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秋色正傑
-
2 # 會惠慧
東西不錯啊,釉面瑩潤生動,胎質細白,器型規整,款式有力,是個好器物,應該是文案用具。是個老器物,沒有上手不能確定是否到代。
-
3 # 響尾雙截龍
豇豆紅釉
瓷器釉色名。亦稱“美人醉釉”。清朝康熙時銅紅釉名貴品種之一。燒製時先在坯上施一層底釉,然後吹上一層顏色釉料,再蓋上一層面釉,入窯高溫還原焰燒成,呈色變化較多,粉紅色中略帶灰色的稱“豇豆紅釉”,灰而色暗的稱“乳鼠皮釉”,粉紅中有綠點的稱“苔點綠釉”,帶紅塊的稱“孩兒臉釉”等。
中文名:豇豆紅釉
又名:美人醉釉
生產時期:清朝康熙時
屬性:屬高溫釉
特點:呈色變化很大
受燒成氣氛的影響,呈色變化很大:或粉紅色中有深紅,或深紅包逐漸暈散為淺紅色,或區域性泛淺黃淺綠色,或深綠中泛紅。
豇豆紅
釉色有上下高低之分:上乘者名“大紅袍”或“正紅”,通體一包,鮮豔明快,沒仃瑕疵;略次為釉色如豇豆,有深淺不等的斑點及綠苔,稱“美人醉”或“美人霽”;色調較淺為“娃娃面”或“桃花片”;
再次者色調更淺,或晦暗渾濁,為“乳鼠皮”或“榆樹皮”;更次者則釉色呈灰黑不勻的“驢旰”、“馬肺”色;釉為黑焦泡的一類,則屬最次品。豇豆紅器無大件,多為文房用具如水盂、太白尊、印盒、洗或陳設類瓶等,小件如柵葉瓶、菊瓣瓶以及更為少見的盤等。清康熙朝燒造成功。豇豆紅器均為官窯產品,民間時有仿。
豇豆紅釉,基本所有瓷器的圈足裡都呈現銅鏽色斑。
以寶主提供的圖片來看,這是一個晚清至民國時期的仿康熙豇豆紅杯。
1.器型是杯子,跟我們現在用的差不多。
2.釉色不正,釉色光暗淡。
3.杯子內底有螺璇胎印,而且很圓規整。近現代技術弄的。
4.底足落款,字跡像是釉上寫的,有散墨的跡象。
綜合判斷: 仿康熙豇豆紅杯子。
友友們吶!我想死你們了!分析不好別怪啊!——人總有打眼的時候。
你好!你家老人還是比較有眼力的,這個藏品從釉色,造型,做工,包漿,以及青花染料的發散來看,到清代早期應該沒問題。因為是圖片,這個官窯款夠不夠官窯我不敢斷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