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高速公路上的小腳踏車
-
2 # 陶德中士
神機營是明朝京城禁衛軍三大營之一(其餘兩營為五軍營及三千營),是軍隊中專門掌管火器的特殊部隊。1410年徵交趾時,明成祖朱棣在京軍中組建了專門的槍炮部隊——神機營。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火器部隊。其擔負著“內衛京師,外備征戰”的重任,是朝廷直接指揮的戰略機動部隊。該營裝備有火槍、火銃等,後期又添置火繩槍。
神機營編制5000人,其中,步兵有3600人,全部配備火銃;炮兵有400人,配備野戰重炮160門、大連珠炮200杆,還有炮兵防身用手銃400杆。另外還有騎兵1000人。這要比西班牙的火槍兵還要早100年。
在戰術上,為了保持火力的持續性。通常使用“三段擊”戰術:
此戰術分為三排,前一排首先由處於佇列第1、3、5、7、9、11等位置計程車兵射擊,再由處於佇列第2、4、6、8、10、12等位置計程車兵進行射擊。前一排計程車兵在每一次射擊之後,馬上將火銃遞迴中間一排計程車兵,同時從中間一排計程車兵手中接過裝好彈藥的神機銃。
中間一排計程車兵一方面負責從前排士兵的手中接過射擊之後的火銃,並向後傳遞給第三排計程車兵裝上彈藥;另一方面負責從第三排士兵的手中接過已經裝好彈藥的火銃,並向前傳遞給前一排計程車兵,第三排士兵主要任務是裝彈藥,如此反覆輪換。
這樣一來,就保證了可以對敵人連續不斷地射擊,使敵人沒有絲毫喘息的機會。發明這種方法的是明朝初年的名將沐英。最開始沐英在鎮守雲南時用此戰術對付敵方大象,此戰術領先世界200多年。後來經過明成祖改良為對付機動性更強的騎兵,先由裝備火銃計程車兵射擊敵方騎兵,射擊後立刻退向軍隊側翼之後便由三千營及五軍營的騎兵繼續對敵方騎兵展開第二次打擊,再其後便由五軍營的步兵用反制騎兵武器,對敵方騎兵進行第三次打擊。打擊效果非有效,極大的提升了明軍的戰鬥力。
神機營曾經在保衛北京戰鬥中發揮極大的作用。當時蒙古瓦剌部首領先在土木堡戰役中大敗明軍之後,率軍進攻北京。此時的北京幾乎是一座不設防的城市。因為明朝最有戰鬥力的部隊、精銳的騎兵都已經在土木堡被消滅了。外族大兵壓進,時任兵部侍郎的于謙便呼叫神機營部隊攜帶火器埋伏在德勝城門附近房屋中,在瓦剌大軍到時來引誘其衝入城中,這時埋伏好的神機營部隊突然使用槍炮火器對其攻擊,大敗瓦剌大軍。
另外在明朝萬曆年間,北韓由於遭到日本入侵嚮明朝尋求援助。明朝援軍就派出了精銳的神機營部隊,在爭奪被日本佔領的平壤之戰中,明軍在神機營火炮的幫助之下打破平壤城牆,最終攻克平壤。當然,當時的守平壤的日軍也有一定火器給明朝軍隊造成了不小的傷亡。這次戰役也創造了歷史上用火藥武器攻破軍事重鎮、軍事要塞的重要戰例。
神機營士兵使用火器作戰設想圖
-
3 # 葦說定製化運營
刀叔導讀:明朝神機營是中國第一支火器部隊,比西班牙成建制的火槍兵部隊都早一個世紀。
左宗棠收復新疆時,在明朝衛所遺蹟挖出了200多枚開花彈,不禁感嘆道:“利器之入中國三百年矣,使當時有人留心及此,何至島族縱橫海上,數十年挾此傲我”。左宗棠雖然是滿清的高階知識分子了,但是滿清文字獄之下,大多數文人所瞭解到的古代知識,只是清政府修訂後讓你知道的。
以至於左宗棠都不知道明朝火器的強盛。
歷來,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火藥”都被大家吐槽,槽點主要是來自於甲午海戰等清朝中後期的慘敗。
但回看歷史,中國古代在火藥上的實戰應用和火器發展,也曾領先世界。
在明朝,“三大營”是軍隊中最精銳的部隊,由明成祖朱棣親自下令組建,分別為五軍營、三千營和神機營。內衛京師,外備征戰。
五軍營是騎兵和步兵的混合體,三千營是受降的蒙古騎兵組成,而神機營則是掌管火器的特種部隊。
神機營是中國明朝永樂前期建立的,也是中國和世界上最早建立的火器部隊,裝備有火槍、火銃等,後期又添置火繩槍。這種獨立槍炮部隊建制在當時中國乃至世界各國都處於領先地位,比歐洲最早成為建制的西班牙火槍兵,要早一個世紀左右。
神機營管理編制:
最高編制級別為營,營編提督內臣 2 人、武官3 人、掌號頭官 2 人;營下編中軍、左掖、右掖、左哨、右哨五軍,各設坐營內臣 1 人、武臣1人,除中軍下領四司外,其餘各領三司;每司設監槍內臣1人、把司官1人、把牌官 2 人。
神機營人員配備:
步兵3600人(全配火器),騎兵1000人,炮兵400人(管理野戰重炮及大連珠炮),共計官兵5000人。
神機營火器裝備:
霹靂炮3600杆(步兵火銃)、重八錢鉛子90萬個;大連珠炮200杆(多管火銃)、手把口400杆(炮兵防身用手銃)和盞口將軍160位(野戰重炮)。
據史載,神機營為保證長時間持續射擊,通常使用“三段擊”戰術。
此戰術分為三排,前一排首先由處於佇列第1、3、5、7、9、11等位置計程車兵射擊,再由處於佇列第2、4、6、8、10、12等位置計程車兵射擊。前一排計程車兵在每一次射擊之後,馬上將神機銃遞迴中間一排計程車兵,同時從中間一排計程車兵手中接過裝好彈藥的神機銃。
中間一排計程車兵一方面負責從前排士兵的手中接過射擊之後的神機銃,並向後傳遞給第三排計程車兵裝上彈藥;另一方面負責從第三排士兵的手中接過已經裝好彈藥的神機銃,並向前傳遞給前一排計程車兵。
當然了,也有很多歷史愛好者說神機營實戰根本不行。
不過,說神機營不行的,麻煩讀讀歷史,朱棣欺負蒙古人的時候靠的是什麼?明成祖在親征漠北之戰中,提出了“神機銃居前,馬隊居後”的作戰原則,神機營配合步兵、騎兵作戰,發揮了重要作用,使火器的應用更趨專業化,神機營也成為明軍的一個重要兵種。
正是因為火器好用,朱棣形成重視,大明專設火器局。可惜了當時這樣一支先進的軍隊,不論是技術還是經驗都超過同時期所有國家,最終葬在土木堡,間接性死在了政治傾軋裡......
-
4 # 背影看世界
朱元璋在起家時就用到了火器,有個叫焦玉的給他獻了一些火器,所以他當時是江南最早使用火器的部隊,在與陳友諒的一次戰鬥中,陳友諒60萬大兵,卻久攻不下,就是因為朱元璋有火器。那時候,他有“火炮、火銑、火箭、火蒺藜、大小火槍、大小將軍筒、大小鐵炮、神機箭”等。
朱棣建造了神機營,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早建立這種火器部隊的。比其他國家的這種相應的部隊早了一個多世紀。
神機營負著“內衛京師,外備征戰”的重任,是朝廷直接指揮的戰略機動部隊。神機營與明初創編的衛所駐軍的編制不同,其最高編制級別為營,營編提督內臣 2 人、武官3 人、掌號頭官 2 人;營下編中軍、左掖、右掖、左哨、右哨五軍,各設坐營內臣 1 人、武臣1人,除中軍下領四司外,其餘各領三司;每司設監槍內臣1人、把司官1人、把牌官 2 人。營專習神槍、神炮。稍後,又得都督譚廣馬 5000 匹,稱五千下營,附於神機營,設官如神機營以下各軍,營下編四司,每司設把司官 2 人,神機營的任務是主管操練火器及隨駕護衛馬隊官兵。
-
5 # 璽言春秋
古代戰爭的攻城戰在火器出現之前,往往利用以槓桿原理製成的拋石機為主要毀傷工具。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漢字‘炮’的意思就是拋石機。時間到了隋朝,開始出現了由硝石、硫磺和木炭組成的早期的火藥雛形,但是由於配比的關係,威力並不是很夠用。直到唐代一個偶然的機會,在煉丹時人們發現將硝石、硫磺和木炭以特定比率混合後很容易被引燃,並且伴隨劇烈燃燒及爆炸,第一次威力足夠軍事應用的黑火藥出現了。說到這裡要先解釋一下,我們很熟悉的一句話是,‘我們發明了火藥卻只把它用來製造鞭炮’,這存在誤會。因為史載第一次將火藥應用於實戰是在唐哀宗天祐四年(即公元907年),而現在我們熟悉的紙製鞭炮是在北宋時期才出現的,中間相差有幾百年哪。不過早期的火藥武器更多的是給人一種心理上的壓力,要知道現在冷不防誰往我們身邊扔個火柴炮什麼的還要嚇一跳。更何況古代那個時候,對方手裡拿著個什麼東西,很響還能噴火冒煙,乖乖,那得多嚇人。除此之外早期的火器並不比弓弩好用多少,但就是這樣我們的先輩們還是敏銳的覺察到了火器的發展潛力。所以在火器的研製與戰法應用上一直都處於領先世界的位置,直到明中期才稍稍落後,但很快就又趕上,基本上處於持平狀態。但是隨著那個什麼的入住中原,這一切全都成為了泡影,發明了火藥的民族最終被火藥給教訓了上百年。經過宋、元兩代的不斷髮展,火器已經具備大規模實戰應用的條件。我們古代的第一個火器應用巔峰可以說就是在永樂時期,準確的說就是從朱棣在京師組建專門操持火器的神機營開始,到土木堡之後結束。本文就透過對一些史料的梳理去還原大明神機營的興衰始末。源起當明太祖朱元璋剛起步還在努力奮戰的時候,有一個叫焦玉的人,向朱元璋進獻了一種管型火器的製造方法,由此朱元璋開始給自己的軍隊配備火器。由於當時的火器施放起來很麻煩,導致射速很慢並且殺傷力還不如我們當時普遍使用的曲背弓,所以儘管大家都裝備的有大口徑的銃炮,但真正將小口徑的手銃成規模裝備部隊的只有朱元璋。朱元璋手下也有幾個比較擅長使用火器的將領如鄧愈、郭英、沐英等。在著名的洪都攻防戰中,陳友諒軍已經把洪都城的城牆轟塌了個大口子,就等著攻進城了。可是就在陳軍摸近城牆缺口時,一時間火光煙霧大起,聲如響雷。陳軍就看著朱元璋軍一個個手中拿著個鐵棍子,又是煙又是火光的,遠遠看去還以為是傳說中的天兵哪。這還了得,沒見面,也沒見著羽箭遮天,自己人就一個個倒了下去,這仗沒法打了,趕緊跑。朱元璋軍守住了洪都,也守住最終的勝利。到了朱元璋攻打張士誠最後的老巢平江時,僅徐達軍一個攻擊方向就佈置了大小火銃三百六十位。在朱元璋建國後,火器更是得到了更大的重視,在洪武十三年規定明軍中使用火器計程車兵佔比達百分之十。洪武十四年,明軍征討元朝留在雲南的殘餘勢力的時候,沐英已經發明瞭類似後來‘三段射擊法’的戰術。為了對付叛軍大象等野獸兵種時,深感於火藥裝填速度太慢,改進了射擊方式。沐英把少量火槍手和弓箭手步兵混編,擺出前後三隊火槍手、弓箭手。大象臨近時,第一隊火槍手、神箭手猛烈射擊,然後退至隊伍後方專心裝填彈藥;如果象陣不退,第二隊再射;仍不退,第三隊跟上。明軍火槍、弓箭齊發。大象因受傷、受驚反而踐踏己方軍隊,因此明軍得以獲得勝利。在此後的靖難之戰中朱棣更是吃夠了火器的苦,在面對李景隆時就被武定侯郭英埋下的‘地雷’炸的差一點回不了家。之後盛庸更是充分利用各種手銃、火炮給予朱棣精銳騎兵以重大殺傷。所以在取得皇位後,朱棣格外重視火器的發展,生怕再在這個方面吃虧。這裡說明一點,在明代開始用鐵鑄炮之前。對待火器不論口徑大小一律稱為火銃,在洪武十年開始鑄造鐵製大口徑火銃後,才將大口徑火銃稱為炮。初建便是巔峰在明史中記載朱棣設立神機營只是簡單的一句‘徵交趾,得火器法,立營肄習。’這個‘火器法’是什麼意思?是戰法還是新式火器?要知道明軍中一直都有火器的應用,並且也有不少善於使用火器的將領,朱棣不可能不清楚,為什麼直到徵交趾,得火器法,才最終決定建立神機營。在一番查詢才看到這樣一句話,‘文皇帝平交趾,即用偽相黎澄為工部官,專司督造,盡得其傳’。又據《國朝典故》載,‘澄善制槍,為朝廷創制神槍’。這才明白了,原來得火器法,就是這麼個意思。你在搜尋神機營資料時基本都是引用上邊《明史》中簡單的一句話,關於這個火器法具體是什麼特此說明一下。另外關於神機營的確切城裡時間尚有疑問,《明史.職官志》中記載‘京營,永樂二十二年置三大營’。但同樣是《明史.譚廣傳》中記載,‘永樂九年,領神機營,從北征’。這又說明至少在永樂九年以前神機營已經成軍,並且具有戰鬥力可以作戰。一支部隊並不是人數齊就可以參戰,而是需要武器、被服、糧餉、訓練等等才行。結合永樂平交趾的時間為永樂五年,然後用黎澄造火器。據查到的普遍記載神機營的編制為五千人(存疑,下文具體說),火銃3600杆、炮兵防身用手銃400杆、野戰跑160位。既然是由黎澄製造神槍才開始組建神機營,那麼推斷這些武器應該是重新打造的。再結合《成祖實錄》中的記載‘永樂八年六月,命安遠伯柳升以神機銳當先’,可以初步判斷神機營的成軍時間應當在永樂七年左右。(精力有限只能到這一步了)關於神機營的人數,我認為普遍的記載‘五千人’並不準確。原因嗎有三:一是在神機營中還編有一個五千下營,是得到譚廣的五千匹馬而設立的;二是土木堡之變後居庸關守將上報在土木堡拾到遺棄軍械有神槍一萬一千把、神銃六百多位;宣府總兵上報拾到神銃兩萬兩千多把;三是在嘉靖時重建三大營,有一個記載就是說在山東、河南等地募軍四萬充實到神樞、神機營中。據此我認為五千人只是神機營下屬的中軍、左右哨、左右掖的各自編制人數,加上五千下營,神機營的總人數當在三萬人左右。神機營在建立後,最為輝煌的時刻便是跟隨朱棣北征。史載朱棣對三大營的戰陣佈置方法是:‘大駕徵行,則大營居中,五軍分駐,步內騎外,騎外為神機,神機外為長圍,’。具體的操作方法就是,面對草原騎兵衝擊時,先以神機營在最外側開槍、放炮以打亂地方密集隊形,減弱龐大騎兵的衝擊力。然後再用三千營和五軍營的騎兵衝鋒跟敵人對砍,最後再由步兵上前對被擊落馬下的敵人補刀以及攻擊被己方騎兵衝散的敵軍騎兵。在這個連環打擊下來,面對朱棣率領的三大營,強悍的草原騎兵只在史料中留下了‘大敗之、又擊敗之、復大敗之的結果’。只是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在朱瞻基的帶領下,三大營出征順利平定漢王朱高煦的叛亂竟然成為這支部隊最後的輝煌。再好的武器,在精銳計程車兵,只有在最正確的領導下才能發揮出最強大的戰鬥力。
參考資料
沈德符《野獲編》、《明史》、《國朝典故》、《明實錄》。
回覆列表
機營與明初創編的衛所駐軍的編制不同,其最高編制級別為營,營編提督內臣2人,武官3人,掌號頭官2人;營下編中軍、左掖、右掖、左哨、右哨五軍,各設坐營內臣1人、武臣1人,除中軍下領四司外,其餘各領三司;每司設監槍內臣1人,把司官1人,把牌官2人。營專習神槍、神炮。稍後,又得都督譚廣馬 5000 匹,稱五千下營,附於神機營,設官如神機營以下各軍,營下編四司,每司設把司官 2 人,神機營的任務是主管操練火器及隨駕護衛馬隊官兵朱元璋是在長江附近起家,在他發展之初,就有一個叫焦玉的人獻上他所研製的火器,於是朱元璋的隊伍成為了江南起義軍當中,可以說是唯一將火器使用於制式裝備的起義軍。江南水網縱橫,再加上劉福通的北伐,蒙古人引以為傲的騎兵隊伍發揮不了應有的威力,於是擁有火器的朱元璋很快就嚐到了甜頭,在與陳友諒的一系列戰鬥當中,火器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在南昌攻防戰當中,陳友諒揮軍60萬圍攻南昌,結果南昌的朱軍在火銃的幫助下使陳友諒久攻不下。而其後的鄱陽湖大戰朱元璋的軍隊更是發揮了火器的威力,使用了當時中國最先進的“火炮、火銑、火箭、火蒺藜、大小火槍、大小將軍筒、大小鐵炮、神機箭”等火器,開創了在水戰中以“艦炮”轟擊敵艦的先例。
火器成為了明軍的制式兵器之一,通常明軍的構成為“銑十,刀牌二十,弓箭三十,槍四十”,火器的比例佔到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