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科技牛驛站
-
2 # 鹿鄉任二姐的幸福生活
今我是去幫著門診那裡維持秩序的。本來安號排隊也沒什麼工作結果就是有TM一些過號的直接過來插,一點時間觀念都沒有還問我為什麼過號了。那個主任科室那裡一上午看了60多個,我都沒看到那個老頭休息過。反正讓我維持秩序我就把我的價值觀擺出來,你的號碼再小,過號了也要排隊= ̄ω ̄=有那麼一個厲害的媽媽差點和她吵起來,還好我膽子小不敢吵架。心中陌陌詛咒她。另外話說很多小孩都是來割包皮的誒
用行動告訴自己,“你一人影響其他人!”
社會影響志願者
在貧困孩子的家裡,我感受到了命運的不公。上天給了這孩子生命,卻沒有給他一個完美的家庭;在110指揮中心,我感受到了命運的不公。上天給了這叔叔工作,卻讓他在大年初一不能陪伴家人;在獻血車裡,我感受到了熱血的溫暖。上天告訴你,你的熱血將幫助一個人!
但在交通客運站,我感受到了路人的冷漠。志願為你拉起門簾、引導安檢,卻遭來了冷嘈熱諷;在五岔路口站崗,我感受到了行人譏諷,志願者讓你文明遵守交通,卻有人說,“你看那志願者就是形式”“我走路關你志願者什麼事”...
是的,你的表揚能使這名志願者多自願一次;你的批評能使這名志願者一輩子就不願再去做。因為志願者的無私奉獻,得到不到社會的認可,他又何必再去回報這個社會呢。志願者去打掃小區,更多的聲音就是批評,做作、形式充斥在他們的周圍,他們何嘗來的動力呢?這幫志願者有的是單位組織,屬於那種“被志願者”,但他們能週六週日休息時間,不拿一毛錢的去幫你們家院子打掃衛生,你還去罵他“這幫人又來出鬼”,還去問他“怎麼這星期沒來啊?”這種被志願者就對單位、對社會充滿一種厭惡感,他自己也會認為就是一種形式。
組織者影響志願者
比如我5:30去五岔路口執勤,早飯沒吃;晚上5:30去五岔路口執勤,晚飯晚吃;招募志願者這些“組織者”有時候對志願者的考慮不周,導致志願者自身感受不到重視,志願者也是人啊,起碼的關心、關懷,他也是需要的。
夏天31℃,晚上下大雨。為了某些政治性的工作,不得讓一些被志願者去做志願者活動。31℃時,(真正)志願者站在馬路上去執勤,志願者也是人啊,組織者你吹空調時候,你想過你組織的志願者在馬路上執勤;被志願者拿著補助在31℃的氣溫下去站崗,汗流浹背,形態各異,有的帶著帽子挖七扭八,有的戴著紅袖標坐在公共腳踏車上…兩種志願者,人們看了都會罵,這31℃的天,組織者幹啥,肯定是給錢給志願者了,響其充個志願者名號。
晚上下大雨,組織者讓志願者帶個紅帽穿梭在街頭巷尾,志願者鞋子衣服溼了,志願者會怎麼想,下雨天還讓我們出來,不知道組織者怎麼想的。這幫志願者就開始被志願者化,下次志願者活動就是被志願者參加。
志願者繼續在變味
現開始出現招募志願者,給予一定的補助。民間志願者募集資金,民政進行干涉。紅十字會募集資金,得不到社會的支援。
從一個志願者能得到補助,那麼下一個志願者去做志願者事情,有的是那種真正的志願者,但有大部份是衝著那種志願者補助利益去的(這就是志願者變味)。當然招募志願者,給予一定的補助,這是一種好事,是對志願者的關心。但是怎麼讓把對志願者關心不要去做的那麼金錢化,以至於到最後的志願者“變味”,需要組織者(政府)真正的去考慮,考慮子女(親戚)高、中考加分,考慮與交警大隊違法扣分掛鉤,考慮和停車收費掛鉤,考慮和政策辦事掛鉤……
民間志願者隊伍募集資金,民政進行干涉是出於某些規定。慈善不分大小,但為何分組織呢。可能民政考慮資金公佈不周到,也有考慮民間組織不規範…民政的考慮是對的,但你們有去調查過了?為什麼把民間志願者公益事業扼殺在萌芽之中,而得不到你們的政策支援和幫助,得不到更多部門的關心!民間這幫“草根志願者”深受做志願者的“不易”,什麼時候能得到政策支援和幫助呢?他們就是感受志願者變味最深體會的草根志願者。
紅十字會募集資金,得不到社會的支援。也許有人還在批判郭美美事件,但是除此事件之外呢,紅十字會將募集資金更多的企業化、單位化,一些企業和單位被募集,某單位甚至釋出硬性要求,工作人員年底捐多少錢。他們有真正的“自願化”了嗎?其次紅十字會的資金使用,區內幫助人的見得很少,四川地震、邵通地震,一筆筆的匯款看的很多,在區內組織的志願者活動太少,幫助貧困家庭的孩子太少,有拿出一筆錢去修一條路、修一座橋、修一個學校的?現在有些鄉村學校的桌椅破舊不堪,現在城區某些“無管路”積水嚴重…如果一個地區的紅十字會不捨得給自己地區花錢,那麼他就得不到地方老百姓的支援…那麼這個紅十字會正在“變味”!
志願者與自願者,在被志願者的道路上掙扎。因為現社會的志願者,已經顛覆了志願者的定義,正在慢慢的“變味”,如果一個地區再不重視志願者文明隊伍的建設,那麼市民素質、文明城市,拿什麼來提高,靠什麼來爭創?也許我們已經到了真正要思考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