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數學原來如此

    看到的東西多了,思維就跟著走了。天天看到有條有理的,很難變得情緒化,自然就很難囉嗦。不過,領導還是理科生好,說事情,1.2.3.4條完畢。不會有第1.2.3小條,小小條!

  • 2 # 許興華數學

    你向我提出的問題,我好像比較難以直接回答。在網上搜索到相關的文章,讓你參考一下吧!

    先來做一道著名的谷歌面試題:北京有一套房子,價格200萬元人民幣,假設房價每年上漲10%,一個軟體工程師每年固定能賺40萬元人民幣。如果他想買這套房子,不貸款,不漲工資,沒有其他收入,每年不吃不喝不消費,那麼他需要幾年才能攢夠錢買這套房子? 如果你已經事前領教過這道題,肯定知道那個殘酷的答案——永遠買不起。這道題可以牽引出各種社會情緒,一部分人認為它揭露出了北京房價太高的現實,另一部分人認為它完美論證了收入是牛車,物價是高鐵的道理,剩下的人用200×(1+0.1)^x = 40x的標準公式解題成功後被谷歌錄取了。如果你是前兩種人,不好意思,你說對了,你真的買不起房,如果你是後一種人,不用灰心,你沒有房子,但還有40萬年薪,這個社會對會寫公式的理科男總要溫和一些。

    技術時代的理科能量 不管承認與否,這個世界的走向大致是由理科男把持的。你現在正看的這篇稿子是在電腦上寫出來的,配圖是從網際網路上下載的,它們都是由理工科的大師發明的。現在最流行的新經濟是網際網路,最潮的產品是iPhone4S,最清晰的電影螢幕是IMAX,最受歡迎的跑步機應該在你跑步的同時計算卡路里消耗量,你在把玩它們的時候必須面對現實,它們都是理科男的化身,你早就被理科男包圍了。 理科男本身是不是和iPhone一樣有趣?這個問題不是谷歌試題,沒有標準答案。在電影中,理科男只有兩種面目,一種穿發臭的T恤,吃垃圾食品,喝大號杯裝可樂,手指在佈滿菸灰的鍵盤上自如跳動,這種理科男是正面角色,他們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追求你無法理解的快感,但都身懷絕技,在危難之際可以幫助主角挽救世界。站在正面角色的對立面,衣冠楚楚的理科男都暗含野心,大多有用技術毀滅地球的願望,即便他不一定想好了毀滅地球后他住哪兒。在這個重大問題上,反派理科男通常都會背叛自己的邏輯。但以上兩種理科男都過時了,喜聞樂見的理科男是謝耳朵式的,有偏執有怪癖,因為偏執和怪癖而有別樣情趣。 謝耳朵只是傳說中的技術宅男,足夠可愛,不夠寫實。現實理科男的崛起是數字化生存的寫照,他們是近年來才備受追捧的生物,現在甚囂塵上的概念是技術經濟至上和資料為王,與此相關的故事到處都是:Facebook的IPO規模定為50億美元,淘寶商城去年的交易額衝過千億人民幣大關,平均每分鐘有數千萬人奮戰在PSN的線上平臺上。這些足以說明問題,理科男和他們的產品一起受到資本的青睞,電話號碼被各路風投搶著要,每個月要會見幾批投資經理。在電視上的各種創業節目中,和投資者相談甚歡的多半都是理科男,他們的專案比傳統行業來得更討巧,要談判的僅僅是自己該佔多少股份,有沒有膽量簽訂對賭協議。理科男的底氣來自技術,他們租用一臺伺服器就可以製作改變世界的鑰匙,創業成本比實業家低出幾個檔次,是所有高新產業園的主力軍,政府釋出優惠政策邀請他們入駐。 全世界都在談論資本運營,理科男的IQ就是強大的資本,能不能順利變現,還要看邏輯運營的成果。好吧,這又是他們的強項,他們也看《生活大爆炸》,卻又活在現實裡,大部分比謝耳朵更世俗化,更懂得社會財富運轉的規律。 這個世界除了理科男當然還有其他屬性的人物,比如知道分子,和理科男相比,他們似乎更有洞見力,更有人文關懷,但理科男手中有的是方法論,你必須承認,實用主義一直都比高屋建瓴更有市場。當然,爬到社會金字塔頂端的理科男只是少數人,你身邊有大量的IT民工和金融民工,他們從唐家嶺搬出來,住進另一間地下室,然後埋頭苦幹,處境好一點後榮升為經濟適用男。這些都不是問題,他們的偶像史玉柱也是這麼熬過來的。不過當代理科男面臨的是比史玉柱年輕時更復雜的環境,機會多了,困難也在遞增,他們還談不上成功與失敗,大家才剛剛上路。

    理科男的左右互搏 《生活大爆炸》的宣傳語上印著“Smart is new sexy”(聰明是種新性感),既然如此,那謝耳朵確實性感。不過謝耳朵基本還是左腦動物,右腦有偏癱化傾向,性感得有限。理科男的左腦無敵,但卡斯帕羅夫的失敗已經證明了人類在有關效率的計算上不會超過電腦,他每秒鐘可以計算3步棋,可是“深藍”可以計算300萬步棋。現在,人們已經不會去和電腦下棋,在工業時代,機器已經證明了它可以比人的肢體更有效率;在後工業時代,電子技術則證明了它可以比人的頭腦更有效率,至少是大部分頭腦功能。有趣的是,這正好是左腦的部分。 理科男的右腦開發功能都蘊含在冷笑話裡。一個聲名在外的冷笑話是,某理科男同時與A和B聊天,突然間A告訴他,其實有些話是B說的。理科男陷入迷惘,網上發來一條訊息,到底是A說的還是B說的?他用公式得出結論,他是在跟C=a|A>+b|B>聊天。你可能看不懂公式,但你看到了笑點,左腦公式也可以用來表達右腦情緒,理科男在左右之間找到了解決之道。 冷笑話是調味菜,資料崇拜和效率至上才是理科男的標籤,他們也會在“方寒大戰”中現身,不下判斷,不做定論,淡定地對各種證據進行分析證明,他們善於用理性、邏輯、規則、體制化、標準化的原則解讀一切社會事務,他們就事論事,就方程論方程,就公式論公式,資料就是結論,至於觀點和價值判斷,那是留給圍觀者解讀的。 圍觀理科男和理科男的理論是網路上的重要樂趣,我們習慣了道德評判和價值判斷,又不得不悲觀地承認,它們的標準在層出不窮的故事面前已經混淆不清,成了羅生門,生活經驗在時事變化面前全無用處,還是一切留給資料說話來得保險。你明白了為什麼人人都喜歡在技術貼上留名讚歎,這是理科男最卓越的貢獻,資料固然不能讓你看清全部事實,起碼它大多數時候不會撒謊。這個道理不是理科男的發明,卻是理科男發揚光大的,他們當然也有道德標準和價值判斷,每一組資料其實都是為了驗證某個事實,但這個事實是什麼,你要自己去領會。 不一樣的理科男 文學碩士王小波最後攻讀的學科是電腦,很少人看過他寫的程式,更多人看過他寫的小說和雜文。王小波的小說中有大量的理科痕跡,主人公王二在不同小說中以不同的身份和年齡出現,幹過各種工作,但最熱愛的是數學,他終其一生都在試圖證明菲爾馬定理,邏輯思考和運算能力兩不誤。王小波認為王二熱愛智慧,喜歡享受理性思維的快樂,喜歡異性,喜歡有趣,這差不多是王小波對自己的定位。 王小波的書裡是有價值判斷的,簡陋而坦白,和專注於資料、就公式論公式的當下理科男相去甚遠。就像他的外甥所說:“現在這個時代不需要我舅舅這樣的人。”王小波的影響力仍在,但一天比一天弱,他用王二證明菲爾馬定理的故事闡述自己的人生態度,認為如果坦白,就可以用統計學的方法求證社會永珍,這估計已經行不通,此理科男非彼理科男。現在的理科男都很有趣,都很專業,但像王二那樣特立獨行的已經找不到了。你可以指出他們的相異之處,理論男動手能力有限,技巧男理論基礎不過關,這些都只是專業和趣味層面的區別。事實是,我們每天都都在瀏覽理科男的帖子,但你敢不敢拍著胸口說,你瞭解他們的人生態度,瞭解他們對社會的看法?當然,你無法要求理科男像你要求的那樣存在,只是,他們其實可以做得更多。 好吧,理科男有自己的問題,但文科男的市場萎縮是不爭的事實。一個著名的故事是,一個生物系的男生激動地向全世界宣告,他用若干種純天然野生植物的萃取液合成了一種生物毒劑,併為其取名為“見血封喉”,而且還宣稱已經通過了生物試驗。他在帖子中說:“在提取‘見血封喉’汁液5毫升注射到雞的體內時,40分鐘後雞會中毒死亡”。就在他的帖子發出後不到5分鐘,有一篇來自哲學系的帖子如是回覆道:“你給它注射5毫升鮮橙多或者冰紅茶試試看它死不死。”有人把這篇帖子發給mm看,mm的第一反應是:這個理科男生好可愛啊!轉帖者很生氣,發給第二個mm看,又得到回覆:天啊,這個理科男生好敬業啊!轉帖者繼續生氣地發給第三個mm,她直接撲到電腦上:什麼學校的?多少歲?有沒有女朋友?我喜歡這樣的理科男生。你懂了吧,文科男天生就不具備技術派的幽默感,這是理科男的專利,至少mm都這樣認為。在她們看來,理科男生活簡單,身體履歷表潔白,他們把大好青春獻給祖國的光纜、程式、資料庫,有大把存款隨便揮霍。而文科男,過盡千帆皆不是,早落得審美疲憊,身體透支厲害,看他酸文浪語情聖的表面下實則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這不是理科男的思維方式,是mm的思維方式,但它起碼說明,理科男上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二房東未經你允許帶大房東進入你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