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博聞影拾

    1

    故事從一起自殺案開始,老哈蘭是靠寫推理小說發家的富豪,一天早上被女管家發現死在了沙發上。哈蘭去世的當晚正是85歲大壽的日子,本來哈蘭已經被認定為自殺,一週後警方再次召集哈蘭的家人進行最後的詢問,精彩的故事從這兒就開始了

    本片出現了那些人物呢?我們逐個介紹,首先是大女兒琳達、大女婿和兒子(也就是美隊)。哈蘭除大女兒外,還有兩兒子,二兒子很早去世,留下二兒媳和孫女,孤兒寡母,所以哈蘭一直在資助他們倆。 三兒子沃爾特一直在幫哈蘭經營出版社公司,他家有個男孩,一個沉默寡言的少年。當天在場還有女管家,以及每天為哈蘭打針的小護士。

    在問詢過程,眾人經常被老大哥用鋼琴聲打斷,誰這麼囂張?這就是大名鼎鼎的特工加偵探007,簡稱偵探吧。之所以會有這次的問詢,是因為偵探收到了委託,這並非簡單的自殺案,而這一家人並非表面上看起來那麼和諧,於是對他們各個擊破。

    2

    宴會當天的實情是這樣的:

    大女兒創辦了一個公司,大女婿在這家公司上班,大女婿出軌的事情被哈蘭發現,並揚言要告訴大女兒,被給大女兒留了一封信。二兒媳是賣護膚品的網紅,哈蘭揭穿了她每年以學費的名義從他那兒騙錢的行為,並且表示這是他最後一次給她錢。三兒子想要哈蘭給他授權拍電影,哈蘭拒絕了她,並將他開除,收回了自己的公司。對於蘭森也就是美隊,哈蘭直接說不會給他留任何遺產,蘭森當場發飆走人。

    發飆後的蘭森直接將藥和嗎啡掉包,並偷走解藥,並在下樓的時候被老奶奶發現。當天晚上哈蘭和小護士玩了棋,隨後小護士給哈蘭注射了藥物,事後發現藥上的標籤寫的是嗎啡,誤以為自己給哈蘭注射了過量的嗎啡。隨後發現解藥不見了,找不到解藥的她想要打電話叫救護車,但是哈蘭為了保護她,為她策劃一系列活動,為她洗脫嫌疑。

    隨後小護士聽從哈蘭的指示,在眾人面前大搖大擺的離開了,隨後秘密的回來,穿上哈蘭的衣服下樓,從而讓三兒子作證小護士走後,哈蘭還活得好好的。隨後哈蘭選擇了割喉自殺。同時有一滴血濺在了小護士的鞋子上,第一次和偵探見面的時候就被他注意到了。

    3

    隨後偵探就從小護士入手,她是哈蘭生前唯一一個能和他談心的朋友,小護士有個奇怪的設定:只要撒謊就會吐,這也為後面一些情節做好了鋪墊。隨後偵探就在小護士這兒試探驗證了大女婿出軌、二兒媳騙錢和三兒子被開除的事實。此時偵探還有一個疑問:他還不知道究竟是誰花鉅款僱傭了他來查案,他的目的是什麼?

    隨後電影在透過小護士的視角來還原當天晚上發生的事情,在一切按照哈蘭的指示做了以後,下樓的時候“也”被奶奶看到了,奶奶說:蘭森這麼快又回來了。為什麼要說“也”呢,原來奶奶把她認成了蘭森,蘭森之前已經回來過一次了,她以為這是第二次了。

    你是不是覺得小護士就幕後大BOSS,繼續往下看。

    隨後進入閣樓,小護士發現自己藥箱不見了,樓下蘭森回來了,對家裡任何人都很友好的狗,唯獨對蘭森大喊大叫。敗家孩子,連自己家的狗子都不待見。隨後蘭森的一句話是關鍵: “不要叫我hugh,傭人才叫我hugh”,這句話與結尾息息相關呀。連哈蘭葬禮都沒參加的蘭森,這次回來是因為要宣佈遺囑。家人們遺囑一臉期待,面對律師宣佈“遺囑要將所有財產給了小護士”的時候,全家都瘋了,蘭森笑了。

    4

    就在大家圍攻小護士的時候,蘭森出現幫了小護士一把,並請她大吃一頓,蘭森想知道為什麼哈蘭會把遺產留給小護士,隨後小護士將自己的所作所為全部告訴給了蘭森。這讓蘭森感到很震驚,因為他把藥和嗎啡掉包了,瑪爾塔又錯將貼有嗎啡標籤的東西注射給哈蘭,負負得正,小護士給哈蘭注射的其實還是藥,原來豐富的經驗讓小護士不用看標籤,根據重量就知道哪個是藥,哪個是嗎啡。哈蘭並沒有中毒,小護士也沒有害死哈蘭,所以她也就不會失去繼承權。

    小護士收到了匿名信,上面不僅寫著“我知道你做了什麼”,還有小護士藥箱的標籤,以及哈蘭病理報告影印件的一半,說明對方真的知道實情,小護士此時只能依靠蘭森。隨後和蘭森去醫院時,發現醫院失火了,蘭森刻意的提醒小護士有沒有收到勒索之類的資訊,結果一看,真的有資訊:約她去哥倫布路1209號見面。

    隨後他們被偵探發現,就開始一段影史上最不熱血的飆車戲份。可最後還是被抓住了。隨後小護士隨便找了個藉口,拋下偵探來到交易地點,等待他的是已經昏厥的管家,管家顯然被注射了過量的嗎啡。管家此時對她說“Hugh是兇手”,可是小護士將Hugh聽成了you,以為管家認為她是兇手,眼看管家要死了,小護士可以一走了之,但善良的他還是選擇打急救電話。

    差點有人因為自己再次喪命這事,讓小護士受不了良心的譴責,她決定把真相說出來,並向哈蘭一家人道歉。可是誰會向管家下手呢,這事引起他們的疑慮。回到別墅後,小護士立馬想起血檢報告可能藏在什麼地方。就在小護士準備坦白,一切結束前,偵探在報告中發現了真相,偵探堅持小護士應該繼承財產,哈蘭也是自殺的,整個故事就是在此反轉。

    好了,你要是沒看電影,就此別過吧。就不要任性的往下翻了。

    劇透分割線

    --------------------------------------------------------------------

    下面要開始

    劇透了;

    劇透了;

    劇透了。

    ……

    ……

    5

    原來蘭森發飆是因為哈蘭要把所有的遺產留給小護工,所以後面蘭森設了一個局。先是大搖大擺的離開,然後偷摸回來調換藥品,造成小護士意外殺人的場景。可是蘭森在掉包藥品的時候被管家看見了,管家透過在醫院工作的妹妹得到了哈蘭的病理報告,病理報告顯示哈蘭沒有中毒,但管家看不懂,直接寄了威脅信給蘭森。

    蘭森以為哈蘭的病理報告顯示哈蘭中毒,就能定小護士的罪,結果卻反轉了,病理報告顯示的是哈蘭沒有中毒,反而能證明小護士的清白。於是蘭森改變了計劃,他先把管家寄給他的威脅信寄給了小護士,並且約小護士和管家見面,然後燒掉了醫院,毀掉了所有能證明小護士清白的證據。

    隨後他提前去見了管家,燒掉了管家手中的病理報告,把瑪爾塔的醫藥包裡的嗎啡注射給管家,等待小護士上鉤去現場當接盤俠。蘭森原本以為只要小護士眼睜睜看管家死掉,毀掉證據,那她的罪名就能坐實。

    隨後偵探想通了,到底是誰僱傭了他查案,這個人在遺囑解封之前就僱傭了她,證明委託人早就知道了遺囑的內容,委託人需要偵探來揭露這一切,這人不是別人,就是我們的美隊。

    小護士也反應過來當時管家說的是“Hugh是兇手”,Hugh(休)就是美隊蘭森。儘管蘭森計劃很縝密,可是他低估了小護士的善良。

    小護士隨後接到醫院的電話後,說管家沒死,隨後就可以真相大白。蘭森此時露出醜陋的真面目,承認了自己謀殺的罪行,還大言不慚的表示,哈蘭是自殺,管家沒死,他就不算謀殺。結果小護士撒謊了,管家已經死了,蘭森這回是真的殺了人,此時他想著反正老子要完了,那我就順便帶走一個,拿起一把刀就刺向了小護士,沒想到利刃此時未能出鞘。

    看到是這把刀是彈簧刀的時候,真的沒忍住,笑出了豬叫聲。

    6結局是大女兒透過哈蘭留給她的信,知道了大女婿出軌的事實。小護士也名正言順的繼承了哈蘭留給她的遺產。

    《利刃出鞘》是一個精彩的懸疑推理電影,線索全部大方的展現在畫面和臺詞上。裡面的角色眾多,卻都角色分明,他們的人設、語言和行為表現的很鮮明突出,都是圍繞推理敘事服務,沒有一個多餘的角色。

    這部電影表面上這是一部推理片,故事高能,且反轉精彩。剝開推理片的外殼,是人性的善與惡,是人在面對金錢所表現出來的面目。

    這家人表面上正直又友好,實際上卑鄙又惡毒。

    小護士表面上很善良,實際上真的很善良。

    小護士最終能成為本片的最大贏家,一切都是因為他的善良。

    原來無堅不摧的,永遠都是人性的善良。

  • 2 # 影視剪輯194

    非常好看。

    以“燒腦”“反轉”為賣點的偵探片兒,最容易故弄玄虛,把敘事雜亂無章當成賣點,反而把觀眾晃得頭暈。

    這部電影沒有這個問題。電影節奏踩得太準了,沒有那種快得讓你喘不過氣來的炫技式高速剪輯,又能讓觀眾時時刻刻保持興趣。

    故事講得詳略得當,既不囉嗦,又把人物、情節交代清楚了。比如開場介紹家庭成員的那一大段,先讓他們自說自話,又立刻打一個鏡頭,讓其他家庭成員反駁他們的話,快速展現出了一堆表裡不一的孝子賢孫們:

    像李 small 林 一樣“能力之外資本為零”的大女兒,和她表面恩愛的大女婿;掌管出版社的小兒子,他的事業基本上全靠他爹,同時他對自己兒子的思想動向完全...沒有任何概念;一個神神叨叨的生活方式網紅寡婦兒媳,基本上是個寄生蟲;兩個孫輩,小孫子是個Alt-right或是“新納粹”(看你怎麼說囉),孫女是個典型的脫離實際的自由派,還有一個沒出場的大孫子 Ransom,我們都知道這位肯定是後期主角,因為他是美隊演的——當然,還有處於這一切關係中心的大家長、老爺子、暢銷罪案作家,本案苦主 Harlan Thrombey 哈蘭.斯隆比。

    哈蘭的死被當作自殺處理,但是...我們都知道,要真有這麼簡單,哪兒用得著拍一部電影呢?

    除了這一家人,其他重要角色還有偵探布隆克,照顧哈蘭老爺子的小護士馬塔,順便還有倆笨警察插科打諢。

    名偵探 Blanc 布隆克(?)由詹姆士邦德—丹尼爾克雷格飾演。一個匿名僱主給布隆克寄了一堆現金,讓他調查老爺子的死亡——看看人家這這職業精神,要別人碰上這種天上掉錢的好事兒,麻溜兒的拿錢走人,還調查個鬼啊?

    作為一部推理片,偵探實際上擔負了引導觀眾解謎的任務。怎麼把控這個謎題的難度,決定了這部影片的觀感。

    隨時想跑贏偵探的觀眾,恭喜你,你絕對會比本片偵探先找出兇手:這部片子還沒到三分之一,就把兇手的身份拆了個底兒掉。

    於是觀眾開始產生新疑問:接下來這片子該怎麼拍?除了看兇手怎麼脫罪,還會有什麼新懸疑嗎?

    影片在全面展現第一個謎題,即兇手身份的同時,也故意留下了幾個漏洞填補不上。

    比如,到底是誰匿名僱傭了布隆克偵探進行調查?這位匿名僱主的動機會是啥?

    我覺得這片讓觀眾始終保持在一個舒適區:我們的思考最多領先或落後影片一步,剛剛好。

    這片子把每一個線索都展現在觀眾眼前

  • 3 # 拾部TV

    被國內的電影媒體以及“影評人”捧為“年度最佳懸疑片”的《利刃出鞘》,已經在最近的11月29日於國內院線正式上映,不知道各位去看了這部電影沒有?

    這部主打謀殺、推理以及家族糾紛元素的電影,自從上映之後,無論是在國外的影評網站上,還是國內類似於豆瓣這樣的網站上,口碑都是很不錯的。《利刃出鞘》目前在豆瓣上的評分為8.4,這樣的分數無愧今年全球電影的佳作了

    而在國外的影評網站“爛番茄”中,這部電影目前在影評人中的新鮮度為96%(也就相當於這部電影在影評人們的口碑中好評率是96%),一般觀眾對這部電影的好評率也有高達94%。如果各位近期想要去電影院看一部不錯的推理懸疑向電影,這部應該是很不錯的選擇。

    拾部君在這裡先給還沒有去看這部電影的觀眾們簡單介紹其基礎設定吧,當然,拾部君並不會進行任何劇透。

    或許各位先前已經看過這部電影的預告片了,尤其是中國版的預告片(對於中國版的預告片,拾部君挺想要吐槽一句的就是,為什麼宣發這一邊會突然想到找好幾位豆瓣的“影評紅人”來為這部電影作推薦,然後再將推薦語就這麼直接放在電影預告片中)……

    不過各位也不需要太在意這一點啦,畢竟在國內,電影本身的內容,與營銷宣傳的側重點,從來都是兩個不同的世界,還有就是,電影的核心受眾也不是營銷宣傳所要照顧的重點。

    從預告片的內容來看,可以看得出這部推理懸疑電影的氛圍除了比較凝重之外,還似乎透露出一股濃烈的復古懷舊風味,原本就很喜歡看這種調性的推理小說或者推理電影的愛好者,應該也會很容易就會對這部電影產生興趣。

    故事聚焦於一個大家族中,大家族中的老爺子是一名全球暢銷的推理小說家,從房子的規模來看,這個大家族明顯也是大富之家。但是,這名老爺子卻在85歲生日當天突然死亡……

    老爺子生日當天,整個大家族的成員都來為老爺子慶祝生日,而對於喜歡看漫威超級英雄電影的觀眾來說,老爺子外孫的扮演者就再熟悉不過了,因為他就是美國隊長的扮演者克里斯.埃文斯。

    老爺子死亡之後,一名私家偵探就前來破案,私家偵探在對全家人進行調查的過程中,發現這一起死亡案件並不簡單,首先,這一次案件並不是自殺,而且謀殺,謀殺的兇手以及整個作案過程堪稱迷霧重重,這個大家族裡面的每一位成員,都有犯罪的可能性

    因為這一次案件,這家人也開始各種撕破了臉地爭吵,在老爺子這名家庭最核心的成員死亡之後,整個家庭立刻就崩壞了,這家人當中的每一位成員似乎都心懷鬼胎。真正的兇手到底是誰呢?在這充滿了反轉的劇情設計中,觀眾們在電影院觀賞的時候,應該都會被緊張刺激的劇情弄得幾乎無法呼吸了吧(但就算如此,也要目不轉睛地看下去)。

    在預告片中,對於喜歡美國隊長和克里斯.埃文斯的觀眾來說,還有一個算得上比較有趣的看點,那就是親眼見證一下不是美國隊長的克里斯.埃文斯直接爆粗是什麼樣子的,看著他罵人的樣子,不知道各位是不是感覺有點爽……

    關注【拾部次元】,一個由漫畫家撰寫,有態度的動漫頻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不嗣音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