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一箇中學生早戀還沉迷遊戲,性格暴躁,對父母沒有一點尊重,愛手機愛到無法自拔,父母該如何是好,父母為了這個孩子已經鬧出感情危機,該不該放棄這個家?
12
回覆列表
  • 1 # 胡扯也正經

    無論你是大人還是孩子,都不能放棄這個家庭,孩子在成長,家長的責任不容小覷,應該共同努力,爭取長成一棵參天大樹,不能任由生長。有家,有愛,才有一個溫馨的人生。

  • 2 # 孤獨的頭腦

    請問題主,你是母親,還是父親?還是見證這種家庭的第三者?

    如果你是母親或者父親,這種家庭,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我從小到大是乖孩子,沒給家裡人帶來操心的事情,但我隔壁的鄰居的孩子,情況跟你描述的也有幾分類似,他今年才18歲,暑假我回家的時候,我還叫他出去接我。我跟他關係還不錯,但是,他確實讓他父母操碎了心。但他父母即使再焦頭爛額,也還是要為他操心。讀完初中,父母送他去讀技校,讀了幾個月,整天出去上網打遊戲,不讀了,回來經常和別人去網咖通宵,為了把他留在家裡,買了電腦裝了網線(我在家就是因此過上了能連WiFi的生活),但他還是不滿足經常出去跟朋友浪。

    有一次,騎摩托車跟別人撞上了,父親在家裡很生氣,說不要去管他了!!第二天,母親還是乖乖的拿錢去賠償,把他領回家。不過此後他變乖了一點,至少,暑假接我的時候,車開得很慢很穩了。之後,他母親找親戚帶他出去打工,也沒幹什麼,太辛苦做不下去,又跑回家。我自己那段時間也借了一些錢給他。暑假我回學校的時候,他剛剛去了某個地方工作幾天跑回家了,又跟父母吵了一架。

    儘管如此,他的父親雖然嘴上經常說不再管他不要了,母親偶爾慪氣,但都一直很耐心地替他操心。從來沒有說放棄他,更別說放棄這個家!

  • 3 # 呼呼大魔王

    有問題就解決問題,方法總比問題多。

    這個家裡的成員一個是你的孩子,一個是你的愛人,你放棄了他們會過的更好嘛?

    如果不是你就不能放棄。

    孩子青春期這個階段是婚姻幸福度最差的一個時期,有空看看我之前的文章,想想你們的問題出在哪裡。

    先把跟愛人的矛盾解決,然後一起配合想辦法教育孩子。

    孩子現在不懂事,但是如果你放手不管,等他長大之後回過頭來一定會怨你當初為什麼不對他嚴加管教。

  • 4 # 言勸

    父母為了孩子早戀和沉迷遊戲鬧出感情危機,而且還想放棄這個家太荒唐了。根據題主描述的情況,我還是談幾點看法。首先,孩子走到今天父母是有責任的。好好反省一下平時你們是怎樣教育孩子的:是過分溺愛,還是棍棒相加;是過分放縱,還是嚴格管教等等。把事情想清楚了,把問題弄明白了,你們就可以對症下藥。

    其次,孩子是父母的鏡子,也是父母的影子。夫妻好好檢查一下自身的問題,平明的德性怎樣,自己的言行舉止是否給孩子樹立了好的榜樣。人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最好老師,父母的言行對孩子的成長潛移默化。為了孩子家長必須完善自己。其三,孩子現在的狀況也不足為奇。已經是中學生了,早戀屬於孩子進入青春期前奏的愛情朦朧階段。因為社會環境的影響和孩子的身體發育,早戀也是自然現象,父母應正確應對,不要操之過急,要尊重孩子,好好開導,講明早戀的危害,讓其好好學習。家長還要與老師溝通,共同發力。

    其四,夫妻雙方對孩子、婚姻、家庭,要有必勝的信心。孩子早戀、沉迷遊戲、性格暴躁和不尊重父母,是需要父母同心協力“挽救”,不要放棄,但也不要太焦慮。夫妻更不能因此而出現感情危機,有放棄家庭的衝動。多大點事啊!端正心態夫妻共同面對吧!希望以上回答能給你一點幫助。

  • 5 # 細雨霏霏30

    謝邀請,孩子今天的一切都是家庭造成的,這麼說讓父母聽了可能覺得傷心委屈,認為從來都是教育孩子走正道,但言傳身教的力量是無形的也是巨大的,你的說教真正起到多少作用?恐怕左耳朵聽右耳朵冒了,真正起作用的還是孩子成長時期身邊的人和環境,這個孩子家的父母肯定不是一對恩愛有加、互相體諒的父母,很可能是沒給孩子創造一個溫暖有愛意的家庭氛圍,這樣的孩子心理沒有安全感,缺乏自信,既然已經導致這樣嚴重的後果了,父母如果再離異,家庭一旦破裂這個孩子以後會更加仇視社會,仇視家庭,性格會變得更加暴戾,這種惡性迴圈會導致父母痛心一輩子,所以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生下孩子而又沒在孩子身上付出應該付出的心血孩子就讓你償還一輩子。最好的補救辦法就是首先改善家庭氛圍,父母先審視和改變自己身上的不良因素,父母關係正常了,家庭氣氛溫暖了,孩子心裡才得以安寧,才肯聽別人的建議,才願意配合,再叛逆的孩子也有善良有愛的一面,叛逆基本都是家庭有問題,或者環境有問題,不要劈頭蓋臉的罵孩子打孩子,沒用,你有多大家法他就有多大膽量,必須先解決根源,比如換個環境跟孩子接觸幾天,重新建立父子母子關係,慢慢增加交流,先找到最初導致孩子叛逆的原因,一點一點改善,父母關係的穩定才會讓孩子心裡踏實,真正感受到家庭的溫暖了,他會主動配合父母改變自己,孩子畢竟是孩子,他打罵父母的強悍一面是裝出來的,是他內心積壓了太多的負能量的爆發,不能因為這一幕就給孩子定性了,覺得孩子沒救了,不是這樣的,是孩子嚴重缺乏愛和呵護,他非常渴望溫暖被理解,所以,家長要付出耐心,付出時間和精力,只要父母正確付出了,孩子的良知一定會被喚醒,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轉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過年了給孩子送什麼禮物他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