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四爺的歷史觀

    據傳說是因為甲午海戰談判之時的一副對子所起。

    上聯:騎奇馬 張長弓 琴瑟琵琶 八大王 並肩居頭上 單戈獨戰(日本人出)

    下聯:倭人委 襲龍衣 魑魅魍魎 四小鬼 屈膝跪身旁 合手擒拿(華人對)

    從此後天朝人便不再稱其為“倭寇”,而改稱“鬼子”。

    此為戲言,史料記載——清陳康琪《燕下鄉脞錄》記載:“若鬼使,則出使外洋之員。以西人初入中國,人人皆呼為鬼子也。”

  • 2 # 青年史學家

    四百年前即明清以來,日本海盜經常燒殺搶掠,侵擾、騷亂中國沿海各地。當時人們稱日本海盜為“倭寇”,那是因為他們長得矮小丑陋,行為實比盜匪有棕而無不及,故予此名之。可到了近代,人們卻稱日本侵略者為“鬼子”,何也?

    話說中日甲午海戰前夕,清廷委派一位大臣出使日本。當時的日本不但要在世人面前炫耀武力,還妄想在文化上下玷辱中國。當記者匯聚集齊之時,日方突然提了一個風馬牛不相及的問題:“我們日本有一個上聯卻對不出下聯,只好求於漢字發源地的人了。” 說完以後,日本人亮出上聯:騎奇馬,張長弓,琴瑟琵琶,八大王,並肩居頭上,單戈獨戰!

    這是一個拆字聯,難度較大。而且其好戰侵略氣焰十分驕狂囂張。意思是,大日本兵強馬壯,駕馭的是奇馬,張的是強弓,文的也不簡單,無論琴棋書畫,詩詞歌賦,光“大王”就有八個,蓋世無雙,言外之意,日本“單戈獨戰”即可踏平中國。

    清廷大使臣也不示弱。當即大筆一揮立就寫出下聯:倭委人,襲龍衣,魑魅魍魎,四小鬼,屈膝跪身旁,合手擒拿!

    此下聯也用的是拆字聯,對仗十分工整,且與上聯針鋒相對,其意思是,你們日本騎奇馬張長弓,其實就是一夥來偷搶我大清龍衣的倭寇,琴瑟琵琶八大王,就是魑魅魍魎四個小鬼子,並肩居頭上,其實已經屈膝跪在身旁,你如膽敢單戈獨戰,我就合手擒拿。

    從此,大家便稱日本“鬼子”。抗戰時期,日本侵略者對華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更激起了華人的憤怒與仇恨,於是“日本鬼子”、“小日本鬼子”、“鬼子”、“小鬼子”等稱呼也就傳遍了中華大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親情血濃於水,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爭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