家庭、周圍朋友的態度,扮演好我們自己的角色。我們是兒女,那就要好好孝順父母;我們是學生,那就好好好讀書,廢寢忘食;我們是上班族,那就要努力工作……我們和常人唯一的不同心中有向道之心,慈悲之心,普度之心。
如果我們連生活家庭工作都不能好好地去對待,又何況是解脫之道呢?只是我們要學會處事,學會比常人多一份寧靜,多一份隨緣與灑脫的氣質,以自己的德行去感化周圍的人,言傳身教此為度人首選!和光同塵,出世入世,隨心所欲,才是一個真正的修行之人。福生無量。
-
8 # 無言的平凡
無論你是對什麼感興趣,很推崇的學生,難道不是都應該好好讀書,好好生活嗎?到道家可以不好好讀書,不好好生活嗎?
-
9 # chl2000
道家思想就是一個包容的過程。佛教的輪迴,基督教的天堂地獄,都可為我所用。儒家思想亦是如此。不過一個居廟堂之上,多了些處事哲學;一個居百姓心中,更多的是潛移默化。
任何時候都要好好學習,讀書只是學習的手段之一。只有你有足夠的知識,你才可以去看看這個大千世界。不然就是為了活著而生活。
-
10 # 老家人54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不交僧道,便是好人。
修仙修道,只是成人的童話而已。宗教信仰只是一種心靈的寄託而已,這個世界唯物主義才是唯一的真理。
寺廟就向醫院,僧道更象是心理醫生,一個身心健康,家庭幸福的人根本不需要,道家文化有很多很科學的東西,但不能盲從,做為學生,對世界的認知還不成熟,而讀書是提高認知的最好方法,人可以沒文憑,但不能沒文化,提高文化水平的唯一辦法就是讀聖賢書,推薦認真讀讀儒家十三經和增廣賢文。
-
11 # 我愛寶寶aa
應該。我不是修道者,不瞭解道家,也不瞭解儒家。是學生,就應該珍惜這個機會。沒有其他更有意義的事可做時,就讀能讀到的書。
-
12 # 傑克曼預言
人常正觀其道,為何不懂反觀其理?學生不應該好好讀書、好好生活會怎麼樣?答:不能升學、不能讀大學、畢不了業、找不到工作、養活不了自己、成不了家、無法盡孝於父母,更無益於社會,道理便是如此簡單。儒家教育人人做君子,這是救不了世的,因為人人都做君子,哪誰在耍權謀做小人呢?
-
13 # 平實利宜
中國傳統文化有別於外國的一些宗教及文化,它們的那種並存有不少的相斥性。“儒、釋、道”在中國歷史上大致都各具其包容且還有所滲透或吸附力呢。“釋、道”是關於人的修練,釋,是心境的致高;道,是在於術技為精緻。應該說都還是利於人們的社會生活的,它們基本宗旨是向善消孽為本,只是對常人說感到有點虛而玄而已。而儒可體現為直觀的教於民,是歷史上中國維持社會體制及規範人行為準則的主教。中國文化體制過去始終是擺脫不了“儒”的影響的。當然,在現代的高速發展中,工業化,高科技時代的到來,儒教不光有很多不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還枷鎖了時代前進的能動性。要做到“古為今用”就一定要摒棄其中的“糟粕”。
我雖不是修道之人,但從我的一些認知中可感到修道者對儒教應該是不具排斥性的。只是各自的領域不同,修道者讓人有些玄而虛,但終歸是食人間煙火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想全方面超脫社會的客觀環境恐怕是不可及。儒教是關乎社會規則和規範(教化於)人們的實際條例,即處理人與社會相依相存的關係,即以綱法束縛或“教化”於民,維持一種生活秩序。儒教的確不反對修練的,並對其論說還存在一些同一性。修道者講的是人的淨心與心靈的求取,尋求心境與靈妙的最高境界。在修練中擺脫世俗觀念,在隱退中解脫心境束縛,尋求並達到致上為目標,並不憾動或有悖於儒教理念,他們還是擺脫不了植根於實際社會中的儒教的影響的。因些 ,歷史上的修道者不說完全是與儒教同道而行的,但也是不會去排斥它的文化價值及倫理道德觀的,在層面上還是認可儒教的,更沒見它對儒教的直接批判。只不過是修道是以解脫世俗煩惱和尋求一種解永珍之迷的心靈虛空為人生。而儒教則重於客觀生活為人生,著重點不同。因此兩者對人們來說一個是“束縛”,另一個是“解脫”。這“虛”與“實”好似相反實為一統,即皆遵循“天道”合一。這就是中國的“儒釋道”三教融合的傳統文化體制。
瞭解了一些中國的歷史文化及道教與儒教在歷史長河中的互融關係,那推崇道教之人,特別是學生,更要努力讀書,好好生活,這與個人的崇尚並不矛盾,還能更進一步地提升自身修行的功力。簡單一點說,即想將來真正成為尊崇道教之人,就要懂得:那些“得道高僧”豈能是愚莽之人能可及的嗎?知識才是一切上進的階梯。“道”需要“儒”的澆灌,否則是無本之木。
-
14 # 溫永春1971
道本於天,儒本於德,好好讀書並不難,但前提是好好敬天,重德,學習做人!好好做人,是學習的首要,也是人一輩子要做的功課!做一個,對國家,人民,社會有益的人,前提是重道修德!功在德之外,德失功自陷!所以多向古聖先賢學習做人的道理,而後齊家,治國,平天下,學好一切本事,孝梯雙親,服務國家,奉獻社會!
-
15 # 酸腐之人
如果你還要活在社會中,學學儒家,哪怕做個偽君子。
不過,社會足夠殘酷,只學儒家不夠,還要學兵家,孫子兵法三套五略三十六計,對敵人,對自己人都能用。
如果你想追求自我的理想,這些理想與別人無關,可以學習老莊。
看這些書籍的時候,還要學習他們做學問的態度。
切忌去學他們,而是透過學習他們,找到自己。
他們不見得說得對,一定要保持自己的認知。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
-
16 # 因果不空001
據傳漢安元年(公元142)的正月十五日太上老君(就是老子)降臨蜀地,傳授張道陵“正一盟威之道”,囑其掃除妖魔,救護生民。張道陵就此創立了道教,尊老子為教祖,以“道”為最高信仰。《道德經》就成為道教的理論基礎。《道德經》崇尚自然順應自然,日月自己會執行,草木自己會生長,禽獸自己會繁殖,人類不要去過多幹涉即可。道家講的是人與大自然的關係。
儒家講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儒家的核心思想就是人分三六九等,下等服從上等,上級即使錯了也要服從,不能有異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儒家說白了就是孔丘按照自己的主觀意志給人類社會制定的一套行為規則,其目的是想討好統治者。
想知道道家如何看待儒家,就去看道儒兩家始祖的三次見面和交談。
第一次,孔丘17歲時問禮於老子,即魯昭公七年(前 535 年) ,地點在魯國的巷黨。老子教給孔丘:真正的善德就要想水一樣,利於萬物而不爭名利回報。
第二次是在春秋昭公二十四年(前518年) ,地點在周都洛邑(今洛陽) 。老子說“人的存在是—種自然現象,因此人也要順應自然規律,天地按自然規律執行;日月星辰按次序週而復始的運轉;飛禽走獸按彼此的生存之道和諧共處。這並不是人為的安排, 而是遵循自然之理。”
第三次孔丘53歲。見完老子回去,孔丘神情恍惚,羞愧難當。老子讓孔丘不要宣揚他的仁義道德了,這和擊鼓抓賊一樣。事實上,近千年來,科舉的讀書人都是讀儒家經典仁義道德,卻沒有出幾個清官。
所以,作為道家應該尊重自然,不要去讀儒家的書,哪些全是製造偽君子的東西,沒有實際作用。作為學生,應該學自然、科學之類的知識,好好讀有用有價值的書,遠離虛偽的儒家說教。
-
17 # 使用者李修生
道家和儒家學派,道家學派,老子創始人之一,主要著作《道德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長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微,此兩者同出而異,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就是說自然規律和自然法則,執行天地之間的一種哲學思想。
儒家,是孔子創立的,仁、義、禮、智、信、為中心思想。宋江在梁山,也是以義字,建立了他的基礎,在他的兄弟之間,就是一個義字。還幻想著他的忠義二字,效忠朝廷,封妻廕子,也是受著儒家思想。
在封建社會里,守著一定的儒家思想,這個人要是不仁不義,不忠不孝,就難以立足社會,儒家思想,對社會影響甚遠。
-
18 # 白石赤腳書生LY
修道者如何看待儒家,因為我不是修道者,故不知道。
第二個問題好說,應該好好讀書、好好生活啊。沒有人不應該不好好學習、不好好生活啊。
只有好好學習,才能提高知識儲備,才能更好的去工作,無論是什麼工作都一樣。
-
19 # 薏白
修道者對於儒家的態度其實就是愛答不理。
簡單說,儒家的思想決定了入世輔助封建政權的特點。它炮製三綱五常,建立有利於統治的價值體系。
作為學生,推崇道家沒問題。這個跟你讀不讀書關係不大。
我猜測你說的通道與讀書的關係:
假設你刻苦修煉,現在已經築基後期,那就應該放下一切雜務,專心修煉,爭取早日容易破,早日證道飛昇!因為一旦成仙,達到與天同壽的境界,學習的事情就對你沒有意義來。將來的生計也不會有太大問題,因為仙人不食人間煙火。
假設你修道無緣,那其實讀書刻苦不刻苦,也無關緊要。好多事業成功者都沒有讀過什麼書。尼自己高興就好。
-
20 # 羅布麻269
儒、道、釋是一家!
很多人都這樣說,可見智慧者真是不少啊!但至於為什麼?我感覺說的還不透徹,今天我就藉此寶地說說我的觀點。
儒家:講“中庸”,“中庸”是啥?《中庸》說:“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可知“中”的本身並非喜怒哀樂,而是指對喜怒哀樂的持中狀態,就是說對喜怒哀樂等情慾要有一個適中的度的控制,過度的喜不叫喜,過度的樂也不叫樂。什麼是中?中,就是中道而行,所謂中道就是不偏,不偏就是不走極端。這是因為不能不行中道,而且也不應該不行中道。
道家:不是講如何做神仙的?而是讓你成為道的。成仙那是“術”,就像釋家的“神通”,都非正道,而是副產品!而“道”是什麼呢?“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又在另一段落解釋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獨立而不改,可以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強名之曰道”。看明白了吧:先天地生。
釋家:講“中道”讓你找到那個“我”,浩浩湯湯經書萬卷,釋迦摩尼可能就說了一句話“天上地下,唯我獨尊!”。其實很多人不理解這句話,認為那個我是指的“如來”本人,其實不是的,他指的是我們“人人那個我”。這個“我”在哪呢?關鍵來了,記得有人問釋迦摩尼,我們這個世界是從何而來的?他說:是我們一念生而創造了世界!
好了,最關鍵的來了:
看看道家說:道,先天地生。釋迦摩尼說:一念生而創造了世界!儒家講: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
看看他們是不是都是說了一件事!讓我們找到世界未生前那個東西!而那個東西才是你!你不生必死,比天地都壽命長啊!
明白了嗎?
回覆列表
你就算不是一個對道家推崇的學生就可以不好好讀書,不好好生活了嗎?我們道家不需要你這種不愛讀書不愛生活的人來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