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359一陣風
-
2 # 墨溪說故事
起碼這個說法是不成立的,很少有丈母孃把女婿噹噹兒子對待.兒子說吵就吵,吵完啥事也沒,有幾個丈母孃能隨便吵女婿,越是一個閨女越不敢.兒子髒活累活隨便指使,很自然很天經地義,你多指使女婿試試.不是自己生的都隔層皮,女婿和兒媳婦都一樣.
-
3 # 我為癲狂
首先這個說法不成立。其次,作為婆母,除極個別的人外,大都是把兒媳婦當作閨女看待的。說句得罪閨女的話,在華人傳統的觀念裡,嫁出去的閨女是外人,所以女兒女婿只是一門客,而媳婦是自家人,是家庭未來的當家人,怎麼會薄己厚外人呢?至於你說的厚女婿薄媳婦的事,這裡不願多說,讓那些認為丈母孃親女婿的媳婦(個別甚至包括兒子)自己反思反思吧,為什麼丈母孃會這麼做?原因又是若何?
-
4 # 阿鵬寫意人生
首先,距離產生美。女婿不是自家人,畢竟隔著空間,媳婦卻沒有緩衝地帶,這就應了遠是親近是瘟的尷尬;
第二,丈母孃與女婿利害關係不大,與媳婦卻事事有牽連。比如經濟、家務、生活習慣、對兒子的干預,對孫輩的照顧,衣食住行等等,產生矛盾的導火索很多;
第三,婆婆早已把對老公的愛轉移給了兒子,後來卻要接受被另一個女人突然‘’奪愛‘’的事實,雖然她也希望兒子和媳婦恩愛和睦,卻又擺不脫那一點點帶酸味的彆扭和不適,這種自相矛盾的心理註定了兩個女人之間多少有點隔閡。而對女兒的愛呢,從觀念上原就沒有愛到不放手的要求,所以愛我女兒者我必愛之。
當然,這個話題內在的邏輯還不會這麼簡單,也許還可以將弗洛伊德的觀點拿來從另一個角度做另一種解釋……此現象見仁見智,做出百分百準確判斷很難!
媳婦嘛,有的婆婆一天到晚的伺候做三餐飯,還得被媳婦挑做的不好吃,包家務,也許媳婦一句好聽的話都沒有,只有索取沒有回報(她們兩個個人之間的回贈,不是說整個家庭),誰能對一個往自己身上加負擔的人和氣。
拋開上面的來說,公婆不可能對媳婦對待女兒一樣,媳婦也不可能對公婆如對待自己的父母那樣子一片心,也許做得事情比自己父母多但是那片理解尊重的心是不可能一樣,因為在公婆那裡得不到尊重。因為兩個人以前不認識,生活在一起就是有矛盾的,家務誰做的矛盾?飯菜口味矛盾?生活習慣的矛盾?衛生習慣,衣著品味,做事情的方式,花錢上面的矛盾,世界觀不同。公婆娶一個媳婦是希望傳宗接代,對自己好,為他們服務的,讓家庭更富裕。而一個媳婦去做賢妻良母,有些公婆反而會挑理說做的不好,也不會感激也不會尊重,而是認為理所當然,我兒子養你啊!開始做,一定某天沒有做立馬說其媳婦不好,累死累活都得做,任勞任怨,而現在媳婦講究尊重,不在接受做了得不著好,就不做了。把媳婦視為一個家庭工作者,能有好關係?公婆那裡不能給媳婦尊重,媳婦只能選擇“寧叫我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免得自己遭罪。
另外一個矛盾點是,家庭沒有錢,媳婦怨公婆沒有錢,公婆怨媳婦不賺錢。家庭生活不好相互埋怨唄。或者說只要媳婦省一點,自己的工資一年餘個兩萬,加上兒子的,幾年就富起來了。其實心對女兒再好,一般父母也不會把錢給女兒(當然那些獨生女,有錢的不同,就說普通人家)去發家致富過好日子,還是留給兒子的多,公婆自己已經盡力了,而家庭發展沒有穩步上升,又埋怨媳婦唄,不會埋怨兒子也許是因為覺得兒子也盡全力了吧。父母除了給女兒希望,希望女兒過好日子有啥實際為她,所以媳婦不用羨慕女兒得到了公婆的心。小姑子和哥嫂弟媳的矛盾就是姐妹埋怨哥哥弟弟得著父母的錢的愛,自己花父母的少,自己還得講孝道讓父母過好日子,而父母又把錢攢給兄弟,兄弟的孩子;哥哥弟弟又天天羨慕,姐姐妹妹得到父母的心,父母的溫暖,精神上的關愛,價值的肯定,錢也沒有花我身上。經濟與精神財富的矛盾,都想都要,沒有的才是最好的。從而媳婦和公婆的最關鍵的矛盾點,還是爭的關愛,埋怨這個。對自己的孩子說話哪一個親,對女婿說話哪一個親,就是對媳婦親不起來,雖然都是孩子,但是想要對方發揮的作用不同,而態度不一樣吧,媳婦的定位個人覺得像家庭這個公司的員工,公婆和兒子女兒是股權擁有者那樣子,而女婿像拿著錢來投資的大爺。
會想的公婆還是得對媳婦好,向著媳婦,因為老了和媳婦兒子住,媳婦兒子的生活水平就是他們的,有錢米也得買回來做熟了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