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temir

    有!簡單說說。我們主動做的事情,就讓事情處於非此即彼的狀態。要麼這樣要麼那樣,這就最大可能地讓我們能對事情有最大可控性,畢竟分析處理只有兩種狀態的事件是相對容易的;而讓事情處於模稜兩可的狀態之下,就會讓人進退兩難,進則利不明,退則糾結沉沒成本,只會讓人猶疑不定,哪能從容不迫。

  • 2 # 心智玩家

    「給自己設定一套固定的行為模式」這個觀點源自對《論語》學而篇的第二句的解讀。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這裡先要解釋一下,什麼是「君子」?

    「君子」的「子」是一個尊稱,是對「君」的修飾,所以,關鍵是對這個「君」的理解。

    我們之前分享過,一個「完整的人」是眾多意識體的集合。在這些眾多的意識體中,有一個意識體是所有這些意識體的君主,這個君主就是上圖中的「內在意識」,「君」指的就是這個「內在意識」。

    「君子」就是「內在意識」開始覺醒的人。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訓練「心智系統轉換」的人。

    「君子務本」的「本」,又該如何理解呢?

    這個「本」就是讓你在現實社會中,能夠守住「以內在意識為主導的第二套心智系統」,避免讓第一套心智系統發揮作用的行為模式

    在現實生活中,不管遇到什麼樣的情況,都能固守住這套行為模式,那麼,雖然我們還不能洞悉自身所存在的「系統」的執行,但是,所做的一切,卻能最大可能的去吻合「系統」執行的要求,這就是「本立而道生」的意思。

    換個角度來看,這個「本」很像是君子在世俗社會中的保護層一樣,有了這個保護層的隔離,君子就可以牢牢守住「心智系統轉換」的成果,避免又回到第一套心智系統。

    「孝弟」,又該如何認識?

    「孝弟」二字不能從現代的理解去認識,現代的理解,把「孝弟」二字弄得迂腐不堪,其實,這樣的理解根本就不是「孝弟」二字的本意。

    那麼,「孝弟」是什麼意思呢?

    「孝弟」是對「本」的進一步的詮釋。

    我們先來深挖一下,「人的行為模式」究竟是什麼內涵?

    這個「本」的意義就在於,讓我們在學習「心智系統轉換」的過程中,處理好所有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一個人在社會中的人際關係,大致可以分成兩大類,以家庭為界限,第一大類是家庭內的人際關係,第二大類是家庭外的人際關係。

    而一個人學習處理人際關係,首先從學習處理家庭內的人際關係開始。在現實中,一些長輩和睦、家規嚴格的家庭出來的孩子,就比較善於處理人際關係。

    而家庭內的人際關係又可以分為縱向與橫向。

    「孝弟」的真正意思,就是處理家庭內人際關係的行為模式,「孝」是處理家庭內縱向人際關係的行為模式,「弟」是處理家庭內橫向人際關係的行為模式。

    所以,有子最後說「其為仁之本與!」,「仁」是用第二套心智系統的人,「為仁」的意思就是心智系統轉換。

    我們應該如何給自己設定一套固定的行為模式呢?

    在古代,從家庭開始學習處理人際關係,這是最好的模式。但是,到了現代,卻是最困難的。

    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很多長輩本身就是年長的“壞”孩子,家庭往往是很多矛盾的聚集點,而家庭又是我們特別容易恢復第一套心智系統的地方。

    所以,家庭反而不適合我們今天學習處理人際關係,反倒是職場非常適合。但是,職場的情況太複雜,每個人的情況又各不同,所以悟空很難在這裡為大家提出一套適合每一個人的固定行為模式,只能把我所理解的原則分享給各位,然後由各位自己去理解、為自己設定適合自己目前情況的固定行為模式。

    處理「人與人之間的」的關係,永遠脫離不開人際關係的兩個方向:

    「我」從「人」那裡得到什麼?「人」從「我」這裡得到什麼?

    我們先來探討第一個方向:「我」希望從「人」那裡得到什麼?

    用第一套心智系統的人來說,一般都希望從「人」那裡得到現實的利益。即使很多非常愛自己孩子的父母,在TA們愛的背後,其實也是有利益的,很多孩子成年以後所陷入的人生漩渦、矛盾,十有八九都是拜雙方父母所賜,原因就在於雙方父母所謂的愛背後,都隱含著自己的利益索取。

    但是,作為訓練「心智系統轉換」的人來說,只希望從「人」那裡得到「信任」!其他的都不需要。

    為什麼呢?作為「心智系統轉換」的人來說,必須懂得,在自己人生中所能獲得的所有一切,都來自於自己「系統」執行的必然結果,而不是來自於「人」。

    在與「人」的相處中,我們只要成為一個讓周邊人信任的人,就足夠了。

    儒家除了「孝弟」以外,還有「信、禮、義、廉、恥」,我們仔細的去體悟一下這七個字背後的內涵,會發現,這七個字所包含的內容都是為了獲得「人」對自己的「信任」。

    明白這一點以後,那麼,我們就可以為自己設定一套固定的行為模式,目標就一條,讓自己的行為模式能讓周邊的人對自己產生「信任」。

    我們再來探討第二個方向:「人」能從「我」這裡得到什麼?

    一個君子不僅僅是自己意識體的君王,其實,在學習心智系統轉換的過程中,也會自然而然地成為你周邊人的“君王”。這個“君王”就是可「依靠」的人。

    學習心智系統轉換的人,在平時沒什麼事的時候,是一個很謙卑、很隨和、很包容、很內斂、講禮貌、注意言行、拘小節,生活精緻的人。但是,一旦遇到事情的時候,這樣的人一定是周邊人的主心骨、頂樑柱,拿主意的人。

    學習心智系統轉換的人,說到底,都是聰明絕頂、悟性非凡的人。這樣的人,在家裡、在職場中,平時一些小事TA可能是個人云亦云的人,但是遇到了大事兒,大家都沒主意,慌亂的時候,而這樣的人,往往就能夠把事情看得清清楚楚、辦得妥妥帖帖。

    這樣的人一定能夠讓「人」從TA這裡獲得「依靠」,和這樣的人在一起生活、工作,就會有一種安全感、幸福感。

    明白這一點以後,那麼,我們也可進一步以為自己完善行為模式,目標:如何讓人從自己這裡獲得「依靠」,其實,儒學被人黑的最厲害的「忠」,其真正內涵就是讓「人」從自己這裡獲得「依靠」。

    就從「忠」字的造字結構上來說,「忠」字的真正意思就是「入心、走心」,一個人在處理人際關係、具體生活、工作中,都能事事「入心、走心」,人家怎麼可能不對你產生「依靠」呢,依靠習慣了不就是依賴了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瞭解房地產商蓋的高層住宅樓,他們用地條鋼嗎?用廢鋼煉的盤螺、直條?