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亮月半

    商湯,生於公元前1670年,卒於公元前1587年。即成湯,子姓。名履,又名天乙。河南商丘人,湯是契的第十四代孫,主癸子,商朝開國國君。商湯原是夏國方國商國國君,在伊尹,仲虺等的幫助陸續滅掉鄰近的葛國等。十一征戰而無敵天下,成為當時強國。而後作《湯誓》,與桀大戰於鳴條(今河南封丘東),最終滅夏。經過三千諸侯大會,湯被推舉為天子,定都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鎮西南),定國號為“商”,成為商朝的開國君主。

    商湯吸取夏朝滅亡的經驗教訓作《湯誥》,要求其臣屬“有功於民,勤力乃事”,否則就要“大罰殛汝”。對那些亡國的夏民,則仍保留“夏社”,並封其後人。湯注意“以寬治民”,因此在他統治期間,階級矛盾較為緩和,政權較為穩定,國力也日益強盛。《詩·商頌·殷武》稱:“昔有成湯,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曰商是常。”

    商湯為商國君主17年,建立商朝後稱王在位12年。百歲而崩,廟號太祖,因其長子太丁早逝,由次子外丙繼位。

    伊尹是個奴隸,少年即過流浪生活。長大當了廚子,正值夏朝末年,君主夏桀殘暴,只知淫樂,不事生產,殘害人民。人民詛咒想,諸侯叛離。伊尹知道夏王朝滅亡不遠,他盼望的好日子不遠。他審時度勢,諸侯之中誰能領導這一切,只有商湯強大。湯營建新國都,招兵買馬,蓄積糧草,訓練戰士,為打敗夏國做準備。湯仁義。伊尹見湯是一個能強大的理想君主,便想法接近湯。湯也禮賢下士去見伊尹,後來伊尹做湯的妻子的廚師陪嫁過來,以皰丁解牛為湯出謀劃策。湯任用他為宰相,仲虺為左相,兩人輔佐湯,最終滅了夏,建立商朝。

  • 2 # 八弓塬

    商湯不姓商也不姓湯,因為他建立商朝的時候,廟號成湯,人們就把他叫做商湯。但他真正姓"子",名"履”,全名叫"子履",又稱:"天乙”。

    商族的創立者是契佐,他是上古五帝之一的帝嚳(Ku)的兒子。舜稱帝時,大禹治水,契佐就是大禹的得力助手。治水有功的契佐被舜帝分封到了商地,賜"子”姓。

    子履是契佐的第14世子孫,也是欽定的部落接班人。子履擔任首領時商族的發展到了一個頂峰時期。

    子履特別重用一個叫伊尹的人,伊尹雖出身貪賤,是一個奴隸,但子履仍封他為右相,讓他策劃處理國家大事。在伊尹的輔佐下,商族快速發展,部族勢力很快就超過了當時的夏朝,為後來的滅夏提供了充足的經濟基礎。

    伊尹是一位治國名臣,輔佐商湯王制定了各種典章制度。歷經五朝,輔政三代四朝的伊尹樹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名臣形象,對商王朝的建立,鞏固和繁榮,立下了不朽功勳。

  • 3 # 大秦鐵鷹劍士

    商湯是商朝的開國君王,根據《史記》記載,湯是帝嚳的直系後裔,姓子。商湯是商族的首領,當時是夏朝的一方諸侯之長,可代夏天子征伐四方。夏朝最後一任君主殘暴無度,天下人民厭惡他,於是商湯起兵推翻了夏朝的統治,建立了商朝。

    一、商湯的先祖

    根據《史記.殷本紀》的記載:殷契,母曰簡狄,有娀氏之女,為帝嚳次妃。三人行浴,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長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親,五品不訓,汝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寬。」封於商,賜姓子氏。契興於唐、虞、大禹之際,功業著於百姓,百姓以平。成湯,自契至湯八遷。湯始居亳,從先王居,作帝誥。

    湯的全名是子成湯,他的直系祖先是殷契,殷契的父親是帝嚳,帝嚳是黃帝的曾孫。這麼看,子成湯是黃帝后裔無誤。殷契因幫助大禹治水有功,又勸民以五德,故封於商地,賜姓子氏。商部族到子成湯這代時,建都於亳,是夏王朝的一方諸侯之長。

    二、湯武革命

    根據《史記.殷本紀》的記載:當是時,夏桀為虐政淫荒,而諸侯昆吾氏為亂。湯乃興師率諸侯,伊尹從湯,湯自把鉞以伐昆吾,遂伐桀。湯曰:「格女眾庶,來,女悉聽朕言。匪臺小子敢行舉亂,有夏多罪,予維聞女眾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今夏多罪,天命殛之。眾有率怠不和,曰:『是日何時喪?予與女皆亡』!桀敗於有娀之虛,桀奔於鳴條,夏師敗績。湯遂伐三嵕,俘厥寶玉,義伯、仲伯作典寶。湯既勝夏,欲遷其社,不可,作夏社。伊尹報。於是諸侯畢服,湯乃踐天子位,平定海內。

    上段話簡單的說就是:夏天子桀荒淫無度,殘暴不堪,當時的昆吾氏作亂,天下苦夏久矣!於是成湯興師討伐昆吾氏,更進一步討伐夏天子。成湯興師前,召集諸侯說“夏天子多行不義,其罪惡多得上天也看不下去了,我敬畏上天,不得不討伐夏朝"。當時老百姓都不滿意夏桀的統治,說”夏桀你那天死啊,我們寧願跟你一起死,也不願意你活著“。於是成湯與夏桀戰於鳴條,戰而勝之,商朝取代了夏朝成了天子。

    三、伊尹的生平

    伊尹名叫阿衡,對於商朝來說,他的作用跟後世周朝的姜尚一樣重要。 伊尹本是治國名士,胸有大才,又正值亂世,要建功立業就得找到了個明主去輔助,千里馬遇伯樂而出眾,名士遇雄主而建功業。這就是伊尹要去輔助成湯的原因!

    據說伊尹看中了成湯的雄主氣象,但是不能靠近成湯,於是伊尹就自請為有莘氏的陪嫁之臣以接近成湯。伊尹在廚房煮肉,見到了成湯,於是伊尹給成湯講如何煮肉,進一步講到了治國的大道。成湯知伊尹有治國大才,於是委以重任,讓伊尹治理國家。另一種說法則是,伊尹是一名隱士,成湯知道他的大才,五次相請,伊尹才出山輔佐成湯。

  • 4 # 蘇子侃歷史

    商湯,即成湯,子姓,名履,又名天乙,湯是契的第十四代孫,主癸之子,商朝開國君主。主癸死後,商湯順利的登上了商部落的首領,此時華夏大地仍然處於夏王朝的統治。如果沒有什麼意外的話,商湯應該都只是一個部落首領。可是偏偏這是夏王朝在位的王上是歷史上臭名昭著的夏桀。

    “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夏桀把自己比作天上的太陽,永不毀滅,然而夏王國的百姓們卻希望同這太陽同歸於盡,可見當時夏王朝的統治岌岌可危。這正是在這種背景之下,商湯看到了商國崛起的機會。夏桀十五年,商湯將商國的國都由商丘遷至亳,並且在政治、經濟、軍事上展開了廣泛的活動,為滅夏之戰創造有利條件。

    在政治上,商湯採用爭取民心的政策,開展了揭露夏桀暴政罪行的政治攻勢,為戰爭的勝利奠定了政治基礎。經濟上,大力發展農業,廣積糧草,為伐夏桀準備糧草。值得一提的是商湯還是歷史記載最早的可持續發展的踐行者,成語“網開一面”就是因為商湯有一次去巡視看到獵人在樹林的東西南北四個發向都佈置了四張大網,準備獵捕鳥兒。商湯看了於心不忍,讓獵人人撤下一張網,給鳥兒逃亡的方向不至於全部被捕。軍事上,商湯先後滅了夏王朝安排在商國旁邊的葛國、韋國、顧國和崑崙國。並在最後的鳴條之戰中擊敗夏桀,顛覆了夏王朝,自此商王朝正式建立。

    商湯見伊尹,三顧茅廬似出山

    《墨子 貴義》卷12 有這麼一段關於商湯請伊尹出山的記載,“昔者湯將往見伊尹,令彭氏之子御。彭氏之子半道而問曰:“君將何之”?湯曰:“將往見伊尹。”彭氏之子曰:“伊尹,天下之賤人也。若君欲見之,亦令召問焉,彼受賜矣!”湯曰:“非汝所知也。今有藥於此,食之,則耳”。從這段話,我們不難看出,伊尹之所以出山幫助商湯,正是商湯身上這種求賢若渴的態度打動了他。

    伊尹也不負商湯厚望,在隨後的滅夏的活動中,出謀劃策。商湯爭取民心,揭露夏桀暴政罪行的主意就是伊尹建議的。在軍事上,伊尹根據敵我力量變化選擇有利戰機,穩紮穩打的滅了葛國、韋國、顧國和崑崙國,直至最終擊敗夏國。除此之外,伊尹還是一個諜戰高手,多次潛入夏國瞭解夏國情況,尤其是第二次還聯絡了夏臣和當時已失寵於桀的妹嬉,擴大敵人內部的矛盾,以削弱其實力,為後來滅夏戰爭的勝利打下了基礎。

    商湯,伊尹君臣二人,一個仁義,一個聰慧。經過了兩人的多年努力,最終打敗了夏桀,建立了商王朝,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 5 # 老黃0071

    從廚師到宰相,職場上如此風生水起、飛黃騰達、功德圓滿的人,就現有的史料記載,商相伊尹是其第一,也是唯一!他創立的“五味調和說”、“火候論”,開後世飲食之先河,故此,他理所當然地被中國烹飪界尊為烹調之聖,烹飪始祖和廚聖。

    這位第一個以負鼎俎調五味而佐天子治理國家的傑出廚師,也是商代第一大巫師,中國第一個見之於甲骨文記載的教師,有史料記載的第一個賢相,第一大聖人,被後世奉祀為“商之聖”。

    伊尹確確實實是歷史的存在,可對“伊尹”二字的解讀真可謂眾說紛紜:有的說“伊”是姓,有的說是氏,是名;“尹”有的說是官,有的說是名;“伊尹”有的說是姓名,有的說是姓或氏加官職,等等。 讀書分割線 伊尹之“尹”,《說文解字》釋作“治也”。《史記•殷本紀》皇甫謐注云:尹,正也,謂湯使之正天下。何以為“治”為“正”?來看甲骨文 —— 有史學家認為他或許是君的本字,表示手執權杖,管理事務。如《左傳•定公四年》“以尹天下”,即以治理天下。這種解釋,倒是比較切準尹是宰相或其他管理者之意。 考古學家康殷認為:尹字左邊那一個豎,當是骨針、石針,尹像手執針之狀,手以針刺療人疾病,“尹”應該是巫醫之意。上古時代,巫、醫、史三者合一,而巫醫史具有極高的地位,正如賈誼所云:古之聖人,不居朝廷,必隱於醫卜。巫醫史具有治的作為,而伊尹正是商第一巫師。 不過,私下認為,“尹”這個字一開始應該不是官或管理、治理。它或許指人類洪荒時代人們手執木棍摘取或狩獵行為,做動詞。左邊的一豎還不是或說還沒有“權杖”、“骨針”、“石針”這類概念,它先是指人們摘取果實時手持的木棍,後指人們打擊捕獲野獸的木杖、木刺等木武器,接著指石塊、石刀、石針,骨塊、骨針、骨刀,金屬塊、金屬針、金屬刀,最後才有可能是“權杖”,手執權杖,管理事務。進而,尹從勞作管理中脫離出來,成為“小臣”,以至官至右相、宰相。 宰相何以為“宰”?它的本義不能不說不與宰殺、宰割有關。而在先秦,從事這類事務的人被稱為“庖人”,《呂氏春秋》稱“烰人”即廚師。如莊子《庖丁解牛》,庖丁,即丁廚師。 讀書分割線 史書記載,殷商開始設定“宰”這一官職,周代沿置,春秋各國沿用,一般是指家務和家奴的總管,有時也指卿大夫所屬私邑的長官。如《論語》“原思為之宰,與粟九百,辭”。 如此看來,伊尹之“尹”,甲骨文中左邊的那一豎,理解為刀更為合適。“尹”即指手拿刀宰殺、切割牲畜這種行為或職業,“尹”是屠夫,進而是廚子、廚師,它一開始不是指官職,而是一種職業、身份,即庖人,廚師。

    “伊尹”何意?即是伊廚師、伊師傅、伊巫師、伊老師。 再說伊尹之“伊”。我們的一些詞典上如此解釋:會意,從人,從尹。尹,治理。合起來就是指伊尹,殷治理天下者。後假借為“那”。這種解釋基本上把甲骨文中的“伊”定位為商相伊尹,似乎“伊”特為伊尹所創造。這顯然不能服眾,為何? 只舉一例,“堯堯”領先與伊尹五帝執意的堯。史書中說,堯姓伊祁,號放勳,伊祁又寫作伊耆,乃山名,位於現在河北省保定市順平縣,古稱堯山,傳說是堯誕生的地方。伊耆山,伊耆國,在堯之前就應該存在,這應該是史實。應該說在古代至少在中古前後時期“伊”不只是指商相伊尹,還可能指五帝唐堯,乃至伊耆侯,伊耆國。不僅有伊水,還有伊山。山在前,水在後。 伊尹之“伊”,當指他出生的“伊水”,這應該是無異議的。《呂氏春秋》、《水經注》都如此說。

    問題是伊是姓是氏還是名?

    首先,做名講不合適。因為,《竹書紀年》等一些史料都確切記載“伊陟”大名,且說伊陟、伊奮是伊尹的兒子。

    其次,伊開始一定指氏。《通志·氏族略》曰:三代以前,姓氏分而為二,男子稱氏,妊人(女人)稱姓……三代以後,姓氏合而為一。故我們現在一些資料上,有的說“伊”是姓,有的說是氏,均不為過。總之,可稱“伊”為姓氏。但“伊”一開始是指氏,至於伊尹原先的姓,有人說和大禹同姓姒,有的說和黃帝大臣力牧一姓力,在此就不一一贅述。

    綜上所述,我們現在稱謂的“伊尹”,“伊”,指的是他出生的地方伊水;“尹”,一開始指的是他的職業:廚師,後指“小臣”,即宰。到商代建國後,指“右相”,以及後來的“宰相”。

    伊尹的名字叫“摯”最得體,因為各家史料儘管對其年齡籍貫和墓地眾說紛紜,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伊尹生於有莘國空桑,他是由一名採桑女奴從一棵高大的桑樹洞裡撿回來的,並送給了有莘國的國君。面對這種無父無母的小男孩,國君賜給他一個名字——摯,並讓正雙手抱著他的女奴好生哺養。 《史記》對伊尹是否是姓還是官職,避而不談,只說“伊尹名阿衡”,但“阿衡”做小名不太合適,當是尊號,或指的是宰相。《尚書太甲上》惟嗣王不惠於阿衡。孔穎達注云:阿,倚;衡,平也。伊尹湯倚而取平,故以為官名。《詩經》:實維阿衡,實左右商王。《河南杞縣伊氏家譜》:“一代元聖名尹又名摯夏啟皋八歲庚辰四月初八日月生於空桑……於是尊王回阿衡。”

    上述材料和《史記》相參可知,阿衡不應是伊尹的名字,做官職或尊號講較為合適,一定不是小名。《呂氏春秋·本味篇》對伊尹的評說真是曲盡其妙:“故命之曰伊尹。”伊尹是姓名地名或者官名全在於一個字:命,真乃一字千金。

    從奴隸到宰相,真的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無論社會怎麼發展,我們的社會不會再生產奴隸;從廚師到賢相,不能不說是職場傳奇,宦海奇葩! 他不僅是廚師鼻祖,第一個有文字記載的老師、第一巫師、元聖,而且,還有可能是人類湯藥第一研製者,第一舞蹈《大濩》第一編導者,也許他還是歷史上第一個美男間諜! 也難怪考場學霸職場牛人蘇軾心悅誠服:以全才而制天下,是故臨大事而不亂。也難怪亞聖孟子譽之“伊聖,聖之任者也”,諸葛贊他“匡扶宇宙之才”。

    致敬伊尹!小說“廚師宰相”伊尹。

    淘萬卷書 行萬里路 知職場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李子乾的製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