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國傳統文化集錦
-
2 # 周老師208294507
晚年遇亂世,無力起步討伐,又不想降曹,身患重病,命不久矣,趕上劉備前來,做個順水人情。
一生無大為,堅守本職,死前算幫了劉備一把。
-
3 # 以史為鑑
人可能是世界上最複雜的動物,一個人人稱頌的聖人可能也會思考一些天怒人怨的暗黑想法;還有一個罪大惡極的壞蛋,也有可能會善心爆發。
而三國演義中的陶謙,身為徐州牧。他要考慮的不僅僅是自己的存亡,而且還有自身家族、一州百姓的生死大事。
處在這樣一個位置上,他就根本無法用簡單的好或者壞,忠厚或者偽善這樣的詞來形容。
一、少年陶謙陶謙字恭祖,因為父親早早亡故,年幼的陶謙開始了無人管教的放蕩生活。
14歲的時候,別的孩子都已經讀書成才。而陶謙卻依然領著一幫小屁孩天天騎著竹馬玩打仗,當孩子王。
甘公夫人知道後很生氣,婚姻大事就這麼定給了一個十四歲還在玩竹子騎馬的小混混?
甘公說:這個孩子不簡單,以後必成大器,你們婦道人家就別參和了。
於是陶謙不但娶了甘公的女兒,還在甘公的幫助下走上從政之路。舉了孝廉,拜了尚書郎,還當了舒縣的縣令。
二、青年陶謙陶謙據史書記載是性格剛直,胸有大節。在當官的時候從不搞貪汙腐敗,他的同事想構陷陶謙貪汙結果壓根都找不到證據。
陶謙後來從文職幹到武職,跟著名將皇甫嵩去平定西羌,當的是揚武都尉。
後來邊章、韓遂造反,董卓沒能平定。於是朝廷派司空張溫去平定叛亂,張溫就選了孫堅、陶謙當他的參軍事。
孫堅一度勸張溫殺了董卓,可惜張溫不聽。而陶謙雖然沒記載勸張溫殺董卓,但是從此開始陶謙就看不上張溫了。
平叛成功回到洛陽後,陶謙有一次大庭廣眾之下不給張溫面子。氣的張溫要貶斥陶謙,後來被人給雙方勸和,可見陶謙絕對是個倔脾氣。
三、中年陶謙陶謙隨著年齡的增值,官也越做越大,中平五年(188年),黃巾之亂波及到徐州,陶謙臨危受命,擔任徐州刺史前往平叛。
陶謙任用泰山人臧霸、孫觀,擊敗了徐州的黃巾軍,黃巾軍於是就跑到青州和兗州去了。後來被曹操擊敗的黃巾就是這一部分。
陶謙在徐州的時候,大力任用當地的名士陳登等人。不但開始屯田,還修建佛寺招攬人口。短短几年時間徐州就成為繁榮富庶之地,陶謙功不可沒。
四、老年陶謙董卓專權時,陶謙並未參與諸侯聯盟討伐董卓,而是大力經營徐州。在董卓死後,陶謙卻暗中聯絡董卓舊將朱儁(jùn)準備迎奉天子,聲勢很是浩大,弄的李榷郭汜非常緊張。
朱儁(jùn)之前一度被董卓當做副手,官拜太尉,車騎將軍。但是因為賈詡的計謀:以漢獻帝的名義招朱儁到長安。才沒能成功。
從這一點上來看,陶謙作為官場老油條很清楚袁紹等人的諸侯聯盟不能成事,選擇了自己單幹,要不是賈詡的計策,陶謙極有可能成功迎立天子,那這樣的話,袁紹、曹操就很尷尬了。
而且下邳人闕宣,自己稱為天子,糾結了大幾千的隊伍。但是在自己地盤裡出現這樣的事情,陶謙第一反應竟然不是剿滅這種大逆不道的反賊,反而跟他不明不白。給他提供糧草,幫他銷贓。
等到闕宣在前面攻打下來泰山郡的幾個城後,陶謙這才以剿滅叛逆的名義殺了他,然後把地盤、軍隊全部收為己有。
這種手段可不是老好人能幹出來的。
在中原混戰時期,袁紹和曹操這兩個一起偷雞摸狗玩大的朋友剛開始是盟友,他們的對手則是袁術和公孫瓚。
陶謙和公孫瓚、孫堅都是在討伐西羌時一起戰鬥過的交情,自然選擇了袁術和公孫瓚一夥。
但是這樣一來,曹操和陶謙自然而然會發生多次戰爭,雙方得以結怨。
後來曹操父親太尉曹嵩打算從琅琊回老家,帶著幾百車財物和家小。沒想到訊息洩露,被陶謙派出數千輕騎追殺了曹嵩。另一種說法是陶謙部將都尉張闓貪圖財物自作主張。
無論如何,殺父之仇不共戴天,老年陶謙遇到了年輕的曹操,而且打著報父仇的名義,其他人也不好幫忙,何況和陶謙交好的公孫瓚和孫堅都敗亡了,袁術和陶謙也不和。
這個時候,面對北方強大的曹操和南方強大的袁術,陶謙要考慮的不僅僅是自己死後,陶家能不能在這二位手裡存活,也要考慮徐州的這些部下、百姓的死活。
而徐州雖然能人不少,但是面對曹操和袁術,可以說都不是對手。而劉備來到徐州後,陶謙、孔融、陳登等徐州上下人都認為劉備可以抵擋,陶謙的二把手別駕糜竺直接把妹妹和弟弟蘇轍糜芳都送給了劉備。可見徐州上下都被曹操屠城報仇給嚇壞了。
這才是陶謙三讓徐州的根本原因:外界壓力太大,逼的徐州必須找一位明主才行。
可惜劉備接受徐州後領兵對抗袁術,到被呂布抄了老巢,這就是已經去世的陶謙預料不到的了。
陶謙的確是性格剛直,大公無私,治理手段高超,但是這並不能說明陶謙就沒有了暗黑的另一面。所以說看歷史一定要多思考啊。
回覆列表
三國演義中的陶謙是一個品行高潔而且有才能的人!
陶謙(132年-194年),字恭祖。丹陽郡丹陽縣人。舉孝廉以實績進身,官至徐州牧,病死州牧任上,時年63歲。我們來看看陶謙的一生,看看他是怎麼樣的人?
陶謙青少年時期受過良好的教育,飽讀詩書後被舉為孝廉,他的官運不錯,先在東漢中央政府為“郎”,時間不長就被委派到舒縣做縣令。那以後,他憑著自己的學識和才能,官職不斷升遷,做到車騎將軍張溫屬下的司馬,跟隨張溫討伐在涼州一帶造反的邊章、韓遂,立下赫赫軍功,於漢靈帝中平元年黃巾造反時,升官為徐州剌史。陶謙到任徐州,很快把黃巾造反部隊趕出徐州各郡,實現了“境內晏然”,東漢朝廷升任他為徐州牧,就是把徐州這一塊地方的政權和軍權都交給了他。
在《三國演義》中,描寫陶謙的文字不多,陶謙能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主要原因,是他“三讓徐州”的故事。 “三讓徐州”的故事,需要從張闓殺曹嵩說起。
曹操的父親曹嵩認了權勢熏天的大宦官曹騰做乾爹,並花了錢買了個太尉的官職。及至董卓禍亂官廷,曹操潛逃回山東老家起兵,佔據了兗州地面,有了相當的實力,曹嵩就離開京都洛陽,帶了一百多車輛的金銀財寶,準備到兒子曹操的勢力範圍去養老。
出於保護曹嵩討好曹操的考慮,他派了五百名精壯兵丁,由部下都尉張闓率領,護送曹嵩。張闓護送曹嵩一行,走至山東境內泰山與華縣之間的野外,逢大雨,黃昏避入一座寺院。曹嵩這個嗜財如命的糟老頭兒,和他的小老婆,找了間乾淨的僧舍歇息,張闓和兵士們就在屋簷下躲雨。飢寒交迫,又連曹嵩半文賞錢也得不到,張闓就尋思:“受這苦做什麼,放著百多輛金銀財物不取,卻護送個鳥,護送到地頭子,能得他幾文賞錢,一不做,二不休……”在簷下發聲喊,領了兵丁來殺曹嵩。
曹嵩被殺,曹操大起士卒來攻徐州為父親報仇,一連攻下傅陽、取慮、睢陵、夏丘等幾座城池,所過之處,縱兵焚掠,掘墓屠城,不分男女老幼,殺得雞犬不留,據史籍記載,殺了好幾十萬平民,“睢水為之不流”——即是說在睢水流域殺掉老百姓,把屍體拋入睢水,把河流都堵塞了——曹操一為父親報仇,二為擴充套件地盤,攻打徐州無可非議,但他這麼大規模地肆屠殺百姓,慘絕人寰,實在是他軍事政治生涯上的一大汙點!
陶謙被曹操的攻勢嚇破了膽,正準備自縛到曹營任其剖割,以救徐州百姓,這時候,平原相劉備率兵來徐州相救。陶謙看這劉備雖然是個縣級官吏,卻儀表軒昂,語言豁達,氣概不俗,就取出印牌,對劉備說:“徐州如今遭了大難,我是心力交瘁,無能救難,所以情願將領導徐州的權力相讓,你先執掌州事,我然後寫表文申奏朝廷批准。”劉備面對這天上突然掉下的餡餅,沒有馬上接受。沒有接受的原因,很可能是他初來乍到,加之陶謙手下的人也說,曹操兵臨城下,這事該先打退了曹操再說。陶謙的一讓徐州就這樣不了了之。
曹操當時並沒有把劉備這點救兵放在眼裡,正準備進一步發動攻勢呢,突然傳來陳宮和呂布襲擊他後方兗州,曹操再也顧不上為他的父親雪恥報仇,與陶謙不共戴天了,急慌忙亂率領部隊一百八十度大轉彎,跑回根據地去對付陳宮呂布。徐州的陶謙這才喘過氣來,設宴慶賀,宴會上,陶謙面對與會同僚賓客,慨然說道:“老夫今年六十有三,體弱多病。我的兩個兒子,也不是能夠承擔國家重任的材料,劉玄德你是帝室之胄,德才兼備,你來領導徐州吧,我情願乞閒養病。”劉備當時沒有答應陶謙的恭讓,只是說自己願意駐紮在徐州附近的小沛城,擔當保衛徐州的職責。陶謙十分高興地答應了劉備在小沛駐兵。
也就在陶謙二次讓罷徐州這一年,沒幾個月,陶謙病重,眼見得今天不保明天了,他又思慮著曹操如今是因為陳宮呂布襲擊他的後方退去了,明年春天必然還會前來攻掠,就派人去小沛請來劉備,在臥室內對劉備說:“老夫怕沒有幾天陽壽了,你千萬以漢家城池和徐州百姓為重,不要再推讓這件事了,印牌在此,你接受了,我就死也瞑目了。”劉備覺得不能再謙虛了,陶謙三兩日早上死去了,假使別人當了徐州牧,是不會三番兩次拱手把州事大權讓給自己的。雖然如此,他還是裝做和陶謙很貼心地說:“您為什麼不把州牧大權傳給您的兩個兒子呢?”請注意,劉備此時只是問為什麼不傳給兩個兒子的原因,其實這個答案他心清肚明,陶謙的兩個兒子不是做官的材料;他卻不說:“您把大權交給您的兒子吧,我會盡心竭力地輔佐”,就像諸葛亮後來輔佐阿斗那樣。可惜陶謙沒有劉備能夠讓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腦袋,劉備也不是個赤膽忠心的諸葛亮。劉備後來在白帝城託孤時,很有可能從陶謙身上吸取了教訓,他做到了寧把寶座傳給無能的兒子,也絕不傳給任何有才能的人!
陶謙聽了劉備的問話,有點著急,也有點生氣,說:“唉呀,你又不是不知道,我那兩個不成器的兒子能做州牧嗎?我死了以後,你還得替我多多教誨他弟兄兩個,別說州牧,州里的小官也千萬讓他倆做不得。劉備弄清了陶謙的底子,明白接手徐州牧的火候已到,卻又裝出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說: “您這不是為難我嗎?我孤身到此,怎麼好領導得了徐州?就這樣,他誘導陶謙把徐州屬下的糜竺、孫乾、陳登、曹豹等一班文臣武將召集前來,當著劉備的面說:“劉玄德是當世人傑,你們要盡心竭力幫助他……話沒說完,以手指心嚥了氣。陶謙臨死的這個動作,也很有深意,即是:剛才說的是我的實心話,誰也不可違背!
陶謙死了,陶謙的部下把象徵統領徐州大權的印牌,拱送劉備,劉備仍裝模做樣不肯接受。訊息傳出去,徐州的老百姓舉行請願遊行,擁擠到州衙大門前,齊聲高喊口號:“劉公不當州牧,我們不活了!”直到這個時候,劉備看陶謙的部屬樂從,民心可用,才高高興興登上州牧寶座。
陶謙以一個讀書人舉孝廉,由中央直屬機關的郎官、縣令、司馬、剌史,一路做到州牧,可謂正途出身,他的紗帽不是靠投機鑽營得來的。這在東漢末年官場充滿銅臭的年代,確屬鳳毛麟角,他的履歷,證明了他是一個品行高潔的人,也是一個有才能的人。
“三讓徐州”是其一生的亮點!我們知道,在世襲制家天下的封建時代,又在東漢末年那個亂哄哄的歷史時期,像陶謙那樣把辛辛苦苦得來的權力,拱手讓給外姓,而不傳給自己的兒子,絕無僅有。表現了封建時代一個州牧高官坦蕩無私的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