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牧雲軒書法
-
2 # 文物鑑定專家邢捷
大約在公元前十四世紀,也就是殷商後期,“甲骨文”基本定形,“甲骨文”是現代漢字的祖先。商周時期大量使用青銅器,刻在上面的文字叫“金文”,亦稱之為“大篆”。隨著社會向前發展,使用文字的範圍越來越大,書寫文字的載體越來越多,文字本身也更趨於簡化方便。到了戰國時期,由於諸侯各自為政,互不統屬,文字呈現出多樣化,各國之間存有許多差異。但從宏觀上看,戰國時期的文字可以分為“六國文字”和“秦國文字”兩大系統。“六國文字”係指韓、趙、魏、齊、楚、燕等一些小國,而秦國則墨守春秋前期正統的文字,書風漸趨規整均勻,在向小篆過濾。
李斯小篆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推行“書同文”,不僅是歷史發展的需要,更是秦始皇為鞏固中央集權的需要,政令通暢,便於統治。李斯在大篆的基礎上刪繁就簡,歸納統一,形成小篆。李斯創造小篆,如同蔡倫造紙。蔡倫造紙只是在前人的基礎上進行了總結而已,而小篆在春秋末年已有流行,李斯也只是在其基礎上進行加工而已。
《曹全碑》
無論是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它們在字形上都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就是均為豎長方形。當在戰國時期出現隸書後,漢字字形就由豎長方形變為橫長方形。筆畫也由篆書的勻稱彎曲變為隸書的蠶頭雁尾、一波三折。至於程邈作隸之說,亦同蔡倫造紙之說。隸書始於戰國,盛於漢,故有“漢隸唐楷”之稱。至於為何稱“隸”,《後漢書·馮異傳》稱為“屬”,這一說法沿用至今,現代漢語有“隸屬”一詞,可以看出隸書是小篆的一種輔助字型。隸書的出現,同樣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隸書為正方形的楷書的出現奠定了基礎。
-
3 # 可食中國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也值得探討。我認為關鍵在於國家大一統,政治,經濟,文化都在全面發展,無論小篆還是隸書都是應時代而生。
小篆是應大一統而生,書同文,為得是推動文明的一統,國家的一統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前,六國文字的根源相同,但因為長期分裂,各國國情和對文字有有意無意的差異化推動,導致各國各有自己的文字的書寫方式和不同的風格,就像是我們說的不同地方的風俗和傳統一樣。
六國統一之前,其實就已經出現了,各種文字之間互相轉換,一般人解讀吃力的情況,但迫於形勢,誰都無力改善,只能順其自然。秦滅六國之後,這種文字差異很可能造成新的國家意志和文化的割裂,已經不適合大一統國家統治,所以必須將諸國文字統一,形成一種新的通行文字。
所以,小篆運營而生,這種小篆,吸收和簡化了六國文字,再經過趙高和李斯的範本書寫,顯得更加的簡單清晰,好用。為政令的下達,文化的交流,打破地域和原來形成的舊有的六國觀念,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這是其主要背景和原因。
隸書是大一統背景下,政治,經濟,文化高度發展,為了追求更高的書寫效率而形成的自然演化隸書出現在西漢時期,在這一時期,繼承了大秦帝國,秦始皇創下的文明基業,在政治制度和文化上即有繼承又有創新。應該說西漢是真正意義上維持了長時間大一統的皇權專制王朝。在此背景下,動亂已久的社會,真正安定下來,整個國家開始全面發展。這一個過程中,會越來越追求效率,追求新的更快速,更有效的書寫方式。
而小篆,相對而言仍然是過多的轉圜,對稱,書寫起來是複雜的。這個時候,許多基層的小吏,類似於我們今天的文書,因為大量的書寫,這種小篆成了制約效率的重要因素。所以,他們開始嘗試著尋找更為簡便的書寫方式,而恰好,早在戰國秦昭襄王時期,就有隸書的萌芽,這種隸書將圓轉變為方折,用筆有圓有帶長方的,"半篆半隸"的字形一直到西漢初都還在沿用。
到了西漢中期之後,半隸脫胎換骨,在筆畫,結構上成為獨立的體系。小篆是象形體古文字的結束,隸書是改象形為筆畫化的新文字的開始,破壞篆書結構失掉象形原意之處。由此,隸書真正形成,開啟了漢字發展的全新的階段。
最後,篆變和隸變,都是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同理草書,楷書,行書的產生變化,也是應運文明發展而生。中國漢字,正是在這樣的變化中,推動文明的程序,也被文明所推動。
回覆列表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文字上命李斯以秦國文字為基礎,創小篆為六國統一官方文字。
但因秦國法律嚴酷,官方文書規定時間不能送達,有殺頭之罪。於是,書吏為了快速書寫,節省時間,就改以隸書書寫。小篆圓轉,隸書方直,隸書書寫更快。
近些年出土的雲夢睡虎地秦簡、裡耶秦簡等,以實物證明了這一現實。
在秦代,小篆是官方文字,國家大事以小篆記錄,比如泰山刻石等,民間則以隸書流行。
到了漢代,隸書則成了主流書體,小篆反而成裝飾性次要書體。很多漢碑以隸書書寫,碑額卻用篆書。
秦漢正處於漢字字型演變的關鍵時期。篆書為古文字,隸書為今文字。隸變之後,便迅速催生出草書、行書、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