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目已識丁
-
2 # 糖豆六點半
我爺爺去世時剛開始也很難哭出來,可能因為出了校門參加工作不常在家的原因。當你跪在爺爺墳前想想小時候爺爺對我們的照顧疼愛我們,再想想以後除了父母再也沒有人像親人般對待我們了眼淚刷得就流下來啦
-
3 # 小荷夜露
我想作為孫輩,小時候跟誰生活在一起,就跟誰更親近些。譬如,以我為例,我小時候就在外婆家出生並長大,受到姥爺、姥姥萬千寵愛,所以從直觀角度講,我和姥爺姥姥的感情似乎就比爺爺奶奶更親近,其實說句心裡話,當我爺爺去世時,看到爸爸傷心欲絕、撕心裂肺的痛苦,我心裡也特別的難過,這也許就是血濃於水的那份親情吧,現在我的爺爺奶奶,姥爺姥姥都已經過世,作為他們四老的孫子,唯願他們在天堂無憂!!
-
4 # 憤怒野虎
在現實當中,親人過世的時刻,往往特別至親的人,沒有哭泣情況,這大都是思緒中沉溺於親人之前的點的生活情恩之中,這是心理學中的常見現象。1.平時,親人間的相處,形成默契的合作關懷,許多人根本沒去思考。或者,生活的緊張節奏沒有時間去思考。2.待至親人離世之時,才滕然驚覺,自己是多麼孤單,多麼的悲哀,也很需要那個已去的親人。從此刻,已天各一方,自己深深餡入沉思或“負疚”當中。3.親人去世,而沒有哭,並不是“冷血”現象,而是進入沉思哀想狀態,這是對親人當初恩情的追憶。在親戚姊妹間也多談及(去世親人的)生活點滴。反而,對於哭泣,則是變成一種“做事”形式,當然,哭泣過程中也夾帶哀思。情況大抵如此。
外婆是個小腳女人。幹不了農活。在六七十年代時期也就意味著掙不了工分。一個舅舅要養活七口人可想而知。我家當時因為父親是個基層幹部,在當時拿工資的絕對是很吃香的。所以溫飽問題不大。也自然就成了家裡親戚依靠的物件。外婆一年有大約三分之一時間在我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也順帶能夠吃飽飯。放在現在的年輕人可能無法理解。七十年代的農村是很苦的。印象最深的是我小時候淘氣翻筋斗,折了手骨,在家休息。當時連電燈都稀罕,別說電風扇空調了。一個夏天都是外婆給我搖扇子,而且還是整個一晚上都在搖。依稀記得外婆睡著了手還在動。想想都覺得好感動。依稀記得小腳的外婆追著我,不讓水塘邊玩,依稀記得棗樹蔭下,用柺杖勾起樹枝摘果的情景。灬
後來我也大了,去外面工作了。和外婆見面的機會越來越少了。那天突然收到一封電報,說外婆登仙了,我怔怔地看著那張紙,心中悲傷但卻沒有淚水。因為我知道她老人家是去天堂了,那裡沒有飢餓,沒有痛苦,沒有病痛。
不好意思,回答問題差點成了我的情感傾訴了。或許從中可以啟示點什麼。那就是不管是你的什麼樣的親人過世而你沒有眼淚,並不代表你不愛他們。相反而是因為太愛他們,覺得他們是去極樂世界仙遊去了。只是我們時常要常常告誡自己,盡孝當儘早,不要等到失去了才知道去愛他們已經晚了。正所謂子欲養而親不待。空留遺恨終生。
願天堂的外婆保佑我們。願所有天堂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們保佑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