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稻麥巴巴
-
2 # 趙小肆一片晴空366
玉米控旺劑最佳使用時期是玉米6~10葉期,即玉米“尺把高”至玉米“膝蓋高”。
這個時期是玉米的拔節初期,噴打後可使玉米莖增粗,節間縮短,穗位高度降低,“霸王根”層數、條數增加,既可有效防止玉米倒伏,又可促進營養物質向穗部運轉,減少空棵、禿尖。
不要延遲控旺時間,畢竟玉米的生長週期有限。不要錯過最佳的生長髮育時期。
-
3 # 鄉音鄉情
雖然七月上旬是玉米控旺關鍵時期也是最佳時期,但如遇到高溫乾旱條件,這個時期不建議控旺;因為天氣是個不確定因素,未來一段時間是否還會延續乾旱狀況無法判定;根據玉米控旺的注意事項,玉米乾旱時期拒絕採用控旺措施;另外,玉米控旺是根據玉米的實際苗情,長勢,肥力,生長環境,氣候條件,品種因素綜合權衡審定的,它不能以玉米的最佳控旺時機作為玉米控旺的唯一標準;所以不建議在乾旱時節採取控旺措施,建議控旺措施向後推遲靈活而定。玉米控旺的意義玉米種植以獲取品質優良,產量最大化為主要種植目的,但在玉米實際種植過程中,玉米旺長是影響玉米品質產量的重要因素,近些年玉米控旺除了採取加強管理這個農業措施外,採用植物生長調節劑控制玉米旺長已經被廣泛應用到玉米栽培過程中了;玉米控旺是指在肥力較好,雨水充沛,長勢過於旺盛的田塊,採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在玉米有旺長態勢的時候,透過化學藥控技術將玉米的高度降低,讓玉米葉片舒展趨於合理,使玉米的莖節變得粗壯,莖節變短,穗位下移;讓玉米抓地根位置上移並叢生,促使玉米根系發達,植株健壯,高度合理,長勢均勻,抗倒伏能力強,增產效果明顯。玉米控旺的最佳時機有玉米種植研究成果表明,玉米控旺的關鍵時機在大喇叭口時期,也就是玉米初始拔節的時期;而玉米初始拔節在9至12葉期,約為植株50釐米高左右,農民稱為膝蓋高度;這個時期是玉米拔節的初始階段,如果玉米種植地肥力雄厚,氮肥含量充足,風調雨順,雨水充沛,溫溼度適宜,各種生殖條件利於玉米快速生長,玉米的生殖節奏加快,玉米單日增高明顯,莖稈開始膨大,莖節變長,葉片肥厚油綠並開始舒展,這種玉米快速生長的態勢就屬於旺長;玉米旺長的危害很多,玉米旺長會過度吸收土壤中的氮含量,致使玉米莖葉脆嫩,韌勁下降,玉米易倒伏折斷;玉米旺長會致使玉米穗位上移,加重玉米基部和根系承重力;玉米旺長,還會致使玉米養成壯大植株的慣性,忽視孕育果實的最終目的,致使產量下降;為了抑制玉米旺長勢頭,採取在玉米開始拔節的時期用生長調節劑控制旺長,可以控制玉米植株的高度,使玉米長勢更加合理,從而起到控旺增產的目的。玉米是否控旺的主要依據一,品種;玉米是否需要控旺與種植的品種有關,如果種植的玉米屬於矮化品種,植株長勢合理,就不需要進行控旺;比如登海117,隆平392,今來918等新矮化高產抗倒伏穗大品種,不需採取控旺措施;如果種植的玉米屬於高大型品種,生長過程中需肥性很強,有旺長的勢頭,例如普通型玉米品種就需要採取控旺措施;二,土壤肥力;玉米控旺與否還要看土壤肥力情況;如果玉米種植地施入豐富的農家有機肥,而且還配施了大量的氮肥與微肥;土壤肥力雄厚,地力延續性強,氮肥含量充足,植株長勢旺盛,這種土壤種植的玉米就需要採取控旺措施;如果種植玉米的土壤貧瘠,肥性很差,氮肥含量和各種微量元素匱乏,植株長勢瘦弱,生長速度緩慢,即使到了控旺關鍵期,也不要採取任何控旺措施。三,苗情長勢;如果玉米長勢旺盛,葉片油綠,葉片寬闊能夠正常舒展,生長速度快;在拔節初期就能看出莖節增粗,節點延長,增長高度明顯,有旺長的態勢,這種情況就需要及時採取控旺措施;如果玉米植株長勢弱,植株纖細,葉片黃化,生長速度緩慢,這種情況就不需要採取控旺措施,或者不要立即採取控旺措施。四,生長環境;如果玉米生長溫溼度適宜,晝夜溫差很小,光照程度良好,土壤溼潤,酸鹼度適中,土壤肥性好,微量元素豐富,各項生長環境非常適宜玉米旺盛生長;這種情況,有必要對玉米採取適時適宜的控旺措施;如果玉米種植地生殖條件惡劣,土壤肥性差,土壤偏酸或者偏鹼,晝夜溫差大,光照程度低,玉米長勢不穩定,這種情況就不需要進行化學控旺,相反需要及時採取促旺措施。五,旱澇程度;如果玉米在拔節初始期遇到連續高溫乾旱天氣,久旱無雨,玉米葉片蒸騰量大,土壤含水量低於正常水平,土壤墒情差;玉米長勢弱,玉米有黃化或者有綹葉卷葉萎蔫現象的時候,就不能進行控旺過程;而土壤含水量適中,土壤溼潤,風調雨順;玉米生長順利,長勢旺盛則需要採取必要的控旺措施。結論玉米控旺要緊抓關鍵期,本著苗旺則控,苗弱則放,綜合審視,具體情況,區別對待的原則,不能將控旺適宜時節和控旺關鍵時機作為控旺的唯一標準;玉米控旺需要綜合品種,肥力,長勢,苗情,生長環境,氣候條件,乾旱程度等因素,科學評定玉米是否達到需要控旺標準,不要錯誤的採取控旺措施,否則會給玉米生長帶來負面影響。綜上所述,7月上旬雖然是玉米的控旺關鍵時期,但玉米麵臨乾旱少雨墒情差的局面,所以不建議立即進行控旺過程,再推遲幾天視情況而定。
-
4 # 十星科技
控旺劑不能推遲。但是絕對不是你所說的【7月中上旬】,因為這個時候已經太晚了。這是需要告訴大家幾個【真正的科技】:
第二,遇到乾旱,控旺劑可以減量,但是不可以推遲,而且噴施控旺劑必須新增“多元微肥”——為了提高抗倒效果且預防控旺劑帶來的誘發早衰的弊端因為,減量使用控旺劑,不但起到預防倒伏效果,而且還能抗旱。但是所有的玉米控旺劑都是“乙烯利”成分,提高了玉米抗倒能力的同時也有誘發玉米早衰的弊端,必須加配“精兵強將”或者“藍色晶典”等多元微肥以化解弊端,且同時提高抗倒能力,且起到其它抗病抗旱又耐鹽鹼等作用。
第三,如果玉米株高超過2.6米,還是2次控旺的“二控八防”為好 -
5 # 歷史天空一朵雲
玉米需不需要控旺,遇到高溫乾旱是否要推遲?現在馬上進入7月份了,相信農民朋友們已經在考慮這個問題,心裡有了確切的打算,尤其今年北方天氣乾旱少雨,不能再按照往年的管理模式進行了,必須做出適宜的調整計劃了,當然這是非常正確的。
在往年風調雨順的情況下,玉米容易出現旺長,達到一人半的高度,玉米不是高粱,長這麼高確實是多餘的,關鍵是它沒有高粱的根系發達,缺少抓地能力,後果就是容易倒伏或折斷,導致減產甚至絕產。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杜絕災害產生的損失,人們對玉米採取了矮化措施,助壯素,控旺素之類的農藥得到廣泛推廣和普遍使用,也確確實實起到了不錯的成效,如果不是特殊年份,相信農民也是非用不可的,玉米打了控旺素,心裡才有踏實感。
但是,使用控旺素也是有些條件限制的,決不是必須用不可,或者是以為用了莊稼才長的好,其實這些都是思想上的小誤區。控旺素美其名曰生長調節劑,長勢良好它能調節什麼呢?明顯是起抑制作用嘛,是與調節意思不相符合的,沒有越調節越長的矮的道理。
象今年這種乾旱少雨的情況,噴灑控旺素需要觀望天氣情況了,暫時推遲是需要考慮的。因為馬上進入7月份了,雨季就要到來了,而目前玉米的實際生長情況仍然是缺水,乾旱限制了玉米的生長速度,不論到沒到最佳的控旺高度,暫時還是不需要控旺了。如果過早地使用控旺素,就會抑制玉米的生長,本來長的就不怎麼旺象,這不是給玉米的正常生長幫倒忙嗎?所以,控旺時間要推遲,觀望7月份的天氣情況再決定吧。如果今年整個雨季不下雨或偏少,就不需要控旺了,但是對有水利條件的地方,還是需要靈活掌握。如果這個雨季雨水充足了,玉米出現爆炸式瘋長狀態,達到了適宜的高度,就不能再觀望了,要適時控旺。
有朋友說控旺之後莊稼地裡下澇了,對控旺效果就不必多說了,如果打了控旺素,天氣又幹旱了怎麼辦?唉!這還能怎麼辦呢,只能說,我們努力了,一切取決於天意,天意是不可戰勝的。
我自家種了三畝地,雖然說畝數不多,管理方面也是不敢怠慢,很上心的,應該有的一樣不可缺少,但是自從有了助壯素就從未使用過,玉米長的高矮孬好也從未倒伏過,對玉米實施控旺今年更沒考慮過,因為從思想上對此一類藥物有些牴觸感,能夠讓玉米停止生長的,說明它存在反生長元素,具有除草劑,催熟劑,棉花催開劑等藥物的相同性質,對糧食安全和人身健康都是不好的,我才不相信起什麼調節作用。當然這是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其它人,所以我想,只要是人為能夠改變的條件就儘量去改變它,如果做好以下兩點,完全可以免去這一套管理辦法的。
1是選擇低矮的玉米品種:低矮的玉米品種成色很好,從苗期就比較粗壯,根系發達,結的玉米棒子又粗又長,憑經驗來說,這種玉米雖然長勢喜人,但是並不格外高產。棒子的柄子很長,而且粗軸,給人只是一個高產的感覺,它的優點是低矮,粗壯,抗倒伏,基本上不需要控旺,省工省力又省錢。
2是不可貪密:在玉米播種時就應該掌握好行距,如果行距寬一點,株距密一些也是沒問題的,反之,就要求株距遠一點,兩頭必須著一頭,這些都是可以靈活掌握的。如果稀罕那點地,即不講究行距,也不講究株距,玉米缺少生長髮展的空間,那隻能往高處長了,這就是所謂的旺長吧,不採取控高控旺能行嗎?大家覺得有沒有道理呢?
玉米需不需要控旺,還要考慮所在的地質地況。
1沙質地:這種地是最差的地,農民稱這種地是"喂不飽”的地,也就是說上多少肥料也不肥沃,吃水多幹的快,種出的莊稼沒有旺象樣,這種地質的玉米當然不在考慮控旺之列。
2鹼質地:這種地含鹼量比較大,地表常有白色鹼粉析出,具有保溼性,雖然不太適應玉米生長,但是一旦適應下來就會長勢茁壯,由於這種地出苗率比較低,稀稀拉拉的也就不考慮什麼控旺了。
除了以上兩種地質,乖下的都是優質高產田了,當然就存在控旺的必要了。下面再說一下地況:
地勢高的地和地勢窪的地都應該考慮控旺,原因是:高地易排澇但是難抵狂風肆意摧殘,如遇暴雨倒伏難免,而窪地排澇困難,自然應該提前考慮莊稼的控高問題,至於窪地能不能保住玉米的完好無損,並不是打了控旺素就可以挽救的。
總之,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尤其今年這種南澇北旱的極端天氣,對於玉米的田間管理增加了很大的難度,必須提前有充分的思想考慮,做到以不變應萬變的思想準備,積極面對玉米的生長狀況,結合天氣情況做出合理的判斷,才能在這個不同尋常的2020年爭取有一個比較穩定的好收成。
-
6 # 三農參謀
如在7月中上旬遇高溫乾旱,玉米的控旺也不能省,也不能錯過這個控旺的關鍵時期。也許你覺得遇到高溫乾旱,玉米長勢會受到影響,玉米棵子長不起來。如果打了控旺藥,玉米會受乾旱和控旺藥的雙重打擊。或許你還有這樣的盤算,控旺藥要打,但待等玉米棵子以後旺長了再打。
玉米6-10葉期,正處於小喇叭口時期,這個時期是用藥控旺的最佳時期。如果控旺過早,也就是6葉期前用藥,會導致玉米株高較矮,不能為玉米植株的生長髮育提供足夠的營養,後期產量肯定會受到影響。如控旺時間過晚,如12葉期以後才用藥,玉米的穗下節間已趨於定型,此時用藥已經起不到縮短穗下節間的控旺作用了,使玉米的抗倒伏能力沒有得到提升。另外,此時用藥控旺會控制玉米植株的上部節間,這會影響雄穗的分化進而影響植株授粉。最終會影響玉米的產量。
也有人說,甚至一些控旺藥劑包裝上標示,玉米控旺最佳時期是6-12葉期。其中6-10葉期,剛才也提到是玉米的小喇叭口時期,此時用藥控旺最適宜。10-12葉期,是玉米的大喇叭口時期,說實在話,出於這個時期用藥控旺,已經有些遲了。所以說,玉米控旺還是選擇在玉米的小喇叭口時期。
剛才提到玉米6-10葉期要進行控旺。怎樣判斷玉米進入6葉期這個關鍵點呢?這個很簡單,就是玉米幼苗從下往上數,玉米長出六片葉就說明玉米進入小喇叭口時期啦。其實還有個判斷玉米進入6葉期的小技巧,就是玉米第五片葉葉面是光滑的,第六片葉是毛糙的,葉面佈滿了絨毛。長沒長出第六片絨毛葉可以作為打控旺藥的重要節點。
回覆列表
玉米控旺時期是玉米6-13葉,最好在玉米7-9葉期打控旺藥最好,控旺又增產明顯。如果此時期苗弱、天氣乾旱,不建議打控旺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