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兔吐2

    說過了怎樣,大胸懷,大志向。你羅貫中不反對蒙元,不反對外侵,卻反對曹操,屁護弱小的蜀漢,狹隘的民族思想,把華人都教壞了,只知道內鬥,曹操何等英武,把漢末動亂,人民流離失所,治理的井井有條,雖然你給他罪名,也去不掉他心向百姓,身系國土的美名。

  • 2 # 大學生追夢者

    曹操是一個重情義的人,被羅貫中醜化黑化,我在這裡為曹操鳴不平。曹操重情義的例子很多,我舉一個眾所周知的例子。曹操攻取徐州之後,並沒有殺害敵人關羽,因為曹操不僅重情義而且還愛惜人才。

  • 3 # 曺秀鈺

    可能是個冤案!

    話說曹操為躲避官府追殺一路逃跑,在中牟縣卻被官兵抓住,時中牟縣令陳宮認識曹操,知道情況後放了曹操又跟了曹操想做一番事業。兩人在逃往陳留途中遇到呂伯奢一家,呂伯奢與曹操父親是世交,所以很熱情款待他倆親自去買酒菜。由於奔波勞頓曹操倆打了個小瞌睡,忽聽見隔壁傳來磨刀聲,又說先殺大殺小,曹操誤會了錯殺了呂伯奢家人,在跑出途中遇到呂伯奢,一不做二不休又殺了呂伯奢。陳宮覺得曹操生性多疑,殘忍無情,半夜裡棄他而去。

    故事大概這樣,我想提幾點說法:1,第一次錯殺,陳宮不怪他,當再殺呂伯奢時認為曹操無情,那半夜裡陳宮為什麼不殺了曹操,獻給官府撈個好處。2,曹操是通緝犯,呂伯奢還能不知道麼,居然張揚地去買菜招待,指不定他兒子見到曹操是東漢全國網路A級要犯,舉報者或抓住者獎勵十萬美元,所以見財起貪念也是有可能吧,他家又沒安監控,鬼知道。3,曹操殺呂伯奢一家只有陳宮知道,那曹操為什麼不把陳宮也掛了,留著他往娛樂圈曝猛料搞臭自己,暴露身份資訊,這不符合邏輯吧。4,三國志或三國演義的作者在當時環境下寫作,有順應政治的原因,古人推崇正統,尊劉抑曹,劉備是正統嘛,曹操朋友背個小黑鍋也是正常的。

  • 4 # 看雨聽風36

    試想一下,一個心繫天下卻未有寸功之前怎麼會在人前說出這樣的話給自己減分。我們所知的曹操都是鮑國安老師飾演的。演義本身就是強調以蜀漢政權為正義中心的。所以對曹操人性的描寫並不可信。曹操把持朝政多年而未稱帝,就足以見得其對政治名聲的重視。所以曹操絕不會和外人說,即使說也只會是極其信任之人。所言必不會外傳。以此推斷定為後人添筆所為。

  • 5 # 社會觀察家馬老師

    沒有。誤殺呂家人後,原話是寧我負人,勿人負我,是一種對自我愧疚的排解和做錯了事的安慰,事已如此,就當寧可我負別人,別人不負我吧。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就是極端自私的表現了,態度完全發生了變化,是羅貫中對曹操的一種醜化。

  • 6 # 龍久於池

    曹操不是一個潑皮無賴,怎麼會用這種話標榜自己呢?說這種話的人怎麼會有那麼多能人圍繞在他周圍?

    擁劉貶曹的《三國演義》裡也有多處寫曹操在乎自身形象的片斷。最典型的是割發代首的故事,曹操的表演固然是為表明軍紀嚴明,對百姓秋毫無犯,但也是為證明他言而有信,再則說,他嚴明軍紀不還是為提升形象嗎?

    “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出現在戲劇《捉放曹》裡,那裡曹操以白臉形象示人,在一齣戲裡沒什麼大問題。但《三國演義》裡是突兀的。在殺呂伯奢之前的曹操挺正面的,剛剛熱血行刺不成出逃,這時冒出這種話,是不合情理的。

    再則說,曹操說這話時,只有陳宮在場。陳宮不出去宣揚,沒人會知道。陳宮是否對別人講過呢,沒記載啊。

    曹操負過一些人,例如荀彧,但對關羽,曹操絕沒對不住的地方。張繡負過曹操,而曹操最終沒負張繡。

    “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是對曹操赤裸裸的汙衊,沒一點技術含量。

  • 7 # 說三國

    《三國志 魏書 武帝紀》有以下記載:

    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備賓主禮。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圖己,手劍夜殺八人而去。孫盛雜記曰:太祖聞其食器聲,以為圖己,遂夜殺之。既而悽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遂行。

    從歷史記載角度,三國志是當今認為記錄三國時代最為準確的史書,我們可以認為,歷史上的曹操確有此一出。

    而《三國演義》中的”寧可我負天下,不叫天下人負我“,是後世對於曹操這段話的藝術加工。原話就是“寧我負人,毋人負我!”

  • 8 # 北門猿

    這是羅貫中在歷史基礎上的再發揮。曹操原話並不是這樣說的。

    先普及一個背景知識。現在我們看到的《三國志》分為兩部分,陳壽原文和裴松之注。陳壽是個很嚴謹的人,寫三國志時候,對史料的採取標準定得很高,只有他覺得非常可信的,才寫進書裡。這樣的好處是寫成的三國志比較可靠,缺點就是有很多記載就被他排除在外了。

    所以後來有位叫裴松之的,花了一番力氣蒐集三國志各種史料,用註解的形式加在三國志裡面。雖然這些東西不一定靠譜,但也不一定是假的,可以作為輔助性材料使用。

    回到正題。曹操殺呂伯奢一家,不見於三國志正文,但裴松之注裡有這麼三條:

    《魏書》曰:太祖以卓終必覆敗,遂不就拜,逃歸鄉里。從數騎過故人成皋呂伯奢;伯奢不在,其子與賓客共劫太祖,取馬及物,太祖手刃擊殺數人。《世語》曰:太祖過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備賓主禮。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圖己,手劍夜殺八人而去。孫盛《雜記》曰:太祖聞其食器聲,以為圖己,遂夜殺之。既而悽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遂行。

    大概脈絡是一樣的,曹操路過呂伯奢家,殺死了呂家一些人。不過事情動機和事後反應描述不同。

    三條記載裡,世語和雜記是一致的,認為這事出自誤會,雜記把原因說的更詳細一些。魏書則把原因完全推到了呂家人頭上。考慮到魏書的立場問題,估計世語和雜記是更可靠的。

    曹操當時是在逃亡期間(三國志原文記載:“太祖乃變易姓名,間行東歸。㈡出關,過中牟,為亭長所疑,執詣縣,邑中或竊識之,為請得解。”),所以疑心病重,處於風聲鶴唳的狀態,也算可以理解。但這終究不是什麼光彩的事。

    再說事後反應,只有雜記裡寫了,注意和三國演義不同,曹操的表情是“悽愴”,就是說曹操也認為殺人不對,但是為自己找個藉口說:“寧肯我對不起別人,也不要別人對不起我。”

    美國警察界有一句話:“寧可站著面對十一個人,也不要躺著面對兩個人。”意思是警察在執法的時候,該開槍就開槍,不要猶豫。因為你開槍了,事後可能會接受法庭調查(十一個人,指陪審團)。但你不開槍,就可能被犯罪分子一槍撂倒,到時候就是兩個人用擔架把你抬上救護車了。

    在曹操這邊也是一樣。“我負人”最多有一些道德罪惡感,但萬一呂家兒子們真的要對我曹操不利,等到“人負我”的時候,那小命就沒了。所以假設重來一次,我相信曹操還是會選擇先下手為強,畢竟保命要緊。

    至於這件事怎麼傳出來的……按魏書的說法,呂家不但有兒子,還有門客。不過魏書不一定可信。按世語,曹操只殺了八個人,五個兒子算上各自家眷,總人數恐怕不止八個。總之曹操殺的人可能比呂家總人數少,沒有做到斬草除根。所以後來這事流傳出來了。這是一種可能。

    到了三國演義這裡,因為擁劉貶曹是大方向,所以羅貫中筆桿子一揮,做了一個精彩的改編:

    操與宮坐久,忽聞莊後有磨刀之聲。操曰:“呂伯奢非吾至親,此去可疑,當竊聽之。”二人潛步入草堂後,但聞人語曰:“縛而殺之,何如?”操曰:“是矣!今若不先下手,必遭擒獲。”遂與宮拔劍直入,不問男女,皆殺之,一連殺死八口。搜至廚下,卻見縛 一豬欲殺。宮曰:“孟德心多,誤殺好人矣!”急出莊上馬而行。行不到二里,只見伯奢驢 鞍前鞽懸酒二瓶,手攜果菜而來,叫曰:“賢侄與使君何故便去?”操曰:“被罪之人,不敢久住。”伯奢曰:“吾已分付家人宰一豬相款,賢侄、使君何憎一宿?速請轉騎。”操不顧,策馬便行。行不數步,忽拔劍復回,叫伯奢曰:“此來者何人?”伯奢回頭看時,操揮劍砍伯奢於驢下。宮大驚曰:“適才誤耳,今何為也?”操曰:“伯奢到家,見殺死多人,安肯幹休?若率眾來追,必遭其禍矣。”宮曰:“知而故殺,大不義也!”操曰:“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陳宮默然。

    故事大綱沒變,只是刪去了曹操的表情(悽愴),再把原話加強一下語氣。然後插進一個殺死呂伯奢的劇情。於是曹操就從迫不得已,變成心安理得了。而他這個以個人利益為最優先,不擇手段的奸雄形象,也就躍然紙上了。

    說實話,我們經常批評三國演義不符合正史。但如果拿它當文藝作品看(廢話,人家本來就是文藝作品),那羅貫中的改編簡直是精彩至極,絕對是高手……

  • 9 # 楊志山3

    曹操誤殺呂伯奢,大家都罵他“恩將仇報”,不但如此,他殺了人還說“寧我負人,毋人負我”但大家看《三國演義》時確寫成了“寧教我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他殺了人還口出狂言,這就是人們對他誤解的一個原因.羅貫中老先生本來就是擁劉反曹,肯定會把曹操寫成奸雄梟雄,不會寫成英雄!“寧我負人,毋人負我”和“寧教我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概念好像一樣,但是側重點卻不同,第一句話的人指的是呂伯奢,而第二句卻是“天下人”,誤殺一人和誤殺天下人人性質也不同.其實曹操也很後悔,他說的“寧我負人,毋人負我”和“寧教我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口氣不同,第二種是狂妄的口氣,而第一句則是一種心理安慰.人犯了錯,一般心裡都說“我沒做錯,我是對的”雖然後悔,但心裡還是有這種想法,這時很普遍的心理,那句話只不過是曹操的自我安慰.曹操是歷史上一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一個胸襟廣闊,求賢若渴的英雄人物。曹操以反面人物形象走完他戎馬征戰的一生,什麼亂世奸雄,亂臣賊子,陰險狡詐,殘暴無情,曹操被套上諸多罪名,被天下人傳播。不過這只是演義中曹操,,正史中的曹操可不是這樣,為什麼那麼多人投靠曹操,肯定有他的能力。

    少年孟德,放蕩不羈;執法嚴明,治軍有方;愛惜人才,心胸開闊;用人唯賢,唯才是舉。在那個軍閥割據的動亂年代,作為一個封建統治軍閥,能胸懷大志,愛惜人才、知人善用、文武兼備、體恤民生、策馬馳騁華夏、揮鞭平定北方,堪稱一世之英雄。其歷史功績不可磨滅,英雄本色不容詆譭。

  • 10 # 勇戰王聊歷史

    大家好,我是老王。我來回答下題主的問題。

    “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這句話出自《三國演義》。也就是元末明初羅貫中寫的那本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這句話是羅貫中根據場景,替曹操說的,是為了展現曹操梟雄的性格。

    當時的劇情只這樣的:曹操借寶刀欲刺董卓卻獻刀而逃,路上被陳宮抓住又放了。後來二人偶遇操父好友伯奢老漢,晚上宿於老漢家裡。半夜忽然聽見磨刀聲,曹操剛在鬼門關轉了圈回來了,此時更是驚弓之鳥,以為老漢要殺他。也是,曹操和陳宮二人提起寶劍先下手為強,不分男女,一連殺死八口。這時才發現,原來老漢家人只想殺豬招待他。在路上遇到買酒回來的老漢,又一不做二不休把老漢殺了。陳宮質問曹操,剛才已經錯殺,為何還要再殺人。曹操說“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

    這句話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寧我負人,毋人負我!”。出自裴松之寫《裴注三國志》。《三國志》裡面是沒有這句話的。 註釋裡面講,是引自孫盛的《雜記》。

    注[二]魏曰:太祖以卓終必覆敗,遂不就拜,逃歸鄉里。從數騎過故人成皋呂伯奢;伯奢不在,其子與賓客共劫太祖,取馬及物,太祖手刃擊殺數人。世語曰:太祖過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備賓主禮。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圖己,手劍夜殺八人而去。孫盛雜記曰:太祖聞其食器聲,以為圖己,遂夜殺之。既而悽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遂行。

    所以,“寧我負人,毋人負我!”不是陳壽寫的,而是孫盛寫的。而《雜記》這類題材,並不嚴謹。所以,肯定不能用來證明曹操說過這句話。

  • 11 # 西安—豐鎬遺子

    你說的是小說《三國演義》中的曹操,還是歷史《三國志》中的曹操!

    小說《三國演義》第四回:中的曹操誤殺父親好友呂伯奢一家,對陳宮說到:“寧可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對於曹操的這句話,史書《三國志》《魏書》都有曹操殺呂伯奢全家的記載,都沒有曹操說此句話的出處。

    這句話最早的版本在晉朝孫盛的《雜記》有記載:“太祖聞其食器聲,以為圖己,遂夜殺之。既而悽傖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遂行。”(豐鎬遺子~張新武書文)

  • 12 # 孟珍

    謝謝邀請。問題中的到底要的是事件的真象,應該用究竟。說究竟,不能去書上找,書是後人寫的,加帶著作者的主觀意願,還有作者描寫人物時的藝術表現手法,所以書上的很多話都不會是究竟。不論是三國演義還是三國志,其中的情景都有藝術加工的痕跡。做為究竟的依據都顯不足。究竟要的是真實,而真實的情形已過去兩千年,沒有誰會證明究竟。那麼究竟怎麼挖掘其究竟呢?只有分析和推理。離開了書,我們才有更廣闊的遐想空間。以曹操的經歷和性格,寧可我負人,不可人負我這類話一定是說過,而且不止一次,但都應該是自己對自己說的。這話所表現的形象,是陰損和自私,是狠毒,畢竟不是多麼高大上,以曹操那種人的謹慎或者說奸詐,不可能在人前去表現出來而無故地自毀形象。甚至都不可能讓人知道。如果曉得了誰聽到他說這話,不排除也要負他一次。做為一個梟雄,在打天下爭事業的過程中難免會做出好多錯事,短事,負人之事。在自己的內心同樣會有老大的不忍。自己會對自己加以譴責。這種譴責甚至很難排遣出去。只好用這句話來進行心理暗示,自己給自己找一個理由,找一個依據,用以原諒自己不受太多的心理譴責,用以來消除心理陰影。書的作者為了刻劃人物形象,表現人物性格,才加進一些故事,這樣才會顯得形象而深入人心。比簡單描寫心理活動更生動,更有表現力,更宜讓人理解,更宜引發讀者的共鳴。但同時也更遠離究竟。

  • 13 # 魚包同學

    很多人不喜歡曹操,後世人尤其是宋代後對曹操很是鄙夷,蘇東坡在《志林》說,當時市井說書,聽眾們“聞劉玄德敗,頻蹙眉,有岀涕者;聞曹操敗,即喜唱快”。

    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而最讓人痛恨的就是曹操說的這句話“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是演義原話,稍微糾正一下題目中這句話)

    這句話什麼意思?一個人,寧肯自己對不起普天下的人,也不能讓天下的人對不起自己,如果這是這樣那就太壞了。以下我們來弄清楚這個案子,分辨其中的事實真相。

    這件事《三國志》完全沒有記載,見於裴松之引注的《世語》、《雜記》。事情是這樣的——

    董卓入京後,上表曹操為驍騎校尉,曹操拒絕接受,並且急忙逃出洛陽,抄小路趕回家鄉。路過了朋友呂伯奢家時,把他們一家都殺了。

    那麼殺人動機是什麼?記載完全不一致,《魏書》的說法是,呂伯奢的兒子要搶劫曹操財物,曹操是正當防衛。說的冠冕堂皇,可是《魏書》是站在魏國的角度寫的,對曹操難免有迴護。

    《世語》、《雜記》則是說曹操疑心太重,誤殺了呂伯奢一家。曹操在呂家聽見了“食器聲”(應該類似於磨刀的聲音),疑心病馬上發作,就動手殺人,殺了之後,發現人家是準備殺豬宰羊招待自己,曹操非常懊悔,“既而悽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

    悽愴,什麼意思?悽慘、悲傷,也就是曹操發現誤殺人後,心裡也是很悽慘、很悲傷的,只好自我安慰,自我排解,很勉強的為自己的錯誤行為做一個辯護,當然這種辯護不能洗刷罪過,但是好歹誤殺人後情緒是悽慘、悲傷的。

    再看《三國演義》的描寫,刪掉了“悽愴”,語句也改成“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本來曹操說話的物件是特指的是自己誤殺的,呂伯奢一家。《演義》把說話的物件改成了全天下的人。本來一點點懊悔的善心也變成了殺人殺得理直氣壯,殺得理所應當。

    這當然是為了豐滿曹操“白臉”的性格做的渲染,作家為了照顧大眾的價值取向,很多邏輯上說不通的地方也就不管不顧了。比如:曹操那麼激勵塑造自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形象,幹嘛說這句話打自己臉?當時,呂伯奢一家都死了,曹操為什麼吹著個無聊的牛?曹操說這句話,除了受後世人唾罵以外,對自己有什麼好處?精明的曹操自己不會算這個賬?

    當然,從這件事的幾個版本中和來看,我們可以看到曹操的性格是:多疑、果斷、兇狠、霸氣。這對於普通人來說不一定是優點,可是對於一個創立基業的帝王來說,這些其實是必備素質,尤其是在漢末群雄並起的烽煙中,想要生存下來,確實需要這樣的素質。

    所以我們不應該學習這樣的性格特性,可是我們應該去理解,曹操是一個真小人,真君王!

    你的關注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不怎麼來往的朋友結婚時邀請你,你該不該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