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平陽侯
-
2 # 火星人戀上雪
說到“不見夏言,不知相尊”,就不得不提到兩個人,嚴嵩,夏言。
圖為嚴嵩:
圖為夏言:嚴嵩與夏言二人相互傾軋,在經過長達十餘年驚心動魄的鬥爭後,夏言被嚴嵩陷害,慘遭棄市(棄市是古代的一種刑法,在鬧市處以死刑,並將犯人暴屍街頭)。
夏言,字公瑾,成化十八年生,江西貴溪人。正德十六年,明武宗朱厚照過世,嘉靖帝朱厚熜繼位,敏銳洞察的夏言,摸透了嘉靖帝此時的心態:極恨太監,又準備改革內閣制度,方便迅速抓權。於是在嘉靖帝心中混了個臉熟,接下來的查革冒濫(即清理明武宗駕崩後,留下的這些親兵寵臣),清理皇莊,讓他在嘉靖帝心中的地位更進一步。
鋒銳奪目的夏言名聲鵲起,但皇帝器重,同僚敬畏,成績輝煌,卻還是升官難。其實夏言早知道問題緣由,但直到嘉靖九年才下定決心:議禮(即嘉靖帝登基初期,親手發動的大禮之爭。這件早期的震撼事,這時卻成了嘉靖帝選心腹的標尺:在這事上蹚對渾水,才能平步青雲)。嘉靖九年二月,夏言破天荒的上奏了,請求改革祭祀制度,實行天地分祭。果然嘉靖帝讀完奏摺高度讚揚,還分派夏言督造修建祭壇,這相當於預備幹部培養,仕途開始明朗起來,透過在朝堂上的連番爭鬥,就職首輔,並以其對口的青詞水平與卓越的工作業績,成為嘉靖帝身邊最可依靠的心腹人物。
而在嚴嵩日漸寵信、欲入內閣之時,卻因夏言的阻止未能如願。嚴嵩表面上對夏言恭謹和順,背地裡卻謀劃如何扳倒夏言。夏言為官勇於扶正,但他仗著皇帝的寵信,有些驕橫,有時在世宗面前也態度疏慢。當時在大臣中頗有微詞,有“不睹費宏,不知相大;不見夏言,不知相尊”之語。嚴嵩於是利用夏言性格上的弱點,大做文章,在言行上和夏言形成鮮明的對比。他對世宗更加俯首貼耳,陰柔諂媚,處處表現得謙卑忠勤;對同僚更加恭敬禮讓,因而很得人心。
嘉靖帝初登基時,便對夏言十分器重。在張璁與夏言的爭鬥中,最後夏言之所以勝出,最重要的原因是:張璁結黨,夏言不黨。但這之後,夏言性子越發的傲慢,不過仍然堅持不黨,因此,嘉靖帝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卻在與郭勳的爭鬥中,嘉靖帝的底線,這令本就猜忌的嘉靖帝開始有打壓夏言的想法並在嚴嵩的推波助瀾下付諸行動。
-
3 # 生猛歷史
夏言是明世宗朱厚熜一朝權傾一時的名臣,官至內閣首輔。“不見夏言,不知相尊”形容的是夏言的行為特徵,有點類似於恃才傲物的感覺。夏言這個人比較嚴肅,成為內閣首輔後更是不苟言笑,總是板著一張臉,讓周圍的人感覺他端著宰相架子,不好接近。尤其是與圓滑機敏的老狐狸嚴嵩比起來,正色敢言的夏言不知不覺就得罪了很多人,其中也包括自己的老闆朱厚熜。
其實相對於嚴嵩,夏言這個人更為複雜。嚴嵩一直就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人,為了穩固權位不斷迎合皇帝的意思,夏言則不一樣。年輕時為了得到皇帝的關注,他也是故意揣摩朱厚熜的想法並想辦法迎合,尤其是在世宗最看重的國家禮儀事務上。但在攀上權力頂峰後,他又表現出了自己不曲意逢迎、剛正直言的一面,這就讓世宗覺得他不是真心支援自己,以致於對他的信任度驟減。
在世宗與夏言的關係蜜月期,世宗曾經頻繁地賜予他恩賞,還聽夏言的話除去了夏家的軍戶身份。1537年,夏言成功進入內閣,1539年,夏言成為首輔。然而,轉折點來了,當世宗表示要為生父追封尊號時,沒有公開表示支援的夏言就在世宗心裡被記了一次大過——時人認為這就是夏言開始失勢的關鍵原因。
夏言在政壇上的唯一對手嚴嵩,其實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1537年,夏言幫助嚴嵩角逐吏部尚書一職,正式將他帶進權力核心集團。但嚴嵩這個人的政治野心極大,得到機會的他以最快速度贏得了朱厚熜的歡心,一躍成為了夏言的對立面。
嚴嵩抓住夏言的性格弱點,在世宗面前處處表現自己的忠誠。譬如說,迷戀道教的朱厚熜在宮廷中推行一些道教的行為,包括要求官員不戴官帽而戴道士帽(香葉冠)出入,要按道士的習慣騎馬進出西苑等,夏言對此是概不遵從,嚴嵩則百分百地照做。1542年,夏言被革職,嚴嵩正式進入內閣。雖然後來夏言曾經再度被世宗啟用,但很快又被嚴嵩抓住了機會狠狠地加以打擊。
事情發生在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兵部侍郎曾銑提出收復被蒙古佔領的河套地區。世宗徵求大臣們的意見,夏言認為收復河套有利於明朝邊防,嚴嵩卻堅決不同意,還說夏言和曾銑是“擅權自用”、“好大喜功”。等到蒙古軍進擾延安、寧夏等地時,嚴嵩又說這都是因為夏、曾二人要收復河套所致,再進一步汙衊夏、曾早有勾結,這一招就讓夏言完全失去了反抗的可能。1548年,一代權臣夏言竟被慘遭棄市。
回覆列表
出自明朝那些事兒
意思是不見到夏言,不知道相位的尊貴。因為夏言為人高傲,不搞拉幫結派,但是也不去團結同事關係,為眾臣不喜,故而諷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