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PATRIOT118651897
-
2 # 導演五哥
小孩學書法舞蹈音樂等,不能自己一個人學。需要報班,小孩的天性是希望人肯定和表揚,同學多了老師表揚一個,其他同學就會積極表現,爭強好勝是小孩的特點,應該循循善誘,你跟他說書法怎麼好沒用
-
3 # 翰墨因緣
孩子的天性愛動,貪玩。對顏色鮮豔的圖案,圖形,文字都比較敏感,喜歡。
為了激發培養孩子的學習書法的興趣,可以從篆書象形文字開始,逐一過度至楷,行,草,隸。讓每一個孩子感受到漢字書法藝術因字賦行變化的節奏,規律,趣味,及豐富多彩的魅力。
學書開始,還可以用彩色的墨,及各色的顏料,或配以多彩的紙張。學什麼字,就配上什麼型別的圖案,如各種小動物,植物,人物,山川,大海,花鳥蟲魚等等……這樣就不會因為墨色的單一而顯得學書的枯燥乏味。
每日一字,多圖,多彩,多變,即能達到印象深刻,又可以起到真正愛好學書的興趣。這樣長此以往自然就過度達到真正熱愛書法,喜愛豐富變化的書法藝術而達到真正的目的。
這一點淺見,我想在10歲左右的孩子身上,一定會事半功倍的。而且一定會激發孩子們的學書興趣。我曾經這樣讓自己的孩子瞭解書法很湊效。所以各位書法老師們不妨一試。
-
4 # 書亭楷書
由於教育部將書法課納入中小學課堂的政策落實後,書法熱也迎來自改革開放後的第二個春天。另一方面政府也對中國的傳統文化逐漸重視起來。國家領導人在出席各種國際文化交流活動中,也將書法帶向世界的舞臺。事實上,書法對一個人的影響不能說是至關重要,至少是極有能動作用的。
很多家長都會有這麼一個類似的問題:我家小孩四歲了能學書法嗎?我家孩子今年五歲多了是不是可以學書法了?我家小孩馬上上小學了能學書法嗎?諸如此類的問題其實都歸結於一句話,那就是孩子到底幾歲開始學書法才更為合適。
嚴格的說孩子幾歲開始學習書法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也就是說有的孩子可以早一點開始,而有的孩子可以相對晚一點。 根據我自身的經驗孩子不要過早的去學習書法,尤其是軟筆書法,比如三四歲就開始學習毛筆書法,就無異於拔苗助長。但是太晚了也不太好,比如十歲後才開始學習書法(這裡主要指的都是硬筆書法也就是寫字),因為這個年齡階段的小孩子的書寫習慣幾乎定型了,孩子的很多書寫習慣都是錯誤的,面對這種情況就很難再糾正過來,包括書寫姿勢,漢字的書寫習慣,對漢字的書寫感覺等等。 一般情況下,小孩子5歲左右就可以開始學習書法了。
但關鍵的問題是,方法和老師很重要,家長的鼓勵支援也很重要,孩子的書法學習環境和一個好老師的引導這些都是至關重要的,甚至是致命的關鍵因素。 所以對於孩子的培養是需要三方面因素的: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 幼兒的模仿能力是極強的,他們對世界充滿著無限好奇,同時他們又是極其脆弱的。所以這個時期的孩子就以引導和培養興趣為主了。找一個好老師,來正確培養他們的書法興趣,為後續打下書法學習的基礎。事實上任何技能都需要天賦,而這種天賦主要表現在對某方面技能的一種感覺,但是有了天賦,堅持和努力才是關鍵。所以,小孩子五歲左右開始學習書法黃金時間。
最後就是小孩書法學習路上的關鍵因素: 1:找一個好的書法明師,否則一旦書寫姿勢和漢字書寫習慣定型了就很難再糾正過來。 2:小孩初學書法(包括書寫),前期應以培養興趣為要。 3:家長要多鼓勵小孩子,培養小孩的自信心。同時家長不可以急功近利。 4:營造一個書法學習的環境,必要的時候和小孩子一起學習書法。 5:帶孩子參觀書畫展,書法名勝古蹟等,來潛移默化的培養和影響孩子的書法情感。 6:凡事不可半途而廢,書法學習堅持就是最好的捷徑!
書法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需要一代代人學習並傳承下去。十歲左右的孩子正是學習書法的黃金時期,但是孩子天生比較貪玩,自制力較差,如何培養孩子的書法興趣至關重要,請大家集思廣益,有啥好的辦法讓孩子們愛上書法?
回覆列表
趣是學習的原動力。在興趣的驅動下一個孩子可以將局外人認為枯燥單調的學科學得津津有味:可以堅持不懈、百折不撓地去追求;可以在學習成功後獲得極大的身心愉悅。要培養和維護孩子學習書法的興趣,筆者在近年的書法教學實踐中.對培養孩子的書法學習興趣以及結合孩子的生活、學習實際,著眼透過書法促進孩子素質的全面提高和特長的發展和調動孩子學習積極性方面,有意識地作過如下嘗試,效果不錯。現作文,供家長們督導孩子學習書法時參考,不當之處還祈指正。第一.準備工具.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書環境。在學習書法過程中,父母必需做到硬體到位。給孩子準備一張專門的寫字桌,以及存放孩子學習工具用的專用抽屜和學書需要的筆墨紙硯和筆架、筆洗等。在那兒,他能隨手撿起工具隨時作書。不會在想寫字時,卻因不得不忙亂地找用具.而產生氣餒。書寫完後,場地可能變得亂糟糟的,這時要誘導教會孩子進行清理,保持合理的秩序感:筆要洗乾淨掛在筆掛上、墨瓶擰好、毛氈拂平,待下次再用。要做到這些不容易,家長只要堅持不懈地鼓勵孩子愛護、清理自己的工具,做好了這點,就為來日的書法學習做好了鋪墊。第二.讓孩子獲知書法在實際運用中發揮的作用。常言道:字好一半文。讓孩子在這一句不假的話中得到啟迪。據2001年高考作文閱卷組、業務組印發的《評卷專刊》第3期全文影印了一位考生的作文《誠信是最美的行囊》。文章寫得不算好,甚至有一個錯別字,但是該文書法精美,見者無不嘖噴稱奇,遂被業務組相中作為該年度滿分範文印發(見《寫作》鄧濟舟《2001年高考作文閱卷筆記》一文)。隨著計算機網路化的不斷提升,高考試卷實施電腦評閱的展開,一份“眉目清秀”的答卷和一份“蓬頭垢面”的答卷相比哪一份便於評閱,不言而喻。透過這類活生生的書法帶來便利的例子.讓孩子明白書寫意圖來給學習書法導向,無疑可激發其積極性,調動孩子自發學書的興趣。第三.搞好學與用的連結.擴充孩子的大腦“記憶體”。生活是創作的源泉.追求美是人的共性。美好的東西人人樂意接受.讓孩子在生活中去獵取書寫啟示和營養,來提升孩子的形象思維能力,是培養審美理念和學習興趣的關鍵。如:儘可能帶孩子參觀風景點的書法碑刻、匾額(雜誌圖片也可)、商業廣告牌、書法展覽、節日裡的喜慶對聯,以及家居中的書法作品等等。讓孩子在欣賞中身心愉悅,感官得到陶冶,從中助長孩子見識.感知書寫和生活息息相關。以達到促進孩子敏銳的書寫情感,來帶動孩子興奮契機,激發書寫興趣,為將來創造學書的形象空間提供可能。只有透過這些方式把家庭的小課堂與社會的大課堂緊密結合起來,充分地讓這些誘導因素都成為對孩子學習書法和書寫經驗積累的一個“整合”,讓孩子視書寫與生活為具有內在聯絡的一個整體,從中受益,便可開拓孩子一片廣闊的學書天地。第四.讓孩子體驗學習書法帶給的收穫.培養、激勵其學習書法的興趣。大凡一項工作的學習與開展,能得到社會的認可是人們的一種強動力。孩子也不例外。從事書法學習,它既單調、辛苦,且手、腦兼用,是一項綜合性強的長期勞動。為使孩子學習書法由自覺接受轉化為自身迫切要求,可以透過專業媒體調動積極性。如,有針對性地支援孩子將作品寄送專業刊物發表,同時向各級書法展賽遞交孩子的優秀書法作品,在獲取獎項、刊載作品的活動中來肯定孩子的成績,讓他們在由興趣獲得的滿足和快樂上來激勵自己學習書法。再則可把孩子的優秀作品及已取得的書法方面成績,向各級書畫團體推介入會、評級等,從而改變以往孩子獨個的寫到和大家們共同比著寫的向前識。來幫助興趣的提高。透過以上的興趣培養,可以強化孩子的研究性學書和應用性書寫能力;可使孩子的學習處於主導地位,使孩子真正成為主體,拓展他們的能動性,從而激發孩子學習書法。形成一種非學不可、不學不行的態勢,最終達到自覺、自然的良好書法學習興趣。用這種興趣培養出的功效,必然對孩子終生積極學習書法產生巨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