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詳細地步驟是什麼樣的?
10
回覆列表
  • 1 # 荔枝一哥

    現在社會上個人演唱會層出不窮,那麼在舉辦這些個人演唱會的同時,怎麼更好的做好運營呢?

    藝人(演唱者)所屬的公司就是演出機構,其實就是大家口中的主辦方。

    二.經紀公司:即藝員合約所屬公司,負責藝員的市場定位,包裝風格,市場推廣及宣 傳等工作,舉例說明:東方神起。

    經紀公司和演出機構看似互通,其實所屬的行業並不完全一致。後面會細說!

    三.票房:整場演唱會門票銷售的總額。 很多人經常將這兩個概念混淆,其實差別很大,票房是真金白銀,最能反映一個歌手的市場號召力,上座率卻可以有很大水份,如主辦方贈票、贊助單位包場、買黃牛票入場等因素都可以造成上座率的虛假繁榮,所以主辦方只會關注票房,不關心上座率,但媒體會非常關注上座率,因為這是他們炒作的原料,無論是捧還是踩,其實想讓上座率看起來爆棚十分簡單,只要買通媒體專挑人多的地方排攝就可以了,這個後面我會詳細講! 四.上座率:一場演唱會入場人數與總座位數的比例。

    接下來是宣傳的基本形式

    一.通稿:由演出機構或經紀公司策劃編緝關於藝人演唱會的訊息,給媒體費用在多家平面媒體買版面或在多家電視臺買時段釋出該訊息。 二.軟性宣傳:泛指報刊、雜誌、電臺廣播、電視臺、網路等地方出現的非明確性廣告宣傳,可以做演唱會的相關節目,或在訪談、電視及廣播中穿插演唱會的相關資訊。

    三.硬廣告:包含明確的演出藝員、演出場地、演出時間及票價的廣告資訊。可以透過報刊雜誌的版志,電視的滾動廣告、電臺廣播的口播,街頭廣告牌及網路等方式。

    其實上硬廣告有很大的約束,首先必須等到該演唱會的批文拿到手才可以上硬廣告,才可以正式售票,再則硬廣告價位非常高,結合兩點,除非演唱會是板上釘釘,否則是不會輕易上的。

    相較之下軟性宣傳的靈活性就大很多,因為不需要批文,只要把好關鑽鑽文字的空子就可以了。因為上軟廣告時訊息還不確定,所以這種資訊會寫得相當隱蔽,用詞也比較謹慎,會有“可能”“據稱”這種模糊性詞語出現,尤其是上海、北京等一些監管較嚴的地方上明確的軟廣告也需要批文,會更加模糊。

    如果看到模糊的軟廣告要靜觀其變,有可能是洽談進行到後半階段或剛剛取得合約書,演出機構故意放水試探市場反應,更有甚者根本就沒進入洽談期,只是經紀公司放出訊息來吸引有意向的演出機構來接盤!總之,沒上硬廣告證明批文沒下來,批文沒下來一切都有變數,你可以密切關注,可以配合他們做市場調研,但不可期望過高,否則只會徒增傷感。

    如果看到硬廣告則證明文化部報批已經透過,演唱會基本成定局,沒特大意外都會如期舉行,你可以做夢笑出聲了,同時要準備好銀子,眼疾手快去搶票,至於訂票的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項,我下面會細說。

    好了,下面理一下演唱會的整個流程

    一. 演唱會洽談階段

    首先經紀公司會將資訊發給相關演出機構,尋找有意向接盤演唱會的演出機構。

    有意向的演出機構,就會聯絡經紀公司,瞭解具體細節,包括製作費用,帶隊人員的數量,接待標準等等,接著會計算整體成本,預測最終是否能取得利潤,考慮是否接盤 。

    當然,還有一種方法,就是經紀公司自行舉辦演出,為了可以確立歌手地位,或是獨吞蛋糕。 但是這種做法經紀公司的風險極大,我前面說過經紀公司和演出機構其實所屬的行業並不完全一致,由於不熟悉,經紀公司在操作中可能會有很多問題,加上演出市場的地頭蛇現象很明顯,不依靠當地演出機構的話,障礙會很多,所以很少有公司會這麼做。

    當洽談進行到後半階段或是演出機構在取得合約書以後,演出機構都會在歌手官網和歌迷聚集地,透露相關資訊,或是在報刊雜誌軟文中帶上幾筆。如兩個月前那個市場調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相親認識的女生,剛聊一週,要買一千多的衣服,該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