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黃和小黃

    謝邀。我覺得吧,就像老郭說的,相聲這種藝術形式比較吃虧。確實,相聲是倆人或者仨人站在臺上,吧啦吧啦對著說,也沒有道具,全憑著演員的嘴,要塑造人物,頂多把手絹系在頭上。小品就不一樣了,小品像電影電視劇一樣,有各種道具,還有音效,演員還要根據塑造的人物進行化妝打扮。場面上來看,相聲顯得比較單薄,從而顯得比較沉悶。小品熱鬧,節奏快,場景也更生動。而且,電視相聲確實和劇場裡的相聲也不太一樣。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一些語言或者包袱在電視上不能更好的展現。

  • 2 # 厚了吧唧的

    首先相聲是種地域性比較強的曲藝形式,偏重於北方。小品則是東西南北四面開花,方言俗語無所顧忌。

    其次相聲更加難一些,是曲藝的一種,沒有幾年工夫上不了臺。小品是一種舞臺表演形式,經過彩排雖不能說誰都能幹,但也差不多。

    小品還得益於這些年來各種晚會的推廣和前些年趙本山的成功,舞臺表現力比相聲更得人心。

    但是總得來說小品也只能在晚會和綜藝節目裡找位置,郭德綱卻能讓相聲全球巡演,孰強孰弱也不好講。

  • 3 # 鄭捕頭

    1994年黃宏和侯耀文表演了小品《打撲克》,黃宏作為小品演員,在臺詞中半真半假地揶揄了一番相聲演員侯耀文。倆人用名片打撲克,侯耀文出張相聲演員,黃宏馬上出小品演員,“這些年相宣告顯幹不過小品”。雖說是節目,但能從侯耀文的表情中也能看出來,相聲演員也是不得不承認這一點的。

    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局面,以至於到今天愈演愈烈呢?

    表演形式也帶來另一個問題,相聲的評說性決定它總要表現一些什麼,比如諷刺,很多時候要被賦予價值和意義。小品沒有這種負擔,沒聽說過歌頌型小品或諷刺型小品,從作品到表演都不相聲那樣受限制。

    另外說回舞臺表現,《歡樂喜劇人》等這種舞臺上表演相聲是吃虧的,它更適合編排場面更大的表演更熱鬧的小品作品,現場氣氛也容易帶動起來。

    不客氣地說,喜劇競技類節目那麼多,能讓人留意的好小品有幾個,好相聲目前真的沒有。

  • 4 # 鏇玉娟

    相聲相對於小品,包袱更難達到預期的效果,1、小品除了語言上的包袱,視覺上的感覺更直觀,這樣包袱可以更好的完成;2、小品展示的方式更多元化,可以用更多的道具去展示自己的包袱,而相聲在這方面就略遜一籌;3、在肢體、情景等烘托下,小品的語言包袱更容易被記住,像“你個損塞”,“海燕你可張點心吧”,“不是天真,是無邪”等等。當然現階段,相聲隨著新人的加入,新梗的運用,也正在迴歸大家的視線,而且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相聲,德雲社的相聲更是座無虛席,以後無論是小品還是相聲都會越來越好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一側耳朵做人工耳蝸,另外耳朵可以戴助聽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