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沉睡的天堂
-
2 # 世界史圖鑑
明清鼎革一直是一個很熱門的歷史話題,我們通常都在以民族和文化的角度去思考這一問題的得失,但是卻很少在社會生產力的角度去思考,為什麼明朝失去天下?而清朝能夠成功入主中原.
其實從生產力的方面去解釋的話,這一問題很簡單,就是土地問題,清朝比明朝解決得更完美,並不是說它一點問題都沒有,只是相比較而言,明朝喪失了自己的話語權,清場其實並沒有改革任何土地制度,也沒有進行創新,只是將明朝曾經丟掉的傳統生產製度重新搬了回來,穩定了社會生產,使社會的各個行業出現了恢復現象,從而坐穩了明朝的江山。
不錯,在我們提到清朝入主中原時,明朝內部百廢待興,建立一個統一王朝,對當時的清政府而言難上加難。但是他們抓住了歷史所給他們的機會,恢復了曾經因為土地兼併而破壞的封建土地生產關係,不僅使得自己與明朝居民的矛盾得以緩解,而且也恰到好處的解決了明朝末年的問題獲得民眾認可。
在具體做法上,首先清政府暫時恢復了明朝原先的土地所有制維護地方地主階級的基本土地利益,同時將大部分明朝的優質土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在有恆產者必有恆心的基礎之上,地方基層官吏開始傾向於歸順清政府,既可以打擊流民暴亂和農民起義,也可以保證自己的土地財產不受大環境的損失,這些人組成了清政府統治的基層領導班子,迅速被清政府穩定了各地局面。
對明朝藩王擁有的土地,清政府一律收歸國有,一些造成既成事實的被民眾掌握的國家土地清政府也一併授予民眾繼續開墾荒地,這使得基礎農業生產得以迅速恢復,生產力得以快速提升,然後清政府直接效仿明朝原有的賦稅勞役制度,尤其是張居正時期的一條鞭法,這在明朝末年徒有其表,但是清政府真正進行了改革,恢復了土地封建關係,某種程度上是個南方的明朝小朝廷,在北方的民眾當中失去了正確迴歸現實性。
但也並不是說明朝敗亡以後,清朝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對的,在具體的執行層面,清政府依然有圈地這一重大錯漏,貴族們圈佔了大量的土地,並且長達40年,很多民眾為了生計被強迫拿納入到了莊園之中,因不堪勞累而成為流民逃脫,官府以及貴族的控制,也加劇了社會危機。
據不完全統計,清政府在前期圈地共計15億畝,大部分都是北方的優良土地,而一些土地並不肥沃,普通民眾用於耕種,甚至還進行移民,但是不論是圈地運動,還是將藩王的土地分給明朝民眾,這都不是非此即彼的關係,幾乎是同時進行,也體現了清政府在建立全國統治的過程當中的一種矛盾和混亂。
總的來說,圈地運動主要是把明朝往事遺留下來的莊園,據為己有分給八旗將士,對於真正的普通民眾而影響並不大,因為這些莊園本身也不屬於民眾的,而圈地運動圈佔的土地,雖然造成了大量農民失去土地的現象,但是這些農民一部分是地主和原來有土地的人,一部分是戰亂時期獲得明朝藩王土地的普通農戶,這些人即便在合法的情況之下,也拿不出來自己為什麼擁有土地的合法資格?
所以某種程度上清政府圈佔的大量土地,依然是明朝時期普通民眾在法理上無法擁有的土地,但是當清政府進行分配土地的時候,大量在明朝時期沒有分土地的農民獲得了耕作的權利,這一政策的輻射範圍以及提升民眾好感度,比圈地運動更有意義,也進一步保證了清政府在中原地區站穩腳跟。
而且更重要的是,清政府建立了一套有效的手段,確保政墾荒,將農業發展視作自己在中原地區長久存在的根本國策。在恢復封建土地制度,停止圈地的情況之下,招攬各地流民一部分將其遷到關外從事農業生產,一部分畫地為牢,將地方比較優良的土地也分給民眾,並班給執照普通民眾用力耕作,並且六年免稅休養生息,這一點清政府做的十分出色。
各種農具都由政府提供,在生存面前,民眾支援了清政府,也選擇了清政府,即便之後的土地所有者拿出證件想要回到自己的家鄉,地方官員也不會將已經分配出去的土地收回來,而是在其他地區換一塊同等面積的土地,歸還給原來的土地所有者,從而保證了各方利益都不受損失,而耕地面積也因此擴大,雖然這也存在虛假彙報,瞞報的現象,但是清政府對其管控十分嚴厲,已經發現就直接處罰,一定程度上也保證了政策的實行。
我們可要知道,在明朝中期以後,大量的民眾成為流民,沒有自己的土地被迫流離他鄉,而清政府在前期錯誤土地政策之後,迅速改變。利用十數年的時間,就是大部分的民眾獲得土地安心生產,這保證了北方民眾至少在生存方面對清政府抱有好感,或者對於南方的小朝廷沒有那麼思念,與當時的南方和農民軍的勢力範圍內的社會生產形成了鮮明對比。
清政府才由此在中原紮下根基,不會如當初一般擄掠一番,最終退兵,而南方的小朝廷一些人則幻想著,清王朝根本沒有能力長期統治中原地區,終究會退出關外,並且在內部爭權奪利,土地改革也一直沒有進行,反而大肆兼併,對農民軍也抱有敵意,雙方在社會生產力方面的一高一低,以及對生產力的重視,最終決定的明清鼎革,從而改變了之後的歷史發展方向。
-
3 # 看透江湖
大家好,不用聽別人胡說八道,想當然。請讓我一針見血,只指問題核心。
明朝跟清朝根本沒有誰做的好,誰做的不好。是時代,造就了明朝滅亡,造就了清朝。跟是誰執政沒有任何關係。跟是哪個朝代沒有任何關係!任何朝代到了那個時期必然是那個結果!
因為船舶技術提高,大航海時代到來,因為美洲銀礦,(墨西哥銀礦跟秘魯銀礦)還有1562年到江戶時代這漫長的400多年時間裡,位於日本島根縣大田市的石見銀礦是日本乃至全世界最大的銀礦。的發現。
大量白銀走私進來,衝擊明朝銀本位。明朝的核心貨幣就是白銀。當然也有銅錢。但是日本只要不停止採銀礦,就可以買走明朝的米,面,糧食。也就是說,日本當時掌握了明朝核心貨幣發行的數量。而日本的銀礦是全世界銀的三分一的當量。雖然明朝同時出口的還有,絲綢,瓷器,茶葉,但是糧價持續走高,銀的購買力災難性下降。
所以說很不幸,明朝正處於那個日本瘋狂產銀的時代。所以說不管什麼朝代,只要到了那個時期。必然會江南手工業繁榮,可是糧價飛長,災民邊野。
當然明末還有小冰川期影響,我們這裡不多提,大家都知道。
明中期之前可以查閱,顧炎武詞條《日知錄》的記載:洪武十八年的規定鈔五貫換米一石,銀一兩換米兩石,那麼鈔十貫就抵銀一兩。
明朝永樂年間,南京的米價一兩銀子能換七八石大米。明朝一石有多重呢?《中國曆代糧食畝產研究》給出了答案,約合76.75公斤。
萬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米石1.6兩銀子。崇禎十五年(公元1642年),米石漲至3.6兩,創造了歷史新高。相較明末普通士兵,年餉不過48兩。急劇的通貨膨脹,是明朝滅亡的重要原因。
自萬曆中期以後米價再也沒有回到過六七錢的價格,都是在一兩開外波動,崇禎時期,根據葉夢珠的記載是江浙米價“以二三兩為常”。
江南地區米價居高不下,江南以外的地區也同樣如此,陝西地區有碑文記載“稻米粟米每鬥二兩三錢”。
再說一下,限制了古代人口增長的,一直是生產力。當然近代工業化肥,雜交水稻,農業機械時代我們不提,說一下古代,一直是和平時期,人口增長,然後糧食不夠吃,然後戰亂,甚至改朝換代,人口減少,然後又是和平時期,人口增長。然後繼續戰亂。就這樣無數次輪迴。
如果生產力沒有提高,糧食都被買走,會怎麼樣?很不幸,明朝就是這種情況。
天災其實每個朝代,每個時期都有,甚至黃河長江決口改道,造成大量災民的時期也多了,可是,如果大量白銀衝擊進來,糧食一石3.6兩。什麼概念?
《明史·五行志三》(卷35)稱,“崇禎元年,陝西飢,延、鞏民相聚為盜。二年,山西、陝西飢。五年,淮、揚諸府飢,流殍載道。六年,陝西、山西大飢。淮、揚洊飢,有夫妻雉經於樹及投河者。鹽城教官王明佐至自縊於官署。七年,京師飢,
御史龔廷獻繪《饑民圖》以進。太原大飢,人相食。九年,南陽大飢,有母烹其女者。江西亦飢。十年,浙江大飢,父子、兄弟、夫妻相食。十二年,兩畿、山東、山西、陝西、江西飢。河南大飢,人相食,盧氏、嵩、伊陽三縣尤甚。
崇禎十三年時的饑荒情況時,有如下文字,“北畿、山東、河南、陝西、山西、浙江、三吳皆飢。自淮而北至畿南,樹皮食盡,發瘞胔以食。”“瘞”,音讀yì,是埋葬到地下,“胔”,音讀zì,是腐爛變質的肉;已腐爛變質的人屍肉都要盜出來吃,可見當時饑荒的嚴重程度。
《明史·王宗沐傳》:“ 山西 列郡俱荒, 太原 尤甚。三年於茲,百餘裡不聞雞聲。父子夫婦互易一飽,命曰‘人市’。
” 清 顧炎武 《錢糧論上》:“而民且相率賣其妻子。至徵糧之日,則村民畢出,謂之人市。”
郭澄清 《大刀記》第一章:“近日來,在這 龍潭 街頭,竟設上了‘人市’--三歲的娃娃只換一斗高粱!
蓋前明崇禎末,河南、山東,草根木皮皆盡,乃以人為糧,官吏弗能禁。婦女幼童,反接鬻於市,謂之菜人。屠者買去,如刲羊豕。
康熙乾隆時期,因為大航海時代,美洲甘薯,馬鈴薯(也就是土豆),玉米(皇帝賞賜種植的米)番茄。這些高產農作物到來,畝產變相增加。同樣的土地,生產出更多的糧食,同樣養活了更多的人。
也就是說因為這些高產農作物到來,能養活更多的人,人口才突破限制,不管任何朝代,只要是到了這個時期,必然人口增長。
而乾隆時期,開放了四口通商,乾隆晚期只開放廣州,以廣州十三行為代表,有限制出口,糧食是絕對不允許出口的。同樣江南手工業繁榮。
要知道光一個絲綢,就涉及,桑樹種植,養蠶,棉花種植,紡絲成布,織造,運輸,搬運,銷售。乾隆時期歐洲貴族,能有一套精美絲綢瓷器為時尚。
所以說因為船舶技術提高,大航海時代到來。毀滅了一個朝代,同樣讓一個朝代富足。看文獻,看資料,有時候不想承認,可是沒辦法,任何朝代到了那個時期必然會那個結果。這跟什麼朝代,什麼政策沒有任何關係!
雖然不想承認,但是文獻,資料在哪裡。我說這些希望大家,知道為什麼會這樣結果。我們不能只要一提歷史就什麼閉關鎖國。其實只要深入解歷史的,就知道,閉關鎖國,迫不得已。
乾隆時期,人口增加到3億人。財政每年收入平均六七千萬兩。
算了不多說了。在多說我就成閻崇年了,被人罵什麼遺。明朝,跟清朝,深入瞭解歷史,你會發現,跟你認知的不太一樣。跟網路上小說裡的太多東西不一樣。
明朝看看《明史》《明實錄》《國榷》《明史紀事本末》《明經世文編》等等大量歷史文獻。
清史,可以看《清朝文獻通考》,《清史稿》裡面有關紀、傳。《清實錄》。《清通鑑》。《清會典事例》。《大清一統志》
回覆列表
明清鼎革一直被很多人認為是落後民族征服先進民族的案例,我們更多的是從文化等層面去思考這一層問題,但如果從社會生產力角度去思考明清鼎革,我們可能會得出另一個結論。
那就是代替明朝而興起的清朝,在維護社會生產力方面,比明朝更為先進,這一先進並非是因為清朝推出了哪些獨特而創新的土地生產製度,而是清朝繼承了封建王朝土地傳統生產製度,這一制度因為明朝中後期所積累的種種矛盾而導致惡性土地兼併,從而導致社會生產崩潰,換句話說明朝沒能維護傳統的統建土地制度,導致王朝崩潰。
清朝入中原重建封建土地關係,才是清朝站穩腳跟的現實原因
在清朝進入中原以後,戰亂初定,百廢待興,清朝統治貴族在當時並沒有明確的想要長期入住中原的打算,但是貴族當中長期堅持入主中原,建立統一王朝的少數人獲得統治者的認可,清王朝在中原的統治開始進入實質性階段。
在當時中原民眾並不認為這些所謂的野蠻人可以長期駐紮在漢人境內,也從未想過曾經被土地兼併所破壞的封建土地關係,可以因這些野蠻人而得以緩解,甚至是解決,而當時清王朝的統治者也並沒有預料到自己可以在中原地區恢復原有的土地封建關係,並且獲得民眾的認可,進而站穩腳跟。
在具體的做法上,清政府由簡入難,逐步解決當時在中原地區已經崩潰的封建土地關係。首先就是保留明朝原先已經實行的土地所有制,並且維護這種制度,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是明朝末期大部分的優質土地都處於地主階級以及皇親貴族手中。同時,伴隨著全國性的農民起義,很多地主的田產都被剝奪。
當時劫富濟貧,在各地都十分流行。社會基礎生產秩序一片混亂,清軍在佔領北京以後,便著手修復明朝原先應當遵守的封建土地關係,而這一點,明朝後期完全崩潰。一部分在農民戰爭中被奪走的土地,又落回到原先的地主和貴族手中,初步安定了基層領導班子,並且在土地的劃分名稱上仍沿用原來的明朝藩王名稱,這不僅僅是一個名稱問題,更是基層貴族地主,相應的地方特權得以恢復的直接證明。
另一方面恢復明朝舊有的公田和私田制度,公田是政府所掌握的土地,雖然在明朝後期成為王公貴族們的私家領地,但是清政府在奪得政權以後,將其重新劃歸國家所有,並由政府徵收地租,民間的私田則仍由已經佔有土地的民眾耕作,並且按時向政府繳納土地稅,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之下,由清政府提供生產工具,恢復生產,重新開墾已經荒蕪的土地,民間土地制度以及相應的基礎農業生產得到迅速恢復。
在生產穩定以後,清政府效仿明朝政府恢復原有的賦稅勞役制度,其中最主要的制度就是萬曆年間張居正的一條鞭法,將所有的賦稅徭役合併起來,折成銀兩分攤到田一併徵收,這是中國封建賦稅制度的重大進步,同時也保證在農民不受封建徭役大規模壓迫的前提之下,儘可能增加財政收入。
可以說,清朝在初期恢復的封建土地關係,都是原來明朝已經廢止的,但是卻十分有利於社會安定的土地制度,迅速恢復了地方秩序,某種程度上也使南方的明朝小朝廷在北方民眾當中失去政權迴歸的現實性。
對於清政府來說,圈地陋習一直是繞不過去的坎。但對社會整體而言並不是不可挽回!
清政府對於土地制度的繼承和改革不單單完全取自於明朝,更有一些不值得提倡,甚至應當極力反對的土地政策,比如說圈地法令。在清廷進入北京以後,貴族圈佔了大量土地,圈佔土地的時間長達40年,很多人為了生計問題,強行掠奪北京周邊地區漢族民眾的土地,並且將其據為己有。
在清政府統治初期,共實施了三次大範圍的圈地運動,各個部落貴族都有瓜分,其本質是由於部落內部貪婪的自私的本性,尤其是在圈地運動頒佈以後,各地官員紛紛將漢族民眾驅趕到莊園當中供其奴役驅使,並且圈地範圍十分廣大,大部分都是民眾手中的土地,造成了大量的民眾因不堪壓迫,無法忍受而四處逃竄,保守估計清政府前期圈佔的全國土地共計有15億畝。
當時的農業生產力水平並不發達的時期,導致大量的資源浪費,但是清政府的土地政策具有矛盾屬性,一方面當入主中原的清政府為了籠絡漢人大規模恢復正常的封建土地制度和生產關係,但另一方面,滿清貴族又大肆圈地,兩者並非非此即彼的關係,而是同時進行,這也體現了前期清政府在全國統治建立的過程當中處於過渡期的矛盾與混亂。
清政府一概不予承認,並強行剝奪。圈地法令的大範圍實施,使得土地迅速掌握在清政府的手中,迫使農民離開土地,但這並不意味著清政府無視這些大量農民,更多的是將這些農民遷移到另一處地方,並由政府重新劃撥土地,既能保證社會的基本穩定,也可以保證農民和土地為政府佔有,穩定清政府入中原以後的地方統治。
獎勵墾荒清朝建立穩固統治的有效手段,明朝再無翻盤可能
清政府頒佈的第三條法令,就是獎勵墾荒,並把這一法令視作發展農業的重點,在之前不論是清政府鼓勵恢復封建土地制度,還是圈地移民,更多的是為了保證自身政權的穩固和地區社會的基本運轉,而鼓勵懇荒才是清政府實打實的保證擴張基礎生產的政策。明朝小朝廷很多文人就是賭清軍擄掠而還,不會長期佔有北方,如蠻族一般回到關外。
迅速恢復了明朝固有的土地封建關係,並且十分明確的與明朝當地的地主進行地區安全和土地治理合作,從而增強清政府的經濟基礎和社會影響力,這就使得盤踞在西南部的農民軍和南部的明朝小朝廷,在恢復生產力方面,無法與清政府統治的北方中國相比,在當時雖然大家都對清政府抱有戒心,但是當土地分配法令逐步實施,各地的民眾得到在明朝存續期間,不可能得到的土地。
大量的流民變成了有恆產者必有恆心的狀態。在政治統治上,既維護了清朝貴族和八旗的利益,同時也使政府掌握的勞動力和土地資源,進一步擴大,獲得了一個政權,最為根本,最重要的生產資源。由此清政府才能在中原紮根,而不像其他遊牧和遊獵民族一樣,擄掠而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