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友"一詞是不折不扣的現代網路詞彙,跟中國古代文人喜歡騎驢遊山玩水沒有直接的關聯,這算是巧合。"驢友"從"旅友"諧音而來,指的是旅遊愛好者。
在中國古代,驢確實與文學有著密切的聯絡和淵源,"驢"本非中原產物,許慎《說文》中說:“驢似馬,長耳;蒙,驢子也。”驢之為物,長得像馬,但出身、個性和才幹都無法與馬相提並論。秦漢、魏晉時期,一些追求個性的文人雅士,喜好騎驢以彰顯其特立獨行,唐朝時,騎驢開始成為文人墨客的一大癖好,例如孟浩然,“訪人留後信,策蹇赴前程”,拜會朋友後,騎驢上路。而李白則是在仕途失意後,心灰意冷,騎驢四處遊歷,完全體現出他傲然不羈、蔑視權貴風采。到唐中期之後,騎驢的詩人漸漸多了起來。這其中不外乎以下三種情況:
第一種,騎驢與仕途蹭蹬,沉淪下僚,生活艱難有關,以杜甫為典型代表。 杜甫的詩中就有展現他騎驢窮困潦倒的生活狀態。
第二種,騎驢與仙道及在野隱居、不願出仕有關。《唐才子傳》中記載了陳摶還山後騎驢遊華陰市的故事。
第三種,騎驢與詩歌創作、凝思苦吟有關,以賈島為代表。賈島早年墮入空門,以隱者自居,還俗後並不得意,晚年沉淪下僚,生活艱難,一貧如洗,臨終之時,陪伴他的只有病驢和古琴。他給後人留下了許多騎驢苦吟、凝神推敲的佳話。賈島在驢背上推敲詩句,兩次衝撞京兆尹都渾然不覺。
自唐朝開始形成文人騎驢的風尚後,後世一直沿用,及到近代,儘管已經有其他更為舒適的交通工具,但是還是不乏文人墨客騎驢外出的例子。例如大名鼎鼎的梁思成與林徽因,就曾騎驢出遊。
那麼,為什麼是驢而不是馬或者其他的動物呢?
首先,從生理因素來看,文人適合騎驢。相對於馬來說,驢矮小、速度慢,但是也相對平穩、舒適。文人相對體弱,騎驢上下方便,也更為舒適。
其次,從經濟角度,文人適合騎驢。整個古代史,由於馬在戰場中的巨大作用,因而馬是一種稀缺的戰略物資,價格一直很昂貴,而驢由於無法勝任戰爭的需要,因而價格比較便宜,貧寒的文人選擇驢可謂經濟實惠。
再次,創作的需要,文人出遊大多帶著寫詩作文的使命,步行太耗費腳力。騎驢既可以儲存體力,又由於驢速度慢,顛簸小,非常適合文人雕琢作文,思考推敲。例如著名的賈島,就時常騎驢推敲詩句。
基於以上的淵源,驢不光和旅遊,更是和中國的文學、文人,都有著很深的淵源,對於中國古代文學的發展,也算立下了不小的功勞!
“驢友"一詞是不折不扣的現代網路詞彙,跟中國古代文人喜歡騎驢遊山玩水沒有直接的關聯,這算是巧合。"驢友"從"旅友"諧音而來,指的是旅遊愛好者。
在中國古代,驢確實與文學有著密切的聯絡和淵源,"驢"本非中原產物,許慎《說文》中說:“驢似馬,長耳;蒙,驢子也。”驢之為物,長得像馬,但出身、個性和才幹都無法與馬相提並論。秦漢、魏晉時期,一些追求個性的文人雅士,喜好騎驢以彰顯其特立獨行,唐朝時,騎驢開始成為文人墨客的一大癖好,例如孟浩然,“訪人留後信,策蹇赴前程”,拜會朋友後,騎驢上路。而李白則是在仕途失意後,心灰意冷,騎驢四處遊歷,完全體現出他傲然不羈、蔑視權貴風采。到唐中期之後,騎驢的詩人漸漸多了起來。這其中不外乎以下三種情況:
第一種,騎驢與仕途蹭蹬,沉淪下僚,生活艱難有關,以杜甫為典型代表。 杜甫的詩中就有展現他騎驢窮困潦倒的生活狀態。
第二種,騎驢與仙道及在野隱居、不願出仕有關。《唐才子傳》中記載了陳摶還山後騎驢遊華陰市的故事。
第三種,騎驢與詩歌創作、凝思苦吟有關,以賈島為代表。賈島早年墮入空門,以隱者自居,還俗後並不得意,晚年沉淪下僚,生活艱難,一貧如洗,臨終之時,陪伴他的只有病驢和古琴。他給後人留下了許多騎驢苦吟、凝神推敲的佳話。賈島在驢背上推敲詩句,兩次衝撞京兆尹都渾然不覺。
自唐朝開始形成文人騎驢的風尚後,後世一直沿用,及到近代,儘管已經有其他更為舒適的交通工具,但是還是不乏文人墨客騎驢外出的例子。例如大名鼎鼎的梁思成與林徽因,就曾騎驢出遊。
那麼,為什麼是驢而不是馬或者其他的動物呢?
首先,從生理因素來看,文人適合騎驢。相對於馬來說,驢矮小、速度慢,但是也相對平穩、舒適。文人相對體弱,騎驢上下方便,也更為舒適。
其次,從經濟角度,文人適合騎驢。整個古代史,由於馬在戰場中的巨大作用,因而馬是一種稀缺的戰略物資,價格一直很昂貴,而驢由於無法勝任戰爭的需要,因而價格比較便宜,貧寒的文人選擇驢可謂經濟實惠。
再次,創作的需要,文人出遊大多帶著寫詩作文的使命,步行太耗費腳力。騎驢既可以儲存體力,又由於驢速度慢,顛簸小,非常適合文人雕琢作文,思考推敲。例如著名的賈島,就時常騎驢推敲詩句。
基於以上的淵源,驢不光和旅遊,更是和中國的文學、文人,都有著很深的淵源,對於中國古代文學的發展,也算立下了不小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