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力薦美文

    古代人常吃的糧食主要是五穀

    五穀即粟、豆 、麻、麥、稻 。 古代所指的五種穀物。“五穀”,古代有多種不同說法,最主要的有兩種:一種指稻、黍、稷、麥、菽;另一種指麻、黍、稷、麥、菽。兩者的區別是:前者有稻無麻,後者有麻無稻。古代經濟文化中心在黃河流域,稻的主要產地在南方,而北方種稻有限,所以“五穀”中最初無稻。 “谷”原來是指有殼的糧食;象稻、稷(jì計,即穀子)、黍(亦稱黃米)等外面都有一層殼,所以叫做谷。谷字的音,就是從殼的音來的。五穀原是中國古代所稱的五種穀物,後泛指糧食類作物。

    水果

    1,有中國本土的水果如:桃、李、杏、桔子、梨、酸梅、胡桃等.(注:1972年發現距今約7000多年磁山文化遺址胡桃的出土,修改了所謂漢代張騫引自西域的說法。)

    2,張騫等人從西域引進的葡萄、石榴等

    柰,也是古代水果名,究竟是什麼,還有爭議.多數學者認為柰就是後來的綿蘋果,即中國蘋果的古稱。

    菜?

    蔬菜自上古時代便已成為人類的食物。《詩經》裡提到的132種植物,其中作為蔬菜的就有20餘種,隨著時代變遷,其中部分品種已退出蔬菜領域,成為野生植物,如荇、苕、苞之類。 戰國及秦漢時期,中國人民食用的主要蔬菜有5種。葵,稱為“百菜之主”,現在有的地方稱冬寒葵或冬寒菜,植物分類學上稱冬葵,因口感及營養欠佳,唐以後種植漸少,明代已很少種它,並不再當蔬菜看待。藿,也是先秦時的主要蔬菜,它是大豆苗的嫩葉,如今極少拿來當菜吃了。韭、蔥、蒜是現在常用來調味的蔬菜,在古代蔬菜中獨成一屬。《漢書·召信臣傳》中記載太宮園在溫室生產蔥、韭的情況,並把這樣培育出來的韭菜叫“韭黃”。此外,還有蘿蔔、蔓青等根菜類,現時蘿蔔的許多優良品種在秦漢時便已培育出來。蔓青早在《呂氏春秋·本味篇》中就有“菜之美者”的盛譽,古時蔓青還可以頂糧食之用。 現在常見的蔬菜如茄子、黃瓜、菠菜、扁豆、刀豆等都是在魏晉至唐宋時期陸續從國外引進來的。茄子,原產於印度和泰國。黃瓜原產於印度,傳入中國時比茄子晚些,初名叫胡瓜,現在有的地方還保留這種叫法。菠菜是唐代貞觀年間由尼波羅國(今尼泊爾)傳入的,最初叫波稜菜,後簡稱菠菜。扁豆原產於爪哇,南北朝時傳入中國。刀豆原產於印度,唐代傳入中國。

    宋代以來,中國蔬菜的種植和食用就更加廣泛了。除了從國外引進外,中國古代勞動人民還自行培育出一些極為重要的蔬菜品種,如菱白和白菜等,種植蔬菜的技術也有進步,蘇東坡有詩云:“漸覺東風料峭寒,青篙黃韭試春盤。”可見,當時民間也可以在春天吃到新鮮的蔬菜了。 到元、明、清以來,又陸續有一些品種加入中國菜譜中來。胡蘿蔔原產於北歐,元代由波斯傳入。辣椒和西紅柿的傳入時間還要晚些。西紅柿雖由歐洲傳入中國,但它的祖居地卻是南美洲的秘魯。西紅柿原名叫狼桃,秘魯土著人剛發現它時,以為它有毒,還不敢吃呢。進入清代末期,中國現有傳統蔬菜品種基本上都出現了。

    年少看《水滸傳》,就覺宋朝人吃肉很多,尤其吃牛肉多,且多吃煮熟的大牛肉塊(非帶湯的燉牛肉)。這很讓人羨慕。有一天老師講以前人們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中,我舉手問都水深火熱了宋朝人怎麼還吃醬牛肉。老師瞪一眼,吼道那你去宋朝吧!下課我轉好幾條街,也沒找著去宋朝的路。

    按說豬肉應該是漢民族常吃的肉食。但在《水滸傳》中比較細緻地提到豬肉,只是在魯智深(時稱魯達)三拳打死鄭屠時:“且說鄭屠開著兩間門面,兩副肉案,懸掛著三五片豬肉。”魯智深讓鄭親自切10斤精肉臊子、10斤肥肉臊子,往下還要10斤寸金軟骨也要剁成臊子,鄭屠終於看出不對勁,這位哪是來買肉,是找茬打架呀!臊子,肉末也。那時尚未發明絞餡機,全靠手工剁,書上寫的清楚,10斤剁半個時辰。20斤,一個時辰,等於兩鐘頭。可結果呢,這20斤豬肉餡全讓魯智深劈面打去,卻似下了一陣肉雨。依我分析,憑鄭屠的身板和功夫,應不至於如此不是魯智深的對手,主要是那20斤豬肉餡把他累的。鄭腰痠胳膊疼,而魯一直坐凳上,以逸待勞。再有就是賣啥吃啥,鄭屠可能豬下水吃多了,動脈硬化,大腦發木(讓剁20斤就剁,你倒是琢磨琢磨他一個提轄咋幹起了採買)。如此一交手,他焉能不敗。故這一架打得有些不公平,鄭屠輸就輸在這豬肉上,有點冤。

    而一旦梁山好漢尤其是林沖武松幾位大腕上場,桌面上就多是上好的熟牛肉了。林沖到草料場上班,店家先切一盤熟牛肉,燙一壺熱酒,請他吃。林沖又自買了些,臨走還包了那兩塊牛肉,揣在懷內。吳用去找阮氏兄弟,阮小七問:“有甚麼下口?”小二哥道:“新宰得一頭黃牛,花糕也似好肥肉。”阮小二道:“大塊切十斤來。”至於武松在景陽岡下喝酒吃牛肉,更豪氣。他先是拿起碗一飲而盡。叫道:“這酒好生有氣力。主人家,有飽肚的買些吃酒?”酒家道:“只有熟牛肉。”武松道:“好的切二三斤來吃。”店家去裡面切出二斤熟牛肉,做一大盤子將來,放在武松面前。往下,又切了二斤。如此算來,武松總共是喝了15碗酒,吃了4斤熟牛肉(既便16兩1斤,也不少)。真是好生了得呀,也虧了有這等胃口,不然也打不動老虎。

    從《水滸傳》中還可以看到,宋朝人除了吃牛肉多,還常吃鵝,特別是肥鵝。魯智深大鬧桃花村及武松大鬧飛雲浦前,吃的都是鵝。此外,宋江愛喝鮮辣魚湯,時遷愛吃雞,柴進待客就殺羊。而像趙員外那樣的文人,家中備的飯菜則是從街上買了的鮮魚、嫩雞、釀鵝、肥鮓,時新果子之類。其中的肥鮓,是指經過加工的魚類製品,如醃魚、糟魚。包括宋江怒殺閻婆惜前,閻婆還下樓來,出巷口買得些新果子,鮮魚嫩雞肥鮓之類。宋江酒也喝了,菜也吃了,回頭卻把人家閨女殺了,殺完還跑了。

    從牛多鵝多魚多看,宋朝時生態環境不錯,山清水秀,草多水多。滄州路上野豬林,梁山水泊八百里,景陽岡深藏大蟲,潯陽江金色鯉魚。再看《清明上河圖》,便知由於社會相對安穩,生產發展市場繁榮,宋朝某些時候人們的日子過得還可以。大詩人蘇東坡年輕時,宋朝還在初級階段吧,豬肉是好東西,養豬的也多。加上那時保護耕牛,不讓殺牛吃肉。但後來豬肉可能有點過剩了,蘇到黃州任職,一看豬肉價格太低,為保護養豬人,他就研究出“東坡肉”,再到杭州推廣,於是就成了品牌菜。蘇先生吃豬肉特別是吃肥肉多,體胖,宋朝的“交椅”單薄,不知被他坐散了多少把。

    往下,要麼是宋朝人弄清吃豬肉不如吃牛羊肉對身體有益,要麼就是即便有了東坡肉,養豬還不賺錢,就都不養了,豬肉價格一下子漲上去,於是宋朝人就多吃牛羊肉了。宋朝的牛肉鮮嫩,下鍋就爛,人們吃起來就一發而不可收,吃來吃去,讓後人就覺得宋朝牛肉天下第一了。

    到了當代,醫學發達了,知道了豬肉吃多了血脂高,人們就多吃牛肉。但在家裡燉牛肉挺不愛爛的。最近承德出了家西餐館,名叫漢道芙,那裡的牛排雖厚,但又香又爛。問問,是從美國安格斯空運來的。那天我吃了一大塊,連牙都沒塞,我就想,咋著,宋朝的牛肉什麼時候傳到美國去了?

    中國在歷史上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國,而且地靠內陸,魚價自然不菲——正所謂“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所以吃魚的人群主要集中在那些達官貴人、文人雅士身上,普通老百姓是難得見點兒魚腥的。照今天的話說,古代能經常吃魚的人,那都是標準的“小資”一族。他們以一種熱情並尊崇的心態,把吃魚的技巧推向極致,並吃出了文化,吃出了品位。

    孔子說:“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這裡的“膾”就是生魚的細切肉,一句話道出了吃魚的最高境界;

    宋代大文學家蘇東坡一生愛吃魚,他與佛印和尚鬥文吃魚的故事一時被傳為佳話,流傳至今。相傳佛印和尚蒸了一條大魚藏在罄裡,故意不給蘇東坡吃,蘇老計上心來,給佛印出了一幅上聯“向陽門第春常在”,佛印對曰:“尋常人家慶(罄)有餘(魚)”,結果正中了蘇東坡的下懷;

    明代“大玩家”李漁更是吃魚的高手,他在《閒情偶寄》中記載:食魚者首重在鮮,次則及肥,肥而且鮮,那是最好的了……烹煮之法,全在火候得宜……宴客之家,他饌或可先設以待,魚則必須活養,候客至旋烹。魚之至味在鮮,而鮮之至味又在初熟離釜之片刻……真是叫人看的食指大動;

    在古代,魚還成為詩人們寄託情思和表達觀點的道具。很難想象,渾身滑不溜秋的魚會和書信有什麼聯絡,偏偏詩意的華人就造出了“魚傳尺素”的浪漫典故。唐宋八大家的柳宗元在詩中寫道:“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表達自己清高、不俗的處世態度,成為千古名篇。

    與中國古代這些吃魚、玩魚的閒人們相比,普通老百姓則“徒有羨魚情”了。但他們也有自己的招,不興我吃,還不興我供奉嗎?於是,魚燈、魚畫、魚剪紙、魚祭、魚傳說、魚妖精……紛紛出爐,傳遞著“連年有餘”的美好願望,政府也推波助瀾,魚上了殿堂,上了貨幣。華人發明了一種“形而上”的吃魚方式。

    總之,古人締造了中國“精緻、講究、詩意”的食魚文化。吃魚,關鍵不在於吃,而在於樂。圖得就是個意象。

  • 2 # 2分鐘看世界

    周朝,美食烹飪!還有奇葩的動物菜餚!猩猩的唇,獾的腳掌。。。

    從古代留下的古籍中可以發現,

    西周時期開始我們祖先的烹飪已經多樣化,

    食物的種類也非常豐富。

      

    據《周禮·天官》記載:

    “凡王之饋,食用六穀,

    膳用六牲,飲用六清,

    羞用百有二十品,珍用八物,

    醬用百有二十甕。”

    這裡記載的是當時君王享用的食物,

    肉類選用六畜,

    主食就是六穀,

    這些食物搭配出來的美味有120種。

    最後一句“醬用百有二十甕”,

    說明西周時期已經掌握了醬的製作方法,

    《周禮》並沒有明確指出這120甕醬是什麼醬,

    但可以肯定這是屬於調味品。

    在食物處理方面,

    《周禮》也有詳細記載:

    “凡用禽獻:

    春行羔豚,膳膏香;

    夏行腒鱐,膳膏臊;

    秋行犢麛,膳膏腥;

    冬行鮮羽,膳膏羶。”

    這裡說的是肉與油的搭配,

    春天的羊羔肉和豬肉,

    必須要用帶香味的牛脂油來料理;

    夏天的雞肉和魚肉,

    就要用帶臊味的狗脂油來料理;

    秋天的牛肉和野獸肉,

    要用帶腥味的雞脂油來料理;

    冬天的鮮魚和鵝肉,

    則要用帶羶味的羊脂油來料理。

    這裡我用“料理”這個詞來解釋文中的“膳”字,

    但很多人認為這裡的膳就是煎,

    因為用不同的油來處理不同的肉,

    只有煎才能達到相應的效果。

    如果當時處理的方式確實是煎,

    那麼用於“炒”菜的鍋在西周就已經有了。

    西周時期的菜譜已經多樣化了,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

    人們對食物的追求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呂氏春秋·本味篇》

    原本是想表達仁義的重要性,

    卻在不經意間透露了當時的“菜譜”:

    “夫三群之蟲,

    水居者腥,

    肉玃(音覺)者臊,

    草食者羶。”

    這是對肉類味道的定義,

    水中的肉是腥的,

    吃肉的動物肉是臊的,

    吃草的動物肉是羶的。

    那麼最美味的是什麼呢?

    文中列舉了幾種美食,

    現在看來相當奇葩:

    肉類有猩猩的唇、

    獾獾的腳掌;

    魚類有洞庭的鱅魚、

    東海的鮞魚;

    蔬菜有華陽山的芸菜、

    雲夢湖的芹菜;

    調料有四川陽樸的姜、

    大夏國的鹽;

    主食有玄山的禾、

    不周山的粟等等。

  • 3 # 沈一點美食

    全世界都知道,華人在對待“吃”這一問題時,是頗為認真的。

    吃什麼?怎麼吃?吃多少?

    這些問題在中國的意義大約相當於。

    我是誰?我從哪兒來?要到那兒去?

    而且,這些問題不光今天的我們在想,兩千年前我們的老祖宗同樣在想。

    今天來介紹的是漢代,西漢。

    西漢人主食吃什麼?

    華人的胃很神奇,不管吃什麼,沒有主食,就總覺得少了點兒什麼,哪怕已經飽了,但是端上一碗熱氣騰騰的米飯,就還能再吃點兒。

    這是源於我們的歷史,我們的祖先,正如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導演陳曉卿所說,主食,已經寫進我們的DNA裡了。

    但是在西漢,主食可不是我們現在吃的米飯大饅頭。

    西漢的主食,主要有黍、稷、麥、稻。

    1、黍、稷

    兩者在現代的劃分均屬“黍”,又稱糜(méi)子。

    黍米民間也稱為黃米、軟米、黏米。

    到秦漢為止,黍的食用方法已經非常豐富了,既可以煮成乾飯,也可以做稀飯,研磨成粉還可以做成糕點。

    稷,又稱穀子,去掉殼就是我們熟知的小米,粘性比黍米較小,多用於做飯做主食。

    2、豆飯

    除了上面的黍米,西漢還生產各類“豆”,小豆、黑豆、胡豆、綠豆等,蒸煮成飯,就是“豆飯”。

    不過這玩意兒看著就不好吃,豆子吃多了也不知道會不會漲氣……

    3、餅

    根據考古學家掌握的資料,西漢的人比秦人聰明多了,已經掌握了將各類穀物研磨成粉的技術,有了“穀物粉”在主食上就有了更豐富的選擇了。

    漢代人將麵食統稱為“餅”,就是由穀物粉面製成的食品,我們現在所說的面、點、糕、餅,在西漢都叫做“餅”。

    古代人根據他們製作方法的不同來分類,用水煮的稱之為“湯餅”,蒸熟的稱之為“蒸餅”,用火烤的則叫“爐餅”。

    把這圖裡的海帶絲和小餛飩去掉

    你在漢代還真有可能吃到這麼一碗片兒湯↑

    蒸餅↑

    爐餅↑

    用我們今天的話翻譯一下大概就是,麵條、發麵餅和...餅。

    值得一提的是,張騫出使西域後帶回了“胡麻”這種食物,就是現在的“芝麻”。當有了芝麻以後,就出現了“胡餅”,就是在要烤的餅上撒上芝麻,這樣烤製出來的餅十分香脆,到東漢時期,胡餅已經十分普遍了。

    怎麼樣!這個描述是不是很眼熟!這貨不就是!燒餅嗎!

    西漢人都吃哪些瓜果蔬菜?

    網上曾經有一篇大火的帖子不知道各位看官見過沒,大概是講一個人穿越到秦朝的咸陽,要啥沒啥,只能吃開水燙白菜。

    但是這種情況,在漢朝是不可能發生的,因為隨著農業的不斷髮展,漢人吃的蔬菜,總體來看還是很豐富的。

    有根莖類、莖葉類、蔥蒜類、瓜果類等。結合史料記載和一些考古實據,可以肯定的有筍、藕、葵、芥菜、韭菜、蕹菜、蕪菁、薺菜、芋頭、葫蘆、荸薺等。

    同時感謝一位偉人,張騫,出使了西域,為廣大吃貨同胞們帶來了福音,黃瓜也是那時從西域傳入的。

    所以結合漢人愛吃燒烤的特點(詳見下文),炎炎夏日,擼著串兒,拍個黃瓜,沒準兒也是可能的呢。

    另一方面,據可考資料,西漢已經出現了葡萄、石榴、荔枝等外來水果。其中石榴就是透過絲綢之路,帶回來的舶來品。

    除了這些外來水果,當時還有諸如桃、梨、棗、酸棗、杏、李、柿、梅、楊梅、青楊梅、廣東含笑慄、枇杷、桔子、柑橘、柚、桑椹、銀杏、松子及香瓜、甜瓜、菱角等之多。

    六安雙墩漢墓出土的果實物遺存↑

    西漢人都怎麼吃肉?

    接下來,應該是大多數人最關心的一個部分了,沒錯,作為“食肉動物”的你,在西漢,也是可以活得很好的!

    因為西漢人的副食中,以肉類為主,瓜菜為輔。肉食方面可分為:畜、禽、魚。

    畜類包括,牛、馬、羊、狗、豬、鹿。烹飪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較為流行的幾種是做成肉羹,做成臘肉,炙烤等。

    實在是找不到好看的肉羹,大家湊合看吧↑

    臘肉↑

    炙烤分為兩種,一是串成肉,二是不拔毛不去皮將整隻動物用泥包裹,進行炙烤(類似叫花雞的做法)。

    所以前陣子熱播劇《軍師聯盟》中,出現燒烤也不無道理,只是器具過於現代,讓人看著有種違和感。

    另一方面不光吃肉,還要吃動物體內的內臟。

    禽類也頗為豐富,有雞、鴨、鵝、雁、鶴、鳩、鴿、鵪鶉、麻雀、鷓鴣等等。是的你沒看錯,有一些甚至是現在瀕臨滅絕的保護動物。

    魚類大多是淡水魚,鯽魚、鯉魚、鱖魚、鰍魚、鱉,以及江河中的貝類等等。

    好了,醒醒吧,上面都是騙你的,雖然確實根據記載和考古發現,肉類副食非常非常之多,但是!你也不想想都是什麼人才能被記載被考古。

    所以如果只是普通老百姓的話,一天只能吃兩頓飯,粗糧飯就鹽菜(顧名思義,就是用鹽醃漬的菜)。

    就醬,什麼肉啊水果啊,不存在的。

    [1]中原文化研究期刊《淺論秦漢三國時期的食物品種》

    [2]中國烹飪研究期刊《從考古資料論漢代飲食文化》

    [3]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漢代人的飲食生活》

    [4]《秦漢飲食略考》

    [5]中國考古網

  • 4 # 寵物大咖加貝爾

    多簡單的問題啊

    大哥古代人吃啥?吃飯啊

    那現代人吃啥?也吃飯啊

    那未來的人呢?除了吃飯,他還能幹啥?

  • 5 # 冬日暖陽209202365

    跟咱們現在人差不多,南人好米,北人喜面,都是自己種的,樹上長,河裡遊的。醬油是自家釀的,用黃豆,豆腐是自己豆子做的,白酒是有匠人來村上統一做,出加工費,還有粉條,南方冬天田地裡有菜,有鹹魚,鹹肉,自己養的豬和雞,鴨,鵝等。豆腐乳和醬也是自己做的。過去沒味精,雞精,廚子吊的高湯,用雞骨。豬骨等熬出來的。南方的粉條是用紅薯,洗淨磨碎,加水過濾,然後沉澱,曬乾就是粉面子,用粉面子加水化開然後上鍋蒸熟,放涼,用刨刀刨成絲晾乾就是粉條。豆腐做法和和粉條差不多,豆腐水熬開後師傅用鹽滷石膏按比例點花,梢凝固用大勺子盛到鋪有紗布的方格合裡,蓋上紗布,壓上石頭,水漓掉就是豆腐,南方磨豆腐是用牛,蒙上牛眼,北方用馬和驢,騾子等。

  • 6 # 清淡滋味坊

    古代人民實在沒有現在人們幸福。

    秦漢以前,人們只吃兩頓飯。由於農業不發達,糧食有限,兩頓飯還要限定數量。大約上午九點至十點之間,吃早飯,稱作“饔”,下午四點左右,吃晚餐,叫做“飧”。據說是項羽為了鼓舞士氣,改為三頓飯,劉邦聽說也改了三頓飯。漢代以後人們逐漸增加至三頓飯。但是早餐大多吃點心,午餐才叫做正餐,所以直到今天,人們仍然習慣管早餐叫早點。

    漢代以前,人們能吃的食品種類很少,特別是水果和蔬菜。

    隨著絲綢之路的開通,又有胡蘿蔔等多種植物增加。

    唐朝傳入中原的有胡椒、菠菜、無花果、絲瓜等等。

    明朝,隨著航海技術的提高,原產於南美的玉米、花生、辣椒傳入中國。大大豐富了華人的餐桌。

    在現代,海陸空交通的發達,人們可以隨時吃到來自全世界不同地區的美食,不管是在本地能種的還是不能種植的,都可以享用到豐富新鮮的食品。

  • 7 # 流水凡塵

    中華文明長期處於封建社會

    我就從夏朝~清朝為例解釋

    夏朝 約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16世紀(公元前2100年~公元前1600年)

    是中國史書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王朝,同時期已經有青銅和玉製禮器。在更早時期河姆渡人遺址找到稻穀的蹤跡,夏朝時期主食是慄。

    商朝約公元前17世紀~公元前11世紀,商朝時期種植技術已經進步很大

    基本上都吃五穀(稻,黍,稷,麥,菽),主要以稷為食,黍釀酒,以及漁耕打獵(捕魚,打獵)當時的人們實行兩餐制(生產力不足)早飯時間稱為“大食”,晚飯時間稱為“小食”

    周朝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周朝亦是華夏文明創造者,《周禮》中記載貴族食肉羊,乳豬,魚,乾肉,豬肉,(據考證古人不吃牛肉,牛是主要生產工具,殺牛打牛要受刑罰。)普通人食黍米,

    春秋~清朝 封建社會,農業生產力大幅提升

    普通人基本也能吃上肉食,水果,但還是以五穀為主

    南方人吃大米,北方人大多吃小米(麵食)

    期間唐朝送時期麵食幾乎為主食,花樣百出,炊餅,燒餅,湯餅(麵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裡有個不明事理的老人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