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氣象資訊

    科學研究顯示,3歲之前是一個人大腦發育的重要時期。一個人出生時腦重量只有370克,第一年年末時,嬰兒腦重就已經接近成人腦重的60%;第二年年末時,約為出生時的3倍,約佔成人腦重的75%;到3歲時,嬰兒腦重已接近成人腦重的範圍,以後發育速度就變慢了。所以孩子在出生後2~3年內,無論在生理和心理方面,良好的育兒刺激對大腦的功能和結構都有重要的影響。

    3歲小孩教育要注意什麼?

    3歲兒童的科學教育,並不在於教授科學原理,而是透過實際的生活經驗,引導孩子建立觀察自然、愛護自然、探索自然的正確態度,進而啟發其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孩子在此時,好奇心強,求知慾旺盛,喜歡運動、遊戲,正確科學的啟蒙教育,不僅可以開啟孩子的智力,培養孩子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還可以培養孩子良好的個性品質,孩子對科學產生興趣,往往出自偶然的發現。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有意的安排與引導,可以激發孩子探索科學世界奧秘的興趣,並幫助孩子掌握基本的探索科學的方法,有利於孩子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

  • 2 # 零起步學做飯

    常言說:“3歲看到老。”這句話並非空談,科學研究顯示,在成長的過程中,一個孩子3歲之前的生長髮育會影響其一生的發展變化。

    3歲看老的科學依據

    科學研究顯示,3歲之前是一個人大腦發育的重要時期。一個人出生時腦重量只有370克,第一年年末時,嬰兒腦重就已經接近成人腦重的60%;第二年年末時,約為出生時的3倍,約佔成人腦重的75%;到3歲時,嬰兒腦重已接近成人腦重的範圍,以後發育速度就變慢了。所以孩子在出生後2~3年內,無論在生理和心理方面,良好的育兒刺激對大腦的功能和結構都有重要的影響。

    3歲小孩身體發育指標

    男童:身高86.3-2735px;體重10.61-20.64kg;頭圍45.7-1337.5px。

    女童:身高85.4-2702.5px;體重10.23-20.10kg;頭圍44.8-1315px。

    注:以上資料根據衛生部《中國7歲以下兒童生長髮育參照標準》整理而成。

    3歲小孩的能力指標

    語言能力:1、基本掌握母語口語對話。3歲的幼兒,基本上掌握了母語口語的表達。2、情景性語言。只有結合此時此刻的情景,並輔以手勢、表情,才能夠表達出比較完整的意思,才可能讓成人理解幼兒的思想。

    運動能力:1、寶寶會走、跑、跳、站、蹲、坐、摸、爬、滾、登高、跳下、越過障礙物。2、寶寶已經會拍球、抓球和滾球,能接住2米遠拋來的球。3、需要多集中點兒注意力才能踮著腳尖站或單腳站一秒鐘以上。

    3歲小孩的營養飲食

    3歲寶寶正是長身體的時候,為了維持寶寶的正常生理功能和滿足生長髮育的需要,每日必須供給寶寶不可缺少的營養素,例如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維生素和水。

    為了促進寶寶智力發育,可適當增加ω-3的攝入,目前世界上所知ω-3含量最高的食物是蘇子油,其ω-3(α-亞麻酸)的含量可以達到65%以上,是橄欖油含量的60倍,是核桃油含量的6倍。

    如果寶寶媽媽能在孕期就補充充足的α-亞麻酸,孩子的智商將能提升20%-30%,且寶寶視力發育也會更加成熟,後天形成近視的機率將大大降低!三歲以內的幼兒可以每天食用2~3ml蘇子油,可以將蘇子油新增到寶寶的米粉、果泥、蛋黃、營養粥、雞蛋羹等輔食中。

    3歲小孩教育要注意什麼?

    3歲兒童的科學教育,並不在於教授科學原理,而是透過實際的生活經驗,引導孩子建立觀察自然、愛護自然、探索自然的正確態度,進而啟發其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孩子在此時,好奇心強,求知慾旺盛,喜歡運動、遊戲,正確科學的啟蒙教育,不僅可以開啟孩子的智力,培養孩子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還可以培養孩子良好的個性品質,孩子對科學產生興趣,往往出自偶然的發現。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有意的安排與引導,可以激發孩子探索科學世界奧秘的興趣,並幫助孩子掌握基本的探索科學的方法,有利於孩子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

  • 3 # only135028594

    在《現代人格心理學歷史引導》(B·R·赫根漢著)一文中,有關德國心理學家愛利克·埃裡克森的關於生命成長階段的文字。他認為生命是由出生到死亡8個階段所組成。其中0~3歲就分為兩個階段。

    0~1歲,基本信任對基本不信任。他解釋說,這個階段的兒童最為孤弱,因而對成人依賴性最大。如果護理人能以慈愛和慣常的方式來滿足兒童的需要,兒童就會形成基本信任感。反之,兒童就會形成不信任感。信任感佔優勢的兒童具有敢於冒險的勇氣,不會被絕望和挫折壓垮。得到信任的兒童敢於希望,這是一個注重未來的過程;而缺乏足夠信任的兒童不可能懷有希望,因為他們必須為需要是否能得到滿足而擔憂,他們被“目前”所束縛。

    1~3歲,自主性對羞怯和疑慮。這個階段,兒童迅速形成許多的技能。因而,兒童從這時起就介入了自己的意願與父母意願相互衝突的矛盾中。這個階段,如果兒童形成的自主性超過羞怯和疑慮,就會形成自我控制和意志力這一美德。

    也就是說,勇氣,自我控制,意志力這些在0~3歲就已經形成,而這些品德,對一個人的一生是多麼重要,所以說老話也不是沒有道理!

  • 4 # 盼寶的快樂時光

    我不理解這句話在何種語境,何種文化和人文景觀中誕生的,所以解讀的可能有些偏頗。我傾向於把它理解成這樣一個問題:在一個較早的年齡階段,能不能看到一個人一生的發展?(我們這裡把“三”看成是虛數)。而這個較早的年齡階段我無法具體的量化,可能比三歲早,也可能比三歲晚些。但是,早到一個什麼程度依然是一個問題。是早到當一個受精卵細胞組成時,還是早到一個兒童開始建立完善的知覺和意識(3 歲),或者智力發育完全(7~11 歲),這是一個問題。

    而既然要“三歲看老”,我們先談人“整體的發展”,也就是人們的“外貌”。而外貌分兩部分組成,一個是長相,另一個來自氣質。

    我們說的長相方面是指,當給我們一個多大的兒童,我們建立了這個兒童的三維影象後,能夠完全預估其成長年齡段所有面孔、身體的變化?這個兒童的年紀是否高於或者低於“三歲看老”的界定?僅僅從身高上說,“三歲”就不大可能看老。“二十三串一串”也是一句老話。我們會發現,俗語的模糊性依然制衡了我們精確的探討,各種“老話”、“俗話”甚至出現自相矛盾的狀況,比如“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但是為什麼“三個和尚沒水喝”?這種自相矛盾性迫使我們必須限定俗語的語境,假設條件。

    而另一個關乎整體性的問題,就是個人的氣質。在心理學上,將個人氣質歸類為心理活動。那麼這就涉及到人格的問題,每個人的心理活動狀況,與其際遇、發展有密切相關,不同時間段,人生階段每個人的心態也會帶來變化,所以一個人一生中,個人氣質都在發展著變動。而即便在短時間內,由於際遇的不同,也使得人的心態波動,從而影響氣質。所以這麼看來,氣質也不大成立。但是有研究證實,確實在嬰兒早期就存在天生的“氣質差異”,但是也證實這種天生的氣質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能夠隨著教養和遭遇的不同發生變化,特別是人們人生中遭遇的第一次大的轉折,對人的認知和氣質產生很重要的影響。

    另一個,就是我們要談的很重要的就是人格等方面的問題。這個問題是心理學上引起最多爭端,又最引人注目的話題,就像光的問題之於物理學——先天和教養哪個決定了人格,則是心理學的歷史焦點。談這個問題前,我們必須明確一個大的方向,就目前而言,學界普遍認可的是環境因素與先天因素互動作用,不可分割。但我們很難確定這樣的觀點是不是一種對先天和後天影響的折中,而不是類似光波粒二象性那樣對光學理論的整合。

    近年來,由於生物技術的發展,也由於生物方面更容易出成績,在先天因素影響,逐漸出現抬頭,這也是一大趨勢。其代表要數明尼蘇達的雙生子研究。選取同遺產基因幾乎完全相同的同卵雙生子為實驗物件,透過對不同因素下他們的生理和心理對比,來分析先天因素的影響。其中有在不同家庭文化下,兩個雙生子的資料對比:

    其生理得分,腦電波活動與血壓、心率等,相似度超過了 9 成,這並不令人驚訝;其智力相似度根據不同的量表測試(主要是韋氏成人量表和瑞文智力量表,韋氏的相似度在 7 成左右,瑞文達到了極度相似的 1.02);人格方面,也總體達到驚人的 9 成(用的加利福尼亞人格問卷和 MPQ 多維人格問卷);心理興趣為八成;宗教信仰 9.6。

    我喜歡一句評價雙生子實驗的話:這個實驗證明,先天因素可能比除了弗洛伊德以外所有的心理學家認為的都要大。當然,這個實驗的批評也很猛烈,特別是對於它的變數控制的嚴謹性問題,比如它在對比同卵雙胞胎(基因型相同)與異卵雙胞胎假設相同家庭下的孩子成長環境是相同的,但其實並不同,想想一個存在和你一模一樣面容的兄弟或姐妹,你們的人生經歷可能發生很大變化。還有許多人批評其忽視了一些未知的環境變數等等。但不得不承認一點,先天因素在這場紛爭中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從 20 世紀 40 年代橫掃心理學領域的行為主義,也就是環境因素決定論中爭取了優勢地位。

    在 1999 年,實驗的主要領導者鮑查德評價明尼蘇達雙生子實驗時,他總結道,從整體上看,人格中 40%的變異和智力中 50%的變異都以遺傳為基礎(Bouchard,1999)。另一個我看到的資料,來自奧斯丁德州大學的約翰.裡林(John C. Loehlin),他認為,整體上有證據證明遺傳因素的成分只佔性格變化中的 40%。關於雙生子實驗的另一部分研究,對比收養的孩子與其養母與生母的關係,他們發現只有 25%的變異可歸結到遺傳中去。有趣的是,收養孩子的性格與其生母而不是養母更相似哦。這些研究,證實了在人的性格差異範圍中,25%至 50%有遺傳決定。也許能夠解釋為何美華人的性格差異比單一種族的國家大,比如亞洲國家中的日本等。

    至於說到決定一個行為被何種因素影響本身,另外一本書,《社會心理學》的作者戴維.邁爾斯在總結斯坦福監獄實驗等情境影響時說,單獨的人格特質對於人行為的影響只有 8%左右,而單純的情境影響也好不到哪裡去,大約在 11%上下波動,而中間真空的地帶,可能是兩者互動作用的共同結果。這也許能夠讓我們有所啟發,也許基因和後天環境本身的影響並不絕對的一分為二,甚至目前確立的基因 40%的影響也很可能混入未被考慮的文化、教養、社會暗示等等因素。而本質上,基因和環境,更像是兩把不同的樂器,在各自按照不同的曲調共鳴中,演奏出“我們”。

    所以,我們問這個問題:是否能夠三歲看老?如果給出一個嚴苛的資料,我相信這是站不住腳的。就像戴維邁爾斯在討論行為影響時對人格和情境因素絕對論的嗤之以鼻,我們同樣對於先天和後天教養絕對論不屑一顧。我更喜歡描述兩者關係的話是這樣的:先天與後天因素的影響,不是簡單的疊加,而是如同化學中兩種化合物的反映,重新生成了另一種物質。所以也應了我們開頭定下的大方向,先、後天影響,無論是絕對的遺傳決定論,還是被人們最常提及的絕對環境決定論,這樣極端的態度都是沒有市場的,都正在式微,並讓位於相互影響說。

    但是我們最近發現,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生物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生物學科事實上取代了原本居於不可撼動的“科學女王”的物理學,成為目前最熱的科目。這使得我們從生物角度得到更多,更大量的證據來佐證先天因素,所以目前我們能夠看到,與之相關的領域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When we talk about self,we’re talking about the way in which the biological being a person. Becoming a person is a social endeavor .You can be a biological being all by yourself , but to became a person , to became a self , you have to engage with or take on or incorporate the cultural meanings , cultural ideas, cultural practices. You have to use those to become a person.You can’t be a self by yourself.You can be a biological entity, but to be a person, to be a self, you have to do it in some set of culture-specific ways.當我們討論自我的問題時,我們就是討論一個生物體變成一個人的過程。成為人就是為社會化而努力。獨自一個人的時候,你只是一個生物意義上的人,但若成為一個真正的人,成為你自己,你得接觸、承擔或同化文化的內涵、理念極其實踐。做到這些,你才能成為一個人。你不能憑一己之力發展出自我。你可以成為一個生物學上的人,但要成為你自己,你得遵循某種文化規定的特有方式。

    無論是你是偏向先天決定論,還是後天影響說,我們都要探討一個問題,(就如同我在開頭時對題目的探討一樣)在我們的談“人”這個詞的時候,究竟是基於一種什麼樣的語境,它所表達的意思是否唯一?如果這樣來確立“人”的標準,也許我們會發現我們的爭論就少了很多。

  • 5 # 果果愛分享

    到了三歲左右,孩子的大部分敏感期已度過,心理生理經過鍛鍊探索,初步形成心智。所以三歲看老是有科學依據的,但不絕對。有些孩子可能因為某種原因,敏感期沒有被正確引導,在三到六歲,會再次進行修復,敏感期再次出現,而有些敏感期會持續,比如執拗敏感期,三歲左右就出現了,但如果沒有得到發展不被接受,可能到五歲了還是那樣。敏感期的出現,就是引導父母在合適的時機用合適的方法教育孩子,可以事半功倍。

  • 6 # 6327519

    大部分人三歲就是能看老,看子女有沒有出息就看父母就可以了,小部分不是這樣,知道改知道痛知道變知道學,知道從別人那吸取教訓,知道學別人的長處,聰明人可以從每個人身上都可以學到知識不管是好人還是壞人好事和壞事,就像我父母他們關係非常差吵了一輩子他們就是我的反面教材,我照樣可以從中學到知識,找到他們吵架的原因,不學他們就可以了

  • 7 # 鴨梨心理

    遺傳和環境對於人起著很大的作用。遺傳因素大部分情況下我們是不能夠決定的,但是環境對於我們個人的改變卻是巨大的。就像偉大的心理學家華生曾經說過,給我一打健康的嬰兒,一個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環境,我可擔保,不論他父母的才幹、傾向、愛好如何,他父母的職業及種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願把他們訓練成為任何一種人物…醫生、律師、藝術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強盜。這個言論雖然有很大的爭議,但是他卻說明了環境對於人的巨大的作用。

    “呀,都這麼大了,小時候我記得還那樣那樣...”我們經常聽到有人這麼說。一個人小時候有沒有本事,一定程度上取決於他的遺傳因素,可能是智力或者身體有一定的缺陷,但是也不能肯定地說孩子長大以後就一定成為沒出息的人。一個人小時候再聰明,可能後天的環境的不良,就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巨大的影響。孟母三遷,遷到一個好的環境,才停止,那如果孟母再孟子小的時候不這樣,後面孟子取得的成就,也不一定會這樣輝煌。

    所以我認為,事物都是變化發展的,人更是一樣,我們在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的同時,就不會對這一問題有太多的疑慮了。成長環境的好壞、接觸的人物、遇到的事情等等,都可能會使一個優秀的人變成一個十惡不赦的壞蛋。小時候可能只代表小時候,我們都是一個變化的個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七星瓢蟲是益蟲麼,8、9、10、11星就是害蟲?他們不是一種生物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