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國農林科技網
-
2 # 行走的揹包歡
愛生活,愛旅遊,愛攝影,我就是充滿青春活力的軟體程式設計員Allen歡!
張載祠是中國北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關學領袖張載的講學臺,到現在已經入列關中十八景之一啦。
不知道你問的是不是這位學者的故居!
如果問的是的話,我可以詳細的介紹一下!
張載祠博物館是位於陝西省眉縣橫渠鎮西街的張載祠。眉縣縣城東26公里處的橫渠鎮。
一座以宋式為主,兼有明清特色的院落,靜謐而厚重地坐落在街巷一隅,這就是張載詞!
鼠年遊記!寶雞眉縣張載祠,蠟梅花開迎新春
過年了,和家人一起去寶雞眉縣橫渠鎮置辦年貨,順帶去看看路過好多次的張載祠。
一進門就聞到一股暗香,仔細一看裡面有幾株蠟梅正綻開怒放,黃色透亮的杯狀小花,蠟一般晶瑩,俏麗地點綴在枯枝上!
張載祠,位於陝西省寶雞市眉縣城東26公里處的橫渠鎮。為中國北宋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關學領袖張載的講學臺。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張載”。未識其人,先聞其言,讀張載的“四為”句,使人頓生敬佩之心。
張載祠前身為崇壽院,張載年少時曾在此讀書,晚年隱居後,一直在此興館設教。他死後,人們為了紀念他,將崇壽院改名為橫渠書院。現存建築主要是清道光年間所建,光緒年間曾有小修。現有獻殿、東西廂房、山門、後殿、學堂四幢。
祠內“張載手植柏”,高9.3米,歷經近千年,枝幹盤若蛟龍,飽經風霜,仍傲然屹立,成為歷史的見證。
大殿前,門楣上康熙御筆書寫的“學達性天”的牌匾高掛,門兩側“夜眠人靜後,早起鳥啼先”的對聯是對張載治學精神的形象描畫。
祠內幾株鮮豔的蠟梅,它們的暗香在院子裡四處浮動,引得人們頻頻駐足。
在嚴寒的冬季傲然開放的蠟梅,完美的詮釋了它堅忍不拔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