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和曉說
-
2 # 力比多樹洞
原生家庭對於個人的影響非常大,甚至有人說“一個人的原生家庭就是一個人的宿命”。當下的“原生家庭”理論,強調的是讓人正視那些傷痛,但在某種程度上,它卻讓人們過度地沉溺於其中,不幸的人痛恨於自己原生家庭的負面因素。
其實,人們或許應該承認,在人的生命中有些傷痛是不可逆的,它會終生伴隨你。
當人們在控訴原生家庭的時候,TA其實是在一個閉合的保護層中,因為人在孩童的時候會將原生家庭看作是一切,而當一個人成熟之後,他所要接受的是沒有任何人是TA的全部,那意味著必須自己對自己負責。這就是所謂的“自由意志”的力量,它並不是讓你否認自己的傷痛和黑暗面,相反它是讓你更徹底地面對它們。
就如尼采所言:“其實人跟樹是一樣的,越是嚮往高處的Sunny,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 ”
人的一生那麼長有許多階段,父母可能只是生命源起的那十幾年短暫的陪伴,後面能走多遠,幸福與否,靠的終究是個人。
-
3 # 路過man全民都是詩人
為了回答這問題,抱著負責任的心態,專門上網瀏覽了原生家庭與新生家庭的解釋。
個人有不同認識,也許別人不敢苟同。
所有的新生家庭都是在原生家庭分離出來的。
所謂原生家庭就是未婚兒女與父母共同生活。而新生是婚後離開父母組織新的家庭,是這樣理解吧?
那麼請問,至少每個新生家庭在結婚前是否父母同住?哪怕有些高中就出國留學,那麼起碼有15年原生吧?再極端點,家庭貧窮,12歲就流浪天涯離家出走,起碼也有11年原生。難道這11到15年就沒有受到原生家庭傳統文化影響?
我不是槓精,只是有事說是,忽略原生家庭,說一說新生家庭。對新生家庭的第三代而言,他們不重新進入原生家庭的死迴圈?難道年輕夫婦會把未成年的兒女從小推出去?相對未成年兒女,年輕夫婦不就是上一代父母的影印貼上嗎?
因此原生家庭是新生家庭基礎,新生家庭是原生家庭延續與發展,兩者根本就是密不可分,既矛盾又統一。
社會問題有很多種,如果只是把一些負面的東西推到原生家庭是不負責任的,教育才是基本,不管是原生還是新生,如果沒有理性的教育,都有製造各種負面社會問題的土壤,大家看的新聞不少吧?不用這裡影印貼上了。
優質的傳統是要延續的,不是說非要透過原生家庭傳播,這是社會教育和影響,是一種氛圍。
我們對原生家庭與新生家庭的瞭解,來源於外國專家的理論並翻譯過來。那麼,請問所翻譯的原文就嚴謹的歸納了這些社會問題嗎?有深入研究外國的專家對這兩個詞深層次的意思嗎?也許他們按他們的國情,他們的生活特性的總結與研究,他們最終的結論未必是我們理解的全部,而我們的很多一些人卻以為得到了新詞匆匆運用,更像是作為時尚的標榜。或許是裝逼的『套詞』。別否認父母的思想與行為,雖然也有負面的父母。
但是總有一天這些所謂新生家庭的年輕夫婦也會成為父母,生生不息。
我也是新生家庭,但尊重原生家庭,至少我沒結婚前一直吸收著包括父母在內的正能量的養分。而且我的成長不管是好或者坎坷,至少我是個體獨立的思想,一直用腦思考,儘管有時走彎路,也懂得修正。儘管我未必心想事成,我認為這是我個人問題,也許努力不夠,也許韌力不夠,也許。。。。很多也許。
回覆列表
改變自己的心態,看過一本《幸福課》的書,作者浙大心理學博士陳海賢。講到真正能獲得幸福的人,是接納不完美人生,理性看待原生家庭的過往,至少會原諒別人,提高認知思維。
首先,接受自己平庸幸福第一課,接受自己的平庸,平庸並不是放棄努力,而是放棄對不切實際和不可掌控之事的幻想,迴歸現實,才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加以改正。
比如:抱怨工作累,薪資不對等;考上名校,進入社會沒有獲取高薪……
抱著心理不平衡的想法,最好先冷靜下來,沒有什麼事都會盡善盡美,一帆風順,平常空餘時間,仔細查詢自身原因,自己應當合理制定長遠的目標,努力堅持從一個個小目標突破,提升自己。
其次,接受原生家庭不完美的存在從常理講,人會對原生家庭怨恨,大多是某階段發展不順暢,內心矛盾,想尋找發洩視窗,以致原生家庭成了徹頭徹尾的背鍋俠。
因此,人需要理性看待原生家庭,接納自己未成年的生活狀態。
比如:父母嚴厲的管教、童年時期的貧困、內心缺少關愛等等,理性看待當時的生活,客觀公正對待原生家庭。
在這個世界上,財富本來分佈不均衡,父母的素養受限於時代背景、教育水平、成長環境、社會地位的影響,其實他們同樣是受害者,無法達到盡善盡美,但他們極少是極端可惡的壞人,而是存在各種缺點的普通人。
成年人選擇原諒過去,接受不完美存在,不要總對父母抱怨,需要懂得體諒過去。人相當於提升了自己的境界,同時也成為了自己的教養者。
這意味著,我們不僅從物質上精神上與父母獨立,而是我們真正與父母的愛恨交織中走出來,客觀地看待我們與他們的關係。
最後,幸福定義包含對原生家庭的接納如果人能正確看待人生,那麼,相當於自我接納,找回內心平靜,承受生活磨難,幸福對於你而言不會很遠,人願意面對現實,不去追求能力之外的名聲,也不放棄自己能力成長的機會,腳踏實地,投入生活,痛苦和歡笑一同承擔,主動與原生家庭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