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那年十八14
-
2 # 愛投資官方
我認為監管層的考量標準是,這件事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據監管層相關人員透露,判斷利弊的標準是,最終現金貸是真正解決底層人群的現金需求,還是增加了他們的負擔,導致債務危機,影響社會穩定?
可是在筆者看來,我並不認為現金貸解決了底層人群的現金需求,反而是加重了他們的負擔,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砍頭息真的太厲害了。
據媒體報道,武漢一女大學生最初5000 元的負債,透過在不同平臺間借新還舊,半年間總共找過30多家借貸平臺借錢,去掉手續費,到手本金共8 萬多元,但這些錢加上利息,到期時她需要還近26 萬元。而第一筆5000 元的借款,扣除稽核費、照片保密費等,到手的錢也只有2750 元。
這樣算下來日利最低的平臺年利率為21.6%,看起來仍在合理範圍內,而多數平臺年利率為108% ~ 219%,較高的年利率高達310.25%,這樣的利率水平遠遠超過最高法院36% 的規定。
這就有點像美國次級貸危機時,把錢貸給那些本身能力買房的人群,最終導致所有的債務風險全部是金融機構去承擔,甚至影響了全球的經濟。
所以這個風險可見一般。至於有人擔心現金貸的監管是否會導致債務危機,筆者認為畢竟現在現金貸的規模還不算很大,其影響力也是有限的。而且這些底層人群的風險並不像想象中那麼高,因為他們的負債率和槓桿都低。比那些精身負房貸和車貸,負債幾百萬的白領要低很多。
那些說平臺倒了就不還的,想多了吧。錢確實是借了,如果國家真的就一刀切了,你覺得平臺會甘心錢打水漂了?
就算是規範化,那也是規範費用,而不是說有了規範之後借的錢就不用還了。退一萬步,即使規範要求這個錢不用還了,你覺得平臺會把這些借款合同、借款清單全部銷燬?平臺要求你填寫的資料是擺設嗎?
規範,平臺有了監管,你是覺得費用在合理之後,你還能這麼輕易的借到錢?規範在要求平臺合理之後,對借款不還的人還會這麼放任不管?平臺就算不把全部資訊共享,難道不會共享黑名單嗎?你還能在其他平臺借到錢?
平臺,一個現金貸平臺,他的產業不是隻有現金貸,有的還有購物,理財,房產等等一系列產業。最典型的支付寶借唄花唄,你在借唄借了錢不還,會影響到你的芝麻信用分,在支付寶其他方面就不方便使用,簡單的就是小黃車別人能免押金你不能,有人會說可以使用膜拜,你怎麼就確定你在除支付寶外的其他欠款就不會影響到使用嗎。現在這些公司都在整合其他行業的業務,整合他的業務,也會帶上他們的黑名單,黑名單也是有價值的,在他的黑名單裡有你的資訊,可以不給你辦他家的業務,可以為他的公司避免損失,而你又少了一條路。
這是個網際網路時代,在大資料的背景下,是做不到與世隔絕的。
我借過捷信一萬,要還一萬8,提前還了,還了一萬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