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豆豆and豆媽成長記
-
2 # 小小竹排漂呀漂
最好是能在自己身邊,畢竟寶寶還那麼小,不過如果實在沒有辦法,把寶寶放在婆婆那也行 ,記得早點帶回身邊,不然孩子缺乏父母的陪伴,實在是遺憾。婆婆要能科學帶孩子的話,也是可取的。一切還來的及。
最好是能在自己身邊,畢竟寶寶還那麼小,不過如果實在沒有辦法,把寶寶放在婆婆那也行 ,記得早點帶回身邊,不然孩子缺乏父母的陪伴,實在是遺憾。婆婆要能科學帶孩子的話,也是可取的。一切還來的及。
作為一位孩子媽媽,我不建議這麼小的寶貝跟媽媽分開,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正處於安全敏感期及行為引導最佳時期,這兩個時期對孩子一生來說都影響重大。
研究表明:孩子不能離開母親,尤其是嬰幼兒階段。3歲以前是嬰幼兒身體、大腦、心理、性格等生理發育的高峰。這個階段母愛的缺失,將不可逆,對人的身心、人格會產生一生的不利影響。
對嬰幼兒來說,母親的愛是最寶貴的。受到母愛的寶寶,彷彿自己置身於“防護圍牆”之中,安全感是寶寶身心健康的基礎。那些得不到母愛的孩子,通常會缺乏自信。母親精心照料的孩子,大都聰明、伶俐、逗人喜愛。特別是嬰幼兒智力和身心等都處於快速發育的時期,父母的照料、支援和教育尤為重要。
3歲以前,缺失母愛,寶寶生理、智力及社會適應性的發展均極遲緩,甚至發生生理和心理上的病理變化。母親對子女的關愛方式能決定他們成人後的心理健康狀況,因為母愛可改變嬰兒的性格和心理。嬰幼兒充分的享受母親的親吻、擁抱,孩子的心靈將更加健康美好。 母愛可以塑造和促進嬰兒的大腦發育,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嬰幼兒的神經系統、大腦的發育狀需要母愛激素。母愛可以增加寶寶快樂的情緒,促進大腦中各種獨特的神經“通道”的發育。
過早過急的親子分離對孩子和大人都會是一種傷害,會讓孩子極度缺乏安全感,大人因為擔心孩子的情況也會心情低落。而且,很多老人在養孩子這方面經驗十足,但是在教孩子方面還有所欠缺,1歲左右正好是寶寶學會基本禮儀,學會跟社會初步交際的最佳時期。建議寶媽,最好是不要把孩子送回家,說服婆婆,為孩子的將來,克服一下眼下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