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木乃二

    謝謝邀請。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界定一下了解的程度,是一般的瞭解還是深入的瞭解,一般情況下很多人對自己的民族還是比較瞭解的,深入瞭解的話就要涉及學術研究了,比如大學開設的民族學、民俗學等學科。第一,民族的起源。民族的起源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大多數人肯定聽說過此類故事,比如女媧、盤古、蚩尤、盤瓠等,這就涉及到祖先崇拜。即使同一個民族,內部不同分支對祖先神的理解也不一樣,比如中國分支較多的彝族、苗族等。

    再深入追究的話,漢族流行的盤古神話和少數民族的盤瓠神話之間的關係、黃帝大戰蚩尤是不是兩個民族之間的鬥爭等等。這些問題都非常複雜,是碩士博士研究的問題,一般人不瞭解很正常。第二,民族的遷移。以中國為例,少數民族大多分佈在南方,比如雲南、湖南、貴州、廣西、福建等省份,且以山區較多。而其中有些民族就是從北方遷移到南方的。以苗族為例,他們的“過山榜”就很好的記錄了民族的遷移過程。

    再複雜一點,南方的有些少數民族與早期的北方胡族是否有關係,還有早期流散到越南、緬甸、寮國、泰國等地的華夏子孫與國內民族的關係等等。第三,民族的文化。包括民族的節日,民族的習俗,民族的信仰等等。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標誌性特徵,也可以據此瞭解民族之間的關係。比如火把節,是中國彝族、納西族、拉祜族、布朗族、普米族等少數民族的共同節日,那麼這些民族之間到底有何關聯?

    最後,歷史問題。多民族國家的民族識別是一個棘手的問題,中國最後被識別為一個民族的是1979年的基諾族,至今還有未識別的族類,比如僜人。歷史上也不乏特殊原因而改變民族的人,也就是說本來是這個民族,但為了躲避迫害說自己是另一個民族,這就需要從家族的角度去了解自己的民族。

    對於一般人,也就是大多數人而言,尊重本民族的信仰,過自己民族的節日,知道本民族的習俗,聽長輩講那過去的故事,就是對自己民族的瞭解。從這個意義上講,其實大多數人對自己的民族是瞭解的。

  • 2 # 木不林

    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有時間和興趣讀讀歷史,瞭解自己的民族。大部分人還是靠電視或者電影來消遣時間的,電視上的電視劇呀電影呀又總是宣揚不真實的東西,你比如抗日神劇呀,穿越歷史劇呀等等的。所以造成了很多人對自己民族歷史的不瞭解。你比如《我的團長我的團》就是對當時抗日很好的一種歷史還原,當時民族和時政出現的問題都有表露,可這部劇並不是主流電視劇,我記得當時也就雲南臺播過一兩次。反觀抗日神劇倒是各大電視臺搶著播,雖然民眾喜歡一個小的游擊隊可以剛掉幾百上千個鬼子的神劇。但是各大電視臺作為主流文化傳播的主要平臺,也因該有所甄選才對。希望以後可以看到很多忠於歷史的電視電影類文化作品吧。雖然可能很難接受,但那畢竟是我們民族所經歷的事實,不敢承認事實才是可悲的,才是不可能進步的

  • 3 # 待丶16047920

    行為現在環境,時間,不允許我們去了解,在這個快節奏的世界裡,忙工作,忙談戀愛,忙孩子,忙找錢,忙關係,試問誰還沒事去研究民族這民族那的?除了專業是這些的,其他人不說多,80%的人不會去了解,而不是對自己的民族很不瞭解。

  • 4 # 村城之戀

    那要看你這個瞭解的界限了,我是漢族的,大抵還是瞭解吧,比如說清明祭祖,端午包粽子,賽龍舟,七月十四過鬼節……現在民族間越發融會貫通,很多節日,風俗都不分彼此了,所以才會讓人有一種分不清自己民族的特點的感覺

  • 5 # 浪心者

    瞭解?有多少人有時間來真正的瞭解自己的民族,連你發問的人不知曉,有何資格讓別人知曉,裝逼的時候請看看自己,中國可以說最複雜的國家,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個文化,還有一些地方沒有教自己的本地文化,還怎麼了解?總是學一些固定的文化,有多少真實,有多少虛假,誰能說清,誰能證明,可惜的是專門研究這些的專家也不知道,你有何資格說比他們厲害的,也許你要說,專家是chishi的也沒錯,反正在hushuobadao,抱歉,有些字不能寫,只能這樣表達了,我說完了。

  • 6 # 千千千里馬

    原因很多。但最主要還是教育導向。我們今天對於瞭解不瞭解自己民族的歷史並不認為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情。所以,導致很多人認為,認識和了解民族能賺錢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火花斷了怎麼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