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看資料談智慧
-
2 # 北航秦曾昌
這個是一個非常難回答的問題,因為無論誰來回答,都帶著我們今時今日對於“工作”和“機器”的有限知識而帶來的偏見 - 換句話來說,未來我們無法準確預測機器會發展成什麼樣,我們也甚至對於工作的在未來的形式也不見得有清晰的理解。
1. 關於未來的機器,有其他回答也提到了很多大佬的看法。 關於未來人工智慧的風險,推薦大家看:
http://www.agreelist.org/a/artificial-intelligence-risk
裡面很多不同的意見,尤其是關於人工智慧未來對於社會的風險。
2. 關於工作的概念,我們也可以借鑑歷史。隨著科技和社會的進步,人的需求產生了工作。 而人的需求也是從低階的吃飽穿暖到文學、科學、藝術。 而且工作的形式也隨著新技術產生變化。 總之,是人在工作中的自由度在變大,而不是變小。想想以前在大戶人家做管家這份工作,你可能明白我關於自由度的意思了。
3. 對於低階的吃飽穿暖的需求,漸漸變成了可以被機械化、自動化的產業。如果我們簡單的認為技術有從 手工-工具化-機械化-自動化-資訊化-智慧化發展的簡單規律。 這樣那些不斷重複的、有模式的工作會逐步的被代替,這些工作就是在工業程序中那些生成效率在不斷提升的工種。
4. 以上提到的,大部分為體力工作。我們發現在資訊化後,很多重複性的腦力工作也是可以透過智慧化來提高效率的。以前我們之後人能完成的統計分析、簡單的決策判斷,一般來講是有固定規則的工作,儘管規則可能複雜,但是這樣的工作被智慧演算法替代的機率都是很大的。
5. 上面提到的腦力工作中,如果能產生大量的資料和有限的模式。比如在麥當勞點餐,能被點的組合是有限的,但是點餐的數量是不斷增加的。這樣的工作容易被替代。但是如果涉及到很多創意、發明、理解這些還沒有被“機械化”的範疇類的工作,我們可以說被替代的機率要小很多。
6. 未來的機器和人類共存,工作的形式也會發生變化。甚至是你來用的機器人或演算法一起來合作的工作。 未來的工作是離不開資訊化和智慧化的。即使你的工作不被完全替代,但是在內容和形式上也會發生巨大的變革。
Are you ready?
回覆列表
這個目前很難說。人工智慧未來的發展也許不一定完全受技術左右,政府或者其他力量也有可能要介入。例如『北京摺疊』裡面描述的第三區域的底層勞工。他們並不是沒有機器去取代,而是政府為了讓這些人活著而不得不創造出工作崗位讓他們有口飯吃。
目前業內最著名的,也被一致認同的說法,是美國科幻作家Vernor Vinge的預言:人工智慧將會在2020年超越人類智慧。面對技術的飛速發展,一些大牛例如蓋茨,馬斯克等人,已經在公開場合多次提出要警惕人工智慧和機器給人類帶來的影響。
無論如何,我們是無法阻擋科技發展的。目前老百姓日常接觸到的人工智慧還處於ANI(侷限性人工智慧)階段。在一些特定領域已經出現了達到甚至超越人類的AGI(通用人工智慧),例如AlphaGo。未來將會出現遠超人類的ASI(超級人工智慧)。
在ANI和AGI階段,我認為需要人類大腦參與的,例如創造類,創意類,批判類等需要人腦產生“火花”的工作還很難被取代。例如藝術類創作,文藝工作者,音樂家,影視明星,人類學家,社會學家等。另外需要人類配合的複雜工作、需要強有力的認知能力和分析思維的工作也很難被機器所取代,例如政治家,管理大師等。
但是未來到了ASI時代,人類更關心的是如何與機器和平共存。具體什麼工作不會被取代,那應該是機器與人類代表談判的結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