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諸夏85383687
-
2 # 張小冷在路上
李鴻章在他七十八年的人生歷程中,親眼見證了晚清朝廷的衰敗,他為這個搖搖欲墜的大清王朝奉獻出了一生,揹負了一身罵名。李鴻章晚年對自己的作為曾作出以下的總結
“我辦了一輩子的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何嘗能實在放手辦理,不過勉強塗飾,虛有其表,不揭破,猶可敷衍一時。如一間破屋,由裱糊匠東補西貼,居然成一間淨室,雖明知為紙片糊裱,然究竟決不定裡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風雨,打成幾個窟籠,隨時補葺,亦可支吾對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預備何種修葺材料,何種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術能負其責?”
“只一裱糊匠耳”,這是李鴻章對自己一生的評價。他清楚的明白當時清廷的現狀,從他的言語中我們可以瞭解到他內心的無奈與苦楚,但生逢亂世,時代選擇了他,他逃無可逃、避無可避。如果他選擇退出,當時又有誰可以繼任?左宗棠、張之洞、翁同龢或者是什麼其他人?結局想必並不會比李鴻章好,歷史可能會變得更為曲折。
李鴻章不是完人,我們不能用“民族罪人”為其蓋棺定論,他只是一個執行者。回頭看來,深陷中華“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李鴻章這位“裱糊匠”是在完成“不可能的任務”,他已竭力做到了最好,避免了亡國的厄運。換做他人,幾乎不可能做到他那樣的程度。
只能說生在那個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年代,李鴻章的功過已不是他本人說了算,功過自有後人說。我個人認為應該是五五開吧。
-
3 # 活著d知覺
評價李鴻章應該是"倒三七",既"三功七過",他的洋務運動推動了中國歷史發展,可是經李鴻章之手簽定的《辛丑條約》、《馬關條約》等系列賣國條約將加速了中國衰敗的歷史程序,李鴻章做為當時的清庭重臣,喪權辱國的歷史責任他難以擺脫。後人評價歷史往往出於慈禧負主責、李鴻章負次責及李是洋務運動開創者的歷史認知替其辯護,是有失偏頗的,晚清是中國最為衰敗的歷史階段,做為總理大臣的李鴻章難辭其咎,史學界也難以找到"三過七功"的理由。
回覆列表
舉三個例子,1、左宗棠收復新疆時他幹了什麼,萬般阻擾另外事後秋後算賬清算胡雪巖。2、中法越南戰爭時戰爭已經接近勝利主動送法國大禮包簽訂屈辱條約。3、俄國大臣給國王的信件近代被解密,信中明確提到為簽訂中俄密約向李鴻章行賄3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