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文彬531

    這是現在最普遍的慣寵逆結果。我舉一我親歷的例項吧,供你參考。某日家長又騎摩托車送孩子來上學,正好我在大門口,這孩子就是不下車,跟家長要錢,家長就是不給,還一邊訓斥,孩子依舊放肆哭鬧。我指著那孩子說“你還上學嗎?不來我就關大門了,你可不能再進了!以後永遠不讓你進了!”這孩子一聽也看我真去關大門,跳下車就往大門這兒跑,隨手我把其截住,問還調皮吧!看我的嚴肅勁,可能真害怕了!連聲說不!這時家長在那邊偷笑了,恰好被孩子一回頭看見了,回手指著家長說“你等我回家著!”我一聽“你說啥?”假裝要抓住,嚇得跑進教室了!其實就是家長和老師配合好懲罰兩回就好!

  • 2 # 張鐵軍158

    第一,媽媽愛你(爸爸也一樣),這個不給。

    第二,閉嘴。

    第三,陪伴。

    【打滾兒效應】講道理、懲罰、恐嚇、縱容、包容等作為的差異

    在與孩子相處過程中,許多家長一籌莫展、莫衷一是:“包容”、“縱容”、“講道理”、“懲罰”。理清楚這幾個概念對於教育而言,尤為重要,必須認真對待,否則誤人誤己。

    假設一個模型:在商場裡,兒子看到了一個“大而不當的商品”,死活兒要買,媽媽說“不買”!孩子立即躺地打滾。

    如果你是家長,你怎麼辦?

    備選策略:

    1.講革命道理;

    2.懲罰——打一頓;

    3.恐嚇——抬腿就走,撂下一句話:我不要你了;

    4.縱容——馬上買,有求必應;

    5.包容——第一,對孩子說媽媽愛你;第二,不買;第三,閉嘴!第四,坐在孩子身邊(站一會就累了,孩子打滾可能要半小時、我見過2個半小時的),發簡訊推掉其他事務而後關機。

     

    答案:

    1.跟孩子講道理,一定是廢話,無效。家長的“道理”可能是真理,那是基於家長在十幾年、幾十年的人生閱歷中獲得的直接經驗,這是智慧。把這些講給孩子的時候,就成了間接經驗,由於孩子缺乏的就是家長的直接經驗,孩子聽到的間接經驗後,一頭霧水,也不明白,也不愛聽。華人最愛講道理,由於立場不同,從來沒講透過,最終多數都不講理。

    人們誤認為,心理諮詢是在改變的人的認知。事實上,心理諮詢是透過方法與策略重構求助者的情緒系統,建立新的情緒和體驗,從而激發求助者要做點不一樣的事情的動機和行動。是新的行動與新的環境互動作用而建立新的認知。“認知”本身不能改變“認知”,“甲認知”過渡到“乙認知”,其中的橋樑是“充分的社會實踐”,而心理諮詢激發了求助者的實踐動機。

    人是講情分的,“幫助到”求助者,首先要讓求助者感覺到你的話都覺耳順,能產生了共鳴,能激發“安全感”這就是影響力;否則,全都聽不進去。其次,一定有可操作性和實效性。

    “幫助到”前提是關係,關係第一,其他都第二。對於孩子而言更是:師生關係第一,學習成績第二,師生關係與學習成績呈正相關。作為家長、教師,第一要務是建設關係,第二給孩子儘量少的資訊而且有趣,如此才可以激發孩子的興趣。有了安全感和良好的親子關係、師生關係作為基礎,學習就可以成為創造成就感和快樂的遊戲。這就是孟子的媽媽沒有學歷(紡織女工),而孟子卻可以成為聖人的原因所在。

    2.懲罰,孩子在恐懼中僅僅記住了“恐懼”本身,腦中卻是一片空白,此時此刻孩子的反省力被抑制了,他唯一能學會的就是:暴力;

    “棒下出孝子”是小機率事件,就如同“又抽菸又喝酒能活了九十九”是小機率一樣。言傳不如身教,成人講的道理無效,而成人的“恐嚇、責罰”卻會成為兒童的榜樣,並用於應對人際關係的手段,這就是“傳承”,你打兒子,兒子再打你孫子,子子孫孫傳下去……。

    3.恐嚇產生強烈的不安全感和“分離性焦慮”,這是罹患恐怖症的條件;

    4.立即滿足。其本質就是“縱容”,孩子的慾望會越來越大,總有一天再也不能得到滿足,那時又迴歸原點:“我非要不可!” 這時,媽媽依然——不知所措。那時,或許已經沒有了教育的機會。

    5.清晰地表達了愛、尊重、規則、底線、堅持。這樣家長的意志就會傳遞給孩子,孩子就會培養堅定的意志和規則意識,從此孩子才會思考人生,才會收穫智慧,同時更加有安全感,未來人際關係、社會責任、親情與愛越來越深、越來越好,未來的生活就會幸福、就會充滿愛、就會卓越。

  • 3 # yyzll001

    在孩子不講理時。不要理他,不要讓他知道你還在監視他,讓他理解你根本不管他,讓他覺得沒有意思再鬧了,只要他鬧,你就不理,他不鬧,你就關心他,他鬧你就不理他,這樣有獎有罰,他就會選擇獎,他就會少鬧,或不鬧。試一試,還是要更多的關心和疼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奇門遁甲》中柳巖變成了“大鼻毛”,你覺得她合適這部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