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任意一本美國地圖,觀察者們都會發現美國的州與州之間的界線大多為直線,甚至有的州界本身就是以經緯線來劃分的。那麼這種奇特的現象是怎麼來的呢?一切都需要從歐洲人特別是英國在北美的殖民說起。自從地理大發現時代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後,歐洲各國的探險家紛至沓來。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有大片未被開闢的荒地。殖民者為了劃分各自的勢力範圍,除了在高山峻嶺、河流湖泊,採用山脊或水線作為邊界比較實用之外,他們更喜歡採用簡單的直線。很簡單容易測量和劃分嘛,他們在非洲和中東也是這樣做的。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參看本文的姊妹篇《中東國家的國界線為什麼那麼直》。在這些殖民地當中,英華人的殖民地開發的最為完善,有一套完備的程式。通常新來的貴族或傳教士為了獲得土地的使用權需要由英國王室頒發特許狀,而國王遠在英倫三島,根本不可能親臨現場來丈量土地,進行分配,所以也就會選用最為方便、省事的直線劃分,以經緯度作為劃分依據。最終國王只要每年收繳商人貴族們上繳的稅收就足夠,這是北美的現實所決定的。(事實上直到英法七年戰爭英國取勝後,才開始直接管理北美殖民地,之前殖民地有很強的自治權。)美國曆史上有一條著名的州界線,叫梅森—迪克遜線。這條線曾是賓夕法尼亞、馬里蘭、特拉華(早期屬於賓夕法尼亞)等幾個殖民地的邊界線。英國國王查理二世給馬里蘭先頒發的特許狀,規定馬里蘭的邊界南邊就是波托馬克河,北邊是北緯40度線。後來查理二世又頒發特許狀,建立了賓夕法尼亞殖民地,以北緯40度線為南部邊界,但是規定南部邊界在靠近特拉瓦河附近與一條12英里的弧線相交,再折向南,把靠著特拉華海灣的三個縣劃歸了賓夕法尼亞。如此前後不一致的許可狀果然埋下了後來二州衝突的伏筆。但是按照原來的特許狀,那三個縣本來屬於馬里蘭,這就造成了馬里蘭與賓夕法尼亞之間的持續的邊界糾紛,而且雙方對究竟哪裡是北緯40度線也有分歧,為此甚至發生武裝衝突。直到獨立戰爭爆發前不久,雙方才在英國國王的干預下達成協議,並委託兩位英國天文學家勘測定界,該段邊界線遂因之得名。英華人在北美殖民的前期主要目的是獲取商業利益,而且也存在著和法國、西班牙等多國的競爭,所以對北美居民管理並不是很嚴格,更多是放養,因此對於州界也是十分任性地以直線劃分。後來美國透過獨立戰爭取得獨立後,繼承了這套州界體系,沿用了英華人的辦法繼續在密西西比河沿岸、太平洋沿岸新開拓的疆土上建立新州,這自然都是後話了。北美疆土的廣袤,人口的稀少使得直線劃分成為了可能,但也給當地的原生印第安人部落帶來了許多不便,平直寬廣的州界正是英國——美國殖民開拓歷程的真實反映。參考資料:美國州界劃線的歷史,中國地圖出版社
翻開任意一本美國地圖,觀察者們都會發現美國的州與州之間的界線大多為直線,甚至有的州界本身就是以經緯線來劃分的。那麼這種奇特的現象是怎麼來的呢?一切都需要從歐洲人特別是英國在北美的殖民說起。自從地理大發現時代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後,歐洲各國的探險家紛至沓來。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有大片未被開闢的荒地。殖民者為了劃分各自的勢力範圍,除了在高山峻嶺、河流湖泊,採用山脊或水線作為邊界比較實用之外,他們更喜歡採用簡單的直線。很簡單容易測量和劃分嘛,他們在非洲和中東也是這樣做的。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參看本文的姊妹篇《中東國家的國界線為什麼那麼直》。在這些殖民地當中,英華人的殖民地開發的最為完善,有一套完備的程式。通常新來的貴族或傳教士為了獲得土地的使用權需要由英國王室頒發特許狀,而國王遠在英倫三島,根本不可能親臨現場來丈量土地,進行分配,所以也就會選用最為方便、省事的直線劃分,以經緯度作為劃分依據。最終國王只要每年收繳商人貴族們上繳的稅收就足夠,這是北美的現實所決定的。(事實上直到英法七年戰爭英國取勝後,才開始直接管理北美殖民地,之前殖民地有很強的自治權。)美國曆史上有一條著名的州界線,叫梅森—迪克遜線。這條線曾是賓夕法尼亞、馬里蘭、特拉華(早期屬於賓夕法尼亞)等幾個殖民地的邊界線。英國國王查理二世給馬里蘭先頒發的特許狀,規定馬里蘭的邊界南邊就是波托馬克河,北邊是北緯40度線。後來查理二世又頒發特許狀,建立了賓夕法尼亞殖民地,以北緯40度線為南部邊界,但是規定南部邊界在靠近特拉瓦河附近與一條12英里的弧線相交,再折向南,把靠著特拉華海灣的三個縣劃歸了賓夕法尼亞。如此前後不一致的許可狀果然埋下了後來二州衝突的伏筆。但是按照原來的特許狀,那三個縣本來屬於馬里蘭,這就造成了馬里蘭與賓夕法尼亞之間的持續的邊界糾紛,而且雙方對究竟哪裡是北緯40度線也有分歧,為此甚至發生武裝衝突。直到獨立戰爭爆發前不久,雙方才在英國國王的干預下達成協議,並委託兩位英國天文學家勘測定界,該段邊界線遂因之得名。英華人在北美殖民的前期主要目的是獲取商業利益,而且也存在著和法國、西班牙等多國的競爭,所以對北美居民管理並不是很嚴格,更多是放養,因此對於州界也是十分任性地以直線劃分。後來美國透過獨立戰爭取得獨立後,繼承了這套州界體系,沿用了英華人的辦法繼續在密西西比河沿岸、太平洋沿岸新開拓的疆土上建立新州,這自然都是後話了。北美疆土的廣袤,人口的稀少使得直線劃分成為了可能,但也給當地的原生印第安人部落帶來了許多不便,平直寬廣的州界正是英國——美國殖民開拓歷程的真實反映。參考資料:美國州界劃線的歷史,中國地圖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