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國史記聞
-
2 # 正二位都承旨
秦軍為何不越過長城殲滅匈奴
前言:
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秦將王賁東征齊國,齊王建不戰而降,齊亡,至此持續了近十年的統一戰爭宣告結束。秦王贏政登壇祭天,稱始皇帝,建秦朝,定都咸陽,以秦法為基礎,開始了“書同文、車同軌”的中央集權體制改革。然而就在宮廷的樂舞尚未結束之時,北方的烏雲卻緩緩籠罩而來。秦始皇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匈奴再次南犯邊疆,劫掠百姓財物。出於對國家整體安全方面的考慮,秦始皇下令悍將蒙恬,率領30萬精銳秦軍北上抗擊匈奴。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秦軍收復河套地區南部(史稱“河南地”),第二年繼續攜餘威逼迫匈奴撤退,局勢一片大好。然而不久後,秦始皇卻突然傳旨蒙恬,令其在黃河部分地區修築堡壘,並在榆中以東、黃河以北、陰山以南遷徙幾萬百姓,設定三十四個縣,然後在全國徵調民夫將原秦、趙、燕三國長城連成一片,秦軍進攻的步伐停止了!為什麼秦始皇會停止對匈奴的進攻呢?難道不應該趁熱打鐵嗎?其實若我們仔細去分析當時的形勢與時代背景,不難發現,秦始皇之所以這麼做是完全有原因的。
說起中國歷史上游牧民族與農耕民族間的恩恩怨怨,隻言片語是無法說清楚的。自商周時期中原人西伐“成方”和“犬戎”,最後到明朝時期北伐蒙元政權,雙方來來去去交手了上千年,互有勝負。可是翻開史書,稍加認真對比,卻發現中原王朝似乎吃虧的時候多,哪怕是勝了也是代價巨大。例如西漢歷史上著名的“漢匈戰爭”,的確很熱血、很厲害,漢軍最終驅趕匈奴至漠北,一舉扭轉了之前的和親屈辱,可是“文景”所存積蓄掃蕩無餘,國力受損。根據《漢書·夏侯勝傳》記載,“……多殺士眾,竭民財力,天下虛耗,百姓流離,物故者半……”,可見其慘烈。其實歸根結底,造成這種逆差結果的最大原因,還是兩種文明的本質區別。
1、生活方式農耕文明,簡單的理解就是種田的鄉巴佬。平和、安穩的生活才是農耕民族所需求的,畢竟農業生產也不能拔苗助長嘛!另一方面,穩定的生活使得農耕民族對糧食、衣布、工具等物質資料十分依賴,所以我們在史書上經常可以看到,當中原王朝準備發動戰爭前,總會提前籌措好後勤補給,甚至部屬重兵保護補給線。因為他們知道,一旦補給線被切斷,軍隊必定會動搖,哪怕你有百萬大軍也無濟於事。例如明朝成祖朱棣在對瓦刺發動親征時,總會準備數月,這準備的除了兵員,更多的則是糧草。相反對於遊牧民族而言,戰爭的發動對他們來說就簡單許多了!遊牧民族本身就習慣“逐水草而居”,擁有大量的牛羊馬匹,只要抽著它們,就像是移動的糧倉一樣,到哪都有糧食,而且遊牧民族的飲食相對是單一的,他們喜歡吃烤牛羊肉、喝馬奶,不像中原人那樣這麼講究,在某種程度上為他們免去了許多麻煩。另一方面,遊牧民族因為騎馬,機動性極強,使得他們可以很輕鬆地劫掠中原王朝的邊疆城鎮,劫掠成功後就撤走,補給很快到手,成本低廉,而中原王朝往往十分惱怒卻又無可奈何(你根本追不上他們)。
2、戰爭模式如果給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分別進行軍事理論考試,農耕民族估計可以得滿分,而遊牧民族能及格就不錯了。也許這個比喻比較抽象,但事實的確是如此。在漫長的歷史歲月裡,農耕民族在一次次戰火中積累經驗,依靠發達的生產力,為軍事發展注入了許多力量。我們有《孫子兵法》、《六韜》、《李衛公問對》、《武經七書》、《孫臏兵法》等等,隨便出手就是經典教科書。然而遊牧民族呢?他們的戰爭經驗往往來自於實踐以及祖祖輩輩的傳承,雖然看似很low,但很有用,畢竟理論是要聯絡實際的,不能脫離實際。再者,農耕民族打仗的主力70%是步兵,在馬蹬被髮明出來之前,騎兵只是作為一種輔助力量存在,不是決勝力量,在漢朝以前都不被中原王朝所重視。以秦軍編制為例,五人為伍,設
伍長
一人;二伍為什,設什長
一人;五什為屯,設屯長
一人;二屯為百,設百將
一人;五百人,設五百主一人;一千人,設二五百主一人。從內容裡不難發現,步兵還是佔了大部分,而騎兵則是四騎一組,三組一列,九列一百零八騎為一隊,並能屬戰車六乘。再者,秦軍以戈、矛、劍、弩等兵器為主,專注近戰肉搏,遠端單位更多時候只不過充當火力支援罷了!相對於農耕民族的步兵軍團,自小生活在馬背上的遊牧民族就佔了很大便宜。要知道在古代,騎兵一旦形成規模就是恐怖的機動力量,要是再身披重甲,那就是古代的坦克。騎兵可以利用馬匹的高速衝擊力撕開步兵防線,再利用機動性消耗步兵的有生力量,最後進行圍殲。匈奴就是典型代表。據《史記·匈奴列傳》記載,“……匈奴盡為甲騎……控弦之士三十萬……”,可見匈奴騎兵的數量十分驚人。另一方面,根據匈奴墓穴的發掘情況顯示,出土兵器多為弓、箭鏃、流星錘、刀、斧等,正應了史籍記載的話:“匈人之兵械,其長兵則弓矢,短兵則刀鋋。”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遊牧民族打仗往往是依靠弓箭精確射殺敵方,在馬匹的機動下進行擾亂,近戰肉搏並不是最主要的戰鬥模式,而農耕民族的軍隊卻是精於近戰而疏於遠端壓制,這就十分吃虧。再看回蒙恬擊潰匈奴的那幾場戰役,秦軍多是依靠堡壘堅守,然後趁匈奴人鬆懈時突然發起進攻的,而不是大規模的正面對剛,因為蒙恬也不傻。
3、飲食習慣
既然要打仗,那士兵就要吃飯。據《墨子·雜守》記載,戰國秦漢時期計程車卒每天吃兩餐,每餐的食量分為五等: 鬥半食,食五升。參食,食參升小半。四食,食二升半。五食,食二升。六食,食一升大半。日再食。 從這裡面我們可以看出中原士兵對伙食的要求。小米、面饃、乾肉、一些野味……共同構成了中原士兵的軍糧。雖然中原軍隊也有牛羊,也可以吃烤肉,但飲食習慣是改變不了的。現在叫你吃三個月的牛羊肉加喝馬奶,你都不一定受得了,更何況在古代。因此農耕民族在打仗時都會為前線軍隊運送大量糧食以保證士氣的戰鬥力。這種龐大的後勤運輸對於秦朝而言可是一件非常大的負擔。
而遊牧民族呢?他們吃什麼呢?在上面的“生活方式”中有提及到他們的飲食習慣,但嚴格的表述就是“食肉飲酪”。匈奴的社會經濟主要是畜牧業。畜群既是生產資料,又是生活資料。史書記載,匈奴“自君王以下,鹹食畜肉”, “匈奴之俗,食畜肉,飲其汁,衣其皮”。所謂鹹食肉,《漢書·匈奴傳》顏師古注曰,“言無米粟,唯食肉也”。而且匈奴狩獵業也很發達,平時他們一邊放牧,一邊“射獵禽獸”以為生業。牛羊加野味,比起秦軍那種複雜的飲食,匈奴人真的很隨意。這種隨意令他們不必顧慮後勤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釋放了戰鬥力。秦始皇一定也考慮到這點,鑑於統一初定,不宜大規模攻打匈奴吧!
4、國家安定考慮眾所周知,秦軍攻滅了山東六國。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作為一個在中原大地上存在了幾百年的王國,豈是說滅就滅的。雖然六國作為國家形式被消滅,但思想上、經濟上、文化上,方方面面都不可能短時間內完全改變,各國遺民不時掀起叛亂,令秦始皇很是頭疼。試想,若在這種時候大規模進攻匈奴,軍隊少說也要20萬人以上,要是遇到挫折,還得繼續從國內徵調軍隊支援。戰爭這樣東西是場豪賭,贏了萬事大吉,萬一輸了可就是件大事。如果地方軍事力量削弱,叛軍趁機捅菊花,可不得了!縱觀秦始皇一生的事蹟,這種過於冒險的行為他是不會做的。
綜合了許多因素,秦始皇才決定收縮力量,把匈奴趕跑就行了,並不會越過長城去主動打匈奴的。而徹底解決匈奴問題的,則是數十年後的西漢王朝了。
結尾英國前首相丘吉爾曾這麼說道:“我們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每個人所做出的決定,或多或少都是會滲透著個人價值觀和趨利性的。所以,當我們在研讀歷史的時候,不僅要學會從當時的時代條件下去看問題 而且還要從諸多客觀因素去看問題。小編這次寫的比較倉促,文中會存在一些錯誤,望諒解和指出。
回覆列表
秦朝版圖
秦王嬴政用了十年時間,在公元前221年實現了秦國“囊括四海,併吞八荒”的百年夙願,建立了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隨後,秦始皇也沒有閒著,除了鞏固統治之外,他還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但是,百越之地最終被納入秦國版圖,而三十萬秦軍並沒有吞併匈奴,反而是耗費大量人力物力,修建了防禦性的長城,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經濟支撐
秦滅六國之戰
《過秦論》中說秦始皇的統一是“奮六世之餘烈”,從秦孝公開始,秦國便有稱霸天下的宏圖大志,商鞅變法之後秦國終於成為可以爭衡天下的強國。隨後的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莊襄王沒有一個昏君,在他們的統治下,秦國國力蒸蒸日上,在多次大規模對外戰爭中取得完勝。而戰勝的背後,則是全天下的經濟崩潰!數百年的戰爭中,人口減半,而秦始皇統一之後,也沒有采用休養生息的政策。在戰爭中成長的秦始皇,當然知道打仗就是燒錢,而當時的國力並不足以維持長期大規模的對外作戰。
軍需補給
諸葛亮為運糧而發明“木牛流馬”
之前文章中,國史君(國史通論)曾經與大家討論過為什麼中國歷史上的北伐,大多數都以失敗告終,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軍需補給的問題——在沒有漕運的情況下,陸路運輸簡直就是“暴殄天物”。比如《史記》中曾經寫到,從長安出發,給在外作戰的衛青、霍去病等部隊運送一石糧草的成本是——一百九十二石!相比於統一六國,攻打匈奴成本更大。這也引出了匈奴難打的下一個原因。
捕風捉影
漢武帝徵匈奴線路
說打匈奴就是“捕風捉影”一點都不過分,我們常常嗟嘆“李廣難封”,李廣曾經多次出兵攻打匈奴,卻最終因為孤軍深入,卻在大漠中迷路而被迫自殺,隨後的公孫賀、趙破奴曾經率兩萬騎出徵,結果是“皆不見匈奴一人”。作為遊牧部族,匈奴常年“逐水草而居”,沒有固定的地盤,他們只在缺衣少食之時才會南下。靠攻打西戎、犬戎發家的秦國,對此再瞭解不過了。所以,修長城防禦匈奴,是當時的最佳解決方案。
打下來沒用
東德、西德失業率對比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條:匈奴即便是打下來,對秦國也沒什麼用。首先,在意識形態上,中國之外的“要服”與“荒服”都不屬於華夏。即便是趙武靈王曾經為了振興趙國而採用“胡服騎射”,但他也從未將遊牧民族看成自己人。其次,即便是真的把匈奴納入了秦國版圖,真的會對秦國有什麼積極作用嗎?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將全天下所有武器沒收,鑄成12金人,如果真的打下了匈奴,那麼匈奴的騎射也斷然不再被允許,然後他們靠什麼生存呢?不可能讓他們在草原、沙漠之中發展農耕吧。為了防止匈奴犯上作亂,秦國就必須花錢養活他們,對疲憊的秦帝國來說,這成本太大,而收益甚微。相比之下,南征百越就太划算了。
秦長城遺址
從這幾點原因來看,即便是曾經給百姓造成巨大負擔、帶來沉重的災難,但修築長城仍是秦始皇做出的最明智的選擇,這也許就是“罪在當代,利在千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