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金山萬丈

    一日三餐是世界上多數國家實行的 約定俗成的就餐制,在中國,一日三餐 源於漢,漢以前,人們一天只吃兩頓飯。 古人對進餐時間很講究,在不應進餐的 時間用餐,被認為是一種越禮的行為或 特別的犒賞。 漢以後,一日兩餐逐漸變為一日三 餐或四餐。《白虎通義》載:“平旦食, 少陽之始也;畫食,太陽之始也;哺食,少陰 之始也;,莫食,太陰 之始也。”並且,三餐有了早、中、晚的分稱。早飯,漢稱寒具,指起床洗漱後所用之小食;至唐,改稱點心;午飯,古稱中飯或過中:晚飯稱晚餐。

  • 2 # 四川達州人

    應該這麼說,自周以降,禮法規定了每個等級者的飲食要求。比如,天子一日四餐,諸侯一日三餐,庶民兩餐。

    漢代開始,經濟取得發展,某些地方如徐州最早開始庶民的一日三餐,但並不普及。

    正常情況下,皇帝、早朝、點卯官員人等,人口主體的農民都是一日兩餐。如皇帝官員每日早朝點卯,三點就要起床,梳洗打扮就是五點整的朝會點卯,八九點左右結束。此時皇帝官員才能吃第一餐。下午三四點左右,一天的政事結束,才能回家或回宮吃第二餐,收拾乾淨就得在晚上八九點準時睡覺,因為明天依舊要三點起床。

    農民也一樣,五點起床下地幹活。八九點回家吃第一餐,幹到中午一點左右休息喝水,家中送第二餐到地頭吃。四點左右乘涼快乾到天黑回家,也沒宵夜吃,準時睡覺去,既沒有夜生活,點燈還得費吃菜的油。

    這個傳統一直堅持到近現代,就算八十年代都還有一部分人吃兩餐。主要原因當然是因為物質條件所限。

    宋代,市民階層逐步興起,夜生活增多,國家也不宵禁,三餐正式形成。但官員特別是點卯官員與社會主體的農民依舊是兩餐,最多就是中間加了一些點心宵夜。

    那麼,以前人吃什麼呢?

    也要分時間段。

    隋唐以前,北方吃粟麥,南方吃大米。隋唐以後北方主體是吃麵。至於其他什麼麻黍稷豆的東西,算是補充。

    不過,還要再以南北朝分界。

    在此之前,皇帝與庶民吃的主食完全一樣,都是水煮穀粒。有肉謂羹,無肉謂粥。

    因為糧食脫粒實在困難。而極少部分的脫粒磨粉不是社會主流。當時,糧食稱謂是稻穀多少石,粟麥多少鬥,而非大米麵粉多少斤。

    南北朝時期,水車得到大面積推廣應用,我們的老祖先終於開始以面米為食。如天下第一面條的水引餅就是齊民要術所載。這也是因為科技得到發展的原因,畢竟大米麵粉遠比稻穀麥飯能更好被吸收,所食更少。

    到了宋代,因為社會經濟大發展,各種烹飪方式似潮水一樣湧現,吃飯就從維持生命的需要變成了一種享受。我們現代人吃的各種花樣美食,對不起,其烹飪方式在宋代就全有了。以前是煎炒烹炸,如今還是這些手段,只是將爐火換成了電鍋微波爐。

    最後說肉食。

    因為農耕的原因,所以歷代禁止殺耕牛,沒有得到地方官的批准就算殺老弱病殘之牛,也是犯罪行為。

    天子舉行祭祀才允許殺牛。諸侯祭祀用羊,士大夫用全豬,庶民祭祀,就只能用半豬也就是豬的某個部位,或者是。

    宋代之前,士大夫以上人家不吃豬肉,羊肉數千年以來都是高檔貨,豬肉只庶民才吃。

    原因很簡單,過去人認為圈養豬很髒,放養豬才能吃,曾經就有牧豬這個職業。只是,一盆煮好的豬肉,誰分得清圈養還是牧豬?所以有身份的人通常不吃豬肉。

    到條件不好的時候,貴族當然也就只能吃豬肉了,如東晉南渡,南方多是新開發地區,馬是稀罕物,貴族大將有輛牛車都似寶馬汽車一樣的高逼格,羊就更少,自然只能吃豬肉,比如成語禁臠就是指豬特殊部位的肉。但到了隋唐時期,貴族們又迅速拋棄了豬肉。

    宋代之後,社會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肉食需求量大增,沒那麼多羊就自然開始吃豬肉,比如著名的東坡肉。

    中原羊少,價格當然貴。遼國就相反,羊肉是一般人吃的,貴族都喜歡豬肉,而國宴才有豬肉招待,因為北方養豬實在困難。

    但即便中層貴族官員開始吃起豬肉,但宋朝高層依舊不吃豬肉。如南宋高宗出行,選單上沒有一絲豬肉成分,隨從每天卻有豬肉三千斤的供應,顯然隨從就沒那麼多忌諱。而就算是到了清末甚至現在,豬肉依舊不如羊肉高檔。

  • 3 # 2分鐘看世界

    周朝,美食烹飪!還有奇葩的動物菜餚!猩猩的唇,獾的腳掌。。。

    從古代留下的古籍中可以發現,

    西周時期開始我們祖先的烹飪已經多樣化,

    食物的種類也非常豐富。

      

    據《周禮·天官》記載:

    “凡王之饋,食用六穀,

    膳用六牲,飲用六清,

    羞用百有二十品,珍用八物,

    醬用百有二十甕。”

    這裡記載的是當時君王享用的食物,

    肉類選用六畜,

    主食就是六穀,

    這些食物搭配出來的美味有120種。

    最後一句“醬用百有二十甕”,

    說明西周時期已經掌握了醬的製作方法,

    《周禮》並沒有明確指出這120甕醬是什麼醬,

    但可以肯定這是屬於調味品。

    在食物處理方面,

    《周禮》也有詳細記載:

    “凡用禽獻:

    春行羔豚,膳膏香;

    夏行腒鱐,膳膏臊;

    秋行犢麛,膳膏腥;

    冬行鮮羽,膳膏羶。”

    這裡說的是肉與油的搭配,

    春天的羊羔肉和豬肉,

    必須要用帶香味的牛脂油來料理;

    夏天的雞肉和魚肉,

    就要用帶臊味的狗脂油來料理;

    秋天的牛肉和野獸肉,

    要用帶腥味的雞脂油來料理;

    冬天的鮮魚和鵝肉,

    則要用帶羶味的羊脂油來料理。

    這裡我用“料理”這個詞來解釋文中的“膳”字,

    但很多人認為這裡的膳就是煎,

    因為用不同的油來處理不同的肉,

    只有煎才能達到相應的效果。

    如果當時處理的方式確實是煎,

    那麼用於“炒”菜的鍋在西周就已經有了。

    西周時期的菜譜已經多樣化了,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

    人們對食物的追求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呂氏春秋·本味篇》

    原本是想表達仁義的重要性,

    卻在不經意間透露了當時的“菜譜”:

    “夫三群之蟲,

    水居者腥,

    肉玃(音覺)者臊,

    草食者羶。”

    這是對肉類味道的定義,

    水中的肉是腥的,

    吃肉的動物肉是臊的,

    吃草的動物肉是羶的。

    那麼最美味的是什麼呢?

    文中列舉了幾種美食,

    現在看來相當奇葩:

    肉類有猩猩的唇、

    獾獾的腳掌;

    魚類有洞庭的鱅魚、

    東海的鮞魚;

    蔬菜有華陽山的芸菜、

    雲夢湖的芹菜;

    調料有四川陽樸的姜、

    大夏國的鹽;

    主食有玄山的禾、

    不周山的粟等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天太熱是一種氣象災害麼?有沒有出現過什麼可怕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