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墨月魅

    1.東坡肉

    相信大家首先想到的必須是東坡肉了,東坡肉相傳是有著名詩人蘇東坡所創。在他的《食豬肉》詩中雲:“……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他自美。”可見這東坡肉是以豬肉為主要食材的,並且製作過程中就香味四溢。宋代人

    周紫芝,在《竹坡詩話》中記載:“東坡性喜嗜豬,在黃岡時,嘗戲作《食豬肉詩》雲:‘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他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由此可見蘇東坡對這項美食的喜愛之情。東坡肉肥而不膩,味醇汁濃,並且帶有酒香,十分美味。

    東坡肉有很多做法,在這裡提供一種做法。

    製作食材

    原料:五花肉600克、八角2個、香菜1棵

    輔料:紹興酒1瓶、醬油3大匙、冰糖1大匙

    製作流程

    1、將五花肉切四方塊,先氽燙過,接著抹上醬油,再用熱油炸上色,撈出立刻用冷水沖涼。

    2、肉塊排放在鍋內,加入八角及所有調味料燒開,改小火燒至肉塊熟爛,約1小時。

    3、待湯汁收至稍干時撒上香菜末,即可關火夾出食用。

    製作提示

    1、用酒代替水燒肉,不但去除腥味,而且能使肉質酥軟;炸過再燒的目的是徹底去除油膩。

    2、五花肉的肉質瘦而不柴、肥而不膩,以肉層不脫落的部位為佳。

    2.大雜燴

    在民間流傳一種說法,當時在津任直隸總督的李鴻章在一次宴請外國賓客時,廚師們做得這海鮮雜燴受到外國賓客的喜愛,但因為這道菜並沒有特別的名字,隨後,外國賓客就將這道菜稱為“李鴻章雜燴”

    李鴻章的大雜燴是一道漢族傳統的名菜,是安徽菜系列。看這道菜的名字就知道這道菜這由多種材料製作而成。混合精華是此菜的亮點,鮮香可口,鮮而不腥,醇香不膩,鹹鮮可口。具有補虛填精、健脾胃、活血脈、強筋骨的功效。

    製作方法

    1、將海參、魚肚、玉蘭片、腐竹、熟豬肚、火腿40克、熟雞肉40克均切成5釐米長、1釐米寬的片。熟雞肉10克、火腿10克切成絲待用。鴿蛋入冷水煮熟,剝殼等用。

      2、將各種切好的片、鴿蛋、香菇、蔥段、薑片下鍋,注入雞湯,放入調料,燒燴入味後,揀去蔥姜。

      3、取大碗1只,從燒燴的各種原料中先將捍菇揀出,面朝下放在碗底,其它各種原料按花色搭開,整齊地碼排入碗內,並將各種碎料放入,澆入燴燒原湯,上籠蒸十分鐘取出。潷原湯於鍋中,再將碗翻扣在大湯盤中,周圍用鴿蛋圍邊。火腿絲與熟雞絲交叉放在香菇四周。

      4、鍋中原湯上火燒開,勾米湯芡,淋入熟豬油,澆於雜燴上面。最後,香菇頂上入熟鹹鴨蛋黃,菠菜梗倒插其上即成。

    3.曹操雞

    三國時期,在孫吳交戰中,曹操因操勞過度,加上頭痛發作就臥床不起,只能在逍遙津暫時休息。

    一個廬州人獻上“秘方”,隨行軍廚根據“秘方",捉來一隻斤半大小的當地仔雞,配以中藥和好酒滷製後獻給曹操吃。曹操食後甚感美味無比.不覺食慾陡增,竟一口氣吃下了大半隻雞。廚師又連做了三次,曹操都吃了個精光,身體很快就恢復了健康。此後,常讓廚師烹製此雞,還誇讚說:“真乃美味逍遙雞也。”,此菜很快在合肥地區流傳開來,並被冠以“曹操雞”的美名,也有人稱之為“逍遙雞”。

    曹操雞又被叫做逍遙雞,是安徽合肥傳統名菜。此菜系經宰殺整型、塗蜜油炸後,再經配料滷煮入味,直燜至酥爛,肉骨脫離。出鍋成品色澤紅潤,香氣濃郁,皮脆油亮,造型美觀。吃時抖腿掉肉,骨酥肉爛,滋味特美,且食後餘香滿口。

    製作方法

    1.將活雞宰殺,控盡血水,待雞完全死後,用80℃熱水燙泡,不要碰破雞皮,將毛煺淨,掏去內臟和嗉囊,用清水沖洗、瀝淨,擺出良好的造型;

      2.用飴糖將雞周身抹勻,鍋內放入花生油燒至八成熱時,將雞放入炸至金黃透紅時撈出;

      3.加上安徽本地出產的古井貢酒製成滷湯裡滷製,最後再入原汁滷缸悶制而成。燜制的時間一般最少需要5個小時,這樣出來的雞肉酥爛,味香濃郁。

    4.包公魚

    包公魚原名紅酥包河 鯽魚,"包河"即合肥市"包公祠"一帶護城河,該河所產的鯽魚為烏背,人稱包公魚。

    1958年毛主席視察安徽時,名廚梁玉剛老師傅曾為毛主席做此湯,深得讚揚。飯後,毛主席親切會見梁師傅,並贈送了蘋果。

    包公魚是安徽的一道名菜,屬於冷菜類,此菜色澤醬紅,骨酥肉爛,入口即化,酥香兩味,俱在其中。

    製作方法

    1. 選用新鮮的小鯽魚(包河鯽魚),體長7 釐米左右為宜,去鱗、鰓、開膛去除內臟,洗淨控幹水分;

    2. 加醬油75 克、黃酒、蔥段10 克、薑片10 克,醃漬30分鐘左右;

    3. 藕(包河藕)洗淨橫切成2 毫米厚的大片;

    4. 取炒鍋一隻,鍋底鋪一層剔淨肉的豬肋骨,然後放一層藕片、薑片和蔥段;

    5. 再將小鯽魚頭朝鍋邊,一個挨一個地圍成一圈;

    6. 將醬油175 克、醋、黃酒75 克、冰糖(碾末)放碗中和勻;

    7. 和勻後加清水150毫升倒入鍋中,用小火燜5 小時左右,端下鍋冷卻;

    8. 冷卻後,覆扣入大盤,去蔥、姜、藕片和骨頭;

    9. 食用時取藕片數片墊在盤底,將魚一條條取出擺入盤中,淋上香油即成。

    5.炒舌西施

    在福建名菜“炒西施舌”的歷史傳說中,有這麼一段故事。傳說,春秋戰國時期,越王勾踐滅吳後,他的夫人偷偷地叫人騙出西施,將石頭綁在西施身上,爾後沉入大海。從此沿海的泥沙中便有了一種似人舌的文蜊(即蛤蜊),大家都說這是西施的舌頭,所以稱它為“西施舌”。其實“西施舌”是沿海食品文蜊的一個品種,屬瓣鰓軟體動物,雙殼貝類,肉質軟嫩,汆、炒、拌、燉,其鮮美的味道都令人難忘。三十年代著名作家郁達夫在福建時,亦稱讚長樂“西施舌”是閩菜中最佳的一種神品。

    製作方法

    1、將每隻西施舌肉用刀尖片成連線著的兩片,裙破開與紐一併去沙,洗淨。芥菜葉柄洗淨,切成邊長0、6釐米的菱角形片。每個香菇切成3片。冬筍切成0、6釐米長、0、4釐米寬的薄片。蔥白切馬蹄片。將味精、白醬油、紹酒、雞湯、溼澱粉拌勻,調成滷汁。

      2、將西施舌肉放入六成熱的溼水鍋中氽一下,撈起瀝乾,炒鍋在旺火上舀入熟豬油25克燒熱,放入冬筍片、蔥片、芥菜片,顛炒幾下,裝進盤中墊底。

      3、炒鍋放在中火上,下熟豬油15克燒熱,倒入滷汁燒粘,放進氽好的西施舌肉,顛炒幾下,迅速起鍋裝在冬筍等料上,淋上芝麻油少許即成。

  • 2 # Akindman1

    和歷史名人有關的美食有好多,多到數不過來,下面就說十個吧。

    東坡肉——蘇東坡

    貴妃雞

    ——借用楊貴妃酒醉百花亭的故事命名 西施舌——西施 杭州名點

    也就是蛤蜊

    昭君皮子——王昭君

    涼皮

    太白鴨——李白

    烤鴨

    五柳草魚——杜甫

    下面兩個就不用說了吧,想必大家都知道。

    年糕——伍子胥

    粽子——屈原

    漢宮藏嬌——貂蟬

    也就是泥鰍鑽豆腐。

    金華火腿——宗澤

    涮羊肉——忽必烈

  • 3 # 亞洲食學論壇

    大家有沒有感覺,每到一個地方,去吃當地的特色美食,名品佳餚之類的,必定能聽到一些說道,故事傳說之類。所謂美食必有來歷,美酒必有故事。試想一下,如果沒有那麼多的名人故事,我們的食品會不會減色很多?

    像粽子本就極為普通,如果沒有苦苦追尋真理的屈原,沒有他那“雖九死而不悔”的犧牲精神和最後的“懷沙自沉”的視死如歸,估計粽子不會流傳兩千年之久。 還有茴香豆、油豆腐,紹興的,本來也很普通,就因為魯迅的《阿Q正傳》、《孔乙己》中出現過,現在去紹興旅遊,這些卻成為了特色美食。 四川的文君酒也是,喝著就會想到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私奔到成都後當壚買酒的風流韻事; 松江的鱸魚燴和蓴菜羹 是久居北方的張翰深深的鄉愁寄託。 喝茶會推崇陸羽,喝酒定要傾慕李太白。 中國飲食獨具的文化色彩,是其魅力之一。

    東坡肉,很多人知道。其實就是一道紅燒肉,但是以名人蘇軾的號命名,讓這道菜流傳至今。 在宋代時候,其實視羊肉為美味,對豬肉不重視。蘇軾被貶到黃州,生活拮据,在困境中發明了這個煮豬肉的方法,用小火慢燉,湯料味道滲入豬肉之中。並且在後來的南北遊歷中,把這道菜帶到各地,直到現在,江浙、湖北一帶一直有這道名菜。

    類似的“東坡羹” ,把清新的蔓菁、蘆菔煮在一起,加上白米,味道極好,蘇軾有詩《狄韶州煮蔓菁蘆菔羹》。蘇軾是南宋以後文人名士的偶像,許多食物都被冠以“東坡”之名,“東坡豆腐、東坡玉糝羹、 東坡芹芽膾、東坡腿、東坡肘子、 東坡墨鯉、東坡餅、、東坡酥” ,簡直成一系列了。

    青精飯和槐葉冷淘。杜甫給李白的詩歌《贈李白》寫有:“豈無青精飯,使我顏色好。” 青精飯其實是早起道教講究清心寡慾,發明的一種食品,用南竹木葉搗爛取汁水浸泡米,蒸熟再曬乾,顏色青綠。後來又在其中加了很多藥材,變成滋補保健品。它多被隱士逸人所接受,杜甫證實藉此抒發情感,表達對官場世俗厭惡。四月初八浴佛節,南方以此美食作為應節食品。

    杜甫在《槐葉冷淘》中寫道:“青青高槐葉,採掇付中廚。新面來近市,汁滓宛相俱。入鼎資過熱,加餐愁欲無。碧鮮俱照箸,香飯兼苞蘆。經齒冷於雪,勸人投此珠。願隨金騕嫋,走置錦屠蘇。路遠思恐泥,興深終不渝。獻芹則小小,薦藻明區區。萬里露寒殿,開冰清玉壺。君王納涼晚,此味亦時須。 ”。前四句寫 用槐汁和麵,後面寫把面煮熟。用涼水淘麵條,不僅能夠消暑,而且顏色好看。現在四川仍有翡翠涼麵,不過用的是菠菜汁罷了。

    GSN

  • 4 # 冷啊路

    佛手糕千眼魚,就是天津的餑餑熬小魚,乾隆六下江南必經天津,有次在天津河畔休息吃飯吃到了餑餑熬小魚,美哉,追加一份問:這是什麼?賣家:家常便飯。隨口道朕就賜它:佛手糕千眼魚。現學現賣網上搜的,作為天津人,正宗煎餅果子是大愛,其次就是餑餑熬小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瘦腿操跳到腿痛,正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