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白露為霜65799235
-
2 # 梨叔說史
法正是一個非常有才幹的人,他善於出劃奇謀,深受劉備的重用。撰寫《三國志》的陳壽將法正比為曹操陣營中的郭嘉,郭嘉是曹操最喜歡的人才。只是法正和郭嘉一樣,都比較短命。郭嘉的死導致曹操赤壁戰場的大敗。而法正的死,也導致劉備伐吳失敗。
楊戲:翼侯良謀,料世興衰,委質於主,是訓是諮,暫思經算,睹事知機。
在劉禪時代,擁有發言權的人是諸葛亮。他以相父之尊,丞相之位,一手軍權,一手政權,說一不二,擁有很高的威信。諸葛亮和法正,都是劉備手下非常倚重的人。法正如果不短命,他一定會代替李嚴成為託孤重臣,只是他的早死,才輪到了李嚴。如果法正不死,並且能夠活到劉禪時代,那麼他的命運將會出現什麼狀況呢?
《先主傳》雲:諸葛亮為股肱,法正為謀主。
沒有朋友的日子裡,我一個人經常買醉一、法正的人品不夠正派,朋友少,敵人多,沒法和諸葛亮鬥法正在劉備心目中的位置,相當於郭嘉在曹操心目中的位置。這一點諸葛亮非常清楚。也正因為此,諸葛亮反而比較放心。因為劉備是法正的後臺,劉備在世時,法正可以隨意報復當年對不起他的人,甚至睚眥之仇也無有不報。
以正為蜀郡太守、揚武將軍,外統都畿,內為謀主。一餐之德,睚眥之怨,無不報復,擅殺毀傷己者數人。
在諸葛亮看來,無論法正對劉備說什麼,劉備都會言聽計從。
諸葛亮與正,雖好尚不同,以公義相取。亮每奇正智術。先主既即尊號,將東征孫權以復關羽之恥,群臣多諫,一不從。章武二年,大軍敗績,還往白帝。亮嘆曰:“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
因為劉備和法正都是同一類人,彼此吸引。只是劉備死後,法正在政治上就孤立了。因為整個蜀漢朝堂,能和法正說上知心話的人,幾乎沒有了。法正唯一的朋友,就是張松。可是張松早就死了。因此劉備死後,法正在政治上的處境會十分淒涼。因為法正這個人,讓人非常不放心。
法正幫助劉備在漢中之戰中打敗了曹操,曹操非但沒有記恨法正,反而恨自己沒有早得到這個人才。法正給曹操的印象是,他是一個奸雄,很顯然,曹操也比較喜歡他。所謂物以類聚,蜀漢群臣都討厭曹操,他們對法正自然也不會太親近。法正之名,實際上是既不守法,也不正派。他走的路線,都是一些狡詐的法子。
曹操:吾收奸雄略盡,獨不得法正邪?
也就是說,法正陰謀擅長。他的行事作風,也比較陰暗,否則不會那麼輕易得罪人。而諸葛亮則不同了,他一生用的比較多的是陽謀,當然陰謀他也專長。只是諸葛亮給人的印象比較正,連趙雲都十分敬佩他。如果他們兩個人鬥起來,法正只能以一人挑戰一群人,這對他十分不利。
二、法正不夠忠誠,一言不合就想跳槽,性命決定命運
益州牧劉彰,本是法正的主公,手下人才濟濟,文有才幹不下龐統的黃權、忠誠耿直的王累、能文能武的鄧芝、理財能手劉巴、外交人才李恢等等,武有趙雲的師兄張任、不下黃忠的嚴顏、劉備臨死託孤的李嚴,還有一眾實力較強的張翼、吳懿、吳蘭、雷同、孟達、冷苞、鄧賢等人。
陳壽:諸葛亮與正,雖好尚不同,以公義相取。法正著見成敗,有奇畫策算,然不以德素稱也。擬之魏臣,統其荀彧之仲叔,正其程、郭之儔儷邪?
劉備死了,我沒有後臺了,曹操欣賞我,他比劉備死得還早劉彰任用的這些人,無不是德才兼備的人。而法正這個人不太規矩,容易得罪人。劉彰沒少聽說過他的壞話,但是,他本身人才較多,哪裡顧得上理會法正。不過,他好歹給了法正一些官職,雖然不夠大,不足以發揮法正的才能。但是,劉彰也算得上是法正的衣食父母了。因為自己沒有得到重用,法正就和張松出賣了劉彰。因此,在忠誠度上,法正如同魏延。
蔡東藩:張松、法正併為璋臣,璋可輔則輔之,不可輔則去之;必賣主而求榮,殊非人臣之道,松之受誅宜也!法正特幸而脫禍耳,是可為後世之不忠者戒焉。
諸葛亮完全可以在這方面做文章,造一些類似於魏延腦後有反骨的輿論。劉備在世時,諸葛亮可以為法正說一些好話,哪怕別人在諸葛亮面前說法正的壞話,諸葛亮也都替他遮擋。
或謂諸葛亮曰:“法正於蜀郡太縱橫,將軍宜啟主公,抑其威福。”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強,東憚孫權之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於肘腋之下;當斯之時,進退狼跋,法孝直為之輔翼,令翻然翱翔不可複製,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亮又知先主雅愛信正,故言如此。
劉備死後,法正就不會受到這樣的待遇了。如果法正不守規矩,敢和諸葛亮奪權。諸葛亮必須會像收拾李嚴那樣收拾他。沒辦法,諸葛亮對權力太渴望了。劉備讓他盡心輔佐劉禪,實際上是讓諸葛亮幫他把劉禪培養成一代明君。但是,諸葛亮是怎麼做的?蜀漢無論大事小事,只有諸葛亮說了才算。他哪裡把劉禪放在眼裡。什麼事都是諸葛亮說了算,劉禪怎麼可能得到鍛鍊?怎麼可能得到成長?
建興元年,封亮武鄉侯,開府治事。頃之,又領益州牧。政事無鉅細,鹹決於亮。
連劉禪都拿諸葛亮沒有辦法,法正面對強勢的諸葛亮時,他又能有什麼作為呢?
如果被逼無奈,法正只能跳槽。但是,他必然會受到諸葛亮的四處監視,結果,他哪裡去不成。他脾氣又不好,只能鬱悶至極。
三、諸葛亮收拾法正易如反掌,從來沒有他治不了的人,專治各種不服魏延是劉備生前非常重用的大將,在劉備時代,魏延是意氣風發,才能得到了很大的施展。他在政治上也十分得意,漢中太守是張飛想得都得不到的位置。
先主為漢中王,遷治成都,當得重將以鎮漢川,眾論以為必在張飛,飛亦以心自許。先主乃拔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一軍盡驚。先主大會群臣,問延曰:"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慾云何?"延對曰:"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先主稱善,眾鹹壯其言。先主踐尊號,進拜鎮北將軍。
但是,劉備死後,魏延始終被諸葛亮壓制,得不到充分的發揮,還時常有怨言。
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延常謂亮為怯,嘆恨己才用之不盡。
對於魏延說過的話,諸葛亮又怎會不知道呢?諸葛亮只是引忍不發而已,因為他還需要利用魏延。諸葛亮活著時,對魏延是用而不殺。諸葛亮死了之後,他知道沒人能治服魏延,搞不好,蜀漢還會因為魏延而發生內亂,恐怖有亡國的危險,臨終前定計斬殺了魏延。你看看諸葛亮死了之後,還都能算計魏延,讓他死於非命。
秋,亮病困,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作身歿之後退軍節度,令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
以我看,諸葛亮比劉備陰多了,他下手夠狠從魏延的遭遇來看,即便是法正活的時間比較長,諸葛亮也能在劉備死後收拾他。
這個還可以從李嚴的下場可以推測。李嚴和諸葛亮同樣是劉備臨終前的託孤大臣,李嚴得到了蜀漢的內外軍權,還負責鎮守不次於漢中的永安。但是,李嚴一直被諸葛亮打壓,軍權都被收走了。
章武二年,先主徵嚴詣永安宮,拜尚書令,三年,先主疾病,嚴與諸葛亮並受遺輔少主;以嚴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
後來他因為糧草的問題,被諸葛亮貶為了庶人,一生不能重返官場。
亮表嚴曰:“自先帝崩後,嚴所在治家,尚為小惠,安身求名,無憂國之事。臣當北出,欲得平兵以鎮漢中,嚴窮難縱橫,無有來意,而求以五郡為巴州刺史。臣知嚴鄙情慾因行之際逼臣取利也是以表嚴子豐督主江州隆崇其遇嚴至之日都委諸事群臣上下皆怪臣待嚴之厚也。正以大事未定,漢室傾危,伐嚴之短,莫若褒之。然謂嚴情在於榮利而已,不意平心顛倒乃爾。”若事稽留,將致禍敗。”乃廢嚴為民,徙梓潼郡。
在脾氣上,魏延的脾氣比法正還要臭。在本領上,李嚴與法正算是旗鼓相當。這兩個人,都被諸葛亮收拾了。當法正面對諸葛亮時,他會感嘆,沒有了劉備這個後臺,真是人走茶涼。
如果法正低調點,願意傾心輔佐諸葛亮,積極出謀劃策,他還能多活幾個年頭。如果他選擇和諸葛亮對著幹,那麼他的好日子就提前到頭了。
參考文獻:
1.《三國志·蜀書·龐統法正傳》
2.《三國志·蜀書·先主傳》
3.《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
4.《三國志·蜀書·魏延傳》
-
3 # 老龔166916589
演義
如諸葛亮有意收入了法正,劉備會對他更加不滿。可能會出現不可相像的後果,這樣做顯得亮胸懷夾窄,容不得人,或者說妒才,諸葛亮不會自壞名譽,被人笑話。
-
4 # 世界全史羅銳
公元214年,劉備攻佔益州後人命法正為蜀郡太守、揚武將軍,其實法正人品是不怎麼樣的,他在為人斤斤計較,錙銖必較,所以很多之前得罪了他的人,有的被殺有的被打,然而諸葛亮知道後不但不告狀反而幫他說好話。諸葛亮說法正功勞很大,對於功勞大的人就應該讓著點,沒必要計較,本身法正又是制定法律的人。
因此我覺得當時諸葛亮不敢惹法正主要有幾點因素。
首先:法正功勞太大了,身居高位,而且智慧過人,絲毫不亞於諸葛亮,諸葛亮沒有理由也沒有實力得罪法正,要知道法正用了五六年的十年讓劉備從一個小集團到擁有益州等十幾個郡的勢力,地盤人員都有擴張,法正在劉備那裡幾乎就和當時郭嘉在曹操那裡一樣,諸葛亮根本就不是他的對手,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那是蠢。
其次:法正本就是在益州當過官的,原來是跟隨劉璋的,後來才跟隨劉備,但是在益州一直都有勢力,這點諸葛亮很清楚,連劉備都還要讓他三分,此時得罪法正不是明智之舉,反而還得討好。
最後:深得劉備的信任,據說法正死之後劉備足足哭了好幾天,傷心難過,諸葛亮多聰明的人,審時度勢,吃飽了飯沒事幹去得罪法正,吃力不討好,加上自己對劉備的瞭解,他深知法正這樣的性格劉備用完之後應該是不會留他的,誰曾想法正第二年就死了。
-
5 # 烈酒紅茶刺史家
提起劉備手下的謀士.很多人都會認為是諸葛亮.但其實當時諸葛亮主要管理內政和籌措糧草,在劉備身邊為其出謀劃策的是法正,劉備對他的信用程度甚至超過了諸葛亮。可以說法正是一個精於謀略善於用兵但在政治上卻有著一定的欠缺,而且其性格上也是恩怨分明,睚眥必報,往往不會放過因小事得罪自己的人。
而諸葛亮在知道法正的不足後,為了平衡穩定荊州與益州各士族之間的權利以及此時的法正深受劉備寵信,為蜀漢政權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此也沒有對法正性格上的問題就行糾正。
法正精於謀略助劉備進取益州法正在建安初期為了躲避饑荒和戰亂來到了益州,投靠劉璋。而此時的劉璋並無力平衡益州士族和外來的東州士族之間的權利,因此造成東州士族深受排擠。而此時身為東州士族的法正可謂鬱郁不得志。
建安十六年,曹操攻漢中,此時的劉璋想要依靠劉備來抵抗曹操,這讓原本備受打壓的東州士族看到了希望。法正便趁機勸劉備佔領益州以為基業。隨後,在劉備猶豫不覺時,透過自己對劉璋的瞭解,勸劉備直取成都,攻佔了整個益州。
以明將軍之英才,乘劉牧之懦弱;張松,州之股肱,以響應於內;然後資益州之殷富,馮天府之險阻,以此成業,猶反掌也。——《三國志·法正傳》
向劉備獻策奪取漢中建安二十二年,在曹操佔領漢中後,並沒有繼續以勝兵進圖巴蜀,而是選擇了北還,僅讓夏侯淵和張郃鎮守漢中。精於謀略的法正看出了漢中防禦的缺陷,便向劉備進言獻策,以圖漢中。
今策淵、郃才略,不勝國之將帥,舉眾往討,則必可克。〔克之〕之日,廣農積穀,觀釁伺隙,上可以傾覆寇敵,尊獎王室,中可以蠶食雍、涼,廣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為持久之計。此蓋天以與我,時不可失也。——《三國志·法正傳》
由此可以看出,法正對戰局變化的敏銳觀察力,透過對敵我將帥能力的分析,最快的做出相應的決策,可以說獻策奪漢中為劉備以後的發展指明瞭道路,也進一步的呼應著諸葛亮初出茅廬時《隆中對》的戰略方針。
計斬夏侯定漢中建安二十四年,劉備開始了攻伐漢中的戰爭。可以說,之所以劉備能夠在曹操親率援軍的情況下奪取漢中,主要是因為在漢中之戰的前期,採用法正之謀,一舉斬殺曹魏名將夏侯淵,使得曹操的糧倉喪失。佔領了戰爭的主動權的劉備憑險而守,使得曹操不禁發出“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長嘆。
法正的不足政治洞察力不足自古“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作為外來的勢力,劉備為鞏固益州,改變劉璋時期的散漫軍紀,劉備便任命諸葛亮,法正,伊籍,李嚴,劉巴五人制定了《蜀科》。不同於漢高祖的“約法三章”,劉備的《蜀科》也嚴法為主,主張打壓士族豪強,因此在實行初期遭到世家大族的反對。
在對待世家的反對下,精於謀略而短於政治的法正則主張恢復使用漢高祖寬鬆的法律,妥協於世家豪強。很顯然,在政治方面,法正缺少政治家那種因地施政的氣魄,不懂的變通。漢高祖時期,天下苦秦久矣,因此實行寬鬆的仁政有利於快速的恢復生產,而此時的益州法律已經形同虛設,因此需要嚴法來約束百姓。
恩怨分明,睚眥必報外統都畿,內為謀主。一餐之德,睚眥之怨,無不報復,擅殺毀傷己者數人。——《三國志·法正傳》
法正在外掌握著益州的行政大權,在內作為劉備的重要謀士,可以說一時間權傾朝野。但是法正卻是個恩怨分明,睚眥必報的人,對於對有恩的人,往往加倍的報答,而對於和自己有矛盾的,則加以報復。
諸葛亮為什麼不能收拾法正法正深受劉備重視諸葛亮為股肱,法正為謀主——《先主傳》
在劉備進入益州後,諸葛亮總理後方政務,提供強大的後勤保障,法正則隨軍出征,出謀劃策。此二人相當於漢高祖時期的蕭何和張良。在劉備進入益州乃至進攻漢中時,法正始終跟隨劉備出謀劃策,其對劉備的影響力甚至超過諸葛亮。
劉備伐吳失敗後,諸葛亮的長嘆:“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由此可以看出法正在劉備心裡的重要性。
法正的益州東州士族的獨特身份東漢末年,天下戰亂不止,為躲避戰亂計程車族進入益州,逐漸成為東州士族,而作為東州士族的年輕一代,法正可以說逐漸的成為了東州士族的重要成員。為了迅速穩定益州的局勢,在進入益州後,劉備採用了拉攏東州士族打壓益州本土士族的方法來快速的穩定局面。
同樣作為外來的荊州士族,諸葛亮和劉備更希望的是荊州士族和東州士族一起共同的打壓本地士族,因此,在益州士族尚未徹底衰弱前,諸葛亮和劉備也不會動搖東州士族的基本利益。
為以後得北定中原大局考慮作為漢朝的堅定支持者,諸葛亮是一直希望劉備能北定中原的。作為劉備賬下的頂級謀士,法正如果不死,對於蜀漢來說,北定中原不是沒有可能。因此,諸葛亮為北定中原考慮也不會收拾法正。
正是基於以上三點,在法正擔任蜀郡太守時,諸葛亮才會沒有理會別人的告發,繼續讓法正作威作福。
主公之在公安也,……當斯之時,進退狼跋,法孝直為之輔翼,令翻然翱翔,不可複製,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三國志·法正傳》
總結自古以來,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法正也不例外。法正精於謀略,為劉備帶來了三分天下,但同樣其性格方面是有缺陷的,但這並不能否定其在蜀漢的建立過程中立下的卓越功勳。
-
6 # 金時閒事逸事
法正在劉備的幫派裡有一定的人緣,礙於這一點諸葛亮也不想收拾他。如果諸葛亮想收拾法正的話,以諸葛亮那滿肚子的壞水,倒一丁點出來法正就找不到地逢鑽了。
回覆列表
法正,類似郭嘉,計謀可以,人品不行。
諸葛亮要收拾法正,在劉備死之前不行,劉備死後可以收拾。
這個是有史實的,法正投劉備後很得勢,尤其龐統死後,法正當上了謀主,胡作非為,得罪了很多人,這些人跟諸葛告狀,諸葛亮拒絕整治法正說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話,大意就是,劉備能有這成就多虧了法正,現在也離不開法正balabala的。懶得多打字,自己查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